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說人物性格刻畫方面的東西我該怎麼去學,謝謝
1、細節法。
這是較為普遍的方法。注意細節,如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處理事物的方式等。隨時都可以寫,只要注意的是別過了頭,那樣會顯得啰嗦、繁瑣。
(這個優點最多,不知怎麼說,試試就知道了)
2、對比法。
把這個人物和其他人物放一塊兒去寫,但不是每個人都寫,這樣便喧賓奪主,啰嗦。重點仍是你要描寫的人,其他人起到的是襯托作用,即用其他人襯托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
3、舉例。
描寫一個事例,注意要典型的事例,這樣可以較好地體現人物性格特點,還比較自然,比平白無故地描寫性格好得多。
還可增強趣味性和故事性
4、直接描寫。
這樣寫的好處是直接簡單,給人第一印象深。但切忌寫太多,這樣讀起來不但索然乏味,還啰嗦,費筆墨,沖淡故事情節。
遇到這種情況可在其中穿插方法2,或以方法3代替
5、家世背景。
一個人的先天和成長環境能或多或少地決定他(她)的性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
描寫角色的家世背景後,有時不用過多描寫,讀者就能大概了解該角色的性格特點,讀者也能有更多自己的想像空間;有時你可以故意後來再把該角色的你自己設定的性格用1234方法寫出來,這時如果與讀者的料想相徑,則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讓讀者大跌眼鏡的同時更加佩服作者,還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6、多看書、文章,多練
這個最重要!!!
以上是個人經驗,LZ要多努力呀,說不定會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呢
『貳』 小說人物性格塑造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寫
指把人的容貌(臉型、五官)、神情、身體形態、衣飾、姿勢、風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幾個部分,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
肖像描寫,不要求寫全貌,它重在表現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僅在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為了以「形」傳「神」,即通過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徵來揭示這個人物的性格。它往往著重於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飾,以表現人物的身份、風度、神韻和表情。
2.語言描寫
言為心聲,人物的話語最易「泄露」人物心靈的秘密,最能靈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細致地將人物的內心世界袒露出來,因此,人物的言語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語言描寫要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由於時代、職業、身份、年齡等因素造成的差異,人們說話的內容、方式各有不同,語言描寫就是要抓住能表現人物個性的語言,寫出「這一個」來,使讀者如聞其聲,如睹其容。語言描寫宜簡潔得體,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3.動作描寫
行動描寫就是讓人物用行動來表現自己。行動是人物性格的具體表現,最能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姿勢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所以對於人物行動的描寫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這里所說的行動,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動,而是最有意義、最能顯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動情節發展的那些行動,包括人物的習慣性動作和下意識舉止在內。行動描寫就是讓人物在「做些什麼」和「怎樣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價值觀念、情感特性、性格氣質、精神狀態等,使讀者透過人物的「所作所為」作出相應、相似、相關而不相悖的判斷。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下產生的想法、感觸、聯想等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的描寫,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
如果說人物的肖像、言語、行動的描寫側重於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風貌,讓讀者透過這些描寫窺見或感受人物內心的活動,那麼,心理描寫則直接披露人物的內在隱秘世界。它們的互相結合,就能夠使人物形象更為真實、完整、豐滿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
在心理刻畫時,要注意捕捉人物內心的變化,尤其是那些一閃即逝的心靈波動。在描述心理變化軌跡時,要做到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叄』 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分別舉一個例子
小說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畫人物,它可以憑借各種藝術手段,從各個角度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行為描寫和環境描寫,既能展現人物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衣著服飾等外在形態,也能呈現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內在活動,還能完整展現人物與環境互為作用的關系,從而塑造出豐滿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肖象
1、從作者觀察的角度寫
2、從其他人物觀察的角度寫
3、從人物自我觀察的角度寫
4、描寫人物在不同場合下的不同特點
5、描寫人物在不同場合的同一特點
6、工筆細
7、簡筆勾勒
8、側面渲染
(二)語言
