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金庸和其他武俠小說家的區別

金庸和其他武俠小說家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1-13 14:04:59

㈠ 金庸武俠小說成功的原因與其他作家的武俠小說的對比

金庸小說的成功與其本人淵博的學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經典詩詞作品信專手拈來,且理解運用又恰到屬好處,就像樓上諸位說的包含了多個學科,而且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他所選取的歷史背景大都是歷史動亂,民族危機的時候,也正是出英雄的時候,滿足了人們的內心期待……
至於與其他武俠小說相比來說,同時期的大概也就是梁羽生和古龍了,只能說各有千秋,梁的作品看的不多,不敢妄論,但是古龍比之金庸,首先最直接的不同就是語言更具現代詩的那種唯美色彩,而金庸的語言則更洗練,有古韻古味,造詞遣局更加的凝練;而在有觀念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對於愛情,古龍更喜歡用直接的性愛,而較之此,金庸則更含蓄,更多的是工於感情,更符合中國人對愛情的理解和傳統的看法,也更具東方愛情特有的韻味。

㈡ 與金庸同時期的幾大武俠小說家哪幾個

金庸 ,梁羽生, 古龍, 是當代武俠小說大家。並稱中國三大武俠小說宗師。金專庸主要有著作「飛屬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4部武俠小說,梁羽生其代表作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古龍 《陸小鳳傳奇》、《絕代雙驕》、《流星蝴蝶劍》、《七種武器》等。代表作有《小李飛刀》、《楚留香傳》

㈢ 為什麼說金庸的寫作水平要高出其他武俠小說作家

早年看了一集張紀中拍的《神鵰俠侶》,看到金輪法王把郭襄綁在高台之上,而後面對著下面的郭靖大聲喊道:「郭靖,你若投降,我就放了你的令愛。」

看到這里,我差點笑了出來,眾所周知,「令愛」指的就是「你的女兒」,前面再加上「你的」兩個字,豈不是畫蛇添足了嗎?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有些演員甚至導演對最基本的文學常識都不懂,以至於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更談不上對原創作品的了解了。

金庸小說之所以影響面如此巨大,是因為他能做到雅俗共賞,說它雅俗共賞,是因為金先生的小說在形式上是武俠小說,而實際上它已大大地超越了武俠小說的范疇。小說中文戲的份量相當重要,而且武中有文,文中有武,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了,密不可分。

金庸的小說除了出神入化,異想天開的武功吸引人外,值得人們欣賞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人物對白,金先生小說中的人物對白所用語言是介於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的一種語言。雅者能從中感受到美的意境。俗者亦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我們古人所用之語言比較深奧,大多現代人不易讀懂,可是如果說白話文,雖然大家都能明白,但不符合古人的身份,給人的感覺也不真實,同時也難產生美好的意境,而張紀中的《神鵰俠侶》人物對白所用語言完全是白話文,可謂俗不可耐,失去美感。已經完全脫離金庸小說的表現手法。

金庸小說中愛情讀來盪氣回腸,感人至深,這也是它吸引讀者的一大看點,但是你在他的小說中看不到瓊瑤小說中的那種卿卿我我,纏纏綿綿,可謂清麗脫俗,令人耳目一新。張紀中把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愛情導成了瓊瑤小說中的那種愛情模式,自然差了一個檔次。

突出人物性格是金庸小說的一大成就,金庸曾說過:他的一十四部小說中的所有人物沒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這是一般作家所做不到的。黃蓉的機智聰慧,臨危不亂比她的美貌更能打動人心,但在該劇中,當黃蓉看到女兒被金輪法王綁在高台上處境危險時,竟然哭著喊著一個人連滾帶爬地往前沖去,張導演的意圖可能想表現黃蓉愛女心切,痛女心急之意,可他卻忽略了一點:黃蓉不是一般的村婦,這是一個智慧超群頗有乃父之風的巾幗英雄。其智慧不在諸葛武候之下。即便是再著急也不會做出那種舉動的。

黃葯師的詩酒逍遙,亦正亦邪,千山獨行,雲龍偶現,鑄就了一位不受任何拘束的真正的瀟灑之士。他的不怒自威無論走到那裡都是焦點,他不會給任何人當陪襯,我想問張大導演一句:你的那位東邪符合這個標准嗎?恐怕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吧?

