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真的 可以瞬間移動嗎
可以的 咱們看到的時間軸是直線的 當時間軸彎曲時就OK了!
時間旅行可能太過玄妙,但我覺得如果從同一時間內的瞬間旅行開始研究,則能從中得到寶貴的借鑒。
無論武俠還是神話中常會提到有人會瞬間移動的本事,我本來也一直用一種思路在想物質的快速移動即————物質本身通過光速等方法來移動。近日偶買到世界著名科幻小說《地球戰場》,從中得到極大的啟發即:難道物質所在的空間就不能移動或改變嗎? 現給大家介紹「關於瞬間移動的可能性」
大家都知道我們存在於空間內。我們的身邊有空氣、固體、液體、微生物、化學元素等物質。我們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一定要通過自身的移動來實現。但如果我們把空間也假設成一件同空氣、固體、液體、微生物、化學元素等物質一樣的要素會怎麼樣呢?
如果空間也是有其特性的,比如有某種「空間配介素」或稱為「空間元素」,那麼我們從一個空間移動到另一空間就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即不改變我們自身的位置,而是我們所在空間的元素(特性)或稱「配介素」發生改變,使其同我們希望去的另一位置的空間的「配介素」完全符合,從而實現我們自身的轉移。 空間要素並不包括空間里存在的任何其他物質。 也就是說,兩地空間的轉變只是空間要素本身的變化而不涉及該空間內的任何固體、液體、化學元素、光、生命體及量子原子等等。
假設我們在中國選一處空曠處,面積約20平方米。在美國也選一處同樣面積大小的地點。然後將人或貨物放在中國的點,再改變該點的空間「配介素」,並使其在0.1秒或更短的時間內同美國那點的完全一樣。我們不就實現了物體的瞬間移動了嗎? 這種空間本身的移動有點像我們坐電梯。人還在電梯里,不過門打開後所在的樓層不一樣。
瞬間移動實現的要素取決於 :
1、能否在數學上證明空間「配介素」的存在。
2、能否計算出各地空間的「配介素」。
3、能否用技術手段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所在地的空間「配介素」。
4、人或貨物能否經受空間「配介素」的突然改變?
如果能掌握瞬間移動,星際旅行將不是難題。我們只需開發不必長時間航行的飛行器,就能去任何星系。當然前提是我們掌握那裡的空間「配介素」。而我們掌握地球以外空間「配介素」的方法,可能只是通過「瞎貓撞死耗子」式的方法來推算。具體方法是:先胡亂填一組配介素,然後將衛星發到這個空間,再通過衛星觀察其自身位置。比如我們發現衛星竟然在獅子座恆星附近。不就知道這一片大概的空間位置了嗎?
這就好像我們的IP地址,我218.80開頭的總是上海。大致方位定下就好辦了。掌握一個空間點的「配介素」,我們就可以推算出其鄰近行星的空間位置。
另外,空間移動中可能會發生物質沖突的情況。比如說A空間和B空間重疊後,如果B空間上充滿大量的物體,那麼被傳送物體很可能會同其發生擠壓、互相排斥或堵塞,甚至發生可怕的化學反應。 因此,如果採用空間重疊傳送,一定要保證B空間上盡可能地不存在其他物質,雖然不能完全消除傳送目的地的空氣、各種射線、微量元素、微小的石頭、花草、小蟲等物質,但原則上應該盡量保證傳送目的地空曠。在傳送前,兩地人員要極仔細地檢查所在空間的物質反應。
最後,可能會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即原空間與目標空間重疊後,原空間自身不是沒有空間支持了嗎?不是出現空間「真空」的尷尬了嗎?
我是這樣理解空間重疊後原空間的狀態的: 即在假設空間獨立存在和認為有空間配價素的前提下。 我們認為空間具有一定的「自主活動性」。 具體說明如下:
假設A空間要傳送某物質到B空間。根據空間重疊和配價素原理,我們使A空間的配價素在極短的時間內(0.1秒)發生改變,使其同B空間完全一樣。這樣,就使A空間的物質出現在了B空間。而當A空間配價素改變成B空間後,那個沒有了空間的點(比如20平方米的面積)會馬上被周圍的空間所擠壓與滲透,其沒有空間支撐的A點會立刻被周圍的空間配介素所填補。
我的這種觀點,就是以認為空間存在一定的自主彈性為前提的。這種狀態就好比把空間看成是一堆沙,如果你突然用鏟子挖去沙中一小塊,周圍的沙粒馬上會填補上來。而當空間重疊完成後,A空間的配介素又變回原來,也將又恢復A空間和其周圍空間的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