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金庸的武俠小說編入教材

金庸的武俠小說編入教材

發布時間:2021-01-16 11:12:13

A. 金庸小說應選入中學教材的理由

金庸的文抄筆雄健,文風大氣,而且他本人文化素養極高,其作品中文化和歷史背景很深,頗有種以假亂真的感覺。
入選中學教材的是燕雲十八騎闖少林那一章吧,那一章可謂金庸作品中經典大戰之一,情節緊湊,跌宕起伏,一環扣一環,文字暢快淋漓,讓人讀過之後如飲醇酒,特別是三人當眾結義那一段,讓人血為之沸。老實說,這份駕馭文字的能力,是很多被封為「大家」的作家所遠不能及的。

B. 辯論金庸小說該不該納入中學課本

有人說在武俠作品中,差不多都宣揚善惡因果報應,帶有濃厚的迷信思想。但《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武俠小說」的:「主要寫俠客、義士行俠仗義故事的小說。」金庸的小說就屬此類。「武」不是打架的意思,「武」字乃「止」「戈」所組成。「止」是停止的意思;「戈」是古代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製成,裝有長柄。「止戈」就是放下武器,並不是提倡人們去打架、報應。而是提倡人們去行俠仗義。反對入選教材者也有他們的道理,因為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武俠小說質量非常低劣。差不多都宣揚善惡因果報應,帶有濃厚的迷信思想。但金庸的小說則不是這樣稍有理解能力的人都會理解「武俠小說」並非是宣揚善惡因果報應,帶有濃厚的迷信思想,而是宣揚俠客、義士行俠仗義的,對現實社會有一定的好處,可培養人們見義勇為。金庸的小說與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武俠小說是大不相同的,市面上流行的武俠小說大多沒有頭緒,一開頭就亂打,也沒有原因,也有的武俠小說荒誕離奇,比如說一個人被困在山洞裡了,周圍都是石頭出不去了,就在這時他在石壁上摸出了許多圖形,是武功秘籍,他就照上面練不幾個時辰他武功就練成了,他一掌就把山洞打了一個洞就出去了。而金庸的小說就不是如此了,比如少林七十二項絕技那是少林的絕學,而他的小說中沒有一個人把這七十二項絕技都學全了的,最多有的一生只學會了幾十種,這就強調了一種奮斗精神。而入選教材的這一片段思想意義正面,藝術表現手法也比較好。這是一種嘗試,既是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也希望能夠對學生閱讀武俠小說有一個正確的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武俠小說需要老師的合理引導,例如其中的江湖義氣就不能提倡。著名作家賈平凹的評價很有代表性,「我非常喜歡看金庸先生的小說,金庸先生也是我一直很敬慕的一代文豪。他的作品用的是傳統的寫作方式,內容也是中國傳統的俠義,作品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人認為金庸的作品不僅僅是武俠小說,更應該把它稱之為小說精品。既然是精品,又為何不能入選課本?說實在的,就算你不把它選入教材,學生照樣會去讀,有時也會誤入歧途看了另類武俠與其讓學生自己不加選擇的去讀,還不如放到教材里在老師的指導下去讀它會更好。一名金庸迷表示,金庸小說並不以單純言情見長,讀者讀金庸小說多是被曲折情節、感人故事而吸引,至於一些劣質武俠圖書里出現的血腥、殺戮、荒淫的描寫更是從未發現。讀《天龍八部》一書,有對人與人之間互相仇恨、殺戮的反思,正是青少年應該學習的。把武俠選入教材,我以為絲毫不損於人們對金庸先生的敬佩,也能達到尊重學生愛好、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見義勇為意識,這樣通過武俠小說來灌輸一些平常不願意聽大道理,通過這種鮮活的表達,大家就都能明白並高興地接受。

C. 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的先後順序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內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容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一、越女劍-春秋
二、天龍八部-北宋
三、射鵰英雄傳-南宋
四、神鵰俠侶-南宋末
五、倚天屠龍記-元末
六、俠客行-明中
七、笑傲江湖-明中
八、碧血劍-明末
九、鹿鼎記-清康熙
十、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十一、飛狐外傳-清乾隆
十二、雪山飛狐-清乾隆
十三、白馬嘯西風 ----大致應該是乾隆或嘉慶
十四、鴛鴦刀-清
十五、連城訣-晚清

