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舊武俠小說弊病

舊武俠小說弊病

發布時間:2021-08-03 08:52:55

A. 誰告訴我武俠小說的定義

一、武俠小說的分類與層次

以個人的閱讀及賞析能力,我將武俠小說劃分成了三大類別和四種層次。

三大類別是:

(一)、純粹性的虛構武俠小說。我這里所指的,是那些完全用來描寫虛構而成的武俠世界(或社會)中的武俠故事。此類作品在當今眾多的武俠小說中的數量與質量當中所佔的比例很大,在目前所有的優秀武俠小說當中,有接近半數的作品便是屬於此一類的作品,這類的武俠小說是武俠小說中的一支主流派。

(二)、摻雜著歷史性的武俠小說。這里主要是泛指在其作品當中包含有著真實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武俠故事。這類作品在總的數量上要比前者稍少,但其作品的質量及成就,卻是絲毫不比前者遜色,甚至要強於前者。是武俠小說中的另一支主力軍。

(三)、具有較高文學性的廣義武俠小說。這類作品在總體數量上相對於前二者要少的多,但其在文學意義上的造詣和成就,卻是三者當中最高的,也產生了為數不多的前二者在文學上所無法產生的經典偉大的作品,其作品多為短篇,長篇甚微,雖只有一部勉強可歸為其類的《水滸傳》,卻已是足可百世流芳,千古傳誦不衰了。

四種層次是:
(一)、一般的武俠小說。
(二)、好的武俠小說。
(三)、優秀的武俠小說。
(四)、偉大的武俠小說。

在此先來說說一般的武俠小說,其餘三者將在後面作專門的論述。

所謂一般的武俠小說,即文筆順暢,文理通融,文字語言無明顯毛病,有較完整的故事,有最起碼的情節,有一個確定的主題和有一定的思想內涵。這樣的武俠小說,如今在市面上各種通俗的刊物當中比比皆是,可在網路當中的武俠作品中,這樣的作品卻大概只佔了其總體數量當中的百分之一左右,而另外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則只能算作是「武俠作文」了,最後剩下的那百分之零點幾的作品,可勉強算作是稍好的武俠小說。再嚴格苛刻一點說,在整個網路的武俠作品中,真正能夠算得上為好的武俠小說絕不會有超過十篇,且全都是些中短篇之作,長篇為零。至於優秀的武俠小說,在整個的網路當中,至今仍是看不到其有任何絲毫的蹤跡,在以後也將恐怕不會再有。當然,以後若是採取網上辦刊發表並能夠支付與傳統紙張刊物同樣的稿酬方式,這就得另當別論了。如果有這一天,那麼以後的網上閱讀也必定會是付費的閱讀方式了。

二、武俠的定義和武俠小說的形式

用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通俗的解釋,武俠就是以武行俠。武俠小說如今之所以能夠以單獨的類別從其它類別的小說當中劃分出來,也正是因為這種較為特殊的性質關系。

武俠一詞最早的來歷與出現我不太清楚,也懶得再去考證。但是,依照漢文詞語的造詞常規來解釋分析,一是主謂分明,二是朗朗上口。在只有兩個字的詞語當中,排在前面的第一個字應該是最重要的根本所在,武俠中的武字,顯然也是這種意思了。

和所有漢文詞語一樣,武俠一詞之所以要把武字排在前面來顯示其最主要的地位,這絕不是隨手的杜撰和憑空捏造出來的,這其中的因果關系應該是一目瞭然,明白無誤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武字的意思:關於軍事或技擊的。軍事上的武指的是武裝和武器,而技擊上的就是武術了。然後,再讓我們來看看俠一字的意思:舊稱依仗個人力量幫助被欺侮的人或行為。

