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度廬《卧虎藏龍》曾有那位大陸武俠小說家改編為《玉嬌龍》
《玉嬌龍》一書是已故四川作家聶雲嵐根據現代武俠小說大師王度廬的名作《卧虎藏龍》改編創作而成,於1983年至1985年在《今古傳奇》雜志連載後,使《今古傳奇》發行量從41萬份飆升至273萬份,聶雲嵐一時名聲大震。此後聶雲嵐又發表了《玉嬌龍》的姊妹篇《春雪瓶》,該書的部分素材也來自於王度廬的另外一部名著《鐵騎銀瓶》。聶雲嵐的這兩部編著的作品發表後,在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爭議,王度廬的家屬當時與聶雲嵐進行了交涉,最後在《今古傳奇》雜志的調解下沒有訴諸法律,另外由於一些主客觀原因也始終未能把調解結果公開。
書評:
本書是聶雲崗的代表作。代表了解放前的武俠小說的成就,其描寫細膩,人物感 情充沛,故事情節曲折動人,讀來令人愛不釋手。
引子:
話說新疆西部有一小城,名叫烏蘇。城裡聚居著百來戶人家,其中有牧民,有商販,有手藝人,也有運夫,是個漢人與回人、維吾爾人等雜居的地方。
參考資料:http://www.53941.com/wuxi89/book/b_19.htm
『貳』 民國至今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的淵源是在古代的傳奇、公案和清代的俠義小說。晚清以降,一直走不出清官捕快的路子。直到20年代,經過一些先驅的不斷開拓,才在諸多通俗小說中異軍突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位天才,就是後來被稱為民國武俠小說奠基人的平江不肖生。
1922年,一本叫《紅雜志》的通俗讀物創辦,次年另一部名為《偵探世界》的雜志問世,兩本刊物在1923年的1月和6月開始連載平江不肖生的兩部武俠代表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銷量肯定一路高歌猛進,不用細說~~~~~~~)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氏,生於1890年。在1907年和1912年兩度赴日浪遊,曾入日本東京中央大學。1918年出版了《留東外史》一書(當然不是武俠啦)。《江湖奇俠傳》當時候影響非常廣,28年被改拍成影片《火燒紅蓮寺》,轟動一時。全書160回,前106回是平江不肖生寫的,後若干回由趙苕狂以「走肖生」的名字續完(趙也是小說家)。《江湖奇俠傳》以湖南平江、瀏陽的農民爭奪交界地引起械鬥為線索,帶出昆侖派、崆峒派的劍俠爭雄。裡面的武技,由棍棒拳術發揮到呼風喚雨、吞吐飛劍,幻想十分豐富。《近代俠義英雄傳》雖然沒有前者出名,但是內容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接觸過。這部書寫的是京城大刀王五和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的情誼,以及霍元甲憑借中華武術為國爭光的事跡。
同一時期, 武俠小說上還有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姚民哀的《山東響馬傳》等。前者繼承了講史傳統並且加以發揮。描摹世態人性入情入理,當時便與不肖生「南向北趙」並舉。後者取材於當時轟動全國的山東臨城劫車案,時效性強。
《江湖奇俠傳》連載後不久,顧明道的《荒江女俠》繼之而出。顧明道從小殘廢,早期寫作言情小說,因此《荒江女俠》將俠情兩相結合,開了言情武俠小說的先河。《荒江女俠》寫方玉琴為父報仇,學成劍術,在尋找仇人的過程中遇見同門師兄岳劍秋,相攜鋤奸的故事。顧明道在設計「武」的打鬥場面和技巧套路的時候常常力不從心,就在出生入死的場景之間多安插情意纏綿的細節,加以彌補。
武俠在這一時期除了與「情」結合之外,還在與其他諸多因素結合,有了多方面的發展。與歷史結合出現了文公直的歷史武俠小說。所用歷史只是背景,在其中虛構俠客們的活動。代表作是「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俠傳》、《碧血丹心於公傳》、《碧血丹心平蕃傳》等。三書以明朝於謙的事跡為背景來寫為國盡忠的俠客。
