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武俠小說作者的寫作特點

武俠小說作者的寫作特點

發布時間:2021-02-07 03:46:05

❶ 古龍寫作的一些特點

一。牢記並活用以下短語和句子
·沒有人能說得出他出手有多快,因為見過他出手的人都死了。
·沒有人知道他的武功來歷,也沒有人知道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手指纖長,有力,指甲修剪得很乾凈。
·皮膚比綢緞還要光滑
·小腹依然平坦(描述三十歲以上女性專用)
·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別人都當作死人
·喝的酒越多,眼睛越亮,頭腦越清醒。

二。以字為詞法、以詞為句法、以句為段法

古龍小說每每以單字為詞,以單詞為句,以單句為段。世人或以為此種寫法純為古龍當年為湊篇幅賺稿費而生出的小小伎倆,此說大謬!古龍先生曠世奇才,將詩和散文的語言融入到小說創作中,又集采眾家之長,方練得這種奇麗筆法。其小說語言因此具有詩的震撼力與散文的感染力,學者須悉心體會。

[例1 ]

黑衣
黑斗篷
黑色披風
披風下面,一把漆黑的刀握在一隻蒼白無血的手中。


破廟
一座破舊不堪的廟
而廟里的人在干什麼呢


好劍
假如有人說這不是柄好劍,那人一定眼睛瞎了

酒是好酒,
上等的竹葉青。
女人
是絕色的佳人

三。熟用關聯詞
古龍先生常常能將一些普通的關聯詞用得出神入化。如「因為……所以……」,「……當然……而」,「……但」,等等。
例如,我們常常說,「我們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一個拷古學者則應如此寫--
初級階段。有如朝陽。
朝陽不是烈日。所以看上去沒什麼勁道。
但它蘊育著輝煌。
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當然也如朝陽。所以也沒什麼勁道,也蘊育。
沒人知道它蘊育什麼
因為知道的人都還沒有出生
而我已經出生了,所以我不知道

四。從生活常識中尋找哲理

把生活常識化為哲理,其實是一門可掌握的技術。古龍先生從中國傳統游戲「繞口令」等方面汲取靈感,在小說中發明了不少哲理。學者須通讀古書,細細揣摩。

例如,你早上吃了兩個燒餅,則應立即在腦中衍生出類似以下的哲理來--

--劍客與其他人的區別在於他會用劍

而不是他能挨餓

所以劍客也會餓,只有死人永遠不餓。

我是個劍客

三天來我第一次吃東西

我一下吃掉兩個燒餅,兩個燒餅可以讓我再支撐三天。你可能問我為什麼不留下一個,等餓極了再吃。答案是我不喜歡把食物拿在手上,那樣我將更象乞丐而不是劍客。一個人的自我感覺常常可以決定他的氣勢和殺傷力。

燒餅做得並不很圓,卻好吃極了。世上最美的東西一般

❷ 求古代武俠小說的寫作方法(俗的不要)

1,想一個自己想寫的故事,是自己的經歷或者是想,比如,一位寫手剛從大學畢業,卻遲遲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於是他把心和壓力都寫在了文字中。他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初去江湖的傻小子,在是是非非和溫柔殘酷間,最後逆溪成王的故事。
2,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必須有不同的元素吸引讀者,在江湖中無疑會遇到的事情都有:中毒,跳崖,修習秘籍,女主摔到男主懷里,難過的時候會下起大雨等。那麼,把這些元素寫出新意,甚至反其道行之,就給人新鮮感。
3,然後,創造每個出場的人,包裹他們的年紀,姓名和性格,畫好簡略的關系圖。比如這個寫手,他最愛的戀人是什麼樣的,就創造一個和她類似的角色。boss也一樣,當他把情感賦予人物,這個角色才能鮮活起來。
4,接著,就是小說的骨,也就是大綱了。一般每一集的大綱在百字左右,必須保證主要的情節,也就是主線的作用,比如用懸疑的方法寫,不用上帝視角來寫。描寫時,必須按角色來些,不可以喧賓奪主,甚至覆蓋了原本的主線。也不可以出現bug,比如失蹤的人突然就在隊伍中,沒有任何交代。
5,然後,就是把大綱轉換成正文的時候了,用什麼風格,完全由作品類型來決定。比如是華麗麗的宮斗,就多描寫些生動的場景和人物活動。直白和繁華的文風各有受眾,要寫,就寫出風格來。
6,寫正文的時候,一定要有現場的感覺,經歷過的可以直接代入,其它需要想的情節也必須多科普資料,不然會鬧外行的笑話。寫越多,就能告別模仿的感覺,寫出了自己的感覺。所以,要寫出精彩的作品,還是要不斷地付出努力。
一個寫了10多年的寫手,完畢,喜歡請採納。

❸ 金庸的寫作風格

繼承古典抄武俠小說之精襲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凡歷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被譽為「綜藝俠情派」。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劍》。

❹ 金庸、梁羽生、古龍等武俠小說名家的寫作風格

==以作品內容而論 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注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有明顯差別: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圍;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真。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 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雜、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復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 古龍小說最注重的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自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情、經歷有關。 ==小說情節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此呼彼應。 梁羽生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主幹巍峨,枝葉繁茂,宏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奪魄,回腸盪氣。 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著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縝密無隙又讓人口服心服。 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小說武功的描寫 至於小說武功的描寫,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 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緊張激烈,誇節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徵著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如修羅陰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凡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單調。 比起梁羽生來,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道,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 的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 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邊城刀聲》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 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 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的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還表現出一種境界——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一擊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武功」有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簡短有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小說的語言技巧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 梁羽生小說的語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 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 古龍小說的語言句式短,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 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多氣,又詼諧幽默、妙語解頤,揮灑肆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物!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逞才離藻,笑傲「江湖」,力求新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❺ 古龍寫作特點