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文學本身即是語言的藝術,它是靠語言來塑造形象和反映生活的。文學語言本來包括人物的語言和敘述人的語言,我這里談的是人物的語言描寫方法。人物語言包括獨白和對話兩種。獨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語,對話是兩個人或多個人之間的相互交談。
人物的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說「言為心聲」,可見語言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徵的鏡子,是袒露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歷來優秀作家都十分重視人物語言的描寫,常說的「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既是對作家塑生動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贊譽。也正是語言描寫的功能和作用的體現。
那麼,常用的語言描寫技法有哪些呢?1、只言片語勾輪廓
2、間接描寫人景物
3、一樣言語多樣說
4、用敘述的方法寫語言
(三)行為描寫
一部《水滸傳》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節和鮮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譽為從先秦到明清中國文學史上的「六大才子書」之一,與《史記》、《離騷》等並列。倘若沒有類似「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樣極富魅力的支傷描寫,整部小說就會頓時暗然失色,一個個梁山好漢也都英雄不再了。可見,行為描寫與肖象、語言、心理描寫相比,在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更表現在怎樣做。」足見舉手投足直接關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邊舉例談談行為描寫的一些技法。
1、具體描寫人物的連貫動作
2、人物行動對比著描寫
3、運用特寫鏡頭
4、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5、矛盾沖突中寫行為
6、側面烘托寫人物
(四)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會中,人、物於己,悲喜各異: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這種種心理反應,支配著人物的語言和行動,顯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於是,開發人類的精神大陸,探索人物的心靈奧秘,成為寫作的基本要求。
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有著許多獨特的作用。它可以表現人物的面貌,如:「『夜裡寫文章』。奧勃洛摩夫想,『那他什麼時候睡覺?……盡寫盡寫,要把一個人的思想和精神全消磨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要改變一個人的信念,要出賣一個人的智慧和想像,要戕害一個人的天性……要象一個車輪子,象一架機器一樣,盡寫,盡寫,明天寫,後天寫;假期快到了,夏天臨近了——他還非寫不可!什麼時候他才可以休息呢?真是不幸!』」岡察洛夫用鋪陳心緒的手法,給我們刻畫了一個天天無所事事、苦思冥想和懶惰成性的寄生蟲形象。他認為夜裡寫文章真是不可思議,真是「不幸」。心理描寫還可以透露人物的心靈變幻,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際關系情節發展趨向,和反映生活本質,突出作品主題等作用。比如魯迅先生用心理描寫刻畫阿Q的「精神勝利法」這一典型的性格特徵:他分明窮困潦倒,卻幻想著「先前闊」過,「我的兒子會鬧得多啦」(其實連丈母娘出生與否尚未可知);他分明生了丟人的癩瘡疤,卻偏偏心裡說人家「還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頓,卻偏偏自嘲解痛,「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兒子打老子……」下列示例介紹幾種常用的心理描寫技法,希望對學寫作的人有所裨益。
1、人物獨白展示心理
2、摹寫「意識流」流露心理
3、借夢境幻覺反映心理
4、讓環境襯托心理
(五)細節描寫
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因其某一獨特而極具個性的細節描寫,而令我們過目不忘。什麼是細節描寫呢?簡潔地說,就是情節中那些極富個性特點的細枝末節方面的描寫。細節細小,卻往往通過文學作品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讀過《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對嚴監生臨死時伸出兩個手指頭不肯閉目歸天的細節記憶猶新吧。他看見屋裡的燈盞里燃著兩根燈草,心疼費油,放不下心,閉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過去挑掉了一根燈草時,慳吝鬼才「點一點頭,把頭垂下,頓時就沒了氣。」這個藝術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說得力於這樣入木三分的細節描寫。
1、攝取細小動作
2、抓住細微的痕跡
3、勾勒細小的景物
4、描摹個性神態
『肆』 如何更生動的刻畫小說中的人物的性格
1、細節法。
這是較為普遍的方法。注意細節,如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處理事物的方式等。隨時都可以寫,只要注意的是別過了頭,那樣會顯得啰嗦、繁瑣。
(這個優點最多,不知怎麼說,試試就知道了)
2、對比法。
把這個人物和其他人物放一塊兒去寫,但不是每個人都寫,這樣便喧賓奪主,啰嗦。重點仍是你要描寫的人,其他人起到的是襯托作用,即用其他人襯托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
3、舉例。
描寫一個事例,注意要典型的事例,這樣可以較好地體現人物性格特點,還比較自然,比平白無故地描寫性格好得多。
還可增強趣味性和故事性
4、直接描寫。
這樣寫的好處是直接簡單,給人第一印象深。但切忌寫太多,這樣讀起來不但索然乏味,還啰嗦,費筆墨,沖淡故事情節。
遇到這種情況可在其中穿插方法2,或以方法3代替
5、家世背景。
一個人的先天和成長環境能或多或少地決定他(她)的性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
描寫角色的家世背景後,有時不用過多描寫,讀者就能大概了解該角色的性格特點,讀者也能有更多自己的想像空間;有時你可以故意後來再把該角色的你自己設定的性格用1234方法寫出來,這時如果與讀者的料想相徑,則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讓讀者大跌眼鏡的同時更加佩服作者,還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6、多看書、文章,多練
這個最重要!!!