老頑童天性頑皮,是個真正的頑童,他和黃葯師在性格中有一點相似,那就是率性而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裝出來的,可別演成個四不象噢!

喬峰英氣逼人,一身乞丐服亦遮不住他的英雄氣慨。無論出現在什麼場合,人們的目光都會情不自禁地集中在他身上。

王語嫣不但容貌美麗,她的氣質和聲音更是獨特,段譽一開始就被她的聲音給迷住的。

小龍女在古墓中長大,恬淡自然,沒有大喜大悲,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再大的傷心事她也只是皺皺眉,落幾滴眼淚而已,再大的喜事她也不會過份地歡笑。泰山崩於眼前而色不變。

楊過的桀傲不馴,是天性使然,流露於眼角眉梢。

張紀中拍的幾部金庸劇在塑造人物性格上幾乎沒有一個完全成功的,也有人會說金庸小說寫的太過細膩,不易拍成影視劇,我不認同這個觀點,君不見古天樂,黃日華,李若彤等人演的多麼逼真啊!與小說中的人物多麼貼近。那麼張紀中為什麼拍出的東西不能讓觀眾滿意呢?主要原因是他本人文化底蘊太低,對金庸的小說又不認真閱讀研究,只在形式上下功夫,不注重細節,當然還有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等一些原因。所以才屢戰屢敗。

金庸的小說之所以讀者那麼多,又有一些文化機構拿來研究,充分說明他的小說除了有華麗的外表外,還有豐富的內涵。有一大部分人喜歡看它的華麗的外表,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的內涵呢?

㈣ 金庸小說和古龍小說有什麼不同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1958年,古龍棄學,與舞女鄭月霞(莉莉)同居於台北縣瑞芳鎮鄭家。為了謀生,開始從事武俠小說創作。
1960年,出版武俠處女作《蒼穹神劍》。
共26張
古龍作品
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龍的潛伏階段或試筆階段,發表了《孤星傳》、《護花鈴》等十餘部小說。在此期間,由於大量接觸外國文學,古龍的作品沾染上許多西方文藝色彩。[2]
1963年起,古龍接連發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名劍風流》、《武林外史》和《絕代雙驕》等六部長篇,躍登為四大天王之一。
1964年至1966年,發表《浣花洗劍錄》,為古龍小說創作的里程碑,其首次模仿了金庸《倚天屠龍記》中提出的「無招勝有招」,並且向《宮本武藏》等日本時代小說取經,探索武道(天道),另闢武俠蹊徑,由此開始了古龍獨特的武打描寫方式。
1966年,發表《武林外史》,奠定古龍武俠小說的「浪子」風味,強化了《名劍風流》的現代感。
巔峰時代
《絕代雙驕》有明顯的寓言化傾向,是第一部大紅大紫的長篇武俠喜劇。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報邀稿《絕代雙驕》,從此和古龍結為莫逆。
1967年,《鐵血傳奇》(後更名《楚留香傳奇》)集武俠、文藝、偵探、推理、寓言於一身,自立門派,樹立新派掌門人的標桿,也開啟了往後十餘年的黃金時代。
1969年,古龍就替導演徐增宏寫過劇本《蕭十一郎》,這也是第一部先有劇本再有小說的武俠名著。
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為底本拍攝電影,開創了武俠電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締造了古龍的電影時代。[3]
1979年,《英雄無淚》完成,進入衰退階段,創作銳減,代筆橫行。

