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述 中國古代小說的源頭:
中國古代小說最早起源於上古神話傳說,比如:《山海經》、《穆天之傳》,此為中國古代小說的濫觴!此後,先後出現魏晉志人志怪小說、唐傳奇、明清小說等等.
⑵ 六朝小說的源頭是() A、原始神話 B、寓言故事 C、兩漢辭賦的虛構 D、魏晉詩歌的抒情 E、先秦諸子的議論
應選 A,六朝小說的源頭是原始神話。
⑶ 中國小說的源頭按地域性可分為()(多選)
中國小說的源復頭按地域性可制分為()(多選)
A、西方昆侖系統
B、東方蓬萊系統
C、南方楚系統
D、中部系統
答案:A、B、C、D
中國小說的源頭 中國小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神話與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按地域性可以分為西方昆侖系統、東方蓬萊系統、南方楚系統、中原系統等;按內容可分為自然神和人神兩大類。女媧、伏羲、黃帝、帝俊、羿、誇父、嫦娥、西王母,在上古神話傳說中佔有重要地位。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後來的志怪小說、傳奇小說以及《西遊記》、《封神演義》等長篇小說都與神話傳說有明顯的繼承關系。後世小說吸收神話傳說中的素材加以演化,這種情況也相當普遍。
⑷ 我國小說的源頭和萌芽是什麼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東漢桓譚在其所著的《新論》中,對小說如是說:「若其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認為小說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書,而不是為政化民的「大道」。
東漢班固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在《漢書·藝文志》中寫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這是史家和目錄學家對小說所作的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和評價。班固認為小說是「街談巷語、道聽塗(同「途」)說者之所造也」,雖然認為小說仍然是小知、小道,但從另一角度觸及小說講求虛構,植根於生活的特點。
清末民初,維新派梁啟超等大力倡導「小說界革命」,小說理論面目一新。小說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為「國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學之最上乘」,再不是無足輕重的「街談巷語」「瑣屑之言」。
小說可以說是延達思想和表達感情的另一種形式。
novelette短篇小說
novella中篇小說
novel長篇小說
追溯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種方面:
首先是神話傳說,。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小說傳原先在口頭流傳,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漸凝固;有的繼續在口流傳並不斷豐富發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節。這些繼續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傳說一旦記錄下來,就成為具有濃厚小說意味的逸史。從神話傳說到小說的這根鏈條中,逸史是最關鍵的一環,甚至不妨說逸史是中國小說直接的源頭,逸史中最接近小說或竟可視為早期小說的,莫過於《穆天子傳》和《燕丹子》。
其次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再次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⑸ 被譽為新武俠小說創作源頭是哪個作品
前者新聞台小說創作源頭,應該是前者的源頭是頭腦的思維和幻想。
⑹ 世說新語是古代小說的源頭之一么
一、應該說不上,但是也不是沒有一點理由。
二、分析:
1、中國小說公認的的源頭——神話傳說
早期的神話故事就有《山海經》、《穆天子傳》等。古代社會生活不發達,神話傳說反映了初民與自然的斗爭,同時有著奇幻的想像和離奇的故事,塑造了許多神話人物形象,這些都成了後代小說發展的土壤和養分。另一方面,先秦的歷史散文和歷史著作為魏晉的志人小說提供了藝術手法和形象基礎。如先秦的《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多是紀錄人物行事的,在講述故事、刻畫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處。《論語》、《孟子》、《莊子》等多記錄人物言論,通過語言展開故事事件、描摹人物,這種方法為《世說新語》所吸收。
2、小說形成前,出現的作品如果都算源頭的話,也能算是。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小說的形成時期。從內容說,分為談論鬼怪神魔的「志怪小說」和記錄人物的逸聞趣事的「志人小說」。魏晉時期大量產生志怪小說,其中最出名的是干寶的《搜神記》。有一些結構比較完整,描寫比較細致,初具短篇小說的規模,並且出現了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它對唐代的傳奇影響很大。
「志人小說」出現在東漢末年的清議品評人物的社會風氣基礎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它主要記錄當時士族統治階級人物的逸聞趣事,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說:「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