這樣一來,我就很明白武俠當中為什麼要以武為主的了。既然俠是一種依仗個人力量幫助被欺侮的人或行為,那也就是說沒有個人力量的人是很難或根本不可能可以行使這種行為的。而這里的個人力量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下應該是在指武力,武藝的力量。當然,也包括有權力的力量,財的力量或是其它一些特殊技能的力量(比如醫術),所以可以說,一個人若是想行俠仗義,就必須得具備這些力量中的某一種力量,如果都能夠具備,當然就更完美了。有權力的人的俠行為主要表現在主持正義,鏟除邪惡之上;有財力的人的俠行為主要表現在仗義疏財之上;有醫力的人的俠行為則主要表現在救死扶傷之上;而有武力的人的俠行為表現就比較廣泛了,由於武的特殊性,擁有武藝的人(特別是擁有高強武藝的人)大多同時也會擁有一定的權力,財力和醫力,這就直接促使了擁有武力的人在俠行為上踴躍而廣泛的出色表現了。武在俠行為當中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主要因素和地位。

既然有了武俠一詞,又有了武俠小說這一單獨的類別體裁,武俠小說就應該是專指以武行俠為主的題材小說。完全脫離或是拋棄了武的俠小說,只能算作是俠義小說,而不能說是武俠小說,不然,武俠小說的特定意義就失去了意義所在。你要寫沒有武的愛情俠義小說當然可以,但這只是情俠小說,不能說是武俠小說;你要寫沒有武的文人俠義小說也很好,但這只是文俠小說,也不是武俠小說。既然叫武俠小說,就必須得有武有俠,不然我們干嗎還要叫什麼武俠小說了呢?我對當今的某些對既沒有武又沒有俠的小說硬是稱之為武俠小說的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我們大家都知道,愛情是情感當中的一種情感,可是誰又會把不是描寫愛情的情感小說叫著愛情小說呢?小說既然有了詳細具體的分門類別,就應當有個涇渭分明,一旦混淆不清,就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各門各類的學科之所以分類得越來越細,越來越專一化,不正是在要避免這種混淆的情況嗎?

在武俠小說這類題材當中,武是毫無疑問和必不可缺的因,而俠則是其必然的果,是武的一種延伸和升華的行為結果。所以說,沒有武的武俠或是沒有俠的武俠,就好比是沒有因的果或沒有果的因,這是一種不倫不類和匪夷所思的謬論,是極其滑稽和可笑的事情。

至於武俠小說中的武行為(指打鬥場面)所佔篇幅的比例,這就得因文而異了,只要不過多就行,不多言。

三、神話與童話,劍俠與武俠

福克納曾經說過要成為作家所必需的三個條件:經驗,觀察和想像。虛構是小說最根本的特質之一,作為題材較為特殊的武俠小說,其巧妙的虛構想像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來說,所謂的武俠世界或是社會幾乎完全是一個虛構的事物,這種事物只存在於人的想像與夢境當中,是中國式的一種特有的「童話」。

童話是舶來品,中國以前是沒有的。但是,中國卻有著與之極為相似的神魔文學(或叫中國神話),中國神話的產生歷史之悠久,是完全可以追溯到在文字產生以前的時期的,與每一個民族一樣,中華民族對神魔(或是神靈)的崇敬,畏懼和嚮往,是任何其它事物都所不可替代的。

神是正義的代表,魔是邪惡的象徵,同樣都擁有匪夷所思的力量。在古代社會的很長一段時期之內,神與魔都是屬於統治階級用來迷惑、威懾和統治廣大民眾的一種獨有的強有力的神秘工具。

古人在長期對神與魔的敬畏嚮往之後,不管是統治階級還是被統治階級,對始終都見不到其蹤影的神魔不然而然就難免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的懷疑。但是,由於神與魔那被過於誇張了強大與匪夷所思的力量,誰都不敢公開來張揚自己的這種懷疑,於是,一種新的形象便漸漸開始產生了,這就是同樣有著某種超能力的人:即劍俠(或劍客)。

劍客的出現最早是在奴隸社會時期,最初的劍客完全是統治階級的產物,在冷兵器統治的奴隸社會,平民百姓是絕對不允許擁有兵器的,有的甚至是連切菜用的菜刀都不允許擁有,奴隸們更是連自己的姓氏都不能擁有,技擊之法(武術)同樣如此。

