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一篇文章或一篇小說的文筆好壞呢高手進!!
文筆華麗也好,朴實也好,能精準地去描繪一個人,一件事,一種情緒就是好的。
《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那一段,有一句「那雪下的正緊」,這一個「緊」字被多少人稱奇,這一個字不僅表現出雪下得大,還表現出當時情況的一個緊急,和整個故事的節奏都緊緊相聯,或者說這一個字加快了故事的節奏。所以表達首先要傳神,精準地表達。
《紅樓夢》的文筆相對華麗一些,行文中會加入很多詩和詞,《葬花吟》一詞三百多的字,沒人覺得它多餘,因為它揭示出林黛玉在賈府的處境,也體現了林黛玉敏感多情的性格,也能揭示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等等,一首詞被人們津津樂道,不斷回味,因為它包涵的意義太多,怎麼品鑒都不夠。所以表達還要有意義,恰如其分。言之無物的華麗詞藻再華麗也不用,恰如其分的朴實詞彙,再朴實也得用。
何況詞彙好像也沒有什麼華麗朴實之分,你想描寫的場景是華麗的,可以用些華麗的詞,場景簡單就用簡單的詞彙,你想寫古代宮廷的奢華,當然場景也要奢華。你描寫大漠用奢華的詞彙就不太合適了。
文筆是用來服務主題的,現在太多的網路小說了,有些好的小說,情節真的很精彩,環環相扣,很吸引人,總讓人想一口氣讀完。我曾經熬夜去讀這些小說,讀完大多會留下一些人設的印象,但其他好像沒什麼了。那些人設離我太遠了,我一生也不會遇到什麼霸道總裁,溫柔學長,我遇到的都會是一些不完美的人設,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怎麼和這樣的人相處?
我也不是什麼白富美,不用擔憂工作和生活。也沒有機智過人,遇到困難總會逢凶化吉。也不是人緣特好,人人都會幫我。真正的生活是天天加班,領導責難,同事冷眼旁觀,而我在一次次又一次的折磨中蛻盡稚氣、銳氣。我變得平庸,我又怎麼和這樣的我和社會和解?
這么多網路小說不會給我答案的。這些小說里沒有像我這樣的主角。
後來我又看了一些經典和名著,慢慢地有些明白,也許不是特別明白,但有見到一點點光明的感覺吧。
這些經典的小說,也不見得會給我人生的答案,但它會真實地反映人生,有比我更慘的人生,也有比我更平庸的人設,這些人也不見得最終會有一個輝煌的人生,但他們活得特別有意義。《悲慘世界》冉·阿讓的人生起起伏伏,可他對周圍的人卻充滿著寬容和愛。《追風箏的人》阿米爾也嫉妒、自私、撒謊,可他最終找到救贖的希望。
這些人設離我也很遠,我沒有生活在19世紀的法國,也不生活在阿富汗,但這些人身上有一些共同的東西,打動著我,也打動著各個國家各個時代的人們,我以為這些東西是愛(不僅僅是愛情,還有父愛、母愛、朋友、兄弟等等所有能打動人心的愛),價值和一顆充滿希望的心。
所以我也明白了,好的文章,也必須要有這些東西才能真正打動人心。讓人對生活、對周圍的人、對自己更了解,也更和善些。也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些,對生活更有希望吧。網路小說大概就像一瓶飲料,一時涼爽清甜,但誰都知道它有損身體。可真正有價值的小說,是一碗你愛喝的粥,可以清淡,也可以濃稠,但絲絲扣扣都滋潤著你的健康。
寫小說很難,寫出那些優美的句子很多人都可以,但寫出愛和價值就很難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愛,所以寫作的人其實是有責任去讓更多的人懂得這些的,至少要對自己的讀者負這些責的。雖然現在很多作者都不負這樣的責任了,但我想,好的作者是有責任的。
看到你的問題,真的有很有觸動,你關於寫作的思考,比同齡人甚至一些年齡比你大的人,要深刻些,剛好最近也剛剛明白了一些東西,就胡言亂語地寫出來,希望有一點點用吧。也希望你想寫的話多練習,堅持,也多觀察生活,希望你寫出好的作品,讓我還有更多人都能成為你的讀者。
B. 如何評價網路小說
還有就是,如果從商業的角度比如版權買賣方面出發的話,還要考慮到該小說的市場價值,改編情況,比如影視來說,不是所有小說都適合改編成影視,因為有的IP小說是屬於文字觀賞類型,內容轉不成鏡頭的。
