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通天教主憑什麼敢一聖敵四聖,他的底氣從何而來呢
廣成子殺了火靈聖母之後到碧游宮送還金霞冠。
燃燈道人搶了趙公明的定海珠、元始天尊搶了三霄娘娘的混元金斗都沒見他們歸還,但偏偏廣成子此時來送還金霞冠。
很顯然廣成子此時來碧游宮就是來刺激通天教主。
人闡截三教簽押了封神榜,通天教主看到廣成子前來並沒有發怒,也沒什麼表示。
但是通天教主不動聲色,不代表他門下弟子也不吭聲。
於是他們聯合起來,想要把廣成子給收拾了。
但結果廣成子打不過就逃回碧游宮找通天教主撐腰。
沒了六魂幡,通天教主一敗塗地。本來六魂幡就是通天教主在誅仙陣被破了之後才煉制的,這六魂幡對四聖多多少少會有些克制的作用,這也是通天教主的倚仗。
但長耳定光仙不給力,背叛了他,所以,通天教主終究是一敗塗地。
通天教主敢於面對四聖,第一次誅仙陣或許是不知情,但萬仙陣他還這么做,就是有了自己的殺手鐧。
Ⅱ 四聖聯手輕松打敗通天教主,那是否能打敗鴻鈞老祖
當然不可能了。鴻鈞教主在無量劫前以身合道,自身早就和先天之氣融為一體,因此,舉手投足都有著毀天滅地一般的威能。不要說四聖聯手了,就算六大聖人一起出手圍攻鴻鈞,在後者眼中仍然不值一哂。
我們都知道,封神演義中,處於三界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莫過於那些高高在上,神通法力不可估量的先天聖人了。據說,他們的本體寄託虛空,實力深不可測,更是“混元大羅金仙”道果,不僅不死不滅,萬劫不磨;更是有著讓山河破碎,宇宙動盪的修為。
區區四大聖人,在鴻鈞眼中反掌可破。
Ⅲ 封神大戰中四聖聯手輕松打敗通天教主,那麼是否也能打敗鴻鈞老祖
最後,借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勝算》里福原局長的一句話:就算你會勝利,但我掌握著你的命
Ⅳ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為什麼會遭三教四聖聯合對抗
寫書這件事,放在當代基本是重名利、輕思想、無表達。但在古代還是重思想、輕名利、有表達。封神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許仲琳,而他本人活在明代中後期,所以這是本有思想,要表達的書。
故:鴻鈞老祖傳三友,昊天上帝命稱臣。商紂無道禍天下,周武革命建新朝。截闡二教起爭端,引來西方兩聖賢。自此榜上有名者,位列朝班是封神。
所謂三友兩教,一脈相承。一脈者儒。
自古讀書為做官,亦有名士愛風流。對於封神演義,你要放在當時的年代去理解它。昊天上帝可代表皇帝,鴻鈞老祖可代表孔子。儒家思想發展到明代中後期已成理學之最,而理學的成型可謂「儒、釋、道」皆有索取,亦有合流。理學大可分為「道學與心學」但學派不可謂不多,思想不可謂不亂,其思想之亂尤以明代中後期的儒學家為最。儒家理學,在明代中後期,有人當朝做官,有人在野治學。不論當朝在野,做官治學,都對時局大有影響。故此,當朝者必然制止在野者,做官者必然阻止治學者,此一故,至今尤甚。
但就治學這一塊,在明代中後期,儒學理學,道學心學,奉師孔子,互有爭議。儒學者不同於理學者,心學者有異於道學者。但就儒學整體而言,從宋明兩朝的儒學大家多數人都是深通佛學。就在這樣的朝代環境與思想環境下,必然有所爭端。如同書中截教與闡教和西方教的爭端。
但就書中的截教可代表傳統的仕途儒學,如書中截教助商,而截教中人多為當朝官士。而闡教則代表當代新興的「異類」儒學,而他們大多數人持有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就是懷疑。這種懷疑是對當代傳統思想與當代朝廷制度的懷疑,後來者亦懷疑皇帝的存在是否必要,當然這是後話,但追其根源,故多在此。而這群被當朝正統儒學家冠以,「異類」的儒學家,有的也精通佛學。
故:昊天上帝有欽命,十二上仙稱臣。三教僉押封神榜,身死方為有名人。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知識分子與仕途大夫的互相為難,和看不起。為官講忠,治學講理,必然互為矛盾。這點放在現在也一樣。
故:自古修道為正果,逍遙自在是仙佛。世人迷茫無所知,方才敬畏拜鬼神。
再說說商紂王,其實就是明君主。酒池肉林不知真假,豹房丹舍卻有其載。而周武王,代表的是革命,有道伐無道,明代中後期的朝廷還有道嗎?答案是無道。但即使新周朝建立,不過又是一個朝代的輪回,因為新周朝的建立必然需要商朝的人與周朝的人一起建立,這是戰線統一,也是時勢必然。所以封神榜上基本都是參與到商周革命的人,封神榜也可比作新朝的封官榜。
故:皇帝為天,其意未可測。孔子身死,話語是還存。老天不知皇帝為何物?仲尼可曉孔子是何人?