D. 金庸武俠小說入課本的原因 詳盡

金庸小說入課本與教材「娛樂化」

筆者認為,雖然「不能因為大狗叫得好,就不讓小狗汪汪」,社會大眾喜歡金庸倒並非什麼壞事兒,但若將金庸小說選入教材,可就有些不妙了——不知道這種教材到底會培養出什麼素質的學生來?
支持方:新文化運動難道錯了?
如果說金庸小說入選今天的學生課本是「一種墮落,是大國文化的墮落」,那麼中國此前的新文化運動是不是也錯了呢?新文化運動將百姓難知難會的文言文變成現今為大眾所熟悉的白話文有什麼不好呢?在當時白話文的普及也是被認為對國學的褻瀆,而幾十年過去了又怎麼樣呢?
胡斐笑了,阿Q也不必哭
如今,《阿Q正傳》淡出了中學教材,從減少誤讀的角度來說,或許是魯迅的幸運。而金庸入駐中學課堂,於各方面都是利好消息。因此,胡斐笑了,阿Q也不必哭泣。

E. 金庸的武俠小說應該收入語文課本嗎

這個要視閱讀課本的學生抄年齡段而定,我認為最合適的應該是初中二年級左右,畢竟是小說,會有不符合小學生價值觀念的文段,不利於正確價值觀的導向,畢竟小學孩子的是非辨識能力是很弱的;而初中生基本的價值觀已經成型,雖可能會模仿某些行為,但會分的清現實與小說的區別,接觸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也有助於文學素養的提高

F. 金庸作品該不該編入教科書

我是教高中語文的,對這個問題也關注不少,大多數觀點都是支持,編者也從沒想要讓金大俠給魯先生讓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金庸將俠文化發揮到機制,學生有了解的權力,辨別的權力,分析鑒賞的權力。下面是眾多觀點,樓主可以參照

1.應該入選
事實上已經入選教科書了```山東高中的教科書裡面已經有了金庸的影子了````
我個人比較喜歡武俠小說```
凡人總是將其視為打打殺殺```其實是錯誤滴`````武俠也是一種文化``是中國文人為了實現自己的豪傑夢及不可實現的夢想所開展的一片新天地````
下面這篇文章代表了我的觀點```也是我認為寫得比較理性的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另外``樓上的那位提供的網址點過去為什麼不是相應的呢?不會是托兒吧?呵呵````

非正統文化下的精神文化----淺淡中國現代武俠文化

我一直都認為武俠是一種文化,是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正統和非正統之分,而武俠文化正是這種非正統文化下的一個支流.我說這話,有人要提出異議,同樣是文化,為何要提出正統和非正統之分?其原因有三:

一,正統文化有被社會大眾,尤其是知識界所廣泛接受的現實性,非正統文化沒有.

二,正統文化所挖掘的深刻內涵,反映著人文社會中固有的生活底蘊與物質意義,非正統文化缺少這種功能.

三,正統文化具有寶貴的研究價值,從正統文化摸索出的生活規律,可以作為考察某個民族在自身發展與延續過程中的行為作標與人格尺度.非正統文化不具有這種價值.

因此,如果想要文化在人文的天平上尋找到一個平衡點,那麼就要在文化拼盤的另一端,放上等量級的砝碼,這個砝碼就是民族文化的人為區分.只有人為的區分了文化的正統與非正統性,才有可能對某些特有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思想解構,這里,我們只說非正統文化下的一種精神文化----武俠文化.

武俠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後世的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形勢.其發展歷程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看,並非源遠流長.最早追溯的年代應該是明朝時期的<水滸傳>,它是第一個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白話小說,效早的在文學舞台上,灌輸了"武"與"俠"的概念.雖然這種"武"與"俠"在精神力度上與後世形成的武俠形勢還存在著模糊的界限,但是它為後世武俠小說的開創卻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並且成為<昆侖奴><聶隱娘><兒女英雄傳>等具有現代武俠小說文化雛形的開創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可以說,武俠文化前期的發展,順應的是一種歷史潮流.因為一門文學的進步,總需要後世作者的不斷完善和創新,使文化在宏觀上形成某種延續態勢.然而人類數千年文明所積累下的劣根性人本位,總是不斷地把一種新生事物應用於功利性的目地,雖然它間接的剌激了這種事物的迅速發展,卻也同進給事物的同類性周邊環境帶來了混亂和負面影響.