㈤ 鹿鼎記和金庸以前的武俠小說的差別是什麼

除了《鹿鼎記》,金庸所有的武俠小說中,主角的性格為人里,都體現了一個「俠」字。所謂的俠,偏重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即使不考慮立場對錯,總有十分正氣在裡面。再就是情——金庸的武俠小說里,除了鹿鼎,其他的主角無論性格如何,大多有一段情意糾纏在心底,也許很苦,也許很甜,但都很真。無論是楊過與小龍女,還是從桃花島盜書而逃的梅超風,都是如此。
但是《鹿鼎記》不同。首先主角沒有武功。但他並不是不能學武功,而是不願意學:他曾對師父獨臂神尼道:弟子學了這天下第一逃命的功夫,就再也不怕了!可見他志不在武,僅僅在於保命——保住了命,才能去享受他的金錢美女~主角對愛情的看法,更不是弱水三千隻取一瓢,而是基本上見一個愛一個,不止是愛,而且是要佔有,是要娶了來——這一點,在別的金庸武俠小說人物中是沒有的。
再就是,韋小寶不是俠。他是個小流氓,行事只憑義氣,跟紅花會的人結拜,就念著要護著趙三哥;進宮跟小玄子成了朋友,就把反清復明的師傅丟到了一邊——他唯一苦惱過不去的事兒,是小玄子要殺他的趙三哥,而趙三哥他們,偏要殺小玄子。——這樣的人,跟正氣這兩個字,沒有關系。
所以《鹿鼎記》中,沒有武,也沒有俠。這就是它和金庸以前的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

㈥ 古龍小說與金庸小說有什麼區別

金庸,古龍,梁羽生。可以說是武俠小說界三個最有代表性的作者。其實金庸和古龍風格相差是最明顯的。金庸的男主是熱情如火,留戀花叢。古龍的則是性冷淡,一生一世一雙人。這樣看來,其實是代表作者不同的人生觀。


金庸的小說情節緊湊有序,步步為營,邏輯性強,也更為平和,小說多了些「科學性」。主人公的的前塵往事都交待的清清楚楚,也多了些歷史典故,雖然不甚真實,放置於小說中,卻銜接連貫自然,對於不知歷史的,有以假亂真之效!

古龍小說中使用了推理,令人信服,像《陸小鳳》、《楚留香》等是以偵探模式在武俠世界裡多管閑事,最終挫敗不良野心的反面人物。主人公的對手往往在最後才出現,即使出現也另有後著。而且無論武藝都大大強過小說主人公,但卻往往失敗於被主人翁以弱勝強或終因天網恢恢而邪不勝正。


其實古龍的人物性格更加的鮮明,嫉惡如仇或者是冷漠,而金庸的人物就更加的世俗。其實要我來說,就是俗與雅的區別。

㈦ 金庸等武俠小說家筆下的俠客與歷史上真實的俠客差異有多大呢

有武藝的「俠」是「武俠」。

「武俠」也不見得都個個武藝高強。

傳統來看,武藝最高強的,都是「官」、「將」,而不是「俠」。



近代中國,最後一個曾被譽為「俠名遠播」的「大人物」,可能是杜月笙。他賺了錢,確實周濟了不少貧苦的「街坊鄰居」,他甚至還為抗戰捐錢捐物。但他的錢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黃賭毒」!

