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驛路梨花小說結局

驛路梨花小說結局

發布時間:2021-03-24 21:48:14

① 驛路梨花作者用驛路梨花處處開這一句詩來結束全文的用意是什麼

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再次人花相映,使雷鋒精神已在邊境地區發揚光大這一主題得到了升華。

文中對「梨花」的贊美,傾注著作者對一代新人的歌頌、熱愛、崇敬之情,或描述梨花、梨樹林,或通過夢境,或引用詩句,都是為了寓情於景,使全文結構精巧、含蓄雋永、虛實相映又饒有餘味,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寓情於景,富有詩意美。作者說:「我正是懷著抒發自己對一代新人的崇敬的心情來寫作的。」為了深刻的體現主旨,作者巧妙的運用清新純潔、富有象徵意義的梨花貫穿全文。

(1)驛路梨花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寫法:

作者用「驛路梨花處處開」這一句詩間接描寫,盡現人格美。文中梨花姑娘和解放軍戰士並沒有出場,但他們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蘊含在字里行間,閃現著奪目的光輝。

另外,瑤族老人打聽到的故事、過路人為後來人做好事的實際行動以及他們對小屋主人感激不盡的心情,都間接地寫了梨花姑娘和解放軍戰士的精神美,使他們的人格得到了一個升華。

作者:

彭荊風先生被稱為「雲南文壇乃至中國文壇的一顆堅強的不老松」,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已出版作品20餘部。先生的《驛路梨花》一文曾多次入選教材。早在1978年,即文章首次發表的第二年,《驛路梨花》便被選入《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初中課本(試用本)語文》教材中。