與江湖幫會秘史結合,有了姚民哀的黨會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本人參加過清末的幫會,因此寫於1929到1930的《四海群龍記》(幫會復仇故事)和寫於1930到1931的《箬帽山王》(「四海群龍」中的「一龍」如何組黨),不論是交待內幕,還是敘述行規黑話,都很到位。很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且由《四海群龍記》引出《箬帽山王》這種「連環式」形式,是後來長套的武俠小說慣用的結構。
1932年,環珠樓主橫空出世了。《蜀山劍俠傳》在天津的《天風報》上連載,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十分出色,但是一集一集寫下去,到1949年,出到了55集。環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幼年有「神童」之稱,從小熟習武術氣功,三上峨嵋,四登青城,成人後做過幕僚和家庭教師。歷經坎坷,始寫武俠。《蜀山劍俠傳》是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由人間社會、神話幻想、自然勝景、哲理詩情交織而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劍仙和同邪惡的怪魔之間的斗爭。劍仙和怪魔都要逃脫「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難。不同的是,劍仙以行善來避劫,而怪魔用行惡來逃難。兩方面寓示了一種共同的形而上意義:人對自身命運的不懈抗爭。書中「關於自然現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為獸,天可隱滅無蹤,陸可沉落無形;關於故事的境界者,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關於生命的看法,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卻有死結;關於生活方面,不食可以無飢,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關於戰斗方面者,風霜水雪冰,日月星雲氣,金木水火土,雷電光聲磁……」(徐國楨《環珠樓主論》1949)。想像天馬行空。環珠樓主的小說還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舉凡道、釋、儒,經史子集,醫卜星象,天文地理,詩詞書畫,風俗民情,無不與武俠融會貫通。影響深遠,直至當代港台新武俠。
40年代,武俠小說進一步崛起,現在一般通行「北派四大家」或「北派五大家」的說法,即指環珠樓主、(宮)白羽、鄭證因、王度廬四人,再加上朱貞木。
白羽主要寫社會武俠小說,《十二金錢鏢》、《武林爭雄記》、《偷拳》等等。他筆下的俠客都是現實社會中極平常的人物,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
鄭證因被稱為真正懂得武術的人,曾在「北平武術館」學習太極拳,使九環大刀,公開表演獻藝。他的小說是走純技擊路子,創出拳掌「綿掌、混元掌、排山掌、般禪掌、小天星掌力、鷹爪手、金剛指」等等,輕功「草上飛、追雲趕月、仙人換影、飛鳥凌波」等等。與還珠樓主想像型的武功相比,鄭的武功偏向於寫實,但也達到藝術化的境界。
王度廬進一步發展了言情武俠小說,1938年以後,連續寫下《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互有聯系又各自獨立的武俠小說。五部小說包括了三個悲劇故事:江小鶴和阿鸞、李慕白和俞秀蓮、羅小虎和玉嬌龍的愛情糾葛。
最後以為朱貞木,代表作是《七殺碑》,布局高妙,筆法細膩。《魔窟風雲》、《羅剎夫人》以歷史上的「苗亂」為引子,鋪寫邊地蠻荒的離奇戀情和俠事。
