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孔乙己這本小說應用了哪些描寫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
1、肖像描寫 也叫外貌描寫,是對人物的外部特徵:容貌、姿態、舉止、風度、神情、衣飾等進行具體而生動的描摹和刻畫。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捋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不用介紹,大家也知道,這是《孔乙己》中魯迅先生對孔乙己的描寫。站著喝酒的都是短衣幫,穿長衫的都是踱進屋內坐著喝,孔乙己卻是介乎兩者之間。「唯一」二字,看似普通,然而正是這兩個字道出了孔乙己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徵。這是總寫一筆。人物的身份、地位已蘊含其中了。接下去是肖像描寫,身材高大,本可自食其力,但臉色的青白,正是不得溫飽的寫照。那「傷痕」又引起讀者對人物的多方猜測,後文已回應了他的偷竊和被打傷。花白鬍子,暗示了年齡,「亂蓬蓬」和「又臟又破」點明了他的懶惰、貧困、潦倒。這一精彩的肖像描寫,不僅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的外部形態,而且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徵。從而成為讀者理解孔乙己這一形象的一把鑰匙。
2、語言神態描寫:
①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說明他以讀
書人自居,賣弄學問,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說明他死
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
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於』說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
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說明孔乙己「惟有
讀書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裡說
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說明孔乙己深受封建
科舉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③「不要取笑!」「跌斷,跌,跌……」明明是丁舉人打斷的卻不敢說
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殘了他的肉體,他卻至死不悟,死要
面子 。
3、動作描寫
①「便排出九文大錢」既表現他桔據而窮酸的本相,又對酒店賣弄
分文不少,自己是規矩人。並對短衣幫的恥笑表現出若無其事,這
一排」的動作,恰如其分地顯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說明窮困潦倒到
極點,「摸」字表明了他悲慘的境地。
③孔乙己教「我」識字,表現他的熱心善良。
以讀書人自居,貧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懶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
偷竊,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孔乙己》中有好幾次寫到孔乙己的「臉色」,這些「臉色」的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小說的主題思想,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出場的時候:孔乙己「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一生窮愁潦倒,既未能進學,又不會營生,再加上他好喝懶做,不願以自己的勞動去爭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連溫飽都得不到保障,窮得「將要討飯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會達官豪紳那種「紅光滿面」、腦滿腸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臉色」。這「青白臉色」的描寫,再配合他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不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而且為下文進一步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作了鋪墊。
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臉色」,但當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時候,他就「漲紅了臉」,竭力爭辯,企圖維護自己「讀書人」的面子。這「漲紅了臉」的描寫,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內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只是不得已偶爾為之。
第三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有人問他「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這「灰色」臉色的描寫,表現了孔乙己因撈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戮到內心隱痛時那種失望、頹唐的悲涼心理,顯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
小說最後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爬著「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裡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當掌櫃取笑他時,孔乙己只是低聲應答掌櫃的訕笑,露出「懇求」的眼色,顯現出他橫遭摧殘後那種畏縮、害怕、絕望無告的心境。這里,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慘畫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劇形象也就大體完成了。
孔乙己的「臉色」由「青白」而「紅」,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邏輯發展。作者通過對人物神態變化的描寫,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徵。在教學時,我們不妨抓住孔乙己「臉色」變化這個特殊的細節,來分析孔乙己這個典型形象。
求採納,求採納
『貳』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1.小說概念及三要素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
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是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把現實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煉加工而成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而是「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說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說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
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幾種: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3.小說的情節結構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為了介紹人物和背景在開頭加上「序幕」,為了深化升華主題在結尾加上「尾聲」。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
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小說的環境描寫跟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主要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指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如地點、氣候、時間、景色、場面等,描寫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對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氣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5.小說的分類
(1)按篇幅分:長篇小說(深刻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篇小說(展示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片斷)、短篇小說(截取一個生活片斷,以小見大)和小小說(也叫微型小說,聚集生活的一個小「鏡頭」,見微知著)。
(2)按題材分: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神魔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等。
(3)按體制分: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
(4)按表現手法分: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革命現實主義小說。
(5)按語言形式分: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題型及解題技巧
唐山市友誼中學 王淑東
1.故事情節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節是深入理解小說的基礎。所謂情節,是指小說中用於表現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斷的有機剪輯,又是小說中矛盾沖突發生、展開、發展的過程。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尖銳緊張的矛盾沖突最能凸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變化發展往往又是在情節的推進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節能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據。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其中最為典型的題目是概括故事情節,實現整體感知。
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以下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對這種試題,我們該如何下手呢?