② 求彭荊風的一篇短篇小說,就是初中課本《驛路梨花》的作者,一個軍旅作家,小說情節在下面詳細介紹

驛路梨花,小說情節
求彭荊風的一篇短篇小說,就是初中課本《驛路梨花》的作者,一個軍旅作家,小說情節在下面詳細介紹寫回答有獎勵
求彭荊風的一篇短篇小說,就是初中課本《驛路梨花》的作者,一個軍旅作家,小說情節在下面詳細介紹
准確的情節想不起來了大概是 主人公去看個什麼演出 路上遇到大雨了 然後路過一兩軍用吉普 車上的軍官也是去看那個演出的 就順路載他 路上還聊 然後碰到前面有個人騎自行車 軍官還專門囑咐司機開車小心點慢點 不要把人撞了 下雨天危險 然後到了演出的地方 軍官在入口等他的領導 一直沒有來 過了很久 來了 就是路上遇到那個騎自行車的人 老革命 配車不用
我來答有獎勵共9條回答
henanweihuilixLV.72017-07-31
《驛路梨花》,現已成為初一上學期的語文第九課。《驛路梨花》 彭荊風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這么陡峭的山,這么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夕陽西下,我們有點著急了,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同行老余是在邊境地區生活過多年的人。正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老余說:「這里有梨樹,前邊就會有人家。」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快看,有人家了。」一座草頂、竹篾泥牆的小屋出現在梨樹林邊。屋裡漆黑,沒有燈也沒有人聲。這是什麼人的房子呢?老余打著電筒走過去,發現門是從外扣著的。白木門板上用黑炭寫著兩個字:「請進!」我們推開門進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大竹床鋪著厚厚的稻草。倚在牆邊的大竹筒里裝滿了水,我嘗了一口,水清涼可口。我們走累了,決定在這里過夜。老余用電筒在屋裡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又發現牆上寫著幾行粗大的字:「屋後邊有乾柴,樑上竹筒里有米,有鹽巴,有辣子。」我們開始燒火做飯。溫暖的火、噴香的米飯和滾熱的洗腳水,把我們身上的疲勞、飢餓都攆走了。我們躺在軟軟的乾草鋪上,對小茅屋的主人有說不盡的感激。我問老余:「你猜這家主人是干什麼的?」老余說:「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正說著,門被推開了。一個須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裡提著一桿明火槍,肩上扛著一袋米。「主人」回來了。我和老余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著說感謝的話;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幾次想說話插不上嘴。直到我們不做聲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過路人呢!」我們把老人請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餓,趕緊給他端來了熱水、熱飯。老人笑了笑:「多謝,多謝,說了半天還得多謝你們。」看來他是個很有穿山走林經驗的人。吃完飯,他燃起一袋旱煙笑著說:「我是給主人家送糧食來的。」「主人家是誰?」「不曉得。」「糧食交給誰呢?」「掛在屋樑上。」「老人家,你真會開玩笑。」他悠閑地吐著煙,說:「我不是開玩笑。」停了一會兒,又接著說:「我是紅河邊上過山岩的瑤家,平常愛打獵。上個月,我追趕一群麂子,在老林里東轉西轉迷失了方向,不知怎麼插到這個山頭來了。那時候,人走累了,干糧也吃完了,想找個寨子歇歇,偏偏這一帶沒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時候,突然看到了這片梨花林和這小屋,屋裡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沒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東西,不說清楚還行?我只好撕了片頭巾上的紅布、插了根羽毛在門上,告訴主人,有個瑤家人來打擾了,過幾天再來道謝……」說到這里,他用手指了指門背後:「你們看,那東西還在呢!」一根白羽毛釘在紅布上,紅白相襯很好看。老人家說到這里,停了一會,又接著說下去:「我到處打聽小茅屋的主人是哪個,好不容易才從一個趕馬人那裡知道個大概,原來對門山頭上有個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說這大山坡上,前不著村後不挨寨,她要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來幫助過路人。」我們這才明白,屋裡的米、水、乾柴,以及那充滿了熱情的「請進」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瑤族老人又說:「過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盡力把用了的柴、米補上,好讓後來人方便。我這次是專門送糧食來的。」這天夜裡,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第二天早上,我們沒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沒有離開,我們決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給屋頂加點草,把房前屋後的排水溝再挖深一些。一個 哈尼小姑娘都能為群眾著想,我們真應該向她學習。我們正在勞動,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老爺爺,你給我們行這樣大的禮,不怕折損我們嗎?」 老人嚴肅地說:「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為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插手:「不要謝我們!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接著,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十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里,在樹林里過夜,半夜淋了大雨。他們想,這里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抬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你們要在這里長住?」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後,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葯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原來她還不是梨花。我問:「梨花呢?」「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了。」不用說,姐姐出嫁後,是小姑娘接過任務,常來照管這小茅屋。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分段:第一部分(1-8)寫"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趕路之時發現了小茅屋。第二部分(9--36)主要寫小茅屋主人的熱情周到,引發我們對小茅屋主人的猜想。第三部分(37)贊美西南少數民族人民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開遍神州大地。全文

③ 驛路梨花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

驛路梨花》這篇小說,通過解放軍同志,以及梨花等哈尼姑娘在瑤山設立一個驛站,通過幾件小事寫出了「驛路梨花處處開」。

④ 按小說情節要素,找出驛路梨花三個小故事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一路綠化當中的三個小故事,主要描寫了這個人物在梨花當中發生的事情

⑤ 《驛路梨花》以「我」和老余的所見所聞的經過復述小說

(1)貫穿全文的是「我」和老余。 (2)最先砍樹割草蓋房子的是解放軍。
(3)沒有出場,但全文著力寫了她的感人事跡的是梨花。
(4)介紹梨花助人為樂,純潔無私的高尚品德的關鍵人物是瑤族老人、梨花妹妹。 (5)修茸,照料小茅屋的人是「我」和老余,瑤族老人、哈尼小姑娘、梨花:為後人方便補充柴米的過路人。
這些人都具有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⑥ 驛路梨花文中的這些情節是由什麼

驛路梨花——文體小說 作者彭荊風,文章選自1977年11月27日《人民日報》,文體為小說。文章共37個自然段,稱呼為第一人稱。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 這篇文章,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是順敘,在順敘過程中又有插敘; 如 果按小茅屋的產生及遷延過程看,又是溯源的倒敘,恰似倒卷珠簾。在情節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和誤會,使情節富有戲劇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峰迴,跌宕起伏之勢,讀來很有味道。

