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網路小說的發展徵文

網路小說的發展徵文

發布時間:2021-08-18 09:46:38

『壹』 以「如何看待網路文學」為話題寫一篇2000字作文

與會評論家談論得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網路與文學的關系。大家認為網路文學和網上傳播文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網路文學雖然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現象,但如何評價它,如何面對它,是當前文學批評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面對迅速發展的網路文學和青春文學,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傳統文學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另一方面也不宜把這些新生事物評價過高,要保持對它們的批判性。

網路的本質是娛樂化。網路文學確實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作為整體是巨大的,但是剖析個體,其文學性還有待具體分析。也有評論家認為我們應該以平等的、樂觀的心態去看待網路文學。未來的文學格局應該是現代漢語文學與網路文學兩峰對峙、相得益彰,應進一步加大和利用網路對傳統文學的傳播。

有評論家提出,文學的界面在不斷拓展和延伸,已經形成網路文學、紙媒文學或稱傳統文學和市場化的青春文學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三塊不兼容,但又相互影響滲透。

面對文學出現的這些新變化,文學評論家認為,應迅速探索、建立一套適應新的文學形式的價值評判體系。

『貳』 求網路文學的發展史簡述

1、混沌

——————起初,這世界上只有混沌。

基本上大眾公認網路文學只發展了十年歷程,但在我記憶中,它應該更早一些,幾乎是伴著互聯網進入中國的腳步而出現。只是那時有機會在網路上閱讀的人不多,因而忽略了網路文學萌芽的存在。
最初在網上看文,並非出於愛好,而是因為腰包。那時候的網費貴得嚇人,網速也慢得驚人。能在家裡裝一個「貓」,並長時間上網肯定是種奢侈行為。記得一名同事曾經以每個月900元網費的開銷聞名於全公司,而那一年,三千元工資在北京已經堪稱高薪。
對於晚上沒有錢在家裡長時間聯網,白天又沒有多少閑暇功夫揩單位油上網的人,看網上的文字bbs便成了一個相對便宜的選擇。那時候無論台灣還是大陸,網 文都不太長。每天只需要十幾分鍾,就能拷貝下很多文章。那時候的網路文學也純屬娛樂,很少人想到以此賺錢,網上寫文的人,更多是出於賣弄,或者無聊。
於 是以bbs為載體自娛自樂,所以網文也具有非常濃厚的地域特色。上海一帶的bbs中,流傳的多是略帶炫耀的意味的小資文字。雖然吃一頓肯德基就自認為白領 這種炫耀方式並不高明。而北京的bbs中,政治諷刺、生活反思則成為主流,中間夾雜著一些詩歌,對聯,以及可以讓別人以為自己牛B,或自我以為牛B的東 西。
至於海峽另外一側的bbs,則以色情、暴力的短篇為主。難以入大雅之堂,卻受眾極其廣泛。
這段混沌時期持續了很長時間,兩年,或者三年?筆者已經難以再陳述清楚。但突然有一天,混沌里出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2、光

———當四處一團漆黑的時候,即便是螢火蟲的尾焰,也足以照亮人的眼睛
最初讀到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我以為它是一本色情小說。匆匆地點開,然後匆匆地被裡邊的內容感動得一塌糊塗。
憑心而論,無論從故事的結構和文筆華麗程度,《第一次親密接觸》都不過是一個不甚高明的言情小說。對於七十年代出生的筆者以及筆者當時的網友來說,甚至 能從整個故事中看到日本言情偶像劇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的影子。但其他言情故事的載體和背景都是紙張,而痞子蔡的戀情和傳播卻都依靠於網路,於是,一大票上 網的人被簡簡單單的故事和簡簡單單的文筆給打動,並且期待著虛幻得網路世界中,自已也能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
於是,《第一次親密接觸》紅遍鍵盤與滑鼠,隨即,網戀像病毒一樣在bbs上蔓延。直到某年某月某一天,一個網名叫做小藍貓的女孩因為網戀失敗而自殺,期待著親密接觸人才慢慢回歸現實。
痞子蔡不可能想到,他信手揮就的一個短篇,成為當時的年青人網上追尋愛情的標桿。痞子蔡也不可能想到,十年之後,人們盤點網路文學,會將他的《第一次親 密接觸》作為起點。但痞子蔡自己也看到了,自從《第一次親密接觸》走紅之後,網路上寫文的人明顯多了起來,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親密接觸,國人強大的模 仿能力,使得親密接觸四個字,迅速成為了一個特定的愛情術語。
比《第一次親密接觸》稍晚,今何在的《悟空傳》闖入了人們的眼球。該書的整個腳本脫胎於香港電影《大話西遊》,但今何在以一種思辨的方式,給予了悟空、唐僧和紫霞三個人物完全不同的生命。
「我要讓這天遮不住我的眼........」今何在筆下的唐僧師徒,追尋的不是什麼西天真經,而是生命的意義,對未知的探索與愛的張揚
很快,《悟空傳》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八戒傳》,《唐僧傳》一些傾力模仿《悟空傳》,又模仿得非常不到位的作品橫空出世。運營商、出版商和捉刀者們賺了個盆滿缽圓。網路文學,從他誕生的最初那一刻起,便充滿了功利味道,雖然那個時候,它的前途還不可預知。
但對功利的追逐,往往是推進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最原始動力之一。《第一次親密接觸》和《悟空傳》的走紅,造就了痞子蔡與今何在兩位當紅作家,同時,也讓 大批在網路上游盪的人看到了成名賺錢的終南捷徑。一時間,各大網站的bbs幾乎同時火了起來,網上發表,積聚人氣,網下出版,賺取人民幣,幾乎成了網路文 學的固定發展模式。
當然,也許很大一部分網上發表作品者,是不帶任何功利心的。他們只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找到知音來欣賞。為每增加的幾百次點擊和讀者的回應而激動。這樣的網路文字作者在當年佔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構成了網路文學得以持續發展下去的基石和土壤。
然而,光有基石和土壤是不夠的。網路文學想要發展壯大,需要雨露和陽光。在商品社會,最直接的雨露和陽光恐怕就是金錢。恰恰在金錢方面,各大網站能給予 網路文字作者的幾乎為零。一本在網上流傳、火爆的作品,只要不出版,作者就沒有任何收入。痞子蔡、今何在、慕容雪村這類站在當時金字塔頂端的人畢竟是少 數。大多數夢想著通過網路迅速成名,迅速積累財富的文字寫手,迅速地發現自己在做白日夢,然後迅速地掉頭遠去。
於是,網路文學在其誕生不久,就面臨了第一次危機。筆者套用神話中的說法,稱之為「暗」我們可以稱其為網路文學,宛如黑暗裡最早的光。
3、暗