所以說,「俠」這個字,是有兩面性的。

「俠」中會武藝的那些,通常叫「武俠」,其真實的存在,多屬於「落單的義匪」。

㈧ 和金庸、古龍齊名的武俠小說家是

和金庸、古龍齊名的武俠小說家主要是梁羽生和溫瑞安。
武俠小說的四大名家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簡稱金古梁溫。
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鏞,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作品膾炙人口,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游戲、漫畫等產品,膾炙人口。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1948年移居香港。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1996年—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作品有:《書劍恩仇錄》(1955)、《碧血劍》(1946)、《三劍樓隨筆》(1956)、《射鵰英雄傳》(1957)、《神鵰俠侶》(1959)、《雪山飛狐》(1959)、《飛狐外傳》(1960)、《白馬嘯西風》(1961)、《倚天屠龍記》(1961)、《連城訣》(1963)、《天龍八部》(1963)、《俠客行》(1965)、《笑傲江湖》(1967)、《鹿鼎記》(1969)、《越女劍》(1970)等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古龍為人豪氣干雲,才華驚人,以無比豐富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他在1969年創作了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武林奇書《蕭十一郎》,贏得讀者的廣泛贊賞。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作品有:蒼穹神劍(1960)(古龍處女作)第一出版社、月異星邪(1960)第一出版社、劍氣書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湘妃劍(1960)又稱《金劍殘骨令》真善美出版社、劍毒梅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孤星傳(1960)真善美出版社、失魂引(1961)明祥出版社、游俠錄(1961)海光出版社、護花鈴(1962)又稱《諸神島》春秋出版社、彩環曲(1962)春秋出版社、殘金缺玉(1962)華源出版社、。飄香劍雨(1963)華源出版社、。劍玄錄(1963)滿華出版社、劍客行(1963)又稱《風雲男兒》明祥出版社、浣花洗劍錄(1964)真善美出版社、情人箭(1964)真善美出版社、大旗英雄傳(1965)又稱《鐵血大旗》真善美出版社、武林外史(1966)春秋出版社、名劍風流(1966)春秋出版社、。絕代雙驕(1967)春秋出版社、。鐵血傳奇(1967)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真善美出版社、多情劍客無情劍(1969)又分《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春秋出版社、蕭十一郎(1970)春秋出版社、流星·蝴蝶·劍(1970)春秋出版社、鬼戀俠情(1970)又稱《借屍還魂》楚留香傳奇續集1 春秋出版社、蝙蝠傳奇(1971)楚留香傳奇續集2 春秋出版社、歡樂英雄(1971)春秋出版社、大人物(1971)春秋出版社、桃花傳奇(1972)楚留香傳奇續集3 春秋出版社、九月鷹飛(1972)春秋出版社、七種武器系列(僅完成六部)、長生劍(1971)漢麟出版社、碧玉刀(1971)漢麟出版社、孔雀翎(1972)漢麟出版社、多情環(1972)漢麟出版社、霸王槍(1973)漢麟出版社、離別鉤(1979)春秋出版社、陸小鳳系列(共六部)、陸小鳳傳奇(1972)春秋出版社、綉花大盜(1973)春秋出版社、決戰前後(19973)春秋出版社、銀鉤賭坊(1974)春秋出版社、幽靈山莊(1975)春秋出版社、鳳舞九天(1975)春秋出版社、火並蕭十一郎(1973)《蕭十一郎》後傳南琪出版社、天涯·明月·刀(1973)漢麟出版社、絕不低頭(1973)漢麟出版社、拳頭(1973)又稱《憤怒的小馬》南琪出版社、七殺手(1973)漢麟出版社、劍 ·花 ·煙雨江南(1974)漢麟出版社、邊城浪子(1974)《天涯·明月·刀》後傳漢麟出版社、血鸚鵡(1975)漢麟出版社、三少爺的劍(1975)桂冠出版社、。白玉老虎(1976)桂冠出版社、漂泊英雄傳(1976)南琪出版社、大地飛鷹(1976)南琪出版社、圓月彎刀(1977)漢麟出版社、飛刀 ·又見飛刀(1977)漢麟出版社、碧血洗銀槍(1977)桂冠出版社、新月傳奇(1978)楚留香傳奇續集4 漢麟出版社、英雄無淚(1978)漢麟出版社、七星龍王(1979)春秋出版社、午夜蘭花(1979)楚留香後傳漢麟出版社風鈴中的刀聲(1980)萬盛出版社、劍神一笑(1981)萬盛出版社、白玉雕龍(1981)萬盛出版社、怒劍狂花(1982)萬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筆)、那一劍的風情(1982)萬盛出版社(大部分由丁情代筆)、邊城刀聲(1983)萬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筆)、獵鷹 ·賭局(1984)萬盛出版社等。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作品有:唐朝:(共4部)《女帝奇英傳》、《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宋朝:(共6部)《武林天驕》、《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風雲雷電》明朝:(共8部)《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武林三絕》、《廣陵劍》;清朝:(共17部)《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劍網塵絲》、《幻劍靈旗》、《草莽龍蛇傳》、《龍虎鬥京華》等。