⑺ 什麼是武俠文學的源頭
轉自網路
武俠文學的源頭當有二:「一是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專刺客列傳;二是魏晉、屬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如果說先秦兩漢乃至魏晉志怪,為武俠小說的產生構築了堅實的基礎,為之前奏;那麼唐傳奇在文學史上一領風騷時,武俠小說即真正開始萌芽。
⑻ 小說的源頭源自於
小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雛形;唐代傳奇的出現,尤其是三大愛情傳奇,標志著古典小說的正式形成;宋元兩代,隨著商品經濟和市井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話本小說,為小說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說領域內,沒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發於此;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舶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小說發展出現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21世紀(2003年以後),網路文學的出現,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大批網路作品涌現,如玄幻文學(起點為代表)、新言情(晉江和紅袖為代表)等等,也出現了大批網路作家,玄幻領域如唐家三少、天下霸唱、蕭鼎等,言情領域如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等。
關於追溯小說的起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⑼ 小說《源頭是很難追鎖的東西》
ooo
源頭是很難追索的東西,就如同我們懷念起很久以前的事情,往往不記得那是怎樣開始
的一樣……
她和他原本是原始森林裡的兩棵樹。
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類到達他們這里,他們的生活一向是寧靜和幸福的,但是有一天她想
和他再挨近一點。
她把自己的枝條朝他那個方向長過去。
當他感覺到她的接觸的時候,嚇了一跳,隨即氣急敗壞的說:「你在做什麼?」
她說:「我很寂寞,而且……我喜歡你!」他那個時候自由自在的,沒有覺到一點喜歡
另一棵樹的必要,所以他很堅決的說:「不,我不喜歡你!」她聽了無語,悲傷的垂了
頭,在風的撫摸下輕輕的哆嗦著,如果一棵樹會哭的話,她一定會嚎啕大哭的。
可是他不理解,他覺得自己不是因為愛而生存的。
後來風越吹越大,他們看見由天上劈下一道巨大的閃電,然後是驚天的巨響,山頂上那
棵資格最老的樹一下子淹沒在閃光中。
森林起火了。
她感覺到那火的舌頭一點一點向他們舔過來,心裡反而平靜了許多。
「我們都要死了,下一輩子我們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的了,也許,會變成一棵草,也許
,會變成那種滿山開的花,不知道那時候,我們還會不會重逢……」他厭惡的看了她一
眼,他對於死亡是很害怕的:「我寧願還是變成一棵樹,但願不要再生在你旁邊!」
她很傷心。
他們兩個都死了,靈魂來到神的面前。
神說:「你們可以做三世的人。」她說:「我希望來世能與他在一起。」他說:「不,
我希望來世永遠自由。」她下了好大決心,問他是不是一點都不愛自己。他的回答是肯
定的。
所以她說:「那麼我們來打一個賭吧,一個三世的賭。」「如果你愛上我,就是你輸了
,如果你不愛我,就是我輸,誰輸了,結果……就是死亡。」他同意,於是他們請諸神
作證,開始了三世之賭。
第一世,青劍
趙和來到這片荒山很久,依舊沒有找到傳說中的神劍。
他依舊每日上山尋找,初春,山上荒草野花,飛禽走獸,景色說不出的自然美好,他於
這山中迂迴前進,幾乎把這路全部摸熟了。
只有西山還未去過,他想著,走去,從晌午到黃昏。
他肩背的射日弓,忽然嗡嗡作響。
上古神弓,一旦鳴警,必有妖孽。他警覺的停下來,四周風吹草動,卻不見有什麼異
像。
他彎弓搭箭,向草叢深處射去。
一陣混濁的風吹的他睜不開眼,好一陣風停了,一隻白兔帶著那箭從他身旁竄過。「想
跑?」他大吼一聲追過去。
這一追就到了夜晚,山裡的夜晚涼爽而漆黑,趙和走了很久,失了白兔的蹤跡,他這才
發現,這是一片寂靜的森林。
靜的連蟲鳴聲也沒有。
不遠處的山坡上,月光撒了一地,他忽然覺得那如此之美,於是攀上去。吃了些干糧,
看來得明天再回去了。
這時在不遠處有嘆息,一個少女的聲音輕輕的說:「你傷的不輕,是什麼人這么狠心啊
?」他不禁「啊」了一聲,接著眼一花,那少女已經在他眼前了。
只見她白衣勝雪,衣袖飄飄,仙子一般,懷中抱著的赫然就是那隻白兔。
她見他臉上寫著錯鄂,口氣和緩了一些說:「傷了它的,就是你么?」「妖孽,人人得
而誅之!」她烏亮的眸子只望瞭望他,他就覺得一陣涼氣撲來,幾乎站不住腳,聽得她
說:「可是它又沒惹了你,妖也是生物呀,你瞧,它是多麼可愛的一隻白兔,你怎麼忍
心無緣無故的殺死它呢?」他無言,她又說:「你到這深山裡來,想做什麼?」「我要
找傳說中的神劍。」她很吃驚的問:「你要去殺人嗎?」他問她怎麼知道。
「你滿臉殺氣,一定是想去殺一個非常不好殺的人,為了殺他,你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
是不是?」他不回答,反問她是誰。
「我是看守這座山的巫女青兒,從小就住在這里,這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說,
「我相信我的上一輩子是這里的一棵樹。你呢?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上一輩子是什麼?