初時的劍客大多是一些貴族門下的食客或是門人,有了劍客,江湖隨之產生形成,從而也直接導致了武俠故事的產生與形成,直到武俠小說的出現,幾乎在過去所有的武俠小說當中,具有神奇武藝的劍客都是必不可缺的最主要核心人物。

於是,武俠與神魔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其天馬行空隨心所欲般的虛構想像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清未及近代的武俠小說當中,這種虛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造成了千遍一律和泛濫成災的雷同與重復,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以及維護封建統治政權的主題成了舊時期武俠小說當中唯一在表達的中心思想,完全虛構誇張了的故事情節及人物自然也就是這個時期里武俠小說中的最大弊病。所以,這個時期的武俠小說即使是文字再優美,想像力再豐富誇張,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較好的武俠小說,而算不上是優秀的武俠小說。

到了現代,特別是在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這七十年間,武俠小說可以說完全有了質的飛躍,不論是思想上,人物上還是情節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進步,這也就難怪在某些外國人在看了這時期里的中國武俠小說之後高聲驚呼:「優美的中國童話!」了,從某些方面來看,這還是很有其的道理的。

四、什麼樣的武俠小說才能算是好作品

好的武俠小說最起碼得有一個好的故事,好的主題,好的人物和好的文字語言。

(一)、小說是由故事發展而來的,寫小說實際上也就是在寫故事。不論小說發展到什麼樣子,它永遠都不可能是無故事的,對故事的構思與想像,這是每一篇小說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對通俗小說形式的武俠小說,故事情節的精彩性就尤為顯得重要,這一點與純文學的作品更注重思想深度是有所不同的。

由於武俠小說的基礎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個虛構而成的空間當中,所以它的故事情節以及人物就更能夠得以最充分的想像和隨心所欲的誇張,長篇的武俠小說更是如此。

短篇小說,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短篇小說,它所能表達出的只是某一段時期生活片面中的一些啟發閃光點,從而達到感動或是吸引人的內心,這是短篇小說的共性。長篇則不同,長篇的武俠小說如果沒有一個能夠吸引人的好看的故事,不管它的主題有多好,也不論它對人物描寫刻畫的有多麼地傳神逼真,文字語言有多麼地嫻熟精美,若想要取得真正的成功,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可是反過來我們卻又看到,由於武俠小說的某種特定性,它的故事范圍面的選擇又顯得有些狹窄起來,這樣就直接造成了眾多相仿的重復與雷同,從而一再對一些早已是泛濫成災和千篇一律似的題材故事進行一味地攝取利用,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地讓人對武俠小說的模式產生了一種較為厭惡的抵觸和錯覺,這不得不說是當前武俠小說當中一個令人難堪的通病與弊端。

作為好的武俠小說作品,最起碼應該要擺脫這種現象,力求能有一個新巧的創意和構思,讓人有一種令耳目一新的感覺,否則,也就只能是淪落到俗套中的一般武俠小說中了。

(二)、武俠小說的主題。好的武俠小說的思想主題至少應該有其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寫小說本身就是在用一種藝術的手法來對現實生活進行發掘,發展,發言,發現和誇張。武俠小說中的環境雖有別於現實生活,但它卻不能過多地脫離於現實生活,脫離了現實生活的武俠小說,它的生命里與生存力是極其脆弱不堪的。

武俠小說的故事內容雖然很難離得開打打殺殺的場面,但是它的主題思想卻應該遠離暴力與邪惡。好的武俠小說的主題思想應該是健康向上的,歌頌美好,批判丑惡,這也是應該是所有文學作品不可或缺的一個主題思想。武俠小說就更應該如此,俠即代表正義,也是用武來除惡揚善的必然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武俠小說的唯一主題思想就完全應該是除惡揚善。當然,我這里所指的除惡揚善,並不單單是指除暴安良和劫富濟貧,它應該是更廣義的和更深層次的。

(三)、人物是小說的靈魂。同樣,不論小說怎樣地來發展更新與轉變,它不可能是無人物的,即使當今一些標榜自己是最前衛的一些新新小說,它同樣也需要一個敘述者,同樣會有他的敘述視角和敘述態度。