我們知道,對事件的完整敘述,我們必須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萬萬不能粗枝大葉,丟失了本該有的要素,此為其一;其二,由於事件的復雜性,我們在概括故事情節時,要避免前後情節的相互交錯,還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對象,做到前後一脈貫通。
2.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讀懂小說的關鍵。小說主要通過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來打動讀者、感染讀者。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進行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細節等描寫,這一切都是為了刻畫、塑造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我們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須准確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積淀的愛憎之情,這是准確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們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從四個方面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他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將典型人物置於典型環境中去理解;第三,通過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過人物間的關系分析人物性格。
3.環境描寫的作用
分析環境描寫是全面理解小說的重要環節。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動的指定場所和范圍。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時是為了表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社會條件,用於烘託人物活動的時代意義,有時是為了渲染氣氛,從側面表現人物的性格,它是整個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對於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也要分析環境,要連帶寫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試題中常見的題型有三種: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
4.作品主題的挖掘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在中考閱讀測試中常見的題型有: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的理解和看法。
那麼,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③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說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在中考試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題型有: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解答這類題目,平時要注意掌握小說的各種表現手法,如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等及其特點;而在語言方面,也要善於概括其特點: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等。
『叄』 孔乙己這篇小說運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表現孔乙己的性格
肖像描寫 也叫外貌描寫對人物的外部特徵:容貌、姿態、舉止、風度、神情、衣飾等進行具體而生動描摹和刻畫 愚蠢可悲書獃子氣愛面子 懶 潦倒 自欺欺人 受封建影響毒害之深。
(1)概括介紹:孔乙己站著喝酒而穿衣裳椎人站著喝
酒,說明經濟桔據買起酒菜進了櫃台能享受長衫顧客
待遇只能和短衣幫起又捨得脫下象徵讀書人長
衫便使成倫類唯人種矛盾現象充分說明孔乙
己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
(2)肖像描寫:
①第次出場:寫身材高大說明尚有勞動能力;青白臉
色說明窮困潦倒營養良又肯勞動結;臉上時常夾些傷
痕窮困而偶偷東西被人打傷標志也走向沒落重要
標志部亂蓬蓬花白鬍子既表明年齡較大而又精神萎頓頹
唐件長衫『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說明窮酸
潦倒懶得出奇經濟狀況和性格特徵
②第二次出場:臉上黑而且瘦已經成樣子穿著件破夾
襖說明衣食無著窮途末路盤著兩腿下面墊著蒲包用草
繩肩上掛住滿手泥說明被打折了腿喪失生活能力
斷腿前肖像對照、更顯出遭遇悲慘
(2)語言神態描寫:
①對人說總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懂說明讀
書人自居賣弄學問迂腐笑性格』
②孔乙己睜大眼睛說樣憑空污人清白……說明死
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能算
偷…竊書……讀書人事能算偷於』說明自命清高、迂腐
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性格『
④孔乙己看著問人顯出屑置辯神氣說明孔乙己惟有
讀書高自命清高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安模樣臉上籠上了層灰色嘴裡說
些;回全之乎者也之類些懂了說明孔乙己深受封建
科舉制度毒害至死悟
③要取笑跌斷跌跌……明明丁舉人打斷卻敢說
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了精神摧殘了肉體卻至死悟死要
面子
(4)動作描寫
①便排出九文大錢既表現桔據而窮酸本相又對酒店賣弄
分文少自己規矩人並對短衣幫恥笑表現出若無其事
排動作恰其分地顯示了心理
②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我手裡說明窮困潦倒
極點摸字表明了悲慘境地
③孔乙己教我識字表現熱心善良
讀書人自居貧困能自存而又好吃懶做想清白做人而又免
偷竊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笑
『肆』 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有哪些
中國小說人物描寫的方法可分為四種: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
1.肖像描寫
指把人的容貌(臉型、五官)、神情、身體形態、衣飾、姿勢、風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幾個部分,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肖像描寫,不要求寫全貌,它重在表現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僅在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為了以「形」傳「神」,即通過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徵來揭示這個人物的性格。它往往著重於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飾,以表現人物的身份、風度、神韻和表情。
2.語言描寫
言為心聲,人物的話語最易「泄露」人物心靈的秘密,最能靈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細致地將人物的內心世界袒露出來,因此,人物的言語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語言描寫要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由於時代、職業、身份、年齡等因素造成的差異,人們說話的內容、方式各有不同,語言描寫就是要抓住能表現人物個性的語言,寫出「這一個」來,使讀者如聞其聲,如睹其容。語言描寫宜簡潔得體,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3.動作描寫