溫瑞安,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縣,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五大宗師(金、古、梁、溫、黃)之一,馬來西亞華僑,香港戶籍,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1973年赴台灣留學,1976年其創立的社團遭檢舉「為匪宣傳」,拘留3個月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發展,1990年轉至中國大陸。溫瑞安目前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震關東》 《四大名捕會京師》《碎夢刀》 《大陣仗》《開謝花》 《談亭會》 《骷髏畫》 《逆水寒》《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四大凶徒》 <少年無情> <大陣仗>《阿拉丙神燈》 《粉紅色的老太婆》 《四大名捕斗將軍》 《四大名捕斗僵屍》 《四大名捕打老虎》<四大名捕破神槍>
神州奇俠系列—正傳·神州奇俠—《神州奇俠》 《劍氣長江》《兩廣豪傑》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 《闖盪江湖》 《神州無敵》 《寂寞高手》《天下有雪》—外傳·血河車—《幽冥血河車》 《大宗師》 《逍遙游》 《養生主》《人世間》—後傳·大俠傳奇—《大俠傳奇》—別傳·唐方一戰—《俠少》 《唐方一戰》等

㈨ 金庸與古龍小說的區別是什麼

古龍和金庸小說的差別在哪裡?這個問題非常好,討論性十足,那麼由我為大家解答,下面煩請大家跟隨我來看一看吧。

4、風格的差別金庸先生的小說,通常都是敘事,一步一步引人入勝的,包含很多古詩詞和歷史朝代,讓人能夠清晰感受到一股人文氣息。古龍的小說,懸疑更加出彩,伏筆比較多,讓人目瞪口呆,超出你的想像。古龍小說風格,擅長製造緊張氣氛,先高後低,製造緊張的氣氛,讓人意想不到。總結:金庸和古龍兩位武俠宗師,他們的小說百看不厭,我也曾看過無數遍,現在依舊在看,每一次都能領會新的東西。很難說誰寫的更好,這就好比吃飯,有的人喜歡吃包子,有的人喜歡吃餃子,總之學無止境,認真學習,快樂生活就可以啦。