———有光,便有暗。黑暗降臨的時候,那些閃爍的熱源,我們稱其為火種。
危機的起源,並不 單純是因為大批網文作者因為失望而放棄。互聯網泡沫的第一次破裂,還有國家突然加強了對BBS的管理力度,共同導致了這個短暫的冬天。2001年,幾乎是 在一夜之間,很多BBS將加強網路管理的通知掛在了首頁上。隨後,大量網頁運營商,包括一些提供盜版小說和正版書庫的運營商,因為風險投資的撤離而宣告破 產。非但網上看文者突然發現自己找不到地方看盜版及原創小說了,一些仍然有興趣在網上舞文弄墨者,也沒有了發表文字的場所。
此時,以西陸為代表的,依舊堅持提供免費BBS空間的網站就顯出了其可貴之處。雖然西陸BBS的速度越來越慢,但依然阻擋不住文學愛好者們的腳步。大夥在西陸有限的空間里,將自己的作品默默傳遞上去,期待著別人的點評與欣賞
與 大陸網路文學的冬天不同,海峽對岸卻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春天。內地的BBS關閉了,台灣的BBS還可以上。使用代理伺服器繞路而行的簡單技術,難不住互聯網 的資深使用者們。而隨著大量內地讀者的登陸,人們突然間發現,原來台灣地區小說出版的門檻與大陸網路文學的發表幾乎一樣低,並且在賺錢的同時無需擔負任何 道德和法律責任。
筆者不知道台灣的小書攤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但那種6萬字左右一冊,按銷售數量支付版稅的制度,對很多文學愛好者來 說無疑是一種誘惑。於是,海量的網路文學作者將頭轉向了台灣,幾乎每人都以出版一本繁體小說為榮。盡管大多數繁體小說,需要作者放棄一些原則,曲意逢迎特 定讀者群的特殊口味。
交流往往是雙向的。大陸作者結隊湧向台灣時,也將一些台灣地區的作品更快地傳遞到大陸。金庸、古龍、梁羽生,那都是過時人物!!如今香港流行的而是黃易!並且,黃易也很快讓了位,海峽對岸暢銷的是羅森!而羅森最擅長的,是色情、暴力與**這些在大陸被視為禁忌的話題
筆者認為,無論來自大陸的作者如何曲意逢迎台灣地區讀者的愛好,有人甚至為了提高書的銷量,故意將自己的書添加進大量色情內容。都不能被視為過錯。畢竟,在互聯網的冬天,台灣地區的繁體出版市場讓網路文字寫作者看到了一絲朦朧的光亮。
而這其中,有幾個接受光亮,並將其無限放大的人。註定要成為網路文學第二次興起的先驅。
2003年,一個在台灣發表了《魔法騎士英雄傳說》的大陸年青人,在西陸BBS上糾集同好,准備成立一家文學網站。他的網路名字叫寶劍鋒,他們所開辦的那家網站,名為起點,當然比它早的也有好幾家,這個時候我把它稱之為「芽」
4、芽
一場雨後,有無數新芽冒出地面。最終長成大樹的,卻只有少量幾棵。
寶劍鋒和他的同伴,並不是 第一個開創文學網站者。在起點中文網成立的先後,與其相似的文學網站已經誕生了很多。比如龍的天空、幻劍書盟、明楊讀書。其中明楊讀書還在大陸第一個開啟 了收費閱讀的模式。但最終堅持下來,並成長為大型網路文學公司的,只有起點與幻劍,其他都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過早地夭折。
提起目前的網路文學網站的收費模式,就不得不提起明楊,也不得不提起兩個人,蘇明璞和中華楊。前者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膽量,後者則點燃了網路文學向讀者收費的火種
2002 年底到2003初,一本名叫《中華再起》的網路小說突然紅遍大江南北。從傳統文學的角度上講,這篇小說甚至不能被叫做小說,只能算是一個長篇幻想流水賬。 但這本書的特殊性,卻讓中華楊的名字與架空歷史小說這一網路文學的類別緊緊地聯繫到了一處。此後,人們提起架空歷史小說,就無法忽略中華楊,無法不提《中 華再起》
《中華再起》講述的是兩個軍隊長大的年青人,回到十九世紀,打敗列強,推翻滿清gover-ment,重塑中華民族的故事。 自從黃易的《尋秦記》後,現代人穿越回過去已經屢見不鮮。但像中華楊筆下這種,完全改變原來的歷史,卻是非常罕見。小說家的解釋是,空間中存在平行時空, 我們改變另一個時空中的歷史時,改變的僅僅是真實世界的一個分支,而不是眼眼前的世界。這種模式,讓對中國現實與歷史不滿的年青人們,迅速找到了一個發泄 不滿與反思的渠道,穿越到過去,像玩游戲一樣,從頭再來
由於《中華再起》的空前火爆,蘇明璞決定與中華楊聯手成立明楊讀書網,從第二卷開始,向讀者收費以維持網站運營和為中華楊的繼續寫作動力。於是,一個千字收費兩分的讀書網站,沒經過任何測試便開始了正式運營。並且很快為中華楊賺來了第一包香煙錢。
憑著中華楊的金字招牌,蘇明璞快速做出拓展計劃。他宣布,歡迎其他網路作者到明楊發書,所有從讀者頭上賺取的稿費,作者有權分成。於是,十幾名喜歡歷史的網路寫手同時先後登場,將明楊迅速推向一個高峰
明楊的誕生後,起點中文網,幻劍書盟,龍的天空書城奮起直追。也先後尋找到了自己的運營模式。其中,起點中文和幻劍,採取了與明楊同樣的千字兩分收費策 略。而龍的天空則以極低的價格,大量買下當時網路流傳較廣作品的出版權,轉手再將這批作品的出版權賣給書商而大發其財。
功利性,再次成為網路文學前進的原動力。與上一階段不同,這次,網路文學已經不再是作者個人孤軍奮戰,而是以公司的模式開始了商業運營
對於開創者們來說,當時的商業環境極其惡劣。明楊依賴手機充值換取閱讀幣收費,而電信運營商們,卻要從中抽取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十的利潤。再扣除網站運營成 本,明楊可以支付給網路作者的,便只剩下了收上來費用的三分之一。而網路盜版的習慣,則讓明楊的作者們連這三分之一的稿酬都拿不到,每當中華楊將新的一段 稿子發上網,兩分鍾之內,其他網站已經出現了免費版本。提供盜版的人認為,他們是在幫中華楊推廣作品。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於不知不覺中已經扼殺了一個提 供文學作品的網站
很快,明楊讀書網便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而堅持不下去了。明楊的作者也開始向其他文學網站流動。同樣以收費閱讀方式運作的起點 和幻劍則紛紛做出戰略調整。起點的當紅作者流浪的蛤蟆,因為作品被盜版,不惜推翻原作重寫結尾。幻劍則迅速開拓新的盈利渠道,將手中質量上乘的作品,大量 推向台灣地區,爭取從實體出版中找到收支平衡點。
現在我們回顧2003年,會發現,如今網路文學的所有分類,在2003年已經全部出現,健全。後來者無論如何變化,都再難脫離其窠臼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當時的經典作品:
玄幻奇幻類:藍晶的《魔法學徒》,說不得的《傭兵天下》,李思遠的《憶往昔莽荒歲月》.......
武俠仙俠類:鳳歌的《昆侖》,孫曉的《英雄志》,老豬的《紫川》.......
都市言情類:周行文的《重生傳說》、血紅的《我就是流氓》.........
歷史軍事類:流浪的軍刀《終生制職業》、酒徒的《明》、中華楊的《中華再起》.......
游戲競技類:大秦柄柄的《校園籃球風雲》、林海聽濤的《我踢球你介意嗎》.........
科幻靈異類:可蕊的《可蕊的妖怪窩》、勿用的《血夜鳳凰》