C. 如何評價一部小說好壞
首先要你自己去看。如果你覺得好看適合你自己的口味,值得你繼續去看就是好的。
小說本來就是用來消遣的,就是要自己看的舒服不是評價文學。
個人見解。
D. 大主宰小說評價怎麼樣好看嗎
土豆三步曲都看了,大主宰實在看不下去了。
就說說戰斗。基本每次都是先用小招碰專撞幾下,然屬後出現幾個分支。要麼被震退幾步,要麼嘴角溢出鮮血,要麼難分上下。劇情中不重要的敵人就被秒了,如果是boss級別的就開始放大招。一般都是頭頂上,手上,身上出現個什麼神力凝結的東西。(植物,動物,人,武器)然後碰撞在一起。一方的招數被震碎,化為漫天光點。輸的一邊吐血。或者就是互相抵消。然後繼續放更大的大招
格局太小,沒有看點,愛情是硬湊的,修為是打一場比自己高1到2個境界的之後去突破然後再打比自己高1到2個境界的。
我覺得這是土豆寫的最差的一本書了,我看到800多章的時候實在看不下去了、全篇都是扮豬吃老虎的橋段。
E. 請客觀的評價一下這幾本小說那一本最好看
美人在側正來在看,還沒自看完。尋愛看的比較早,但是印象很深刻。東宮也是剛看完。情傾天下沒看過,因為本人不愛清穿。
先說說我認為這三本的風格吧。首先我覺得東宮整本的感情基調很凄涼,整個文就算是搞笑,也是那種悶悶的,感覺有點張悅然的風格。而且裡面的男主從頭到尾對女主的愛表現的都不是很強烈。結局也很悲。總之風格跟一般的穿越小說不太一樣,看個幾章就知道了。
尋愛上弦月,我個人挺喜歡的。覺得它的情節不是很有新意,稍微有點俗。上部講朝廷,下部講江湖的。但是感覺對男主女主人物形象刻畫的挺深入的。對手戲也比較多,文筆還是比較輕松愉快的。是我喜歡的文~~即使看了很久,印象還是蠻深刻的。
看美人就是因為作者是寫尋愛的。感覺美人跟尋愛很不一樣。尋愛勝在感謝,美人則勝在情節。美人的架構比尋愛復雜一些,江湖跟朝廷夾雜的,而且還有一些破案的成分,情節還比較有新意,也挺好。
我個人最喜歡尋愛,不知道你是喜歡什麼風格的。如果你喜歡悲情的,推薦東宮。你喜歡輕松的,推薦尋愛。你喜歡看情節,推薦美人。~~~喜歡清穿就情傾吧~(*^__^*) 嘻嘻……
F. 如何評價小說
對一樓的看法,我持否定。仙逆這本書精彩之處本來就不在開頭,可以說仙逆前100 200章都專是鋪墊。只看了開頭的屬肯定看不出什麼來。樓主我強烈建議你去看看。而且這本書中的修真模式也不知尋常的修真模式,而是一個全新的。耳大在其中對情節的處理,人物性格的建立都很用心。而且情節跌宕起伏,往往出人意料。很有激情。對那些壓根沒看過多少,就看了那麼一兩章的然後就大肆評論的,強烈BS。 樓主你還是要自己去看看才知道 望採納~~~
G. 如何正確評價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大多屬於快餐文學,打發時間(如果你沒沉迷的話)。
H. 如何評價《馥鱗》這本小說
首先我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不好讀的書。如果你不是真心喜歡文學或者對爆米花似的快餐文化很感興趣,我可以告訴你,你一定不會喜歡這本《馥鱗》的。
書中開篇賓妮給過我們這樣的預言:
我們展開對話是互相選擇的結果。
別不耐心。
1.
當我把這本書看到快一半的時候,才忽地明白這兩句話的含義。
從過去看起,賓妮是我一直關注的作者之一。最初她的一篇《花染涼意水無聲》已給喜好虛幻題材的我留下印象,而後的短篇《命葯》更是讓我深深記住其中「雨下得如此之大,讓他忘記了來時路,也只是依稀辨得出去時途。」這樣悲涼到骨子裡的結尾。
而今,三年已過去,賓妮以幾乎一年一本的出書速度依次推出《妄言之半》《四重音》《馥鱗》。
可有人卻說,賓妮在不斷地退步。
2.
縱觀全書,主線人物有三個——馥鱗,何律楨,何律致。
副線人物有何,賀,束之蒙,施契,巫女等。
全書圍繞一個發生在雙生島嶼上的錯綜歷史展開。
可不同於以往的作品,賓妮此次選用獨特的自白式語言敘述整個故事,大量有關自身心靈與命運的探討通過已成為鬼魂的馥鱗娓娓道來,同時加之束之蒙的教導,海神寺與巫女的神秘歷史,何家兄弟與馥鱗之間的羈絆,為我們漸漸描繪出一段虛擬的歷史與深埋於其中的陰謀。
3.