」他說他沒想過:「我一出生,我的家人父母就被仇人殺光了,我被父母的一個朋友救
走撫養成人,從小到大我唯一的生存目的就是復仇,我一定要找到傳說中的劍手刃仇
人。」青兒好久不語,最後問:「你報了仇以後呢?」「我沒想過。」青兒想了想說:
「我送你出山吧。」兩個人默默的走出荒山,天上的月亮越來越大,越來越明亮。
望著趙和遠去的身影,青兒站在山坡上,聽到自己的心在哭泣。
她的師傅臨死前對她說:「你在這深山之中見到的第一個男人,才是屬於你的緣分。」
可是他走了,甚至沒回過一下頭。
難道,非要我愛著個人嗎?他一心想找到神劍報仇雪恨,他知道那個咒語嗎?
懷中的白兔顫抖著,彷彿知道她的心事一樣……
趙和再次來找青兒的時候是一個月後了,尋到山中的河水旁,青兒在沐浴。
他被這美好的情景駭呆了,好久才開口說:「你……你好……」青兒嚇一跳,半晌才想
到自己一絲不掛的站在河水裡。
「我第一次看見你,就忘不了你了。」後來他說,那時青兒已在她懷里,在他對她做了
一個男人可以對一個女人做的一切事情以後,青兒覺得自己很幸福,他愛她了。
她終於有屬於自己的緣分了,她聽他在耳邊的甜言蜜語,聽他講的每一個字,忘乎所
以。
「這山裡原來是沒有神劍的吧?」他問,「要不然這么多年都沒有人發現。」她說不是
的:「神劍是有的,這把神劍,叫做青劍。」很久以前有個人間的勇士拿了青劍斬了在
人間為非作歹的青龍,青龍的父親龍王大怒,殺了那個勇士,把這把寶劍封在中的洞里
,委派巫女世世代代看護寶劍。從此寶劍再也沒有人可以看到。接觸封咒的方法只有一
個,就是在月圓的時候,用巫女的鮮血染紅那山洞的每一寸土地。
青兒告訴了趙和這些,問他:「如果得到寶劍會讓我死,你願意嗎?」他一笑,不回
答。
馬上就到月圓了,青兒一天比一天憔悴,她臉色蒼白,依偎在趙和的懷里,哪裡也不
去。趙和問她為什麼,她總也不說,是的,她總不能把自己知道的他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那樣他就再也不會對她好了。
那天晚上,他們來到山洞口。青兒哭了,趙和不知所以的撫摸她的秀發,手有一點哆
嗦。「很多人來這里取劍,」青兒說,「只有你成功了,你真是一個勇士!