每一大類最後都有一堆省略號。比上述作品質量好,讀者群廣的作品無疑還有許多,如果一一列舉出來,恐怕能列出一個長達百本以上的書單。但本文只是想回顧網路文學發展的道路,不想做圖書評論,所以,只好選取當時出現時間比較早,筆者相對熟悉的作品。
與起點、幻劍等讀書網站的運營模式不同。天涯bbs將最初的那種網上發表炒作成名,網下出版賺錢的模式堅持了下來。從而成為另一道亮麗的風景。雖然這道風景中,經常出現為了炒作而炒作的現象
無論如何,當年的開創者和實踐者都值得後來人致敬。讓我們同時回顧那些早期為網路文學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盡管他們當中很多人已經離開了這個行業。
殺情,起點最早的編輯之一。幾乎給所有網路上寫書的人,或者有作品在網路上流傳的人發過邀請函。請對方去起點中文網駐站。據說,其中一封信發到了黃易的桌面上。
寶劍鋒,筆者第二次提起他,不是因為他與同伴創造了起點。而是因為他當時即便自己腰包癟癟,也從不拖欠任何起點作者的稿費。起點之所以能夠壯大起來,與最初的商業信譽密不可分。
天照:幻劍的主創人之一,他的離世,讓幻劍從此黯然失色。
藏劍江南:起點的最初框架設計者。雖然用的技術非常簡單,卻保證了早期的起點很少死機,從而以穩定性,領先諸多競爭對手一小步。
可以說,正是這些先驅者們的努力,才有了後來十萬寫手,百萬讀者的輝煌局面。是他們,共同開創了網路文學的黃金時代
5黃金時代
————商品社會,沒有人能在金錢的面前高尚得起來。
2003底到2004年 初,由於流浪的蛤蟆等早期開拓者的努力的堅持,由於煙雨江南、酒徒、骷髏精靈、鋒銳等人的加盟,起點的讀者群穩步增加。單章訂閱五百、一千、兩千的記錄不 斷被刷新。與後來的動輒單章訂閱破萬相比,這個數字顯得非常微不足道。但鑒於當時起點不到三萬的vip讀者群,讀者對正版閱讀的支持度已經令人咋舌
付費閱讀的運營模式很快迸發出勃勃生機。雖然有手打團的盜版威脅,起點、幻劍等讀書網站還是不斷壯大,飛速擴張著自己在互聯網產業中的地盤。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資本大鱷看中了網路文學市場,它的名字叫盛大。
關於盛大收購起點,坊間里流傳著很多版本。其中一個最著名的陰謀論是,盛大本來准備收購當時比起點看起來強壯得多的幻劍。接過幻劍突然遭到黑客攻擊,不得不停業數天。當幻劍恢復正常時,起點已經名列盛大旗下。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盛大看中了某個網站,而那個網站卻因為轉載黃色內容,被舉報。遭到有關部門的停業處罰,導致了起點得到盛大的投資
無論哪種說法,盛大與起點的合作,都透著商戰味道。事實上,作為當年的旁觀者之一,在這次收購中也的確看到硝煙。
筆者當時看到的情況是,盛大決定進軍網路文學,先投資架構了一個「pt文學網」。並對加盟者許下重金。可惜,pt文學網的支持者卻非常聊聊。為了自身發 展,盛大使出的必殺絕技,向起點的大批當紅作者搖橄欖枝,高薪挖角。但是,由於盛大在運行游戲時的某些另類方法,作者們對盛大的承諾也非常懷疑,所以多數 人選擇了拒絕。
就在這個時候,盛大收購了起點。無論起點的創始人們是迫於盛大的資金威脅不得不加盟,還是擊敗了幻劍獲得盛大的投資,它都已經不再是最初那個相對單純的起點。
作者們震驚之餘,沒有人責怪起點的締造者們。畢竟,在商品經濟時代,沒人能在錢上高尚得起來
得到盛大注資的起點迅速做出大的戰略部署,以高出作者當時訂閱收入近一倍價格,買斷那些網路作品的全部版權。當與作者們簽署協議後,立刻在首頁大力推廣該作品,力爭維持收支平衡。
同時,起點的編輯們拿著大把的鈔票,到競爭對手那裡挖牆角。直接導致競爭對手作者資源的枯竭。
當大量有分量作者紛紛加盟後,2004年底,起點召開第一次年會。出席的人中,有今何在、飛凌、血紅、韋小寶、流浪的蛤蟆等那一年實力在網路寫手中名列前茅的作者。在會上,起點以百萬年薪簽約血紅的方式,告訴業界網路文學有金子可挖。從而正式宣告了黃金時代的開始
但是,當時業內公認的第一文學網站,卻不是起點而是幻劍。
無論加盟盛大的機會錯過,還是起點的挖角,都沒有真正打敗幻劍。無論當時的優秀作品數量還是讀者忠誠度,它都不遜於起點。但是,金錢的作用不止在其誘惑 力上,還體現於他的破壞性。天照去後,幻劍的新任運營者以一種狂野的姿態,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始了自殺,或者說,自殺其實早就開始了,只是大夥沒有注意到罷 了。
在群雄並立時刻,幻劍的作者團隊,本來絲毫不弱於起點。他們擁有血紅、唐家三少這樣的人氣作者。也擁有阿越、胭脂魚這樣的中流砥柱。還擁有創作了網路文學里程碑式作品的《誅仙》。
但是,某年某月某日,幻劍編輯開會,認為本站人氣最高作者血紅的作品內充滿暴力內容,決定將其撤離首頁。導致血紅的憤然出走。