行動描寫就是讓人物用行動來表現自己。行動是人物性格的具體表現,最能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姿勢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所以對於人物行動的描寫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這里所說的行動,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動,而是最有意義、最能顯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動情節發展的那些行動,包括人物的習慣性動作和下意識舉止在內。行動描寫就是讓人物在「做些什麼」和「怎樣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價值觀念、情感特性、性格氣質、精神狀態等,使讀者透過人物的「所作所為」作出相應、相似、相關而不相悖的判斷。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下產生的想法、感觸、聯想等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的描寫,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心理描寫則直接披露人物的內在隱秘世界。它們的互相結合,就能夠使人物形象更為真實、完整、豐滿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
『伍』 中國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有哪些
1.小說概念及三要素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
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是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把現實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煉加工而成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而是「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說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說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
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幾種: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3.小說的情節結構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為了介紹人物和背景在開頭加上「序幕」,為了深化升華主題在結尾加上「尾聲」。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
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小說的環境描寫跟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主要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指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如地點、氣候、時間、景色、場面等,描寫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對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氣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5.小說的分類
(1)按篇幅分:長篇小說(深刻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篇小說(展示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片斷)、短篇小說(截取一個生活片斷,以小見大)和小小說(也叫微型小說,聚集生活的一個小「鏡頭」,見微知著)。
(2)按題材分: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神魔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等。
(3)按體制分: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
(4)按表現手法分: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革命現實主義小說。
(5)按語言形式分: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題型及解題技巧
唐山市友誼中學 王淑東
1.故事情節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節是深入理解小說的基礎。所謂情節,是指小說中用於表現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斷的有機剪輯,又是小說中矛盾沖突發生、展開、發展的過程。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尖銳緊張的矛盾沖突最能凸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變化發展往往又是在情節的推進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節能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據。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其中最為典型的題目是概括故事情節,實現整體感知。
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以下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對這種試題,我們該如何下手呢?
我們知道,對事件的完整敘述,我們必須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萬萬不能粗枝大葉,丟失了本該有的要素,此為其一;其二,由於事件的復雜性,我們在概括故事情節時,要避免前後情節的相互交錯,還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對象,做到前後一脈貫通。
2.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讀懂小說的關鍵。小說主要通過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來打動讀者、感染讀者。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進行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細節等描寫,這一切都是為了刻畫、塑造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我們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須准確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積淀的愛憎之情,這是准確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們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從四個方面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他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將典型人物置於典型環境中去理解;第三,通過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過人物間的關系分析人物性格。
3.環境描寫的作用
分析環境描寫是全面理解小說的重要環節。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動的指定場所和范圍。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時是為了表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社會條件,用於烘託人物活動的時代意義,有時是為了渲染氣氛,從側面表現人物的性格,它是整個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對於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也要分析環境,要連帶寫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試題中常見的題型有三種: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
4.作品主題的挖掘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在中考閱讀測試中常見的題型有: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的理解和看法。