不過在你進洞之前,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到底愛不愛我?」他沒有回答。青兒閉上了
眼睛,聽憑趙和把她攔腰抱起,走進了山洞。
在她愛的人割斷她的脖子的時候,她一直看著他,看自己的鮮血噴出來,然後慢慢的,
慢慢的,一切結束了……
他如願以償,報了仇,而且當上了名噪一時的劍客。他娶妻,生子,過著榮華的生活。
他收了很多徒弟,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尊敬他,在世人眼裡他是公正善良的化身。
只有他知道,他的所有也只不過是那座深山裡的一個小小的墳頭。
他對自己說,他很快樂,以前的一切不是他的錯,他是迫不得已。
他到那墳前看過一次,那次也是半夜,他不敢告訴家人徒弟,一個人悄悄上路。
山裡還是那個樣子,墳很簡陋,幾乎被雨水沖平了,他佇立良久,聽到奇怪的響聲。那
只白兔出現了。
他大驚,發箭射去,竟然沒有射中,那兔兒沖過來,咬了他一口。
回去之後他染上惡疾,沒幾天功夫就一命嗚呼。
……「你輸了,」他說,「我沒有愛上你。」她只是默默嘆氣。
「也許你不愛我,但是我愛你,我們還有下一世。我會在輪回中等待,希望你也珍惜,
那相遇的一刻。」……
第二世,玉壺
她是被當作禮物和一隻玉壺一起送到他家來的。他從第一眼看見她就很是喜歡,於是要
了她來給自己做丫鬟,起名小玉。
他覺到她很喜歡自己,常常要她到自己書房來。府里家教很嚴,而他偏偏生性隨便,所
以只有在她身上,他才能體會到做男人的樂趣。
一次事畢,她穿好衣服,問他:「公子,你愛小玉嗎?」他敷衍著說,當然……
「那麼你會永遠跟小玉在一起嗎?」他心裡一沉,看她柔情似水的眼光,不忍佛她之意
,於是點頭。
第二天,他被告知將和指腹為婚的孟家小姐則日成親。
當晚小玉來找他的時候,已是淚眼盈盈,她說:「公子,我有了你的骨肉。」他一
驚,孟家乃是大戶,若是知道此時定要退婚,再有朝中風言風語,父親的官位定不穩。
他鐵了心思勸她打掉肚子里的孩子。
小玉開始不肯,後來無奈只得應了。
大婚之日,孟家新娘錦衣華服,人美如玉,洞房花燭,他心裡一盪,只覺快樂無邊,再
也想不起小玉來。而小玉也在大婚的那一天失蹤了,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三年之後他父親在朝中為官竟然得罪了權貴,獲罪抄家,父親一病
不起,不久歸天。孟氏隨後改嫁。他孤單一人,手無拂雞之力,只好沿街要飯聊以糊
口。 這一天他越走越遠,竟走到一個陌生的村子,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他又渴又餓,
只好去敲一戶人家的門,那人家的主婦出來開門,四目相對不覺啞然,原來那婦人竟是
小玉。
只見她雖然一身布衣,仍舊美麗如初,一雙秀目楚楚動人。
他見了面上發赤,自慚形穢,不敢再上前,轉身便走。
小玉叫住他道:「公子,好久不見,不認識我了嗎?」他這時候覺得悔恨無邊,說:
「我當初對不起你,此刻再也無面目見你了!」小玉說:「公子雖然忘了小玉,小玉卻
不曾忘了公子啊!」他一震,心裡暖暖的。小玉執了他手一同進屋去,那一晚他重獲溫
暖關愛,快美非常,只覺得平生再也不會有如此之樂了。傍晚小玉在他懷里,追問別後
之事,她只是不說,再問時竟落下淚來。
「公子,你我有緣,但只可相聚三日,三日之後,我自然會把一切告訴你。」他心裡一
沉,想她可能是有了丈夫了。
第二天早晨他醒來,小玉已經生火做飯,忙碌如主婦了。再兩天他們朝夕相對猶如夫妻
,十分幸福。他為了討好小玉主動下地幹活,雖然收獲無幾,但頭一次嘗到自食其力的
滋味。
他閑暇時仔細觀察屋子前前後後,卻沒有發現還有別的人家,問她,她說:「山裡人家
,能有幾戶!」第三天傍晚,他睡的沉沉,忽聽到耳邊有人哭泣,醒來看時,小玉對他
說:「我要去了。」他駭呆了,忙問為何。
小玉說:「公子,三年前你大婚之日,小玉就已經投湖而亡了,只因魂魄惦念公子,徘
徊不去,有個神仙看我可憐,准我在此等待,說你我還有三日之緣。如今三日盡了,我
要去了,這里東西都是小玉為公子所置辦,希望公子能自食其力,過上好日子,好自為
之。」他心中大痛,叫道:「我不要你走,你不要走!」上前攔腰抱住,只覺懷中多了
個硬物,再看時小玉已經不見了。只留下晶瑩透剔的一把玉壺。
那玉壺本是小玉失蹤時不見了的,想必她留下它是讓他重振家業之意。
此後他痛定思痛,變賣玉壺籌集本錢,走遍各地經商,幾年功夫竟然賺到了一筆不小的
家業,成了當地的傳奇人物。發了財,他贖回玉壺,而後成家立業,修了間大宅子,甚
至比原來的府第還要豪華。
到他四十歲壽宴的晚上,他喝了不少酒,回到書房把玩那帶給他所有財富的玉壺,想起
小玉的身影,忽然耳邊好像聽到了一個年輕女孩的笑聲。
「來啊,公子來捉我啊!」那好像就是很多年前他們在書房嬉戲的聲音。他心裡一疼,
接著迷糊起來,好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追著小玉的身影跑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他的家人發現他淹死在書房門前的湖裡,手裡還緊緊攥著那玉壺。
……「我愛你,」他說,「其實,我是愛你的。」但是她不回答,只是嘆氣……
第三世,玳瑁
他大學畢業,工作直到現在,從沒對一個女孩多看過一眼。
同事們的傳言他滿不在乎,整天混著自己的日子。實際上,他也很奇怪,不明白自己為
什麼對其他女孩提不起興趣,內心深處,他其實也是有渴望的。
但一見到女孩子,他就別扭。
單身漢的日子很無聊,也無趣,他每每在街上閑逛,總是很羨慕那些情侶,為什麼上天
不垂青他,讓他也有一個完整的人生呢?