·沒有人能說得出他出手有多快,因為見過他出手的人都死了。 ·沒有人知道他回的武功來歷,答也沒有人知道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手指纖長,有力,指甲修剪得很乾凈。 ·皮膚比綢緞還要光滑 ·小腹依然平坦(描述三十歲以上女性專用) ·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別人都當作死人 ·喝的酒越多,眼睛越亮,頭腦越清醒。

❻ 結合具體的作品談一談金庸小說創作的主要特點及藝術特色

感覺2樓提供的資料基本上可以滿足樓主的要求了

在這里也提供一點我的想法吧。

我從小學開始讀他的作品,一直到現在,每年再次翻看同一部作品,依舊有著不同的感悟。

網上或者在文壇上,都對金庸以及他筆下的眾多人物褒貶不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放諸四海而皆準。 金庸的作品,有其閃光之處,自然也有不甚高明的地方。

我得益於最多的就是他的作品字里行間透露出的中國古典文化的韻味。就如在《神鵰俠侶》中,程英救了楊過,自己謄寫詩經上的「瞻彼淇奧 綠竹猗猗」,透露出自己的情竇初開;而《笑傲江湖》中嶽不群在嵩山上發表並派的演說,說「君子和而不同」,也是論語中的典故。而天龍八部中,喬峰這一形象,便是天下第一英雄;而射鵰中的郭靖,則當之無愧是天下第一大俠。他對古典文化的掌握與運用,傳遞給了讀者一種啟示與指引。

當然他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指責。我個人覺得他的作品有一些歧視女性,一本書通常都是一個男人周圍圍繞著眾多美女……呵。但是整體仍是瑕不掩瑜。

從他的書中,了解秦漢的文學,宋後的歷史,還有人生滄桑,歷史無常。眾多的主角,人品性格千秋分明。而很多配角,身上也有著動人或者獨特的人格魅力。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配角,郭襄,黃葯師,苗人鳳,陳近南,慕容復。

論述題嘛,結合大家給你提供的資料,也要寫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時間,不妨認真讀基本他的小說。

希望我的淺見可以給你一點幫助。

❼ 傳統武俠小說的特點,分類,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❽ 金庸作為作家,他的藝術特色和創作特點是什麼

金庸的小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小說里的人物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由於金庸本身閱歷豐富並且他的思維比較活躍,所以他在寫小說的時候,就賦予了很多角色獨特的靈魂,更是繼承了很多古典小說的精華,開創了小說的新紀元。而且金庸筆下的角色們都是重實在輕表面並沒有長篇大論的描寫他們的容貌或者是生字,更重要的是塑造他們完整的人物性格。

而有了之後,比較豐富的文學架構就使得小說變得異常精彩,比如《天龍八部》裡面有三個男主人公,但他們三人是不同的,出場卻又穿插的非常自然,讓人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他們三個人的平行世界,而不覺得他們是有先後順序的。而在武俠小說裡面一般都會有些許的感情,像金庸將這種感情線也把握的十分恰當,並不會顯得整篇小說是由感情線牽動的,而又讓人覺得裡面的感情內容很豐富,但卻沒有喧賓奪主。

❾ 武俠小說和都市小說寫作手法有什麼不同

天下萬物,殊途同歸。寫武俠和寫都市一樣,甚至寫小說和畫畫、表演一樣……寫作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工作。人說,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你要想寫小說——寫成好一點的小說,不管是什麼題材,沒有積累和學習、體驗,都難有成績。所以,不要問武俠和都市寫作手法,看天龍八部,好好讀上八遍,其義自現。要想寫出一,必須要懂得十,這是常理。
寫作和演奏一樣,其實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工作,但不同的是演奏的前提是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學習一樣樂器,而寫作卻是以文字為工具,或許這正是寫作最大的不幸:文字這項工具被所有人掌握著——至少他們自以為掌握著,然而他們只使用了這項工具極少極少的功能,就像我們使用WORD,只會用來打字而不懂其高級命令一樣。正因為如此,人們幾乎從不把寫作當成一門技術,而他們自己本身也看不出一篇作品真正好在哪裡,連寫作的基本技法都不懂,竟然整天妄想自己也搞寫作,真是可笑至極矣。
鑒於你在這虛心提問,還是給你說說吧:武俠和都市小說,最大的相同點是它們都是小說。即以塑造人物為中心,在一定背景下展開故事情節,從這可以看出來,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背景。沒有人敢規定都市小說不能用你所謂武俠的技巧和方法,同樣沒有人敢懷疑小說的中心是塑造人物。
總的來說,只要你塑造人物成功了,你的小說就是成功的。如果你真不知道一些基本技法,仍然要試著寫一寫,我的建議是:當然可以!你只要抓住小說的實質就好了。最好保持人物性格鮮明,這是個非常好的寫作方針。從一開始就為他設定性格,並從頭到尾。這樣一來,你的故事情節幾乎是被一群很有性格的人牽引的,是他們自己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你來強硬安排的,你就像一個故事的旁觀者和講述者。這樣編故事時,你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往湖中投入一塊石頭,就能激起一連串的故事,自然而生動,這樣寫出來的故事才最有可能打動人,塑造人物也最成功!加油吧。怎麼說,寫作隊伍還需要壯大,總有一天這支隊伍里會走出大師的。

❿ 武俠奇幻小說的寫作手法、選材特點和寫作技巧

製造懸念、聲東擊西、情節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這樣能抓住讀者的心。內

選材要自己決定吧,想寫書的話總要容有些想法吧。

有專門提高寫作技巧的書籍,書上比我寫的好多了,所以我也不在這廢話了,總之就是要多寫、多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話不是白說的。

閱讀全文

與武俠小說作者的寫作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