沈從文先生曾在他的寫作論述中說:「小說應該要貼再人物來寫。」好的武俠小說中所刻畫的人物,最起碼應該要逼真,有栩栩如生的感覺,而且刻畫的還要合理,要與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環境相符合的邏輯,而不是那種兩顆聰明的腦袋在打架。

古龍的武俠小說在描寫人性之上應該是很不錯的,再加上他那些匪夷所思故事與武功,他的武俠小說能夠擁有那麼多的愛戴者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總體上我卻應該他對人物的刻畫並不是很成功的。幾乎是他筆下所有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聰明的讓人感覺到是那麼地相似與雷同,這些人物因此也就多少失去了自己鮮明的個性,而顯得有些千遍一律了。

相反,金庸在人物刻畫上的處理則明顯要比古龍好,傳神、合理、豐滿,這也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在總體的成就上要高於古龍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四)、寫小說就是在寫語言,有關這樣的話中外有太多的大文豪大作家都說過多次。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好的小說就必須得有好的語言。

語言是所有寫作的基本功,也是體現一個作者真功夫、真伎倆的地方。小說的語言是每一個小說作者最無法藏拙的地方,沒有好的語言的小說,或許能夠在一時藉助情節與對話來聽人喜歡,但是卻無法能夠獲得長期的認同。

現在是武俠文學愛好者多得不得了,其中大多不是模仿古龍,就是模仿溫瑞安,為什麼?恐怕除了自身喜愛的因素之外,文字語言的功力欠缺應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我已經是沒辦法看下去了,語言實在是有些糟糕。而古龍的一些優秀作品卻仍然還有讀的慾望。古龍的文字語言應該說還是相當精煉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容易模仿,其實不然。在當今所有的所謂古派風格的作者或是寫手當中,形似的太多太多,而神似的卻幾乎還找不出有一個。單說古龍作品中的那些看似不經意卻隨處可見的寥寥數筆對人物或是風景的點綴,眾多的模仿者即無法做到,別的更深層的描寫就更不用來說了。

金庸的文字語言算是地地道道的半文言半白話文,在「五四」以來的很長一段時期里,這種語言也是眾多作家所喜歡的一種主流文字語言,近年來雖然被更通俗更白話的語言所取代了其主流的地位,卻仍然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作家喜其不棄,好的作品也時有出現。

總的來說,好的武俠小說就應該是一朵明艷照人的花,它能夠讓人有賞心悅目的感受,讀起來會覺得有趣和有味,讀完後更會有一種受益的收獲。

五、意境——衡量優秀武俠小說的標准

一部優秀的武俠小說,它必須包涵有一種美好的意境。這種意境,便是優秀與好之間的根本區別。

清代文人樊志厚曾著文說:「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險勝,或以意勝,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字。...二者常互相錯綜,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廢也。文學之工不工,亦視其意境之有無,與其深淺而已。」

樊志厚這段話的意思既是:一部作品有無意境,或是擁有怎樣的意境,便是決定這部作品的品級關鍵。清末大宗師王國維也說過類似這樣的論點:「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於第一流之作者也。」可見意境在評論作品上的重要性。

所謂意境,用我國古代文論的比喻便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

優秀的武俠小說應該是縱身跳出武俠本身之外的,有優秀的文字語言通過比喻、象徵和暗示來擴展其細節,場面以及情節形象的藝術功能,使讀者沉浸其中,生發感應,領略和享受藝術的美感,從而達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妙意境,只有擁有了這樣意境的作品,才是能夠稱得上是優質的作品的。

六、日本武學武俠小說與中國文人式的武俠小說

中國的武俠小說之所以會被國外的文學界稱之為「中國式的成人童話」,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社會環境是一個憑想像而出的虛構世界,而同樣也是武俠小說的日本武俠小說,國外文學界則不以童話來常稱呼或是冠名,這是因為在日本的歷史上確實有過這樣一個過著在刀口淋血的武士時期的階層生涯,而中國的歷史上卻沒有象中國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那種時代。所以,日本的武俠小說描寫的即使有多麼地神奇,它的真實的內在卻都是不會怎樣離譜的。