⑦ 驛路梨花誰是主要人物,為什麼

主要人物是所有人,因為雷鋒精神需要傳承,而其中所有人都在傳承雷鋒精神,表達主題。

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見聞為主線展開情節,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寫「我」和老余見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寫「我」和老余水足飯飽之後,懷著滿意的心情猜測。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寫「我們」和老獵人之間的誤會。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寫「我們」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後點題點人。

這篇文章,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是順敘,在順敘過程中又有插敘; 如果按小茅屋的產生及遷延過程看,又是溯源的倒敘,恰似倒卷珠簾。在情節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和誤會,使情節富有戲劇性。

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峰迴,跌宕起伏之勢,讀來很有味道。

⑧ 《驛路梨花》的主人公。

作者彭荊風,文章選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文體為小說。文章共37個自然段,稱呼為第一人稱。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

⑨ 概括驛路梨花

圍繞「小茅屋的主人是誰」展開的,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見聞為主線展開情節,通過與之相關的幾件小事,表現了雷鋒精神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熱情歌頌人民群眾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

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見聞為主線展開情節,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寫「我」和老余見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寫「我」和老余水足飯飽之後,懷著滿意的心情猜測。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寫「我們」和老獵人之間的誤會。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寫「我們」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後點題點人。

(9)驛路梨花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是順敘,在順敘過程中又有插敘; 如果按小茅屋的產生及遷延過程看,又是溯源的倒敘,恰似倒卷珠簾。

在情節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和誤會,使情節富有戲劇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峰迴,跌宕起伏之勢。

作者簡介:

作者彭荊風,江西萍鄉人。1929年出生,1950年畢業於二野軍政大學四分校。1949年參軍,歷任雲南軍區文化部編輯,昆明軍區創作員、宣傳部副部長,成都軍區創作室主任。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理事、名譽委員,雲南作協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

著有長篇小說《鹿銜草》、《斷腸草》、《師長在向士兵敬禮》、《綠月亮》等,長篇傳記文學《秦基偉將軍》,長篇紀實文學《滇緬鐵路祭》、《揮戈落日》,短篇小說集《當蘆笙吹響的時候》。

⑩ 《驛路梨花》寫了一個什麼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怎麼做

《驛路梨花》這篇小說,通過解放軍同志,以及梨花等哈尼姑娘在瑤山設立一個驛站,通過幾件小事寫出了「驛路梨花處處開」。

「驛路」「又叫「驛道」,指過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梨花」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同時又是雷鋒精神的象徵。以此為題,把自然美和人物的心靈美巧地結合在別致,清新洗練,富有美感,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10)驛路梨花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引用陸游「驛路梨花處處開」的詩句,既照應題目,又表明「處處」都是這樣美如梨花、助人為樂的小姑娘,說明學習雷鋒之花是已經開遍神州大地,大大拓展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借老人之口,說明小屋幫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義重大;同時自然引出小屋的主人梨花,表現了老人的美好品他和對小屋主人的感激之情。在行文上照應前文設置的懸念。通過小結娘之口,補充說明小茅屋的來歷,揭開謎底。

閱讀全文

與驛路梨花小說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浪免費小說下載txt電子書 瀏覽:73
誰有古代言情穿越重生小說 瀏覽:83
主人公叫梁天的小說叫什麼 瀏覽:579
女主穿越男主愛女配的古代小說 瀏覽:498
和地獄詭探好看的小說下載 瀏覽:779
免費穿越小說閱讀名門惡女 瀏覽:374
小說作者黑風 瀏覽:350
蕭瑟良寫的小說 瀏覽:598
好看的仙田小說 瀏覽:251
鬼馬星小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384
車禍夫妻共同穿越小說 瀏覽:229
單女主非種馬歷史小說 瀏覽:235
雙腿緊緊鎖住他的腰玄幻小說 瀏覽:932
女主母親是穿越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865
天道名字的小說 瀏覽:556
寫小說讀者群體選男生還是女生 瀏覽:922
醫生病人言情現代小說 瀏覽:325
毒吻小說好看嗎 瀏覽:892
穿越到自己寫的小說和反派在一起 瀏覽:234
火藍刀鋒第二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