『伍』 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給出一些方法順便再給出幾個例子,謝謝
想了解人物性格就要從刻畫人物的方法入手。
刻畫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有正面描寫,有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又分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其他還有細節描寫,對比描寫等等。
來個簡單的例子好了~裡面幾種方法都有哦~
…………
我看著那個女孩子向我走來。(開始咯!)
這是個身材嬌小的女孩,看她的年紀,是初中部的學生吧?(整體上的印象)
她上身穿著白色的襯衫,領口打著精緻的紅色蝴蝶結,下身則是輕飄飄的酒紅色百褶短裙,腳上穿的是黑亮亮的小皮鞋,配上有小蕾絲白色短襪,顯得樸素而精緻。說來,女生制服的裙子還真是短呢……盡管她走路的動作不大,我還是可以看到白色的襯裙。(從衣著上觀察)
終於,她走到我的面前停住了腳步,抬起頭笑盈盈的說到:「讓您久等了!」
「沒,我也是剛剛到……」我微笑著回答她。
我仔細的端詳著面前的女孩,她大概不常在戶外,乳白的皮膚似乎一碰就會破,甚至感覺有些晶瑩剔透,亞麻色的及腰長發披在背後,留著濃濃的額發和長長的劉海,腦袋後面系著一個大大的白蝴蝶結,從前面看就像長著一對大大的貓耳朵。她的臉很秀氣,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盯著我,兩條纖細的眉毛微微上翹,在小巧的鼻子下面,她的小嘴閉著,露出靦腆的微笑,但剛才打招呼時我確實看到了她潔白的牙齒和兩個可愛的小虎牙。(面部特徵、神態、表情的敘述)她的兩只小手一直抱在胸前,原來是拿著一個小冊子啊。
…………
恩……因為是現寫的……所以可能會有點……
嘛~但願能幫到你~誒嘿嘿~
『陸』 怎樣在小說中刻畫鮮明的人物性格
渣渣來扯一個角度吧。
鮮明在我看來是一種力度。性格由人的行動和抉擇來反應。所以,應當把角色置身於沖突之中看他的選擇。而且沖突、矛盾越尖銳越好,各方權力制衡越讓人為難越好。阻力越大,越能體現角色抉擇的力度,進而反應角色情感的強度。
如果是新手的話,多將人物臉譜化。比如好人就是好人,壞蛋就是不可救葯地壞,色狼就是見到……如果是老手的話,多將人物多元化。比如粗中有細什麼的,比如風流浪子卻深愛著莫個人……如果是高手的話,多把人物生活化。比如高手寫出來的人物,你會感覺他是有血有肉的,是一個隨著劇情推進不斷變化、成長的人。
『柒』 怎麼刻畫小說人物性格
刻畫人物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1、白描,也稱「粗筆描寫」、「速寫」、「寫意」,原為中國繪畫傳統技巧之一。指不著顏色,也不畫背景,只採用墨線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的畫法。後來,這種輝煌技巧被引入到寫作中,引申為文章的表達筆法之一。
運用白描法寫人,其特點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濃重的修飾性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使用任何修辭手法,只是用簡潔樸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寥寥數語勾勒出生動、傳神的形象。使用白描手法的優點是節儉、經濟、節奏快,有利於情節發展,因此很符合讀者的欣賞習慣。白描法如果運用成功,可以取得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給人留下教為深刻的印象。
魯迅對白描法的運用就很擅長。如他的作品《孔乙己》中對主人公的白描:
他身材高大;清白臉色,皺紋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粗略幾筆,一個窮困潦倒的沒落的知識分子形象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2、工筆,也稱「細筆」,原是中國繪畫技法用語,與「寫意」對稱,屬於工整細致一類密體的畫法。摘文章中則指用細致入微、工整細蜜的筆觸,對人物進行刻畫、雕琢的描寫手法。在小說中常用來寫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常用對比、比喻、擬人、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法。講究鋪陳和渲染,語言精細、富於色彩。如:
一個身材不高,胸脯頗為豐滿的年輕女人,……那個女人腳上穿著麻布襪子,襪子外面套著囚犯的棉鞋,頭上扎著一快白布,分明故意讓幾綹捲曲的頭發從頭布里滑下來。那個女人整個臉上出現長期幽禁的人們臉上那種特別慘白顏色,使人聯想到地窖里的馬鈴薯的嫩芽。……在那張臉上,特別是慘白無光的臉色襯托著,她的眼睛顯得很黑,很亮,稍稍有點浮腫,可是非常有生氣,其中一隻眼睛略為帶點斜睨的眼神。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工筆雖然需要精雕細刻,但也要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徵,切不可面面俱到,兜攬全部。
3、語言描寫法是人物描寫技巧之一,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的描繪來刻畫人物性格,分對話和獨白兩種。語言是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動的表現,它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習慣等等,使讀者聽其言,見其人,知其心。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語言,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中,由於情緒、性格的變化,其語言也有差異。如:
爸爸常說:「初在咱這位置上,咱就是人民的公僕,是鄉親們的辦事員。」
……
爸爸卻笑者說:「把我的一生奉獻在這個位置上,我已滿足。」
(學生習作《「泥腿子」爸爸的「土」》)
朴實無華的話語,把一個甘願為國家為人民奉獻一生的農村基層幹部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
語言描寫不要有言必錄,只需對人物的語言進行加工提煉,使其個性化、典型化、生活化,達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為主題服務的目的即可。
4、細節描寫即對人物形象特徵、動作、語言、心理及處所的環境和場面等那些細微而極富表現力的環節所作的特寫式描寫。它可以顯示人物、環境、場面中的細小特徵和變化,對刻畫人物、顯示背景組織情節、深化主題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
他伸出兩手,將一大叢麥子向自己的胸前擁過來,那姿勢就想一個男人在擁就要永遠離開的心愛的女人。擁也就擁了,父親還彎腰將臉埋在麥子之中,用鼻子嗅了嗅麥穗。我看得出,父親的本意不是想嗅麥穗,而是想親吻一下麥穗,因為父親的鼻尖只是輕輕地靠在細細的麥芒上,而父親的唇卻緊緊地貼在麥穗上。做完這一切動作之後父親猛地站起,一抬腿又上了田埂,他把目光灑向整個麥地,兩行渾濁的淚水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
(邵志鴻《父親和他最後一茬埋葬》)
這一細節描寫將父親在即將離開自己心愛的土地時的留戀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細節描寫必須具有概括意義,能為刻畫人物的性格、揭示文章主題服務。
5、對人物心理活動或思想變化,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是常用的人物描寫之一。它可以直接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礎,行動的內在依據。心理描寫可以直接由作者進行描繪,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傾吐,還可以通過描寫人物外在形態,間接地顯示,通過環境、景物、氛圍等來進行折射。如:
今天,這條路上人怎麼這么少呢?按說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學,一所小學,一所電腦學校,一所武校,三家工廠,無數零售攤點。可今天怎麼路上只有零星兒的幾個人呢?而且表情那麼古怪,難道他們心中都有鬼?細看路邊兩棵大樹,正被太陽曬得發狂,在那裡張牙舞爪。樹下的垃圾、石塊和雜草疊在一處,越堆越高,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亂墳崗」的情景,大白天從這里經過,都感到有一股陰森之氣。
(學生習作《今天怪怪的》)
這段心理描寫,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這一道理。