日本的武俠小說大家首推宮本武藏。宮本武藏的武俠小說可說是讓西方了解日本精神的一個窗口,他的影響重大,意義深遠,這是金庸很難望其項背和無法做到的。所以,金庸就永遠只能是做一個優秀的通俗小說家,而宮本武藏則可擠身於文學大師當中。

由於種種的原因,宮本武藏的武俠小說大陸中文譯本的質量不能盡如人意,值得很粗糙濫制。但是,其作品在國外的繁體中文譯還是比較高質量的,譯出了其七八分的神韻內在。古龍武俠小說創作的中後期,就從中借鑒了許多優秀的東西。反過來,金庸武俠小說的國外譯本就顯得有些不忍讀的了,除了與譯文作者有種種的原因之外,小說的本身恐怕也有一定的關系,這是一個讓人應該深思的問題。

同樣是輕生死、重然諾,超越人類體能和心智極限的武俠小說,日本武俠小說之中所表現出來的內在精神卻與中國武俠小說中所表現的內在精神不同。日本武俠小說所表現的精神是日本獨有而令人神往的「武士道」精神,而中國武俠小說所表現的精神是孔孟的「中庸之道」。

在對「道」、人格和俠者的氣魄表現上,日本武俠小說更強調和注重對武學精神的追求,偏重超越生命的極限,從而達到無我或忘我的至高境界;而中國的武俠小說則更偏重於故事情節上的傳奇性和博學的表現,這樣或多或少就有了一些落入文人式的文字消遣了,就使得中國武俠小說對現實的補足性上有些不如日本的武俠小說,在內涵的深度上落了後。

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就有些象中國與日本的圍棋一樣,眾所周知,圍棋是中國發明的一項腦力競技游戲,可是真正將圍棋發揚光大的卻是日本,這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圍棋人在對「棋道」上的追求與執著遠勝於中國的圍棋人,日本圍棋人完全是在用「武士道」的精神詮釋他們的「棋道」,在日本的幕府時代,日本棋界的爭斗悲壯而慘烈,生存與榮譽之間的殘酷,幾乎令人不敢想像。但是,日本圍棋人對「棋道」上追求卻超越了這一切,甚至是生命,這是中國圍棋人所不能想像和做到的。

中國武俠小說若想要突破,必須得在對現實深度的關懷和對生命人性高度的發掘上擴大和放開思路,否則,中國武俠小說將很難有所發展。希望一些真正有心在武俠文學這個天地有所追求的有才華的作者能夠好好深思一番。

七、有意義的武俠小說和有意思的武俠小說

從大的主題來說,文學藝術作品可劃分為有意義的和有意思的兩大類。

不論是哪一類的作品,他們在價值上應該都是均等的。簡單通俗地講,有意義就是講道理,而有意思則是在講故事,一個人若是知道了許多事情的道理當然的很有價值的;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很多事情的內容也是很值得的一種收獲。

因為有了純文學與通俗文學之分,意義深刻一詞又就成為了純文學與通俗文學之間的一個分水嶺,從而造成了多數人都認為通俗文學是一種很淺膚的文學,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意義和意思之間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它們的最高度是完全平等的。再說了,讓純文學來擔負起有意義作品的主要創作和讓通俗文學在有意思的作品之上發展的更好,這也不是一件什麼壞的事情,從而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賞」相結合,這對純文學和通俗文學都是一件十分有利的好事情。

當前眾多的武俠小說作者懷著對武俠小說振興的激情,一味地想多寫出一些有意義的作品來,這當然是值得贊賞和肯定的,但是這里卻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冷落了有意思的作品的創作,這就有些糟糕了。個人對武俠小說的創作是稍稍偏向於有意思一類的作品,而且覺得,要想寫好一篇真正有意思的武俠小說要比寫有意義的武俠小說的難度絲毫不低,甚至更難。而且,從現在通俗刊物的運作市場來看,多一些有意思的好作品,這是更能夠得到大眾的迎合和需求。當然,如果能夠寫出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好作品,那就更好了,這樣的作品若是多了,偉大的作品便將會從中橫空出世。

八、守望新的偉大武俠作品的降臨

前不久中國作家協會的主席將子龍先生在一次新聞談話當中曾自信地說:「由於各方面的條件和環境都已經成熟,這個將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中產生出新時期一代的文學大師!」

這實在是一個聽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此,我也祝願我們的武俠文學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中能夠產生出新的更好的武俠大師!