某年某月某日,幻劍編輯以不到出版收入三分之一的價格,買斷了唐家三少的作品。但運營主管認為投入過高,勒令編輯取消了合同。導致唐家三少離開。
某年某月某日,幻劍因為不到兩千元的三角債務,拒絕支付《曲線救國》作者無語中的稿酬,導致曲線救國中途終止。在起點另外開了續集。
2006年某月某日,幻劍的幾個作者碰頭,提起自己至今被拖欠的區區數百元稿費,滿臉郁悶,後來很多事大家都知道了.......最後他們都去了起點。
當 幻劍日漸衰微,龍的天空退出競爭後,起點一家獨大的局面便開始形成。這是黃金色的時代,投入了大把資金的盛大是要賺錢的。而錢從哪裡賺,有人做了份調查報 告,居然發現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上文學的閱讀者成分已經與2001年初截然不同。2001年上網讀小說的人,以白領,事業單位閑人、在校大學生為主。而 到了2004年,網路閱讀小說的主流大軍卻成了網路游戲愛好痴迷者、初高中生和一些社會邊緣人群。白領讀者群依然存在,但人數規模上已經不能再被稱為主流。
於是,如何賺取主流讀者的錢,成為各大文學網站運營者最關心的話題。黃金時代的最後一抹余暉消失,白銀時代開始
6、白銀時代
————資深讀者將剛剛開始網路閱讀的人稱為小白。而小白,卻恰恰是最肯為喜歡的作品而花錢的。他們為很多質量不高,毫無特點的網路小說大把大把的貢獻銀子。所以,那個時代可以被成為網路文學的白銀時代。小白的白,銀子的銀。
有心的運營者發現,在2004年,網路小說的閱讀人群與網路游戲的追捧人群,居然有了將近60%的重合度。為了賺錢,網站也不得不調整思路,給更新速度快,語言簡單的作品創造更多的曝光機會。
2004年,撒冷的《yy之王》連續數周被起點重點推薦,訂閱成績一漲再漲。而yy兩字,恰恰是意淫的縮寫。從名字上看,讀者就會知道此書是讀起來快感 十足,但不追求內涵和高度的作品。大多數讀者要的就是這種輕松愉快的感覺,yy之王,無論更新速度和內容,都讓他們如醉如痴
而與撒冷同一 時代的網路寫手們卻發現,原來起點的首頁封面推薦居然對他們的訂閱量提高有如此大的幫助。於是,眾寫手各展神通,紛紛要求首頁推薦。為了平息作者們的抱 怨,也為了刺激作者加快更新速度。起點想了一個非常高明的辦法,建立vip讀者投票機制,每位vip讀者每月擁有一票,投給自己最欣賞的作品。而名列前五 作品的作者不但能在當月拿到額外的獎金,還可以獲得下月的首頁封面推薦一次。
制度執行的第一個月,煙雨江南的《褻瀆》,流浪的軍刀的《終生制職業》,鋒銳的《復活戰斗在第三帝國》,血紅的《升龍道》,酒徒的《明》,入選前五。(年代久遠,記憶可能不準,請大夥指正
制度執行的第二個月,前五名的作品與第一個月差別甚微。
制度執行的第三個月,由開玩笑和起點編輯314二人合寫的重生類小說,以每天三更的驚人速度推出,快速爬上vip推薦排行榜。
之後,所有讀者都發現,原來兩天更新一次,或者一周更新兩次的寫法不成了。讀者都是急性子,需要速度。於是,一天更新一次,成為網路寫手的最基本速度要求。
開玩笑和314二人的作品開啟了兩個先河。第一,速度流。第二,編輯兼職寫書。看到作者們稿費越賺越多,看到314通過與作者合作寫書賺取了大筆稿費。 起點的很多編輯都坐不住了,紛紛兼職干起了寫手。但是,當教練的人未必會踢球。編輯能發掘出好作品,卻未必能寫出令讀者滿意的文字。當發現自己的訂閱與預 期相差甚遠之時,起點的某些編輯開始充分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無論寫得好壞如何,多來幾次首頁封推,肯定能拉來一批小白讀者。即便有大量小白發覺上當,起 點是發展的,小白是源源不斷的。騙一個算一個
筆者不知道現在的起點有沒有把編輯群起寫書的那段時間,看做戰略失誤。在幾個月之後,編輯們終於停止了這種自己踢球,自己當裁判的無聊行為。但是,作者們的更新速度卻再也降不下來。日更一萬,天天不斷,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新寫手的必然崛起模式。
提起速度流的代表,無疑要提雲天空和唐家三少。前者一年至少400萬字的寫作量,讓人望塵莫及。而後者,憑著簡單直白的文字作品,暢通海峽兩岸。起點在得到唐家三少加盟後甚至做出評價,唐家三少的商業價值,至少值四億。唐四億之名,也一時成為網路美談
速度流同時風行的,就是種馬小白文。所謂種馬,便是男豬腳憑著超常的泡女人手段,從天堂里的天使到地獄里的魔鬼,一概通吃。被吃之後,女人們還對男豬腳死心塌地,不離不棄。甚至樂於為他做出一切犧牲。 非但是起點,其他文學網站也開始了瘋狂的更新,瘋狂地打擦邊球。
沒有競爭者,前方是一片荒野,起點怎麼走,都是正確的路。它越來越像一匹脫韁野馬,越來 越遠離文學傳統。越過青銅時代,一頭扎向了冰冷的黑鐵時代 。

