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一部武俠小說,內容有金龍三煞、桃花五老、五行劍法。
不看武俠小說
B. 求金庸小說裡面所有主角的名字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C. 金庸小說門派大全(不說武功只要門派)
1.少林寺(倚天、天龍)2. 武當山(同一)3.丐幫(同一)4. 逍遙 (天龍)5.星宿 (同4)6.全真教(神鵰三部)7.古墓派(同6)8.桃花島(同六)9.白駝山莊 10.峨眉(同一)11.昆侖 12.金烏派 13.血刀門
14.明教(同一) 15.—最後(忘了)日月神教 華山 嵩山 衡山 恆山 泰山 鐵劍門 俠客島 鐵掌幫 連城 摩天崖 西藏密宗 天山 姑蘇慕容氏 青城山 蓬萊
嘉興 三才門 八卦門 崆峒山 五虎門 五台山 天龍門 遼東胡家 寧古苗家 福州林家 金蛇門 混元門 神龍島 伏牛山 玄冥門 鷹爪雁行門 鴛鴦門 萬里田家 揚州長樂幫 黃河門 長白山 山西武勝門 沐王府 鄂北鍾家 天地會 衢州石樑門 滄州門 鴨形門 五毒教 呼延門 六合丁家 嘉興陸家 冷月水家 天竺釋家
D. 收集金庸小說中的所有主角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七〈連城訣〉如果說《神鵰俠侶》是部情書,這部小說就是部壞書,它裡面寫盡了人性的丑惡,為了自己的利益,小說中的人物用盡了卑鄙手段,最後狄雲帶著對人世江湖的絕望回到了藏邊雪谷,水笙遠遠向他奔來:「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
主要人物有狄雲,水笙,丁典,凌霜華,戚芳,汪嘯風,戚長發,凌退思,「江南四奇,落花流水」,血刀僧,萬圭,萬震山,言達平等。
八〈白馬嘯西風〉(中篇)主要人物有李文秀,蘇普,馬家駿,阿曼,瓦耳拉齊,霍元龍,陳達海等.這也是部為電影而寫的小說.
因情而活,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是這部小說的主線.
最喜歡其中兩句話: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野雞不能學鷹飛,小鼠不能學貓叫,你們中華漢人的東西再好,我們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歡."
九〈鴛鴦刀〉(中篇)主要人物有袁冠男,蕭中慧,林玉龍,任飛燕,蕭半和,太岳四俠,卓天雄,周威信等.其實這篇小說是金庸寫的一個電影劇本,是偶爾興起而做的小品文.金庸寫武俠小說前為報社的影評專欄撰寫過影評,後來還做過編劇導演,他編劇的《絕代佳人》曾獲得北京文化部金章獎.
小說的主題是:
「仁者無敵」!這便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十《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里對武功描寫最多的一部,也是打鬥場面最多的一部,有時一整章都在描寫一個大戰場面。小說人物眾多,在此只列出主要幾個,張無忌,周芷若,趙敏,小昭,殷離,張三豐,張翠山,殷素素,謝遜,成昆,滅絕師太,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玄冥二老,楊逍,范遙,金花婆婆,青翼蝠王等等諸人。
十一《天龍八部》人物有蕭峰,段譽,虛竹,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碧、鍾靈,蕭遠山、慕容博、李秋水,掃地神僧、無崖子、天山童姥 ,鳩摩智、丁春秋、玄慈方丈、段延慶、庄聚賢(游坦之),慕容復、段正明、黃眉僧、段正淳、蘇星河 ,玄字輩的少林高僧(除玄慈)、天龍寺的五位高僧,葉二娘、南海鱷神、雲中鶴、阿紫、丐幫的七大長老,段正淳的四大侍衛、刀白鳳、王夫人、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梅蘭竹菊四劍、全冠清,白世鏡,趙錢孫等.
小說描寫了糾纏在人性「痴嗔貪」三毒中的人們不能自拔,始終突不破心網的籠罩,導致自己受盡了折磨。
最後蕭峰自殺在雁門關前,慕容復瘋了,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感慨。
十二《笑傲江湖》令狐沖,任盈盈,風清揚,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岳不群,左冷禪,林平之,方證大師,沖虛道長,定閑師太,莫大先生,天門道長,余滄海,岳靈珊,儀琳,田伯光,梅庄四友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神話夢想的破滅。
十三《俠客行》主要人物有石破天,阿綉,謝煙客,貝海石,白自在,石清,閔柔,史小翠,丁不三,丁不四,張三,李四,白萬劍,丁當等人.