最後老有人問,昊天上帝大,還是鴻鈞老祖大。我問你,是皇帝大還是孔子大,肯定是皇帝,但皇帝也得拜孔子。皇帝與孔子就是中國古代專制王朝的代表。對了,你說今天有皇帝和孔子嗎,我的答案是有,畢竟對於中國而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最後在說說,為什麼眾仙害怕榜上有名,位列封神。其實很簡單,當朝者,必然將大批知識分子體制化,如果不能,那就死其身,復其名。說點通透的,就是如果你活著不願意幫忙說話,那就讓你死了,在讓你幫忙說話。死人會說話嗎,當然會,孔子都死了幾千年,現在還不是在說話,至於說的是不是孔仲尼本人想說的話,那就鬼知道了。
故 :吾師有言,『彌封名姓,當宜謹慎。』 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作者:方是 ------如需轉載寫明出處。
摘抄:其個人QQ空間日誌「封神演義在明朝」
Ⅳ 封神演義中,四聖圍毆通天教主,為什麼要拉上燃燈和孔宣
因為燃燈和孔宣都會成為日後佛教的高層人物,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把他們帶在身邊,就是為了讓他們多一點閱歷和經驗。我們都知道,封神演義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先天聖人,他當年跟隨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在鴻鈞老祖的門下學藝;
練就了一身長生大法,後來也如願以償的證道聖人境界,戰力不可估量。不過,後來封神浩劫席捲三界,通天作為一教之主,也沒有獨善其身;他亮出的所謂“有教無類”的旗號,觸及了很多聖人的既得利益;
畢竟,這樣的時機,恐怕是恆古未有的。燃燈,果然也因此突破了瓶頸,在西遊紀元,也成了法力登峰造極的聖人。
Ⅵ 通天教主在迎戰四聖後四把劍的命運怎麼樣
通天教主的誅仙劍陣非四聖不可破,封神之戰被四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破陣,通天教主慘敗,誅仙四劍被元始天尊賜給門下弟子了,當然通天教主想收回誅仙四劍只是動念之間就可以了。
Ⅶ 封神大戰中四聖聯手輕松打敗通天教主,那麼是否也能打敗鴻鈞老祖
東西方四聖聯手擊敗通天派掌門。他們能和應鴻鈞或女皇的祖先抗爭嗎
進賢弟子光承子三次造訪碧佑宮,還回了火神女神的金冠,惹怒了不少解教弟子。在通天派掌門的嚴厲斥責下,揭角派的天才將光誠子逐出了皇宮。
由於誅仙四劍有四門,必須四位法力高深的聖人級別神仙方能攻破,西方的准提道人眼觀東南二方有百道紅光沖天氣,便主動來尋有緣人,後又找到他的師兄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前來助力破陣。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兩位東方聖人,與西方聖人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組成了“四聖”小組,從“震”、“兌”、“坎”、“離”不同方向,分別進入了誅仙四門。
“你二位本在西方教下清凈之地,來到誅仙陣意欲何為?”
看到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通天教主還是疑惑不解,得知西方兩位聖人是為了破陣和尋找有緣人,通天教主繼續說:你有你西方,我有我東土,猶如水火不容,你們又何苦來沾惹此煩惱?
通天教主本事再大,也難敵東西方四聖聯手,對決中,通天教主先後被太上老君的扁拐、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准提道人的加持杵和燃燈道人的定海神珠打中,通天教主獨自逃走,誅仙四陣被攻破。
被四聖聯手打敗,通天教主心中很是不服,在紫芝崖上,取得“興截滅闡的六魂魄”,並再次擺下了“萬仙陣”。
四聖二次組合聯手,再次大敗通天教主。闡截兩教弟子在萬仙陣中均損失慘重。
網路中,有讀者提問;四聖聯手,兩次打通天教主,又能否打敗通天教主的師父鴻鈞老祖或人類的始祖、上古福德之神女媧娘娘呢?