書評寫到這里,我停下了很長一段時間,除卻自身雜事所牽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我在心底實在是不忍對我追尋已久的作者表達一些負面的想法。
如果賓妮能看到以下的文字,首先我想對你說一句抱歉,我明白你對馥鱗這個小女孩的感情。再者對那麼多喜歡賓妮的人說一聲,我與你們一樣,不論何時何地。
4
首先我不能認可有的人發表有關賓妮退步的說法,也許是最小說里某位作者劉棟認為的,這是賓妮的一種轉型。
但是,我卻能感覺到這種轉型有可能會讓賓妮流失掉一批讀者。
我們尋常讀書,經常會關注這本書「好不好看」。這種疑問里實則包含了對一本書整體的考量。
從書籍的裝幀開始,到作品的題材,情節,人物,探討的主題,作家的名氣,都變成了圖書市場讀者需求的一種引導。而「好不好看」更多的是對情節的一種要求,即故事的精彩度。
單從此角度來說,我認為《馥鱗》不是一本「好看」的書。
從第一頁開始,馥鱗以一種陳述的方式倒敘自己生前的回憶,可這種陳述多半是乏味的,因為它言及自由,命運等一系列較為晦澀的話題,列舉一段:
「夜空又彌漫著妖冶光影與死亡濃郁撲鼻的味道,束之蒙說,那是硫磺與硝石的氣味,但不是死亡的氣味,死亡應是微微刺鼻的腥甜——那是血的味道。愛它的人愛它的腥甜,恨她的人亦是。我多喜歡這詞語,腥甜,意味著兩處共生的極端。它竟能讓人同時產生愛與恨,悖論而矛盾地揭露了萬物共生的不純。」(P24)
如此這般的獨白在書中比比皆是,不是對話,無關情節,單純的敘述將某種情緒表露出來,再牽扯上主人公周遭人物的點滴活動,馥鱗得以因為種種童年經歷被逐漸抹殺掉了純真,變成了一個「讓束之蒙放心」的女孩。
《馥鱗》尤其不同於其他小說的一點,便是矛盾的製造與發生,這也是此書不同於消失賓妮前期作品的地方。《妄言之半》中詭異的木偶師與孤單的女鬼,《四重音》中自殺的女模特與性格怪異的公務員,甚至我們可以發現這兩本書都在刻畫一種貫穿全篇的命運軌跡,讀罷全書後讓人不禁啞然,同時著迷於賓妮筆下精煉的文字世界。
轉至《馥鱗》,情節的刻畫在本書中被弱化了許多,在最後何家兩兄弟反目與馥鱗散盡全身血液之前,我們幾乎看不到那個寫下曲折動人故事的賓妮(可以這么說,你若是忽略小說前期的一些描寫,對後文影響也不大,但你眼中的就不是完整的馥鱗了)而賓妮似乎也意識到情節推進的緩慢會減少讀者的閱讀興趣,所以文章中不斷出現一些劇透——「我的死」「海神」的歷史與巫女的秘密,以帶動故事進展的起伏。
於是這樣的寫作手法會讓關注賓妮的人分為兩個派別,那些喜好劇情曲折的讀者會大失所望,但是追求文字背後心靈底蘊的讀者卻會更為之痴迷,這也可以用我們常說的「叫好不叫座」來形容,精彩度不高,但對諸多情感的探討卻較前作更為深入——信與不信,貪婪與放棄,決裂與絕望後的報復。本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即可成為一個亮點,前提是你必須逐字逐句體驗當中的情緒,這對一部分追逐快餐文化的人來說或許是痛不欲生,可對於那些願意花一年時間讀透一本書的人們——《馥鱗》是你們可以對話的不錯選擇。
所以,賓妮也好,馥鱗也好,不要再奢望他們會給你一個始料不及的閱讀經歷,因為這本書中的她們已如同深海,等待有心人用時間鑄成火把,在無邊黑暗的跋涉下抵達她們的因果。
I. 怎麼評價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的優點是門檻低,過去想要做作家寫書是很難的,寫的不好或者寫得好沒人欣版賞都無法把你的權作品變成鉛字印刷出來,也就無法傳播出去,網路這一新媒體的單身,激發了無數網友的創作慾望,並且省卻了編輯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向讀者,這是網路小說的優點。
同樣的,這一優點也是網路小說的缺點,由於門檻低了,所有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小說,而且繞過編輯這一環節直接面向讀者,在接了地氣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迎合某些低級趣味的讀者群體的小說,可以說,這類小說拉低了小說的整體素質,這是網路小說的缺點。
J. 怎麼評價一本小說
小說章節不要太多,控制在3000以內就可以,章節太多了很難追完,而且像七院書閣一樣完全免費的網站也很少,追完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