據金庸說小說著重描寫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朋友間的友情.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只愛風流男子的丁當.
十四《越女劍》(短篇)人物有越女阿青,范蠡,文種,西施,勾踐,白猿.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其實是金庸所有小說中最晚的,只是它太短小,結束的比〈鹿鼎記〉快而已.
流傳後世的成語「西子捧心」「東施效顰」竟是由阿青的竹棒埠發出的勁氣所致。雖是小說虛構,但也足以說明作者構思的巧妙
十五《鹿鼎記》人物眾多,是金庸小說里人物最多的一部,金庸的寫作水平此時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化境,每一個小人物在他的筆下只寥寥幾筆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韋小寶,陳近南,康熙,獨臂神尼,洪安通,澄觀和尚,陳圓圓,吳三桂,李自成,吳六奇,胡逸之,李西華,馮錫范,施琅,鄭克爽,鰲拜,海大富,茅十八,雙兒,蘇荃,阿珂,方怡,沐劍屏,曾柔,建寧公主,等等.
所有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雖不一定是裡面武功最高的,也至少排在前幾位,可《鹿鼎記》裡面的韋小寶在擁有三位頂尖高手師父的情況下卻僅會一點點功夫,韋小寶闖盪江湖只靠他的臉皮厚,逃的快,口舌好,加上一點點的講義氣,所有對手就都敗在他的手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我們中國人愛面子,論交情,不講原則的劣根性.
E. 金庸武俠小說中所有的男主角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武功也是按照年代發展變化的,宋、元時期武功最盛,明達到頂峰以後日漸衰敗.按照這樣來看,在十四部小說中,個人認為單論武功的話,應該是書中代過的人物女俠林朝英最高,從其當年可與五絕之首王重陽一爭高低,其實力可見!可她不是書中主角.在女主角中毫無疑問武功最高的定是小龍女,她雙手持劍,雙劍合壁,估計難逢敵手!當年她內力稍弱,但在絕情谷底的十六年,書中雖然沒有寫,但像她那麼無欲的人,估計除了思念楊過,就是修煉武功了!十六年後內力可想而知,絕對配的上金庸武俠中第一女高手!
PS:如果東方不敗算『女人』的話,武功不用說了,可她並不算主角!
F.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排名!!!
小說武功高手眾多,除一流高手外,尚有頂級高手和絕頂高手。所謂絕頂高手是指理論上是宗師級的,實戰上是無敵級的。
例如:天龍八部的蕭峰降龍十八掌剛猛異常,橫行天下無敵手,而隨後射鵰英雄傳的洪七公,僅憑傳承不全的十八掌就已經接近當時天下第一的己閱九陰真經的中神通。之後習得降龍十八掌殘服版的郭靖更是位列神鵰俠侶武功之首。其武功影響力延伸到倚天屠龍記之傳說。另外,楊過之後人黃衣女子在倚天屠龍記中也是位列最靠前的幾位,她輕易打敗了比武冠軍周芷若。在之後的笑傲江湖中,內力及變化顯不及以前,武功開始變得更重招了,同時,兇猛異常的吸星大法也只是天龍八部的一山寨版。
G. 請問關於金庸武俠小說的問題
當然,你說的很對。這里是金前輩筆下八大門派的真實來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少林、形意、太極、八卦、武當、峨眉、南拳、青城八大門派盤點:
少林:少林是中原武術中范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自古有稱「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派不只是少林寺的功夫,而是以少林寺武術為代表的整個外家功夫的集大成。少林武術的要旨,傳說當日達摩祖師見眾憎坐禪,萎靡不振,難以入定,有礙佛法,細究其由,乃因軀體衰弱所致,於此悟到修習佛事必先強健體魄,因效鳥獸神態創立拳法,因此,少林武功的特點,首要之點即為調呼吸,練百骸,進退敏捷,剛柔兼濟而尤以剛為主,以攻架為主,以長手為主,成為各類外家拳法之集大成者。
形意:形意拳又名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與武當、太極、八卦並稱內家四大拳派。但是,形意拳的風格卻是硬打硬進,幾如電閃雷鳴,在內家拳中獨樹一幟。形意拳出現於明末清初,為山西蒲州(今永濟)人姬際可(字龍峰)所創。相傳姬際可早年曾到嵩山少林寺學藝十年,頗得少林秘傳,尤精槍術。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姬際可考慮到處於亂世可執槍護身,倘若處於太平之世,不帶兵刃,一旦遇到不測,將何以自衛?於是他變槍為拳,取「以意為始,以形為終」之意,創編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