『叄』 網路文學的發展背景

背景
1、信息時代的來臨
進入世紀,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中國正在空前地邁向一個信息時代。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注6)公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上網用戶人數達五千八百萬人,網民總量居世界第二。網民結構更趨優化,網民信息消費追求品質,上網行為趨於理性。而付費網民的出現並逐步增多當屬今年中國互聯網業最重大的變化。與互聯網迅猛發展相一致,以網路為平台的網路原創文學也有著令人吃驚的發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學網站或網路文學頻道彷彿雨後春筍一般映入網民的視野。資料顯示:全球有中文文學網站3720個,中國大陸有以「文學」命名的綜合性文學網站約300個,以「網路文學」命名的文學網站241個,發表網路原創文學作品的文學網站268個,小說網站486個,詩歌網站249個,散文網站358個,發布劇本的75個,發布雜文的31個,發布影視作品的529個。其他各類非文學網站中設有文學平台或欄目的網站共有3000多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號稱「四大門戶網站」的搜狐、雅虎、新浪和網易(注7)等大型綜合性網站都開辟了「文學」視窗,登錄大量的文學名著和網路原創作品,提供了豐富的文學信息,它們在文學平台設置、欄目鏈接、文學容量和信息更新等方面,都為許多專門的文學網站所不及。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時代的來臨為網路原創文學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使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因為互聯網所提供的平台,網路文學才有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局面,才被眾多的網民所熟悉和接受。網路在拉近科技與人們距離的同時,也拉近了文學與人們之間的距離,一句話,「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預言和夢想之所以實現,皆因我們處於信息時代。只要擁有一台電腦和電話線(寬頻當然不用說),只要不是文盲,無論這個人是何職業,在哪裡就職,都可以從事創作,作品的質量暫且不論,畢竟寫作水平因人而異,不分性別與年齡、種族與民族。而這似乎成就了網路原創文學「大眾化」與「多元化」取向的最根本原由。
2、社會生活:因網路而改變
電腦和網路的普及改變了社會的現代化步伐,使之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也在全方位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路,網路儼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電子商務、電子郵件、自動化辦公、信息搜尋等等。同時,網路也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工具,像在線游戲、媒體播放、到虛擬社區「灌水」等等,其中「灌水」由於能夠滿足網民們內心發泄與創作的需要,因而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網路應用的趨勢。在網上,由於作者可以是匿名的,發表的內容可以天馬行空,不必顧及別人的看法和意見,網民們可以自由地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當然這種表現是豐富多樣的,既可以是平鋪直敘的描述,也可以模仿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因為,在網上,沒有資深的編輯為作品把關,沒有評論家對你的作品戳戳點點,只有一個「斑竹」,就是這個「斑竹」,倘若你不是以色情、反動、變態的文字去刺激他,他是不會對你做任何反應的。從這種角度講,正是互聯網寬松的寫作環境,以及人們休閑的心理使網路原創文學更多地以不一而足的藝術形式關注當下、關注生活,這也是「灌水族」的生活,同時也是許許多多網民的生活。
感想:
應該說,網路文學審美價值的當下性與網路藝術形式的多樣性特徵是網路原創文學逐漸走向成熟的一種表現,而它的大眾化取向則更多的與其本質和內在性質相關。透過近幾年網路文學作品的變遷,可以看出網路文學日益成長為貼近大眾、反映大眾的文學,是當代文學「民間化」向度的延續和發展,其迅猛的發展態勢使之成為當代文學研究難以迴避的現象,甚至說成為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過分。同時,由於自身的傳播學特徵,網路文學也為文學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也是網路文學之為網路文學的意義所在。

『肆』 網路小說作者的創作歷程(追加50分)

其實在一開始,作家楊大俠演繹的更多作品是生活化的。在某次和版粉絲的互動中,權楊大俠創作了一部古裝武俠寫真大片,沒想到比之前的作品更受歡迎,之後楊大俠便開始嘗試穿古裝、寫古風、演古劇微電影,而後漸漸自己投入創作。

『伍』 網路小說與中國電影發展史的論文1500字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2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今日的美國巨片《蝙蝠俠ⅰ》、《蝙蝠俠ⅱ》、《蝙蝠俠ⅲ》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術動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個武術動作片中出現了許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3.1李小龍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李小龍從武術的詠春拳開始創造截拳道,而後進入影視圈,轟動世界影壇。從而使中國武俠電影又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龍作品有童年時期的作品《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鴻》;1969年《丑聞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門》;1973年《猛龍過江》、《龍爭虎鬥》;1973年《死亡游戲》(未完)。

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這部武術動作片,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所製作。該片成功塑造的中國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帶動了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主角李小龍由此而成為了一代國際電影巨星。

3.2 成龍

出生於1948年的成龍,數十年的從影使其成為全球的公眾人物。他的電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為他奠定了武術動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有《群龍譜》、《A計劃》、《蛇形刁手》、《奇跡》、《紅番區》、《霹靂火》、《簡單任務》、《我是誰》、《一個好人》、《尖峰時刻》等等。成龍1995年就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社會學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被評為十大電影佳片。成龍熱心於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尤其是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當形象大使。

3.3李連傑

1996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李連傑作品專輯展映」,出現了異常熱烈的哄動場面,反映了李連傑已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在歐洲備受矚目的中國功夫明星。李連傑的武打動作,除了傳統的中國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動作特技效果。李連傑成功地打入了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