以《風神演義》原著和中國神話傳說為藍本,今天“元一元”將就此話題展開交流與探討。
1、 紅君老祖和女媧娘共同簽署“風神榜”
有人說,在《西遊記》的神話傳說中,神仙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玉皇大帝或“三清”等神仙。
在《神仙演義》中,修行最高、力量最強的神應該屬於弘君老祖和女媧娘。
“天地暗黃,宇宙危機四伏。日月如日中天,日夜有安排。”
其中,弘君老祖是元代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派宗主。他也是宣門的總首領。他是掌管天地玄皇的宗教大師
洪君老祖在《風神演義》原著中只出現過一次,是在三徒弟沖突、三仙慘遭屠殺後及時出現的。
女媧不僅有補天之功,而且揉土造人,打石頭娶了她的哥哥伏羲聖人,保證了人類生命的延續。
無論是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民間神話傳說中,紅君老祖和女媧是神仙中最優秀、最一流的神仙。
三仙歷經數千年的劫殺,開啟了“神仙榜”。主要的神仙是女媧皇後、弘君先祖和玉皇大帝。
2、 四位聖人能攜手贏得女媧皇後或弘君先祖嗎?
不難發現,四聖雖然聯手對抗通天派掌門,但他們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原著第八十四章《子亞兵來潼關》一章中,通天派掌門第二次被四聖擊敗,徒弟丁光賢放棄六魂旗後意外失敗。
為防止徒弟們繼續爭斗下去,鴻鈞老祖拿出三粒毒丹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更是二話不說,便吞了下去。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千字文》中說,最有名的劍是巨闕劍,最珍貴的珠是夜光珠。水果中的珍品是李子和花紅,蔬菜中的珍品是芥菜和生薑。封神中,鴻鈞老祖和女媧娘娘就是神仙中的珍品。
通過上面的文字不難發現,鴻鈞老祖和女媧娘娘等神仙,要比四聖的地位更高些,實力更強些,即使四聖聯手,也難以打贏。因為,雙方並不是在同一個級別上。
Ⅷ 請問九龍島四聖和金鰲島十仙是截教的2代還是3代弟子通天教主和元始、太上相比如何金蛟剪、混元金斗...
要想弄清楚這里的關系必須先說鴻鈞道祖與太上,原始,通天祖師的關系,鴻鈞書本上都有太上是大弟子,為人敦厚老實,不喜紛爭,不善打鬥,就連徒弟一個也沒收,煉丹更是拿手絕技,是眾神夢寐以求的聖品,道祖特予不壞不滅體和鴻蒙初開生成第一至寶太極圖,以至強防禦為主,後又有什麼塔和丹爐都是以防禦為主,故而太上防禦第一!所有法寶全開,估計就是道祖要攻破也要費點力氣,可見道祖對大弟子的喜愛。二弟子是原始,感覺積極上進,心有點急躁,萬事都想參一腳,還擺著我只是看看的態度,奈何這類人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只要最好的,故而徒弟也只收仙靈人體,對濕生卵生表示不肖一顧之,收徒12人,後稱十二金仙,可見原始優選路線是很正確的,也許自古老二都想上進的原因吧,故而修為最為精進,法力高深,就連道祖也是對其稱贊有加,賜了上古盤古開天後化為的盤古幡,能困能殺,當屬重寶,不過以原始的法力道行來說,除了道祖與太上防禦破不開,天下還真沒有他一手拍不死的人。
再說通天師祖,屬道祖小徒弟,眾所周知,不管是什麼年代長輩對最小的都是慣著寵著護著,啥好東西一句話拿走完去,不喜歡了還有更好的,這就導致了通天師祖犯了天道殺劫,道祖以自身大法力讓通天師祖避過一劫,奈何卻差點打為混沌,最後只能重修,所以是道祖徒弟中最弱小的,但是法寶確實最多的!數量那叫一個駭人,想想通天師祖的弟子有多少,每人一身裝備,還都是特么套裝,出門都是橫著走,特別是那些記名弟子,身上都有幾件重寶防身,誰給的?肯定是通天師祖給的,可想而知通天師祖的法寶數量有多少了。而且還沒有什麼次貨,都是道祖出手的精品。故而通天師祖那是天上地下無人敢惹,就連原始也就只是會說兩句不敢動真的,鴻鈞最後合身天道,就是為了救通天師祖才不得已走的路,合身天道就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地方,什麼事只能看著,如果不是真愛護,哪個長輩會如此做,更何況道祖的修為已經可以沖破天道,成為天道之上的存在的。通天師祖的護身法寶最有名的那就是誅仙四劍,其他的雖然無名,但都是鴻蒙初開鴻鈞道祖的珍藏。故而結論如下:太上人老實,不爭不鬥,法寶一出無人能破,防禦天下第三。原始為人爭利,功力最高,攻擊力天下第三,通天師祖為人雖然跳脫,但對徒弟那可是沒得說,護短更是平生所見,有點二世祖的味道。攻擊力天下第二,防禦力天下第二。
九龍島四聖和金鰲島十仙那是通道師祖弟子所收的弟子,在金鰲島上屬於管家雜役之類的,總不能這么大的島讓通天師祖和金光,奪寶等弟子去收拾吧,修為太低了幾位大拿也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