太極:說太極拳創於明朝丹士張三豐,更有吳圖南先生在20世紀初就考證出了太極拳最早始於南朝的韓拱月,可惜在南北朝之後的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卻找不出有關流傳的記載,在明朝武術家戚斷光的《紀效新書》中歷數了「古今拳家」,卻不見太極拳的蹤跡。甚至楊露禪在陳家溝學成後,逢人問所學何拳,答曰:綿拳。伊仍不知太極為何物。咸豐年間,武氏推薦楊露禪雲京城教拳時,有拳師請楊一試身手,楊仍自稱所學綿拳,除石人、木人、鐵人不能打外,余者皆不在話下。在號稱中國太極拳發祥地的河北永年也有很多人稱太極拳為「綿拳」或「沾拳」。太極拳內功修煉法博大精深,有人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其實「十年」並不算太長,如果沒有掌握太極拳的正確修煉方法,就算是練幾十年也出不了門。「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這兩句話道出了練功的要旨。
八卦:明末清初,中國山東吳定府海豐縣楊家莊,有一位武師楊吉興,自幼得各派武林高手傳藝,內外家武功均有所習,尤以內家陰陽八卦掌和外家鐵砂掌最精。經過多年苦心研習,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便是楊氏武藝原始之雛形。後來,經過世代傳習修正,形成楊氏武藝體系,並記錄於《詔世拳術訓譜》手抄本中,可惜毀於「文革」。其中,譜上關於《楊氏武藝》之八卦掌和鐵砂掌的記載列為首卷,文中記有「詔世訓,世傳之八卦掌,亦喚『陰陽八卦掌』也。鐵砂掌者,出少林,祖吉興合習。後裔楊景繼承祖訓,隱傳天理教為將,相互授受,交流拳法,各習其所長……」。至於楊吉興的師承,譜中並無記載。卷中還列有三大絕手、五大解手、七星點手、九龍盤手、十二反手、二十四奪命手等絕技。
武當:武當為內家之宗。據明末清初黃宗羲的《王征南墓誌銘》,武當派為宋人張三豐所創。據說張三豐是北宋未年武當山的丹士(道士),徽宗召他入京,道遇賊人,夢中元帝授其拳法,次日張三豐孤身殺賊百餘人,遂創立內家拳派。少林出自佛家,有天竺文化的色彩。武當出自玄門道教,中華本上的色彩極濃。少林功夫蘊藏著佛家的慈悲之理。武當功夫源於道家、老子講「一」講「道」,莊子講「廣莫之野」講「逍遙游」,使武當功夫有較濃的想像色彩和審美意蘊,招式的表現也很有詩意。
峨眉:峨眉派與少林、武當共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個范圍很廣泛的門派,尤其在西南一帶很有勢力,可說是獨占鱉頭。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與洪門天地會之「峨眉山」不同,洪門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於虛構,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實指。從宗教淵源上看,峨眉亦僧亦道,而以道姑為主。在武俠小說中,金庸《倚天屠龍記》說是郭靖幼女郭襄,因為心中愛慕楊過,而又尊敬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所以雲游天下,藉此暢解胸中塊壘。後得機會聽覺遠念涌《九陽真經》,創立峨眉派,後來傳至滅絕師太,其弟子紀曉芙、周芷若等,皆為道姑,此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拳法中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里腿、倒踩蓮等,又如劍法中的文姬揮筆、索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簪法中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都完全是女子的姿態。
南拳:南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一大類拳種的總稱。南拳據說最初是出於南少林,在明代逐漸形成獨立拳系。南拳總的特點是步穩、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擅剽手,以聲、氣修力。 南拳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形成獨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來,以「反清復明」始,以「行俠仗義」終,在武俠傳奇小說和影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傳說中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又如方世玉,為廣東「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顯之女,有「一代女俠」之稱。
青城:青城派劍術被譽為全國四大劍派之一,歷代青城道士中均有習劍術者。近代,青城山還流傳有七星劍,飛劍十三劍,二十四劍等。青城拳術深受劍術影響,有「劍拳」之稱。青城派武術常有的器械,除劍器外,還有青龍大刀,乾坤圈,鐵鞭等。青城拳術因師承不同而有多種,其中以青城洪拳最為知名。清代道光庚子年(1840)灌縣(現都江堰市)還出現過全國武科榜眼(亞軍)王萬壽。
H. 武俠小說里有天狼釘暗器昆侖派天山派峨嵋派,昆侖五老,陰山五老,主角—男三女。天山老人,蒼鷹老人。
《紫龍佩》 作者:墨餘生
I. 泰山五老武俠小說
http://pm.kongfz.com/detail.php?itemId=178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