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悲慘世界是社會問題小說

悲慘世界是社會問題小說

發布時間:2021-03-17 00:42:38

⑴ 關於小說《悲慘世界》的問題

「悲慘世界」是不是很長,讀只要大家23小時的
意見哦,朋友想聽聽你的想法,你重讀時間,以滿足他自己。為什麼沒有一個「滿足」嗎?

⑵ 《悲慘世界》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

就像書的名字是部悲劇小說 通過主人公冉阿讓因偷一片麵包而做牢 後來雖然專出獄卻受到社會屬處處的白眼和冷遇 經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後改名馬德拉 白手起家興建了工廠還當了本市的市長 在這期間領養了工廠里女工芳汀的女兒珂賽特 後來因一個一直認為他有罪的警察的追捕 而放棄了生活 開始了逃亡的日子 直到多年後救了那個警察沙威 沙威因羞愧自殺 生活才算安定 可是後來因為柯賽特的丈夫馬呂斯誤會冉阿讓盜用了馬德拉的財產(也就是他原來的化名) 並切殺了馬德拉 從此不讓柯賽特接近她的養父 冉阿讓在寂寞痛苦中漫漫衰弱 一直到他快死的時候馬呂斯才解開了誤會 最後冉阿讓看似很幸福的死在柯賽特懷中

⑶ 《悲慘世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悲慘世界》,雨果最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發表於1862年。小說的創作歷時20年,基本情節是作品主人公冉阿讓的悲慘生活。他原是個貧農出身的工人,因為給快要餓死的家人偷了一塊麵包,被判刑,度過了19年牢獄生活。刑滿後,受仁慈的主教感化,化名馬德蘭,重新做人,成了成功的企業家並被推選為市長。但因為暴露身份而再度被捕。為了救女工芳汀的女兒,逃到巴黎,但一直不斷遭到警探的追緝。小說通過幾個小人物的命運,深刻揭示了「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的社會本質,實際上反映了整個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但他又把一切問題看作道德問題,體現了作家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思想,想把仁慈、博愛作為改造社會的良方。小說內容豐富,具有史詩般的風格。

⑷ 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反映了哪些社會問題

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反映了十九世紀法國社會中的不公平以及長期以來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⑸ 小說<<悲慘世界>>問題

他來到一個小城,市政廳著火了,他救出了兩個警長的孩子。這一舉動使他不需要出示自己的通行證。他因為一項發明很快就變得富有了。他建立起幾家大工廠,捐助了一家醫院,建立了幾所學校,給大家付高工資。然後當選了市長。

⑹ 《悲慘世界》為什麼會成為討社會問題的長篇巨著

雨果構思和寫作《悲慘世界》前後幾乎用去了二十年的時間。早在1845年他便開始構思,1847年便把作品中的某些情節讀給朋友聽過。按照原來的構思,小說以米里哀主教為中心展開情節,主題集中在對善良和仁慈的說教上。由於1848年革命的影響,雨果對現實嚴肅的觀察和深邃的思考,使他不滿意於原來的設想了,於是他深入開掘和進一步發展了小說的主題,把對人性的改造產大類進步的思考,同現行社會制度和法律結構聯系起來,使《悲慘世界》成為一部探討社會問題的長篇巨著。

⑺ 介紹一下悲慘世界這本書

悲慘世界簡介

雨果1802一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人物,他一生幾乎跨越了整個十九世紀,他在詩歌、戲劇、小說、文論及政論各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創作,並均卓有成就。他的《<克倫威爾>序》是法國積極浪漫主義的綱領;他的劇本《歐那尼》的演出成功是浪漫主義在戲劇領域戰勝古典主義的標志;他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被列為世界傑作。

《悲慘世界》是以真實的事件為藍本而創作的,當時一個貧苦農民因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五年苦役,出獄後又因黃色身份證而不能就業,這深深觸動了雨果,他花了十七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在「作者序」中雨果指明了創作目的:揭露因法律和習俗造成的壓迫,暴露這個世界如何因貧困使男子潦倒、因飢餓使婦女墮落、因黑暗使兒童羸弱,企圖使小說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有所裨益。這部作品結構龐大,枝葉繁復,全書共有五大部分:《芳汀》、《柯賽特》、《馬呂斯》、《卜呂街的兒女情和聖丹尼街的英雄血》及《冉阿讓》;圍繞的中心問題是窮苦人民的悲慘的命運和處境,可以說它描寫的是主人公冉阿讓的悲慘生活史。

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七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獄之後。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後來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去惡從善;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於當上了市長,成了大富翁後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去濫判無辜,他為了不嫁禍於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並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會不容他,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後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這是悲慘世界中的悲慘典型。作品中還通過一個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賽特的遭遇來揭示社會逼良為娼、兒童身心受虐,從而全面地展開對社會的批判。

這部小說集中地體現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雨果認為,世界上存在合兩種法律:高級的法律是仁慈和愛,它可以杜絕罪惡,喚起良知,進而改革社會拯救人類,低級法律是刑罰,它依靠懲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體現者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愛喚醒了冉阿讓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後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則如鷹犬一般跟蹤冉阿讓,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動物,他最後的精神崩潰投河自盡,表現了現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虛弱及它的破產。作者企圖以抽象的人道主義作為消除社會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悲慘世界》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成就,這里有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巴黎的貧民窟、修道院、法庭、監獄、資產者的沙龍、大學生居住的拉丁區,構成廣闊而典型十九世紀法國的社會畫面;小說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佔主導地位的是浪漫主義風格,雨果倡導的美醜對照原則在人物塑造、場景描寫等多方面廣泛地得到運用;作者善於用誇張的手法塑造不同尋常的人物,用虛構的偶然的因素來推動情節的發展;同時小說還充滿著濃郁的抒情氣氛,整部小說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

⑻ 《悲慘世界》中反映了哪些社會問題

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丑惡現象。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小說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

(8)悲慘世界是社會問題小說擴展閱讀:

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二件事實:1801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雨果自己的好友維克多年輕時的逃亡生活。

到1828年,雨果又開始搜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間,他還大量搜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冉·阿讓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

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汀受辱的場面。

雨果在蓋納西島過流亡生活期間,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審視、反思一切。在此基礎上,對《苦難》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調整,增添大量新內容,最終完成此書,定名為《悲慘世界》。

⑼ 小說《悲慘世界》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狀態

小說通過幾個小人物的命運,深刻揭示了「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的社會本質,實際上反映了整個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但他又把一切問題看作道德問題,體現了作家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思想,想把仁慈、博愛作為改造社會的良方。小說內容豐富,具有史詩般的風格。

閱讀全文

與悲慘世界是社會問題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雪狼小說馬蘭花TxT 瀏覽:936
離婚男主是甜寵小說排行榜 瀏覽:711
薄荷小說網 瀏覽:907
重生到開心鬼世界的小說 瀏覽:829
玄幻小說的校服 瀏覽:222
求經典重生小說完本小說 瀏覽:801
寫歷史武俠小說 瀏覽:929
天工天工TXT小說下載 瀏覽:918
單純女主綜漫小說 瀏覽:582
赤赫血物語小說結局 瀏覽:573
小說王者歸來主人公陳陽 瀏覽:912
總裁的契約妻有聲小說 瀏覽:267
寫世子妃的小說哪些好看 瀏覽:270
小說作者風雪冰 瀏覽:299
類似重生校草艷遇江湖的小說 瀏覽:624
輝夜姬重生小說 瀏覽:379
秦初白羽小說全文 瀏覽:519
醜女復讎校園小說 瀏覽:966
19小說網邪欲之皇 瀏覽:686
玄幻小說拳法分層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