首先,開創現代武俠小說先河的,首推文學大師梁羽生.據說,梁羽生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的由來,竟是二個"門派"的"掌門人"因為"門戶"之見在澳門的一場比武.而且據說這場比武三拳二腳之後,便以一派"掌門"將另一派掌門擊倒在地而宣告結束.然而,這件事卻剌激了梁羽生所在報社的編輯,這位編輯親眼目睹了社會大眾對這場比武追逐的狂熱性,認為如果寫出這樣的故事,一定可以吸引眾多讀者,為報社帶來豐厚的物質利益.因此他把這項重任交給了梁羽生,梁羽生本人也熱衷於新式文學的開創,於是現代武俠文化的第一部著作<龍虎鬥京華>便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了.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也是一種奇想,但是功利性的目的最終卻促進了一種獨特文化的開創和延續,這不得不說是文化發達的成果,也是人類文明的悲哀.

現代武俠小說因為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而迅速走紅,但是真正使武俠文化遍地開花,並且人氣指數迅速升高的,還是九十年代中期,金庸走進"俠壇"的那一段時期.二大"掌門"在澳門的比武,同樣剌激了身為梁羽生同事的金庸.因此,三十幾歲的金庸在經過幾年的准備之後,也"全副武裝"的在"俠壇"開創自己的領地,並且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讀者群.金庸的前幾部小說並不特別出眾,但是從<射鵰英雄傳>開始,金氏就已經在"俠壇"上獨領風騷.並且很快成長為武俠文學的重量級大師.他的名氣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今天.據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由此可見,金庸武俠小說在普通中國人心中的影響是何其的深廣.

從文化的角度看,梁羽生與金庸的武俠小說雖然受到了社會大眾的普遍歡迎,以現代武俠小說的開創者之名播於文化界,但其文學形勢上仍然未與明朝後的白話傳統文學脫鉤,字里行間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傳統文化的遺留.但是,它更注重了"武"與"俠"的渲染.在武打動作與招式刻畫上,真正達到了現代人公認的武俠作業的成熟.

武俠文化是不斷發展的.最初開創空間的無限廣闊,吸引了眾多熱衷此道的俠迷,也培養了一大批武俠寫手.以古龍為代表的另一武俠派別開始成形,並且迅速壯大.古龍的武俠小說,據某些武俠研究者稱,是繼承了西方文學的一些優良因素,但我個人更熱衷於說他是在傳統武俠風格上達到了某種創新和突破.毫無疑問,古龍的武俠小說已經在傳統文學上脫胎換骨,他的風格無論在語言文字上還是在結構形勢上,都與成熟流利的白話正統文學劃上等號.這完全可以說成是用正統文學的一些文學樣式來創造性的發展非正統文學下的新式文學.比如古龍小說的語言文字趨近散文化,情節構成有推理化傾向等,這些都是古龍武俠小說的突破性亮點.因此,可以這樣說,古龍小說在武俠文學上另外開創了一個變數,他是這個變數的領頭羊,並且帶動了後世許多武俠作家和寫手來效仿這頭領頭羊,把武俠文化推向另一個高潮.

武俠小說的接力棒傳到了溫瑞安手中,已經無法再達到另一種高潮性突破.其原因有歷史因素(白話文的發展已經牢牢定位),也有現實因素(武俠作家層出不窮,各種文學樣式過渡泛濫,使其不能再在武俠文學形勢上尋找新的定義域),更有武俠文學自身的局限性因素(武俠文化畢竟是非正統文化下的支流,與正統文化的廣大與深厚無法相提並論).因而,縱觀溫瑞安的武俠小說,只能說是在古龍的基礎上把散文化,推理化更加深入一些,甚至把武打細節(無論是傳統的還是非傳統的)渲染得更加神乎其技(像神州奇俠系列中屈寒山的劍,我就不明白他身上怎麼藏著那麼多劍?木劍,鐵劍,,,什麼劍都有,這可能嗎?)不過,溫氏武俠文學個性上還是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不然他就不會擁有那麼多的讀者群.我個人最佩服他小說中的奇特情節與想像力度,像<四大名捕>系列中的"碎夢刀".那把刀的來歷,特性等等都是一個個吸引人的迷底.有人說,溫氏是繼承了金,古兩大家的優點,這個說法我倒是不敢苟同.這里我只說出自己的意見,至於詳細原因,我暫時持保留態度.