當代自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開始,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
直至金庸的出現,才把武俠小說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在文字的組織與文章的結構上均不輸純文學作品。具體評價我也不多談了,金庸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贊譽之辭更是連天匝地,車載斗量,不可勝言了。
古龍:他務去陳言,自創新境,內容、風格,多姿多采。
在梁金古三家竟相爭鳴的同時,台灣、香港、內地也涌現出了眾多武俠作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溫瑞安、蕭逸、聶雲嵐等作家。
黃易的出現,算是給已風平浪盡的江湖,又掀起了陣陣波瀾.他自創的玄幻、異俠系列,令讀者耳目一新,久違的武俠情節換一種方式體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他的首部武俠小說《破碎虛空》盡管篇幅不長,但黃易的風格已經鮮明的體現了出來.那就是由武道可以體會到生命及宇宙的奧秘。
到《覆雨翻雲》《尋秦記》《大唐雙龍傳》推出後,黃易的風格已經完全形成。他是在傳統的武俠路上融入了玄經易理,神話和科幻的色彩非常濃郁。
到了今天,武俠小說已經逐漸式微,除了金庸的小說依然屹立不倒,甚至被很多人捧為經典。其作品也不厭其煩的被翻拍,再翻拍。
『叄』 李慕白在王度廬鶴鐵系列的武俠小說中是怎樣一個人
李慕白是《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與《卧虎藏龍》三部書中的主角。他是清代大俠李鳳傑的兒子,六歲隨父學藝,文武兼修,十三歲中秀才,後來又奔走江湖,拜江南鶴為師,練就絕世武功。
李慕白二十歲那年,因為誤信比武招親,便與女俠俞秀蓮較量。他打敗了俞秀蓮,才知道俞秀蓮早已定親了,只得與她結為義兄妹。後來,李慕白赴京獻技,在京城引起轟動。他因為心中仍舊愛慕俞秀蓮,卻未能如願,竟轉而與名妓相戀,放浪酒色,差點被奸人所害。
俞秀蓮的未婚夫孟思昭,也是一條好漢,他在與敵對壘中死去,臨終前要成全李慕白與俞秀蓮的婚事,但李慕白堅持不允,他覺得孟思昭是自己的好友,俞秀蓮是自己的義妹,便以君子之志毅然割斷情絲,盡管俞秀蓮有情於他,李慕白則處處逃避,並從此不近女色,雲游天下。
李慕白是中國近代武俠小說史上的一個成功藝術典型。作者豐富了他的感情世界,寫出了「愛之責任」與「愛之欲求」之間的沖突,並表現了一波三折的兒女柔情。應該說,李慕白這類形象,是別開生面的,對於新武俠小說表現愛情生活開了先聲。
盡管李慕白所取的愛情態度,是受封建世俗觀念所支配,但王度廬在挖掘人物內心世界的活動時,已有淋漓盡致的表現。
就李慕白的人生觀而言,他初涉江湖,十分天真,後來屢遭挫折,便想做一個江湖隱士。但殘酷的社會現實,又不允許他置身於刀光劍影之外,這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真實寫照。
李慕白誅殺邪惡,為民除害,書中也有生動的刻畫,他在「情」與「義」兩方面的出眾表現,使他成為一個有立體感的一代大俠。
『肆』 《卧虎藏龍》是舊派武俠小說家王度廬名作"鶴鐵五部曲"中的第幾部
第四部 鶴飛沖天鐵騎奔騰 「鶴鐵五部曲」是王度廬武俠小說的代表作,也是李安執導的電影《卧虎藏龍》的故事素材來源。「鶴鐵」是《鶴驚昆侖》、《劍氣珠光》、《寶劍金釵》、《卧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書的統稱,它們獨立成篇,而每個故事的主人公在師承、血緣上又有恩怨關系。 《鶴驚昆侖》:寫江小鶴向殺父仇人鮑昆侖復仇,卻與鮑的孫女阿鸞相愛,由此展開愛恨情仇的沖突。鮑昆侖的殘忍刻毒和江小鶴的固執偏激都夠瞧的。 《劍氣珠光》:寫江小鶴之徒李慕白與俠女俞秀蓮相愛,因秀蓮已許孟思昭而決心割斷情絲。後李與孟結為知己,孟為促成李、俞戀情,以身殉友,李、俞相約不娶不嫁。 