B. 傳統武俠小說是不是沒落了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大人講武俠的故事,進入小學以後,看武俠漫畫是主要的消遣。年初,我進入初中,班上同學大多開始看武俠小說,當時的台灣正是武俠小說鼎盛的年代,武俠小說的作家和作品多不勝數。最初是下了課或是放假開始時,大夥馬上到武俠小說出租店報到,後來看得著迷了,連上學也在書包中放很多武俠小說,帶到教室看,記得有一次被老師發現,還集體被罰站了一個下午。
當時武俠小說的作家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如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上官鼎、蕭逸、慕容美等,多是我們比較常看的,後來金庸集各家大成,並加入以歷史年代和人物為背景的寫法,使武俠小說到了金庸的時代,幾乎定於一尊。
七○年代初期,金庸封筆不寫新的武俠小說,而著手整理和修訂已完成的十五部武俠名著。那時電視媒體也逐漸成為人們娛樂的主流,小說的熱潮已不如以往,看武俠小說的新讀者逐漸減少,傳統和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至此也告一段落,因此稱金庸的武俠著作為「空前絕後」,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那個年代,還有一位令人難忘的作家,就是古龍。古龍早期的武俠作品乏善可陳,但大約在金庸封筆的前後幾年,古龍的寫作有了變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將偵探小說的手法融入武俠世界裡。古龍名著《小李飛刀》系統故事已運用了偵探小說的手法,後來古龍筆下的楚留香、陸小鳳、柳長街等主角,本質上是大俠也是大偵探。在古龍的武俠偵探小說(我如此形容它們)中,通常主角登場時,就有了很高的武功和智慧,在古代的時空背景中,與江湖中的邪惡勢力對抗,破解許多撲朔迷離的奇案。武俠小說刻畫的是鮮明的人物,偵探小說看重的是懸疑的布局和故事的發展。古龍中期的小說將這兩大特色融合得非常之好,寫出很精彩的小說,古龍是在金庸達到傳統及新派武俠小說的巔峰之後,第一個在武俠小說中有所突破的作家,尤其在處理人物之間的情感和對話上,古龍顯然有自己獨到的風格,可惜古龍英年早逝。
古龍過世後的十三四年間,由於各種媒體的大力發展,尤其是電子媒體的無遠弗屆,穿過國界,跨越文化,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困難,新的武俠小說創作要超越金、古兩位大俠,談何容易!雖然有以溫瑞安為首的幾位新銳武俠小說作家仍在努力耕耘,但武俠小說卻很難回到當年的盛況與榮景。
自從成立明日工作室以來,我一直想寫武俠小說,一方面是自己的興趣,一方面武俠小說的確是中國的一種國粹,而最近(2003年)我在進行的一部武俠小說《秦時明月》預計分為八部來進行,主要歷史背景在秦代,我花了許多時間先進行歷史的閱讀、考證與情節布局,從荊珂刺秦開始講起,將當時的儒道和諸子百家思想融入其中,一直寫到秦亡。這是一次重大的嘗試,我始終深信,武俠是全世界華人共通的語言,值得發揚光大。這個給你看看吧!哎就這樣!!!