㈩ 中國三大武俠小說家是金庸,古龍和

如今一旦提起武俠小說,似乎都以金庸為泰山北斗。而在我心中,中國新興的新派武俠小說派系中,應該至少是金庸、梁羽生和古龍三足鼎立。 80年代,在很多中學同學都在為金庸武俠小說痴迷,我還是比較清高,由於小學時就看了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中國經典,對於武俠題材,一直興趣不太大。曾經出於好奇,看過《三俠五義》等古典武俠,其實更喜歡裡面的包公故事,到了《小五義》就再看不下去了。更不用提什麼新概念武俠,九陰白骨爪啊,九陰真經什麼的。 一次偶然機會,上海「新民晚報」開始連載一部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一天百無聊賴之際,沒事看了一兩篇後,居然被裡面的情節給吸引住了。因此每天就等新民晚報來,從此也就記住了梁羽生這個名字。 七劍下天山裡,人物眾多,前後線索繁雜,故事情節很豐富,也很有歷史感,雖然是杜撰,但娛樂性很強,幾代人物交錯的經歷,頗有令人唏噓之處。後來禁不住,就拿自己的零花錢去買了幾本梁羽生的小說。又去借了同學的其他武俠小說看,慢慢的才看了一些金庸、古龍的經典作品。 新派武俠故事情節方面,一般也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參入江湖對秘籍的追殺。從社會動盪、對秘籍和武林盟主地位的爭奪、,體現出人性的善惡。這也基本上成為很多新派小說的骨架子 在這這位作者中,金庸的小說風格,比較陽剛,除了「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屬於非常另類之外,其他角色,無論正邪,都有一股子很剛強的氣質。女性角色雖然寫得色彩斑斕,個性豐富,但一般處於陪村的地位。筆鋒上,金庸有明寫,有暗藏。絕對不把人物心理寫透,讓讀者自己去猜測去想,是比較典型的東方小說的筆法。金庸的小說結構宏偉,大氣磅礴,揮灑自如。人物、歷史、武功、情節交錯有致,人物情節之中,融合了很多中國古代儒、道、釋的思想,武打場面精彩紛呈、瑰麗無比,因此逐步被看成新派武打的掌門人。不少小說也被一次次拍成了電視系列劇。當年梁羽生比較自己和金庸,說金庸是「洋才子」,其實從金庸小說來看,他的中國風還是佔了主導地位,思想上,金庸小說人物中,不少最後以出家了結冤孽,這是非常典型中國士子的心態。金庸的一些西風寫法不佔主要地位。其實他的一些西派文字風格,只是為了更加迎合當代讀者的口味。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筆法上是比金庸更為純中國式的風格。梁羽生文筆功底好,常常會在小說中穿插詩詞。小說結構,很有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特點。梁羽生的風格和金庸相反,比較陰柔些。男性主人公,往往瀟灑俊逸,如「萍蹤俠影」的張丹楓,簡直就是一副中國經典的美男士子。即便是一些比較憤世的人物如金世遺,也帶著一絲憤怒寂寞中的多情和瀟灑。筆鋒陰柔的梁羽生所書寫的最成功的角色,還是那些令人難忘的女俠。其中,尤以「白發魔女」這個人物,寫得令人難忘,成為中國新時代武俠小說中流傳最廣的女性武俠人物。梁羽生對女性角色偏愛相當明顯,不少他的小說,都以女性俠客為名字,如《白發魔女傳》、《冰川天女賺》、《江湖三女俠》等。除了江湖上的打打殺殺、歷史上前朝後世的糾葛,寫人物之間的情感,是梁羽生武俠故事的真正核心。對於任何人物,除了各自所附的歷史責任之外,最令小說人物無法忘懷的,是那些過去愛情的回憶、現在感情的糾葛、和對未來浪漫的憧憬。即便是男性陽剛代表的七劍之一的凌未飛,在感情漩渦中不能自拔。梁羽生是繼往開來的新武俠作家,也就不奇怪在他文字中,有著很濃重的中國古典小說風格。 和金庸、梁羽生的中國風武俠不同的,古龍的小說最有西方小說的味道,小說語言古文的色彩已經很淡,句子結構、描述語言,都很現代。對人物性格、心理的描繪,入木三分。惡人之惡思惡行,簡直惡到了骨子裡,聰明人的聰明絕頂,簡直登峰造極。古龍對於武打的描寫不多,往往更多通過人物的內心世界的波動、對於周圍或寂寞、或詭異、或炫麗的氣氛的渲染、以及對情節撲朔迷離的處理,把讀者的胃口吊得很厲害。對於人性的善惡,是古龍一向的主題。