李連傑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華英雄》;1989年《龍在天涯》;1991年《黃飛鴻》;1992年《黃飛鴻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獅王爭霸》、《方世玉》、《太極張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將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連傑的身價隨著其名聲業越來越高,從1982年《少林寺》的數百元,到1996年香港龍祥電影公司與永勝娛樂公司簽下了《黑俠》、《黃飛鴻ⅵ》等三部片子,達到了3600萬港幣;而以後的影片也在千萬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當》中的司馬劍(趙長軍飾)、《塞外奇俠》中的卓已航(原文慶飾)、《武林志》中的東方旭(李俊峰飾)等。在眾多的武術動作影片中,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達到了武術動作之最。而飾演《黃飛鴻》的演員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武術動作片名演員。如成龍、李連傑、洪金寶、元彬、甄子丹、趙文卓、王群、邱建國等;還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譚永麟、劉家輝、梁小龍等。在這其中《黃飛鴻》中的黃飛鴻(關德興飾)。1940年開始,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黃飛鴻》題材的電影。

4 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發展趨勢

從《定軍山》到《卧虎藏龍》再到2005年周星馳《功夫》、徐克的《七劍》的中國電影百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俠電影的發展趨勢。

4.1重視電影節的評選與獎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有3000多個,而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級電影節一共是11個。在這林林總總的電影節中,其中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商業性最強的電影節之一。中國的電影界對此十分重視與關注,如張藝謀近年來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劍指奧斯卡,而且都是與武術動作片有關的電影。

對於中國電影來講,奧斯卡不僅僅是一個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機會,更是一個爭奪世界電影市場的契機。參加奧斯卡,得獎不易,既使獲得提名也同樣具有意義。而如果獲得獎項,則對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提升和世界電影市場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01年的73屆在奧斯卡的獎項,稱為中國武術功夫電影的《卧虎藏龍》再一次使中國武術動作片亮相全球影壇。《卧虎藏龍》是由李安導演的,李安有著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美國的生活經歷。而整個劇組有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演員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演員組成。在獲獎的時刻,輿論界稱其為「世界華人的電影藝術成就」。

在奧斯卡的獎項提名中,《卧虎藏龍》得到了10個獎項的提名。最終得到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原作音樂獎等4項大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奧斯卡中的舉足輕重的獎項。

有意思的是,這部配英文字母的華語片還在美國引發了學中文的熱潮,甚至有的學校將《卧虎藏龍》劇本當教材用。

2005年,中國電影有了一個嶄新的評選活動——中國電影排行榜。排行榜4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提名。我們發現最佳製片人中的5部電影有2部是武術動作片,它們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個項目的提名。

4.2電影市場的票房價值杠桿

從票房價值來看,《卧虎藏龍》僅在北美就達到了近2 億美元的票房、台灣的會宇多媒體以8位數即千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卧虎藏龍》全球獨家動畫版權、包括碟片和商業性合作的授權等,《卧虎藏龍》得到數億美元的收入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英雄》在2004年的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後,在美國兩個周末的票房達到了1800萬美元,最後在全球達到了1.7621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英雄》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權被「索尼經典」購買了以後,其票房突破了7200萬美元。來自影片發行方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7月29日開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劍》,全國首個周末三天票房總計26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和《頭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時頭3天在東南亞已取得過4000萬的票房成績,發行負責人翁立表示,「從《七劍》的首周表現來看,總票房達到七八千萬難度不大。」因此《七劍》的中國電影排行榜估計也將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影排行榜以電影的票房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4.3娛樂性的武術動作片將異軍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譽為2005年的中國「首部現代功夫喜劇」。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勵志等多種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繼韓國影視明星張娜拉的電視劇《明朗少女成功記》創下收視高峰,並捧紅了張娜拉的亞洲小天後地位之後的又一巨作。圈內人把其稱作是中國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記》。雖然由於檔期的原因,張娜拉最終未能出演此劇,但《我的功夫女友》將中國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該片,希望引進現代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進內地的首部電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動作、喜劇溫情於一體的武術動作電影。該片由成龍監制,「成家班」參加了全部的拍攝工作。總投資為4000萬元的《精武家庭》有驚險的跳樓場面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而香港另一武術動作片的明星洪金寶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劇功夫電影《龍威父子》。《龍威父子》取景於雲南和廣西一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壯觀的瀑布河流更襯托出了中國武術動作影片的傳奇色彩。

在2005年的賀歲片市場里,以周星馳為主演的,作為新年賀歲片的中國功夫電影《功夫》展現了「電腦功夫」和武術真功夫的結合。此外,影片使這賀歲功夫片不同於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資1.5個億港幣,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萊塢影片的經典段落,十分搶眼。

沉寂了3年以後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俠巨片《七劍》。該片目前拍攝完畢,已經於2005年7月29日與觀眾見面。

『陸』 網路文學的現狀與前景

中國網路文學已經發展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網路文學的發展成就、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前景,有必要進行正確估價,以推動其健康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網路文學異軍突起是中國當代文學重要成就之一

20多年來,中國網路文學異軍突起,以驚人的速度繁榮發展。目前,網路文學在中國擁有4.55億讀者,注冊作者1755萬人,簽約作家100多萬人,存量作品約2500萬部,並以每年200多萬部的速度增長。可以說,網路文學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

盡管網路文學以其巨大影響逐步得到認可,但人們對網路文學的理解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廣義理解,從文本的創作、傳播到閱讀,這個過程只要是依託網路完成的,這種作品都可以稱為網路文學。這樣,大量自媒體寫作都可納入網路文學范疇。但目前文學界談到網路文學的時候,通常採用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隨著付費閱讀商業模式的建立,在網站發表的類型小說。

中國網路文學自發端以來,相當長一個時期處於自然生長狀態。所謂自然生長,就是在失去管理、約束的情況下隨意瘋長,其結果是在蓬勃發展、繁榮興旺表象下,因過分注重市場效益,一味追求「快」「長」「爽」,而出現了質量粗糙、內容低俗和背離主流價值觀的嚴重問題。後來大家不約而同以「野蠻生長、泥沙俱下」來概括中國網路文學這個時期的基本狀況。