C. 武俠小說看多了有什麼害處

家長不同意孩子看武俠小說,這個很能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中急切,總要孩子一心學好課內知識,爭取好成績。其實何止武俠小說而已,還有很多其他有益的事,家長都不讓孩子做的。
客觀說來,看武俠小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個度的問題,不能因為看武俠小說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武俠小說有很多寫得很好的,金庸的就不錯。但武俠小說中也有糟粕,讀武俠小說,千萬要注意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尤其是其中的武打,有宣揚暴力的傾向,對孩子的影響更甚,會讓他們覺得「武功」就是一切。但武俠通常都是宣揚一種「邪不壓正」,正義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的思想,還有一種「武德」,可以培養人的正義感。
另外,武俠小說為了爭取讀者,都寫得格外的情節曲折,也就特別地吸引人,一方面有助於培育孩子的閱讀和寫作,另一方面也會使人沉迷。
看問題要看兩面,武俠小說沒有所說的那麼好,也沒有所說的那麼壞,重要的是怎麼去看待和處理。它對有些人來說是黃金,對有些人來說是毒品。而父母總是小心謹慎的,或者還有已有的對武俠小說的刻板印象。
說道中國文學的精髓,武俠小說還夠不上,古代所說的十教九流,小說是不入流的,更不要說武俠小說了。中國文學的精髓,或者說思想精華,最重要的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假如要學真正的文學,武俠小說可以不讀,先秦諸子卻不可不讀。
在中國來說,小說的地位到了近代才真正獲得認可,這是因為人們認識到小說具有強大的社會價值,而武俠小說由於社會價值不突出,基本上只作為一種消遣,不怎麼被看重。現在當然對武俠小說是有新的看待的,這個問題需要研究。
總之,看武俠小說,即使是作為一種消遣,也未嘗不可,只要不影響其他的事就行了。這個時代應當提倡適度的寬容。父母也要相信子女有自控力才行,不必強行禁止。

D.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缺點呢

依我所見,金庸武俠小說主要有以下缺點:1、情節上有太多巧合。比如說《天龍八部》中段譽與幾位「妹妹」的糾葛,父親的風流債全落到兒子身上這要如何的機緣巧合?2、語言太過於書面化。金庸武俠小說實際上還是屬於舊武俠小說,仍未建立起新派武俠小說的語言體系。3、書中存在一些類似因果報應的消極思想,盡管這種思想不佔主流。 不過,總體來說,金庸的小說還是一流的。

E. 為什麼武俠小說沒落了呢

這里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武俠小說,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

不過,這些小說稱之為玄幻小說更好些,或是叫作「有武學背景的言情小說」。它們有武而無俠,不講扶危濟困,而說主人公憑借情智習得上乘武功,獲得武林地位,攬得美人歸。這也恰合了當今之世的主流價值觀,故此流行也非意外之事。

所以,武俠小說原本的受眾群體已經漸漸拋開了小說而選擇寄心於生活,而新的受眾群體又被另外的小說題材所吸引分流,受眾群體的流失也就導致了這一類小說沒落的根本原因。

F. 如何評價武俠小說的優劣

這個問題太過廣泛,覆蓋面太大,建議樓主到網路的武俠帖吧置帖求解。在此僅談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一:文筆是否流暢、故事情節的連貫、布局的完整、人物形象的刻畫、正確的邏輯……這些都是小說創作者必須具備的硬功夫。
二:寫作是作者內心世界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虛構是小說創作的必要,但不可因虛構而意淫,武俠小說中已經創造出太多的「高大全」了。
三:武俠小說中常會涉及到一些歷史背景,對於歷史事件的處理實際是作者歷史觀、價值觀的體現,我個人覺得黃易的小說在這一方面處理欠妥。
四:小說中會體現出作者自身的素養,素養的高低決定小說的優劣
四:中國傳統社會的百姓都有如下幾個夢想,明君夢、清官夢、俠客夢。不得明君而思清官,不得清官則思俠客,最後什麼都指望不上就只有寄希望於武俠小說了。這也是武俠小說出現的原因,從中也可看出人們對武俠小說的期望,所以寫作者在提筆寫作之前必須先反思自己的寫作動機,如果出發點錯了,寫得再好也難入經典之列。

G. 武俠小說的弊端有那些,對於中國國人的一些消極影響

盲目崇尚武術而忽略了科學技術的意義!