《寶劍金釵》:寫李慕白得青冥劍、盜點穴秘圖,以及江湖豪客圍繞珠寶展開的爭斗。似乎偏離了王度廬擅長的「悲劇俠情」。 《卧虎藏龍》:寫貴族女子玉嬌龍與沙漠大盜羅小虎的愛情悲劇。玉嬌龍雖然深愛羅小虎,但又自恃門第高華,心高氣傲,瞧不起他的強盜出身,最終孤劍單騎漂流大漠。王度廬的風格在此書中表現得最為鮮明。 《鐵騎銀瓶》:玉嬌龍與羅小虎之子剛一出生就被人用女孩換走,後為人收養起名韓鐵芳。18年後,玉嬌龍養育的女兒春雪瓶長大成人。故事圍繞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展開。
『伍』 古典武俠小說
金庸全傳
神墓
『陸』 好看的武俠小說完本推薦
推薦些非常優秀的:
《缺月梧桐》, 這個是一種創新武俠,現實主義和黑暗系武俠開山之作,也很少見到超越它的作品,雖然文筆一般,但是內容優秀啊。很多人覺得它超越了金古的水準,個人覺得唯一的一點點遺憾是主角沒有始終保持一點堂吉柯德式的簡單的對善的嚮往和追求。那樣就接近一個普通人了,並且靈魂的矛盾是人進步的根源,如果做到了這個,那就是我看過所有小說中的No.1了,哪怕文筆不夠出色。
《昆侖》,鳳歌是新一代武俠作家中的佼佼者了,昆侖夠大氣也夠武俠原味,一流作品。他的其他作品都不錯。
《連城訣》,金庸的這部小說受關注度不夠高,但是我覺得是他所有小說里最深刻的一部。它已經不算童話了,但是強的是保持了善的一面。
《龍蛇演義》,這個是講國術的,一流作品,長見識,但談不上多少武俠氣,這個更多是一個真實的武林。
《英雄志》,也許有些人覺得虐心,但是那種百折不撓的正氣才是靈魂所在,四個主角算是我僅見的武俠了,並且每個都個性鮮明,爽,智慧,等等。我最終沒有看最後的一卷。覺得已經足夠完美了,解決了矛盾沖突就不再是沖突了。
加上九把刀的《獵命師》,創新是第一,激情第二,各種爽,有點看漫畫的味道,人物鮮活。但這個雖然俠氣十足,應該不算武俠了。
『柒』 武俠小說作者名單
武俠來作家列表
A
敖飛揚源
B
步非煙
白羽
C
滄月
陳青雲
曹若冰
晁翎
楚惜刀
D
獨孤紅
東方英
丹雲
東方玉
荻宜
東方白
丁劍霞
F
鳳歌
方白羽
馮家文
G
古龍
狗尾續金
鬼穀子
公孫夢
高庸
H
黃易
還珠樓主
黃鷹
韓寒
紅豬俠
黃玉郎
J
金庸
金童
江南
L
梁羽生
柳殘陽
龍人
令狐庸
李亮
李莫野
李笑佛
郎紅浣
劉定堅
蘆雅萍
李涼
蘭立
劉建良
M
馬舸
墨餘生
馬榮成
慕容美
N
倪匡
南湘野叟
O
歐陽雲飛
歐陽客
P
平江不肖生
飄燈
Q
祁鈺
秋夢痕
奇儒
秦紅
R
如蓮居士
S
施定柔
司馬軒
上官雲飛
孫玉鑫
石玉昆
沈默
碎石
上官鼎
司馬翎
司馬紫煙
時未寒
松柏生
盛顏
沈瓔瓔
施耐庵
T
天宇
田歌
天平
W
王度廬
溫瑞安
卧龍生
武陵樵子
戊戟
吳炳
文康
X
蕭逸
小椴
蕭瑟
蕭玉寒
雪雁
謝天
夏洛
熊大木
Y
岳凡
應天魚
玉翎燕
夕照紅
於東樓
陽朔
燕歌
易容
雲中嶽
楊虛白
楊叛
憶文
燕壘生
佚名作品
Z
諸英
趙雲龍
張夢還
周郎
周顯
諸葛青雲
朱貞木
展飛
鄭證因
褚人獲
張大春
紫釵恨
『捌』 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
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白羽,顧明道。
平江不肖生版的作品為:《江權湖奇俠傳》 (1-7),《近代俠義英雄傳》 (1-4),《玉玦金環錄》 (1-2)。
還珠樓主:《北海屠龍記》,《蜀山劍俠傳》(1-26),《蜀山劍俠新傳》 (1-2),《嵋峨七矮》,《柳湖俠隱》,《青城十九俠》(1-15)。
鄭證因:《鷹爪王》(1-7)
王度廬:《風雨雙龍劍》,《燕市俠伶》,《鶴驚昆侖》(1-2),《寶劍金釵》(1-2),《劍氣珠光》(1-2),《卧虎藏龍》(1-2),《鐵騎銀瓶》(1-4)。
朱貞木:《羅剎夫人》(1-2),《蠻窟風雲》(1-2),《虎嘯龍吟》(1-3),《七殺碑》(1-2)。
白羽:《武林爭雄記》(1-2),《偷拳》,《十二金錢鏢》(1-7)。
顧明道:《荒江女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