古,溫武俠小說是繼梁,金武俠小說之後的另一種形勢,這是武俠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完善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當然,這種結果並不局限於這一種形勢,它還會生成許多其它形勢的變種(像多以頑童為主角的李涼小說).我個人認為,古龍小說最大的特點是脫略了歷史范疇的局限,使武俠小說的情節構造變得隨心所欲.溫瑞安雖然沒有完全脫略歷史,但是其小說中所極力渲染的血腥和暴力,卻非常符合當代青少年的某些激進心理.他們成為溫氏小說讀者中的最重要一群.

武俠到了黃易的手裡,已經看不到什麼武俠味兒了.我一直都認為他寫的不是武俠,也不應該排列在武俠作家之列,如果說他是想借用玄幻的手法在武俠作品上尋找突破,那麼我只能遺憾的說,他走錯路了,這直接倒至他與武俠大家的招牌越離越遠,但是與玄幻大家的牌子卻越靠越近,最終一舉成名.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一廂情願的看法.

現代武俠文學從梁金起始,直至古溫為止,這段發展歷程基本上是呈弧線走向.也就是說,從起點到高潮這段函數圖像基本上繪制完畢.從這段圖像的尾部再繼續向下,就開始逐漸彎曲,反映到文化現實中,就是武俠文化的下坡路已經在高潮迭起的巔峰時刻完成了對自身走向的整體搭建,這種趨勢具有多種原因:一種是我前面所說的三種因素(歷史因素,現實因素,武俠文學自身的局限性因素).二也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功利性,也就是說,許多在文學市場上毫無作為的失意文人以寫武俠為職業,它們出於對自身生存需要的考慮,不再注重武俠文學的質量,一批批為"文化消費"而消費的抵擋作品層出不窮,量多而質差,至使大量讀者對武俠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另外還有社會因素(比如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品位的增高,追逐正統文學的趨向強化等等),這些都形成了對武俠文化大負荷擠壓.

縱觀武俠文化的發展,大至就經歷了以梁金古溫四大家爭鳴的局勢.分析和解構這四大家的文學動態與寫作手法可以看到武俠文化在當今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盡管這種發展不容樂觀),如何繼續開拓文化視野和挑起武俠文學大梁,已成為武俠文化能否保持獨立格局的當務之急.武俠文化不是正統文化,但它卻是填補人們業餘生活的精神食糧.怎麼利用好和調理好這份精神食糧,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仍然是寫手們不段追求和思考的文學主題.在本篇里,不再過多評論.

2.支持金庸作品入教材:http://club.yule.sohu.com/r-zz0155-137754-0-0-0.html

3.百家爭鳴--網路貼吧--金庸吧:金庸小說入選語文教材該不該?http://tieba..com/f?kz=46907341

4.金庸小說入選語文教材該不該?網易新聞中心眾家媒體觀點
http://news.163.com/05/0304/21/1E1GOV1G0001120U.html

G. 金庸的武俠小說應該編入教科書嗎

我說什麼比較呢 ?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你這屬於主觀題 我在想我該怎麼才能得到LZ的分呢??

事實證明回 金庸的武答俠小說確實被列入了 教科書 在2006

年 列入了高2語文教科書 記得但是好象寫的是"天龍八

部" 既然已經被列入過 肯定之前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支

持 確定它的價值存在性 就我個人而言 我比較喜歡金庸

的武俠小說 也喜歡古龍的武俠小說 古龍文字優美重在

寫景 而金庸重在寫人 寫的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讀

完他的小說 我的一股熱血上涌!

H. 金庸等武俠小說入選課本的積極與消極影響

金庸小說應該進入中學課本其實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在2005年被選入高中語文讀本時就引發過一次大討論,許多人在當時就表達了「教壞下一代」 、「宣揚暴力」的擔憂。但是兩年以來,我們並沒有看到某位中學生讀了金庸小說,就拿把砍刀出去行俠仗義的報道,這足以證明當時的憂慮多少有些過慮。而衡量文學作品的高低,標准不是作品的形式和題材,而是文學作品的內容、境界、思想、格調、藝術成就等方面。作為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傳奇與歷史風雲、俠義柔情與絕世武功、人生哲學與民族文化傳統熔為一爐,開辟了武俠小說的嶄新境界,使武俠小說的可讀性和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金庸小說不應該進入中學課本教育不是娛樂。中學課本的編寫是一項關繫到下一代成長的大事,選擇什麼樣的文章進課本,必需慎之又慎,對下一代負責,其標准也必須是:孩子們能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什麼?金庸的武俠小說,情節動人,作為消遣讀物休閑時刻讀一讀倒也無妨,但其思想性尚未優秀到可以擔當「課本讀物」的重任:善惡因果報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思想的宣揚,與現代法治格格不入態度,對價值觀尚在形成中的中學生而言,又會引起什麼反應? 而在人物刻畫,以及場面渲染等方面,金庸小說也未必比《水滸》高明。 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金庸小說可讀,但不可作為「課文」來讀