H. 武俠小說 利弊之談

一談到武俠小說,老師和家長大多會反對我們去看,理由就是內容無聊、浪費時間。可我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看武俠小說也並非如此不值得。
反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許會說,武俠小說千篇一律,盡講一些恩恩怨怨、打打殺殺,還有—些兒女私情之類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東西,讀了能有什麼用呢?對不起,我還真不能把反駁的實例舉出來,不過我倒想反問你一句:你能說出讀名著立竿見影的效果來嗎?我猜你也不能。我確實可以指出武俠小說中對我們語文學習有益的地方,例如說文中的描寫,場景方面,或悲涼,或凄慘,或宏偉,讓你身臨其境;心情方面,或緊張,或快樂,或悲傷,讓你心有同感;衣食方面,或華麗,或秀美,或豐富,讓你大開眼界;另外,還有作者把復雜多變的故事情節、縱橫交錯的人物關系梳理得清楚分明的種種寫作技巧。這些對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都能有所幫助。
當然,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武俠小說對「情」涉及太多。但是,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它的缺點和優點是同時存在的。我們應該領會魯迅先生所說的意思,任何書都可以讀,取其精華為我所有,刪除糟粕棄之一旁。只要我們讀者本身沒有腐朽,那麼就不會和書中的糟粕發生共鳴;只有讀者自身出了問題,才會對書的糟粕過分地感興趣,甚至希望在書中尋找到這些東西。而真正懂讀書的人對這些只會不屑一顧,糟粕不可能打動他們的心。
也許上文提到的反對者們又會說,你幹嘛非要看武俠小說,讀名著不也可以嗎,而且還不會涉及內容健康與否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想我不得不聲明一下,我決不是認為不該或不用讀名著。要知道,經過上百年歷史的篩選,很多經典名著的閱讀價值是極高的,它們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但是,不知諸位發現與否,當今社會,熱衷讀名著或想讀名著的人究竟有多少?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那些休閑類的書籍,其中武俠小說的忠實支持者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想想去年,王朔批評武俠小說作家中的泰斗——金庸的文章剛一發表,立刻使得全國各地的「金迷」們群起而攻之,紛紛聲討王朔,這不恰好反映了武俠小說讀者隊伍的龐大?與其逆眾人之願強顏以為歡笑,何不順其自然,讓武俠迷們在閱讀中獲得自己的滿足?
總之,武俠小說有它的優與劣,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它,不要只把它劃入壞書之列吧。
[簡評]
如何看待中學生群體中的武俠小說熱,社會上說法不一,正如本文開頭所言,大多數老師和家長均持反對態度。反對的理由無非是格調不高,影響學習。但這么多年來,廣大中學生並沒有因師長們的反對而停止閱讀武俠書,不過由公開轉入了地下而已。這表明,對於讀武俠一概用「堵」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否用「疏」的方法加以引導呢?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內心高尚的人讀武俠小說,即使書中有低下的內容,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反之,一個靈魂卑下之徒,即使讀名著,也會專門從中尋求感官刺激。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是否受書的影響,全在讀書者本人。文章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從行文結構看,是逐層深入的,是遞進式。

閱讀全文

與舊武俠小說弊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語文小說人物的作用 瀏覽:992
終極系列小說女主開酒吧 瀏覽:515
小說主人公秦如涼 瀏覽:649
直播類的系統流的小說 瀏覽:451
外國小說有一部寫吝嗇鬼的 瀏覽:48
魯路修與朱雀同人小說 瀏覽:799
穿越異世大陸女主小說完結小說 瀏覽:853
小說主人公名叫陸余情 瀏覽:811
蘇婷小說全文免費 瀏覽:398
女主叫姜安寧的重生小說 瀏覽:672
言情小說有很多啪啪啪很真實的 瀏覽:802
小說中叫灼華的女主 瀏覽:896
獄警女攻小說全文 瀏覽:779
肉腳小說閱讀 瀏覽:743
主角創建網游世界類型的小說 瀏覽:545
非天夜翔寫的小說2013 瀏覽:491
古風小說女主名字2 瀏覽:715
系統成女主的孩子小說 瀏覽:81
神封王座小說全集 瀏覽:895
看過最經典的網路小說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