玄幻小說是中國網路文學的重要類型,其在中國武俠小說、傳統志怪小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以及西方的科幻小說、魔幻小說的基礎上形成。歷史也是網路小說寫作的重要資源。網路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是穿越小說,它借鑒了玄幻、科幻小說的幻想性,以武俠、歷史、言情為架構,專注於敘述主人公在兩種時空下的生活狀態和沖突、雙重生活經歷的交叉體驗等。網路文學基本沒有進入的門檻,這使很多初涉寫作的作者往往選擇以模仿跟風的方式進行寫作,於是一些文學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被不斷強化,最終形成若干類型。實際上,通俗文學、流行文學基本都是類型化的。特別是當它與商業結合的時候,走類型化的道路幾乎是必然選擇。中國網路文學在發展中逐步顯示出商業價值,並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於是資本開始介入,使網路文學走上商業化的道路,網路類型小說空前繁榮。

『柒』 網路文學的發展

網路文學的興起與發展

王強
科技進步與藝術發展總是如影隨形。隨著互聯網路的蓬勃興起,網路文學正迅速成為新的重要文學現象。在互聯網上,不僅有許多網路文學站點和個人主頁,而且很有影響的國內網站如「新浪」、「網易」等,都專門開辟了「網路文學」頻道,建立網路文學代表作品的鏈接,提供專門空間供網民評點網路文學作家及作品網上也出現了一批為網民所熟悉的網路文學新人。同時,許多報刊、廣播電台開設「網路文學」、「文學在線」等專欄專版,連載、報道網路文學作品和最新發展態勢;出版社近年來也出版了「網路文全」等多套數十本網路文學作品。
廣義的網路文學分為三類樣態:一類是已經存在的文學作品經過電子掃描或人工輸入等方式進入互聯網路;一類是直接在互聯網路上「發表」的文學作品;還有一類是通過計算機創作或通過有關計算機軟體生成的文學作品進入互聯網路,如英國由「布魯特斯1型軟體」創作的電腦小說《背叛》,以及具有互聯網路開放性特點、幾位作家幾十位作家甚至數百位網民共同創作的「接力小說」等。現在人們所說的網路文學多是指首次在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包括那些經過編輯、登載在各類網路文學刊物的作品,個人主頁、電子公告欄上不經編輯、個人隨意發表的文學作品,以及一些電子郵件中的文學作品,甚至包括公共聊天室里具有文學性的對話等。這種網路文學又被稱作「網路原創文學」。
中文網路文學最早出現在海外華人創立的網路文學刊物中,如海外中文詩歌通訊網、中文網路文學刊物《新語絲》等。發展到1998年,開始出現了一部很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文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篇網路言情小說描摹了網上生活與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受,使用了一些只有網民才熟悉的「網路語言」。加上筆法細膩,情感真摯動人,因而被譽為「網路上的《泰坦尼克號》」。不僅國內許多媒體都有摘錄和報道,網上一些中文網站也頻繁加以張貼。該作品在台灣被改編成電影,在大陸也成為暢銷書。
國內的網路小說也不乏成功之作。1998年第六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網路小說《活得像個人樣》。小說生動講述了在電腦公司工作的年輕職員「我」與女友碎碎的故事和與網友從網上交談到現實交往的經歷。1999年在網上「發表」、2000年出版的長篇網路小說《晃動的生活》,以一位現代都市女性良三對自己生活成長經歷的回憶,講述了生命歷程中親情友情愛情的甘苦,塑造了大馬、伊五、李威兄弟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被許多網友稱為1999年度最佳網路小說。
網路文學是一種互動式的大眾文學。如接龍小說的出現,就充分體現了互聯網路開放性、即時性、互動性特點,使文學創作變成了一項集體參與的文學活動。1997年4月,加拿大在互聯網路上舉辦了一個「全國小說」的寫作活動。參加活動的作家一共有十二位,代表加拿大全國十二個省區的作家。十二位知名作家圍繞「跨國故事」這一主題在十二個小時內完成了一篇集體創作的小說。由於這篇「全國小說」寫作形式別開生面,引起許多加拿大人的興趣。國內網站也有這種活動。1999年1月開始,新浪網與《中華工商時報》聯合舉辦為期一年的接龍小說活動。小說題目為《網上跑過斑點狗》,第一部分由一批青年作家寫作,其餘由網民和讀者共同續寫。小說試圖反映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沖突與影響,揭示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後來因網民反應不積極等原因而夭折了。
網路文學篇幅相對較小,傳播非常迅速。篇幅較小,一方面是因為許多創作者的創作動機是有感而發、即興創作,還有的受上網時間限制,另一方面從接受者來說,網民們沒有時間和興趣瀏覽那些長篇大論的東西。為了吸引網民的興趣,一些網路作家坦陳,在從事網路文學寫作時,需要不停地抖一些小包袱,三五百字就來一個小包袱,大的情節轉折就來一個大包袱。網路文學的長度,就網路小說而言,目前一般為一千五百字到五千字,兩三萬字的作品就算是較長作品。同時互聯網路的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地域限制。
互聯網的開放性、平等性特點,使網路文學成為完全個人化的文學,無須任何編審就能夠自由發表。這一方面打破了傳統精英作家的話語壟斷,使互聯網路成為網民「發泄」和「表達」的最佳媒體,並且能夠實現作者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的充分交流;另一方面,缺少內涵、隨心所欲的「貧血」作品充斥網上,「垃圾太多」成為網路文學的一個弊端。批評者認為,網路文學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和關注人類命運的精神。文學的理想已經日見稀少,剩下的是想像和刺激。網路文學引起人們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如網路文學批評非常薄弱;網路文學的著作權問題等等。
網路文學目前還處在自發、隨意的創始過程中,還難以與傳統的紙上文學相抗衡,多數作品在藝術上和思想深度上還遠未成熟。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網路這一新興媒體給了廣大文學愛好者一個自由的創作空間和發表園地。特別是互聯網上的文學青年,成為文學的新生力量。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目前國內上網的網民百分之八十七以上是三十歲以下的青年人。網路文學給跨世紀的中國文學帶來不少新鮮的空氣。網路文學目前良莠不齊的現狀更需要網路界、文學界的有識之士共同關注,共同努力,為網路文學的健康發展培育一個良好的氛圍。
《人民日報》 (2000年11月11日第六版)