I. 金庸小說不該出現在中小教材中

其實我觀點是應該的,呵呵,言歸正傳,給你一些參考資料吧,希望對你有用。

從思想內內容上看,金庸小說所容描寫的是封建社會中的武俠精神,實質上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遊民精神。「俠客」們無形中按照武功的強弱已經劃分清楚不同的社會等級,思想境界不高,受到了狹隘的封建主義思想的浸染;而從其小說的藝術手法上看,也沒有太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而且小說內容充滿復仇、血腥氣息,除了情節曲折和廝殺的刺激感以外,幾乎很少有能夠提煉、升華的部分。武俠小說作為一種娛樂性的文學形式,其思想境界不高,如果被選入教材,難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語文課本不僅僅要考慮文學價值,而且還要考慮社會價值和導向問題,離現實太遠的武俠小說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產生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想法……」無意評價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陝西省社科院研究所所長石英說:「將此類小說搬上中學課堂,給那些思想、身體正在成長發育的同學們作為教材,我認為是不妥的。

J. 據報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近日被節選編入了中學語文讀本,引起社會關注.從修訂後的著作權法看

近日,金庸的《天龍八部》、王度廬的《卧虎藏龍》,這些原本讓一些家長惟恐避之不及的武俠小說,首次入選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兩者合成一個單元——「神奇武俠」。與此同時,一篇對奧運冠軍劉翔的新聞特寫首次被收入上海市小學教材,創造了上海市教材快速引進最新時文的紀錄。於是,有關武俠小說價值與教材教學改革的話題成了焦點……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入選高中讀本———

《讀本》的目錄第5課和第6課內容便是節選的《卧虎藏龍》和《天龍八部》

《讀本》節選的《卧虎藏龍》內容佔了6頁紙

■入選教材

語文讀本第四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出版。

■節選內容

「但聽得蹄聲如雷,十餘乘馬疾風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課文節選了《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講的是蕭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三大高手一節,充分展示了他的絕世武功和英雄氣概。

■課後作業

編寫者可謂用心良苦,還留給學生們這樣一道作業:「有人說,金庸的小說成就足以進入文學史,也有人說他的武俠小說再好也是通俗文學,只有娛樂的作用,難登大雅之堂。對此,你怎麼看?」

■金庸作品欲入初中教材曾遭強烈反對

早在2001年,有媒體報道,教育部決定對初中語文教材進行改革,金庸的作品將入選,引起各方激烈的爭論。批評者認為,武俠小說作為一種娛樂性的文學形式,其思想境界不高,如被選入教材,難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很多中學教師也擔心,武俠小說裡面的打殺場面和言情描寫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在種種壓力下,教育部出面辟謠,明確表示:金庸的文章不會成為學生的必學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當時也表示,不會收入金庸的武俠小說。

閱讀全文

與金庸的武俠小說編入教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3好看的小說 瀏覽:646
小說故土在線閱讀 瀏覽:298
黑道蒼狼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174
穿越小說女醫生沐 瀏覽:464
關於男主角重生的都市校園小說 瀏覽:481
現代穿越的女強小說推薦 瀏覽:51
有什麼小說女主角冷艷 瀏覽:254
主角是和尚的武俠小說肉很多 瀏覽:108
終極教官有聲小說免費打包下載 瀏覽:480
玄幻小說中的靠女人 瀏覽:252
妖怪都市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844
愛格短篇小說吧 瀏覽:433
玄幻小說男主角是鷹妖 瀏覽:458
影響世界的100部名著有聲小說 瀏覽:291
世界上最好看的科幻小說 瀏覽:94
超級犯賤系統卡夜閣小說 瀏覽:204
貓貓小說網農民工大劉 瀏覽:814
有肉的後宮爭斗小說推薦 瀏覽:558
胤礽重生長篇小說 瀏覽:888
重生小說女主帶空間完結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