--------供參考
推薦幾本溫馨小說
一條小溪向東流 作者凌小唯
杉杉來吃 作者顧漫
微微一笑很傾城 作者顧漫
老婆,跟我回家 作者酒小七
棄婦也逍遙 作者唐夢若影
《我的鄰居是腹黑》
『捌』 舉例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樣刻畫的
一般通過描寫志向與所做之事刻畫性格,作者給予終極旁白說出性格回。
例,1,劉備答一生以恢復漢室為志向,奮斗三十年敗而不餒。作者定位為仁德之君。
2,曹操志向變化,前期是做個衛霍,後期挽救天下。一生征戰,南征北討,多次冒險,戰敗後還能大笑敵手。作者定位為亂世奸雄,負天下人。
3,郭靖志向為國為民,雖然愚笨但是刻苦練功。作者定位俠之大者。
『玖』 小說里如何刻畫人物性格
1,人物本生台詞如果不出彩的話,通過別人來體現,更柔和,切忌自我表達過多,俗。2,誇張,小說的必要手段3安排多種不同的情景,更細膩。4,不要寫出性格類的詞,讓讀者去理解,四面楚歌不如網開一面
『拾』 舉例論述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在人物性格刻畫上的發展
從小說的發展繁榮來看,人物形象的塑造類型化和個性化之間不對立,互相包容補充,雖然提法不同,本質無不同。人物的塑造必須經歷一個類型化到性格化,再到心理化的共同演變,這是小說發展的必然規律。體現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在塑造上注重類型化(特徵化)到走向個性化買進堅實一步。
《三國志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所謂「歷史演義」,就是用通俗的語言,將戰爭興廢、朝代更替等位基乾的歷史題材,組織、敷演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理想。1963年李厚澤在其《典型初探》指出「張飛、李逵、諸葛亮都是類型化的典型」。而對其類型化這一觀點作出了全面深入探索則是1983年發表的題為《三國人物是類型化的典型》,文章認為《三國演義》的人物是「類型化的典型」,其主要特徵是《三國演義》重要人物形象都有一個主要的特徵,這一主要特徵表現的非常突出。文章還認為小說人物性格缺少變化,基本上穩定不變。1996年出版的復旦大學出版社的《中國文學史》認為:三國小說寫人物有一種內心化的傾向,他們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
明代後期,在通俗小說領域中興起了編著神怪小說的熱潮。主要特徵是尚「奇」貴「幻」,以神魔怪異為主要題材,參照現實生活中政治、倫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爭,比附性地編織了神怪形象系列,並將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統化、完整化。《西遊記》用浪漫主義塑造了人物形象,在各色神魔身上,既有社會化的個性,又有超然的神性,甚至被賦予了某些動物的特徵,這也就是說《西遊記》的人物是三性的傳說,這種說法幾乎成了定論,因為概括的准確而精煉。《西遊記》在人物形象描寫上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這就是《西遊記》非常注意把人物至於平民生活中,多色調的復雜性。
在明清小說中。最為後人撐到的莫過於《紅樓夢》。魯迅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紅樓夢》文學創作上的新境界和巨大成功,突出地表現在塑造出來成群的性鮮明而又富有社會內蘊的人物形象。小說中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只有是幾位主角乃至偶爾一現其相的人物,令讀者掩卷不忘,耐人尋味,成為近世眾人評說的對象。也就是說《紅樓夢》些人物打破了原來的窠臼,而是作者根據自己對現實的感受體驗而塑造出來的真實人物。《紅樓夢》在現在的論者認為《紅樓夢》寫人物改變了類型化的寫法,一些主要人物性格有著多少側面,乃至美醜互滲的表現,最突出的是王熙鳳。《紅樓夢》要點在干預如實描寫,並且沒諱飾和從前的小說噓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大為不同,所以其中描述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是對現實世界某些人物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