後來她出現了,和她相遇純屬偶然,是有那麼一天他們同在一個商場閑逛,下起雨,雨
是那麼的大,以至他們都決定在門口等雨停。這樣,他們就看見對方了。
他的第一眼,覺得很舒服,看她孱孱弱弱的樣子,忍不住想攬在懷里。而她只覺得好面
熟,好面熟,在哪裡見過呢?
他們就不自覺的向對方走過去,說起話來。
等她回到家,第一個接到他的電話。
他覺得自己戀愛了,他每天都是那麼想看見她,但是不知道,她怎麼想。而她每天都猜
測:「讓他說,喜歡我,真的那麼難嗎?」也許每個女孩的內心深處都是相信宿命的吧
,她跟單位的同事去一個廟宇參觀的時候,就忍不住想要算一算命。「我跟他,究竟有
沒有緣分呢?」她小心的問。
「你們是命里註定的一對,總是要在一起,但是,你們恐怕沒有什麼好結果。」
「為什麼,大師?難道沒有破解的方法嗎?」大師捋著胡須說:「方法是有一個,但是
天機不可泄漏。」她急得快哭了,才得到回答:「你還是一切隨緣吧!」她泱泱而去。
大師望著她的背影一笑。
「你們去算過命了嗎?」她不甘心的問一個同事,「這個廟里的大師靈不靈呀?」
「算命,大師?這個廟里沒有算命的呀!」其他人起著哄去看,果然,沒有一個人見過
給她算命的和尚。這是假的,她說,一切都是我的幻覺,然後自己點頭,全然不顧心覺
著的不妥。後來他們還是在一起了,但究竟只是朋友,彼此沒有一點表白的話。
他不敢說,她不想說。
他去海南的時候,給她帶回一隻漂亮的玳瑁手鐲。深色的花紋里,有一道道的血絲。
他告訴她,玳瑁是深海的生物,能活幾百甚至千年,它們只有在活著的時候被放到容器
里活活蒸死,才可以製作成這樣有血絲的手鐲。這樣的手鐲是有靈性的,誰開始戴它,
誰就可以成為它永遠的主人。
她覺得好殘忍,但是還愛慕它的花紋,把它戴在手腕上,不怎麼沉,她覺得珍寶一般。
送她手鐲的第二天,他說他喜歡她。她幸福不已。
可是接下來,單位派她去日本學習三個月。
她在日本的時候,每天每天都在想他,但是她不敢給他電話。生怕一聽到他的聲音,她
就會更想他。就這樣熬過了三個月,她覺得自己都老了,好不容易等到那一天,她回國
了,在機場找他的影子,沒有。
她找到他,他一臉淡然,彷彿全然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她哭了,抑制不住,當著他哭
了。
他現實不以為然,終究不忍,剛想說什麼,梅來了。
她看見他身邊漂亮的像仙女的女孩子,愣住了,不再哭。
「我把手鐲還給你吧!」她說。
「不必了,再說你已戴過,它永遠都是你的了。」他說。
「那有什麼用呢?」她說完不顧一切的逃開了。
街上人很多,有人詫異的看著她,想必我的臉色很難看吧?她想,但是她什麼也顧不上
,她沒命的跑,一直一直的跑,終於跑到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她抬起手來擦眼淚,碰
到了玳瑁手鐲。「還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屬於我的呀!」她想,抽咽著了。
轉過身來想走,她這才發現身後有人……
朋友們說得對,他想,她確實各方面都比不上梅。女人嘛,對他來講都是一樣的,以前
是他不明白,遇到她以後他就開竅了,他在周圍的女人之中選了一個最好的,安心的過
著幸福生活。
一開始這樣,不過他很快發現了令人惶恐的事情。
他總要忍不住想起她來。
她的說話聲,她的動作,語氣,甚至眼淚,他不能不在對著梅的時候,想起她。
我是中了邪了!他狠狠的想,她已經在他的世界消失很久,但他清楚自己的心裡,還是
想見她。他對自己的想法覺得可怕。