『捌』 淺談網路小說發展契機引言咋寫

小說的引言應該是吸引讀者,然後讓更多的讀者來看,一般在寫引言的時候總結一下自己最新的情況。然後再說一下,為什麼寫這個新的小說

『玖』 談網路小說的發展趨勢

網路小說不是產業,但是好歹算個行業。雖然是不太有前途的行業。
網路小說的過去咱就不回顧了,因為自從那次出醜後大家都知道我歷史差。
網路小說的現在,就是這個樣了:除了個別極品,其他都是垃圾。由於網路的便捷性,和網上商店一下,跟風成了潮流。都想做倒爺(就是教少投入技術含量,而只在形式和操作流程下工夫,推銷超低端及不合格產品,常用方式是跟風和以次充好的個人或者團體),不過倒的是文化而已。

網路小說的行業周期分析:就目前來看,網路小說應該是逐漸度過成長期,正向成熟期邁進。理由:
1,網路小說的消費群體已經成熟,不管是出錢的還是小白。至少有固定的群體在每天嗷嗷待哺的等著大神小神們做一件固定的事情:更新。
2,網路小說的運作模式也在趨於成熟,開始的全免費到後來的VIP到現在的買斷,雖然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是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完成一個網站、作者、讀者三方都滿意的博弈。雖然目前運作模式不穩定,但我們都知道了我們的努力目標。
3,網路小說的行業競爭規則正在建立,出現了不少專業作者(雖然大多數水平不咋樣)。但大家都知道網路小說的優勢,開始建立起了自己的門檻,那就是:更新。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他能將大多數非專業寫手擋在競爭資格之外。
4,網路小說還有有很多東西不夠成熟,比如寫手的水平,網站運作模式,收費和給作者計酬的方式。因此不能說他在成熟期。

網路小說的未來:
發展方向:寫手專業化,作品特色化,運作成熟化,免費還是收費化?這個我答不上來。
寫手專業化:日更5000或1W這樣的事只有吃這晚飯的人或者個別超人(像李思遠和煙大這樣的人)才能做到。而各位寫手越來越成熟的描寫修辭手法,也不是那些臨時興之所致能學得來的。一句話,那種非專業的,文筆不咋地的,還有TJ的,都將被擠出競爭行列。他們也許會因為一時靈感的出現成為瞬間流星,但絕對不能長久。
作品特色化:相信天天做倒爺的二流寫手們遲早有一天會覺悟,弄些沒技術含量的,低門檻的,人人都能寫的東西是不具備競爭力的。跟風也許會讓你的小說紅3天,但第4天你就將面臨餓肚子的危險,而越來越苛刻的小編也不是是干飯的,稍不小心你的作品就可能撲街。雖然我不否認由於網路小說的低門檻,大量的垃圾作品和打擦邊球的半黃不黑的18禁讀物扔將永恆存在,但那隻換不來白花花的銀子,寫了除了自慰以外還能有什麼作用呢?經濟規律告訴我們,要生存,就要有核心競爭力。網路小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就是特色,像各位大神的書,有哪兩個人是雷同的?(例子我就不舉了,不然老說煙大大家都會覺得沒意思)所以,在未來,自己的特色才是作者生存的生命線。
運作成熟化:讀者在思考,作者在思考,老闆(網站)也在思考。如何讓三方滿意?如何提高網站訪問量?如何賺錢多?這都是網站要思考的問題,目前看來,這些運作程序沒被編寫好。但是從17K的讀者調查來看,他們在努力的做,不止他們,相信所有網站都在做這樣的思考,不過咱不急,身為一個老闆,他們有的是忠臣良將,他們遲早會思考出來一個讓咱滿意的答案的。因為他們是一個團隊。
免費還是收費化?這個問題很難說。因為這畢竟是網路,要盜版太容易了。而且,和游戲一樣,只要有一個網站大開免費之門,那其他的網站受的損失可就不像現實那麼小了。因為至少,現實還有個地域限制。個人的感覺是很有可能走上像博客一樣免費+打廣告的路子。

『拾』 網路小說興起的原因

恩 這個問題因為我感興趣 所以談談自己的觀點1 首先不得不說 是網路的大發展 中國的網路技術 從90年代後 才有了長足的進步 特別是在2000年後 網路逐漸開始普及 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網路和電話一樣 也成為了家庭和學習的必備品 這就為網路語言 網路交流 網路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石 網路小說 可以說是傳統文學小說的一個另類 但是卻也屬於其中的一個外延的形式 那麼 在各個領域深入同化 並不斷的交流融合的過程中 文學語言藉助網路平台而成為一種新的語言的大趨勢已經來臨 網路語言 就是新的時代的語言和新型小說的生力軍2寫作形式的變化和發展 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手稿方式 在一定的程度上 和80 90一代的成長的環境是有關系的 當代 這個X0後的說法已經被很多人廣泛的接受了 90的非主流不論知道其內核否 都已經承載了一種新的文化 和代表著更新的方向 對於小說藝術的多元化 也是一種更加明確而新鮮的創造3題材的增加 視野的開闊 品味的差異性 而歷史的發展 總是在一定的思潮下 不斷的向前推進的 比如我們中國文學70年代的傷痕文學的所謂稱呼 就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誕生出來的一個新的雛形 而現在 新的小說樣式和新小說的字樣 就不再陌生化 西方的主流文學越來越影響到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 並且我們在吸收和學習中 也不斷地在保留傳統中國古典文學優勢的基礎了 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創新 那麼 網路小說 就是生力軍或者是後起之秀簡單地說這么多吧 自己的感覺而已 不論對錯 只是一種選擇

閱讀全文

與網路小說的發展徵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遊寫小說的小說 瀏覽:196
男男道具調教總裁小說 瀏覽:851
背d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978
重生豪門沖喜攻略小說 瀏覽:371
迷茫之戀小說全集第90集 瀏覽:921
女主重生前被校園霸凌小說 瀏覽:281
寫小說查資料的技巧 瀏覽:616
女主是一名軍官冷到無情的現代小說6 瀏覽:812
活著小說網盤 瀏覽:369
楊過冀子全文小說 瀏覽:481
關於道士捉鬼的有聲小說小說 瀏覽:327
尋畔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答案 瀏覽:464
校園大哥混黑道小說 瀏覽:310
中篇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705
獵人同人小說包 瀏覽:560
越獄bg同人小說 瀏覽:383
校園系統泡校花小說網 瀏覽:669
逐月之月作者的小說清竹 瀏覽:607
傳奇法師異界小說排行榜 瀏覽:805
n作者不詳小說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