小李飛刀,雖然不是排名第一的大俠,卻總能是把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擊倒,總結的時候,小李會說,不是我能打過對方,而是對方一直想看看我的飛刀是否厲害,結果這個心態要了他的命。楚留香很多時候武功也非敵方對手,於是利用自己的智慧甚至外表和調情,來尋找機會將對手擊倒在地。失敗的一方,往往不是因為武功差,而是自己個性的弱點成為了致命的原因。對於人性善惡貪婪的描述,是古龍小說的一大特色。古龍的小說另外一個顯著特徵,就是要人物學會接受自己和生活的不完美,要珍惜自己生活中的一切。蕭十一郎結尾女主人公才感到,原來蕭十一郎並不愛她,於是她終於和一直默默愛著自己的另外一位大俠走到一起。「絕代雙驕」、「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之作。他的一些作品即便是結尾,也不讓讀者安心,楚留香、蕭十一郎的那種「似終還有」餘音繚繞的結尾,令人回味無窮而又充滿遐想。 三位作者的個性,也和他們的小說風格很一致。金庸大家風范,做人很高調。寫作之後,為了改善香港報紙的一片八卦風氣,自己辦了著名的「明報」,為香港的文學和出版界作出貢獻。後來年事已高,便退出明報,就任浙江大學的文學院院長,繼續為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發揮自己的余熱。可謂是三位新武俠作家中的儒生大家,士子風范。 梁羽生為人很低調。猶如三人中的隱士。即便是他的小說如日中天之際,他也僅僅通過筆墨和讀者交流。和高調入世的金庸完全不同。梁羽生對於自己的名頭似乎從來也不在意。看到新武俠小說逐漸露出頹勢,便封筆不出,飄然而去,移居海外,潛心研究歷史。在他身上,更有中國傳統道家的瀟灑飄逸。 古龍的文筆可以說最為詭異綺麗,寫東西常常令人驚訝不已,是新派武俠小說作家中的奇才,文風也最為獨特。我常常覺得,他的武俠小說,如果要翻譯成西方語言,估計很容易被西方讀者接受。古龍天賦極高,為人豪邁,酗酒度日。聽說他常常還沒有動筆開始寫小說,已經把出版社給他預付的稿費給喝光了。千金散去換佳釀的古龍雖然目下無塵,卻常常混跡於娛樂界,享盡名利、美酒和佳人。酒色迷離的生活和他天才的文學作品,讓他功成名就,但是否滿足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文學夢,這個答案,我們不可能知道。酒精最終讓古龍英年早逝,不到50歲,名利場中的一位奇才狂士,便撒手人間。 雖然我也曾看過其他一些新派武俠小說,相比較,這三位的代表性最鮮明。梁羽生當年開創新武俠風格,一個原因,就是要把武俠的文學性提升上來。而不是僅僅為了奇兵異寶秘籍而打個沒完,或者僅僅是簡單的好人斗壞人的套路。在梁羽生、金庸、古龍三位筆下,武俠終於有了突破,俠義的核心依然,在華麗的武打和撲朔迷離的江湖恩怨中,新武俠小說里,有著更多人性兩面的變化莫測,歷史長河的無盡感慨,儒家士子風范的堅韌不屈,兩情歡悅凄美的唏噓,看破紅塵後的深層懺悔,和對人生宇宙真理不斷的探尋。 他們三位的新武俠文學成就,應該說各有千秋,各有所長,風格獨特。到了今天,他們的作品依然風靡大眾,是眾多電影、電視局、甚至網路游戲的靈感所在。在華人世界文學中,也許武俠文學還是處於「二流」地位,但在近幾十年來中華文學普遍低迷的發展中,武俠文學中的新武俠派別,地的確確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文學現象。

閱讀全文

與金庸和其他武俠小說家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顧星辰現代小說 瀏覽:746
力霸天下風雨小說網 瀏覽:949
男主角叫天佑的小說 瀏覽:34
姓郁的小說主角名字 瀏覽:270
撞鬼無敵系統小說 瀏覽:483
武林艷遇小說網 瀏覽:175
嫡女穿越小說玄幻 瀏覽:934
極品家丁粵語版有聲小說 瀏覽:979
龍騰網小說排行榜 瀏覽:762
晚安總裁大人小說怎麼不更新了 瀏覽:307
主角是用電的小說 瀏覽:746
主角是蘿莉的網游小說 瀏覽:399
網路小說家模擬四維有什麼用 瀏覽:267
屈辱的少婦合集小說全集下載 瀏覽:851
帥哥與帥哥小說全集 瀏覽:277
小說作者君九珍 瀏覽:812
寶貝之天狂傳說小說全文閱讀全文 瀏覽:511
主角叫牙的角斗場小說 瀏覽:614
經典婚後軍婚小說推薦 瀏覽:195
古代妻小說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