那麼,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③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說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在中考試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題型有: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解答這類題目,平時要注意掌握小說的各種表現手法,如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等及其特點;而在語言方面,也要善於概括其特點: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等。
『陸』 小說的三要素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
小說的三要素:
環境、情節、人物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是小說中不能缺少的。
三者中,人物是小說的核心,小說的主要任務是塑造人物,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來,情節是小說的骨架,環境是小說的依託。
環境有兩種,一令是自然環境,一個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指故事情節發展所處的自然現象狀況,比如春夏秋冬,風雨雲雪,以及山川,平原、草地、小河、公園學校等。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小說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比如,在學校里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在工廠里與領導和師傅的關系,在家庭里與父母、兄妹,愛人、兒女等的關系.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說從肖像、行為、語言、心理、和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肖像描寫是指用精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人物外形各個方面的特點。如容貌、服飾、姿態、神情、風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夠使人物凸現在讀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遭遇,從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肖像描寫關鍵在於以形傳神,做到形神兼備。
肖像描寫要善於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徵。要極省儉地刻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義。
常見的肖像描寫方法。
概括起來,中外小說家在肖像描寫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種形式。即整體的描繪,局部性的描繪和烘雲托月式的描繪。
所謂整體式的描繪,是作家對所寫人物的全面介紹。即並不局限於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寫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著、手腳、神態等等。例如:魯迅在《故鄉》中對「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描繪,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沒系裙帶,兩腳張開,像圓規。
所謂局部性的描繪,是作者對所寫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徵性部位的著意描摹。有點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老舍在《駱駝祥子》中對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繪。
所謂烘雲托月式的肖像描寫,是作家不直接描繪人物,而是通過別人的口述或是言論、行動來曲折地加以表現,這樣寫不僅省力甚至有時比正面描寫的效果更好。
『柒』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常有方法有哪些
在文學作品中來,小說能夠多角度、全源方位地刻畫人物,它可以憑借各種藝術手段,從各個角度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行為描寫和環境描寫,既能展現人物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衣著服飾等外在形態,也能呈現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內在活動,還能完整展現人物與環境互為作用的關系,從而塑造出豐滿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捌』 小說的分類,描寫人物的方法是什麼
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可分為四種: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
1.肖像描寫
指把人的容貌(臉型、五官)、神情、身體形態、衣飾、姿勢、風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幾個部分,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
肖像描寫,不要求寫全貌,它重在表現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僅在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為了以「形」傳「神」,即通過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徵來揭示這個人物的性格。它往往著重於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飾,以表現人物的身份、風度、神韻和表情。
例文
的確,瑪格麗特可真是個絕色女子。
她身材頎長苗條稍許過了點分,可她有一種非凡的才能,只要在穿著上稍稍花些功夫,就把這種造化的疏忽給掩飾過去了。她披著長可及地的開司米大披肩,兩邊露出綢子長裙的寬闊的鑲邊,她那緊貼在胸前藏手用的厚厚的暖手籠四周的褶襇都做得十分精巧,因此無論用什麼挑剔的眼光來看,線條都是無可指摘的。
她的頭樣很美,是一件絕妙的珍品,它長得小巧玲瓏,就像繆塞所說的那樣,好像是經她母親精心摩挲才成為這個模樣的。
在一張流露著難以描繪其風韻的鵝蛋臉上,嵌著兩只烏黑的大眼睛,上面兩道彎彎細長的眉毛,純凈得猶如人工畫就的一般,眼睛上蓋著濃密的睫毛,當眼簾低垂時,給玫瑰色的臉頰投去一抹淡淡的陰影;俏皮的小鼻子細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對情慾生活的強烈渴望;一張端正的小嘴輪廓分明,柔唇微啟,露出一口潔白如奶的牙齒;皮膚顏色就像未經人手觸摸過的蜜桃上的絨衣:這些就是這張美麗的臉蛋給你的大致印象。
黑玉色的頭發,不知是天然的還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樣地捲曲著,在額前分梳成兩大綹,一直拖到腦後,露出兩個耳垂,耳垂上閃爍著兩顆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鑽石耳環。
點評:
就像描寫羅敷之美一樣,寫茶花女瑪格麗特的美麗肖像極盡優美的詞句,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利用細膩的筆觸,直接地間接地去描摹,而且稍稍暗示了她賣笑的生活地位。
2.語言描寫
言為心聲,人物的話語最易「泄露」人物心靈的秘密,最能靈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細致地將人物的內心世界袒露出來,因此,人物的言語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語言描寫要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由於時代、職業、身份、年齡等因素造成的差異,人們說話的內容、方式各有不同,語言描寫就是要抓住能表現人物個性的語言,寫出「這一個」來,使讀者如聞其聲,如睹其容。語言描寫宜簡潔得體,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語言描寫主要表現為對話描寫。
例文
「瞧,又一個,『我准備得不好』;一個個背得滾瓜爛熟的,還『請大家原諒』。」
這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頭號「活寶」孔兵傑。孔兵傑這個人,高高瘦瘦,五官雖不很和諧,卻平添了幾分風趣。這會兒,他坐在演講台上准備上場,口裡卻為其他選手彬彬有禮的開場白而大發牢騷。
「喂,老孔,該你上了,怎麼樣?」
「別問,看著吧!」說完,他甩著細胳膊腿就上台了。
東北方向90度一個鞠躬,東南方向90度一個鞠躬:「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准備得相當充分。我演講的題目是……」
干凈,利落!台下一片掌聲。
這就是孔兵傑。他追求的可不僅僅是與眾不同。
結果怎樣?硬碰硬——第一!他說准備得充分,就是准備得充分!