有一天晚上,他很早睡了,半夜有人敲門,他去開,門口是她。
「你……」他說。
她謙然的說,打攪你休息了,我來是有一點要緊的事情跟你說。她越客氣,他越難受,
忙讓她進來。
她把玳瑁手鐲遞給他。「求你一定收下!」她堅決的說,「我已經再也沒辦法戴它了,
其實它也是個可憐的精靈,就當是我求你,替我保管好嗎?」他覺得無法拒絕,她又說
:「這一回,我又輸了,我錯了,我要走了,你我的緣分到此為止。你不要內疚,也不
要害怕,我永遠都是希望你好的。」說了這些怪話,她就飄然而去了。
她還是忍不住要哭。神仙安慰他說:「其實你只要不愛他,賭局就沒有了,一切可以重
來。」她搖搖頭說:「不可以,我做不到,我愛也愛過了,難道可以都不算數的嗎?我
是為了愛才生的呀!」大鬍子神仙嘆口氣說:「我算命的時候跟你講明白就好了。」
「有的事情是不能假設的。」她說,她的眼淚已經幹了。
「我有個請求,可以嗎?」神仙說:「好吧,你是我最憐憫的孩子了。」
他清早起來,頭很疼,該是上街買早點的時候,他糊里糊塗的走過去。
街上還是像往日一樣,不過他忽然由衷奇怪的感覺,一切不同了,究竟是哪裡呢?有人
在叫賣晨報,他鬼使神差的買了一份。
在一個角落裡,寫著昨日某某地點發生命案「歹徒搶劫未遂捅死女青年」什麼什麼。外
加一張照片,希望知情人士舉報。他看了,蒙了,彷彿全身的血液不再流動。
那是她,昨天晚上的她,已經死了。
他心裡說不出的難受,又一種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一切都結束了?他對自己說。
但是怎麼能這樣呢?怎麼會這樣呢?
他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懵懵懂懂的走,走,走……
這是一間很大的廟宇,一個白鬍子的和尚對他笑。
「大師,你笑什麼?」「她走了,你得償所願,我為你高興啊!」他說:「不,大師,
我很難受,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你能告訴我嗎?」和尚臉色一亮說:「你真的想知道嗎
?」他點頭,和尚不語,走到廟門口折下一枝桃花,給他:「插在水中,放在床頭。」
他照做了。
第一天晚上,他夢見自己是一棵樹。
第二天晚上,他做了一個關於青劍的夢。
第三天晚上,他做的夢是關於,一把玉壺。
梅來找他,他忽然一陣內疚,一陣酸楚:「我們分手吧!」他說。
他又到了那個廟宇,老和尚好像專門在等他。
「你明白了嗎?那個三世的賭咒,你贏了這結果。」他搖頭:「不,她贏了,她走了,
我再也不是完整的了。」「如果我死去投胎,可不可以再遇到她?」和尚說:「不,沒
用了,你已經失去。況且她現在已經變為一棵樹了。」「為什麼?」他得到一聲嘆息:
「你早已經是個人了,而她不過還是一棵樹。」他茫茫然,再也不知自己應往何去。
尾聲
她是原始森林裡的一棵樹。
很少有人能夠到達這里,她的生活是平靜而安閑的。
有一天,她旁邊的一棵樹把枝條向她長過去,碰到她了。
她嚇了一跳,說:「你在做什麼?」那樹說::「我很寂寞,而且……我喜歡你!」
她啞然,許久不語,但是接受了那樹枝。
他是一個勘探隊員,別人都不理解他為什麼改做這一行,而且專門往原始森里跑。
一年又一年,他很老了,眼也花了,背也駝了,依然是一個人,依然不改的續在原始森
林里奔波。時間和耐力,是能夠改變一切的吧!
他常常對自己這么說。
「有一天,當我轉過一個山頭,我也許就可以看到那棵樹了。
我要告訴她,我們都是為了愛而生的。
雖然我以前,一直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