點評:
本文語言簡潔,人物的個性卻非常豐滿,作者抓住人物特點,活靈活現地寫出了「大活寶」的可愛之處。用「高高瘦瘦」「五官不很和諧」描繪了他「風趣」的外表。用「細胳膊腿」進行堆疊性的強化性描寫,禮貌而又不失滑稽的個性動作,簡短而富有個性的語言,使我們如見其人,把人物寫得活潑、有趣,極好地突出了人物的自信心。
3.動作描寫
行動描寫就是讓人物用行動來表現自己。行動是人物性格的具體表現,最能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姿勢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所以對於人物行動的描寫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這里所說的行動,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動,而是最有意義、最能顯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動情節發展的那些行動,包括人物的習慣性動作和下意識舉止在內。行動描寫就是讓人物在「做些什麼」和「怎樣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價值觀念、情感特性、性格氣質、精神狀態等,使讀者透過人物的「所作所為」作出相應、相似、相關而不相悖的判斷。
例文
當她拿叉子的時候,她發抖得那麼厲害,那叉子竟掉了下來。她餓到了這地步,她的頭竟像老人一般顫巍巍的。結果她只好用手指頭拿菜吃。當她把一塊馬鈴薯塞在嘴裡的時候,她忽然哽咽地哭起來。兩行粗大的眼淚從兩腮上流下來,直流在麵包上。她始終只管吃,拚命地吞著那濕透了眼淚的麵包,同時她喘得很厲害,她的下巴還抽動著。顧奢迫使她喝酒,好教她不至於噎著;然而那酒杯碰著她的牙齒卻發出的的得得的聲音。
點評:
因為餓極了,吃起來極為異常;作者抓住這「吃」的細節動作,把人物的處境和神態集中地表現了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下產生的想法、感觸、聯想等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的描寫,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
如果說人物的肖像、言語、行動的描寫側重於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風貌,讓讀者透過這些描寫窺見或感受人物內心的活動,那麼,心理描寫則直接披露人物的內在隱秘世界。它們的互相結合,就能夠使人物形象更為真實、完整、豐滿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
在心理刻畫時,要注意捕捉人物內心的變化,尤其是那些一閃即逝的心靈波動。在描述心理變化軌跡時,要做到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例文
現在,她孤單單地隻身獨坐,弟妹們也不在身邊,她思潮起伏,默默地回顧種種戀情舊意,她想到,她已和丈夫永遠結合在一起了,他的真誠和愛情她是深信不疑的,她對他也是一片真心,他的安靜沉著和老實可靠似乎是天賜之福,一個正直的婦女應該把她一生的幸福建築在這些基礎上;她相信他會永遠關懷她和她的弟妹們的。另一方面呢,維特在她的心中占據了十分寶貴的位置,從他們相識的最初一刻起,兩人就顯得情投意合,融洽無間,經過長時間的交往,他已經在她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凡是她感到興趣的事,或是她想起什麼有味的事,她習慣於和他分享,他的離去會在她整個心靈上撕開一個可能永遠無法填補的裂口!哦,如果她能夠在剎那之間使他變成她的嫡親哥哥,那她會多麼幸福!——她可以在她的女友中間介紹一位和他結婚,他和阿爾貝特的關系也就可以完全恢復!
她把她的女友逐個想了一遍,覺得每人都有些缺點,沒有人配得上他。
經過這種種思索後,她模糊地然而深深地感到,她的心中隱藏著一個秘密的願望,要把他保留給自己,同時又告誡自己,不能保留他,也不許可保留他;她那純潔的、美好的、通常是十分輕松、易於排遣的心情感受到陰郁的重壓,阻斷了她的幸福的期望。她內心抑鬱,一團悲戚的陰雲遮擋在她的眼前。
點評:
人物「孤單單地隻身獨坐」這一動作給作者一個很大的創作空間,也給讀者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內心的感受由作者描述出來,顯得真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