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舍最好的作品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自己找找看)
⑵ 《二馬》這本書好不好看
電視導演,:沈好放主演:陳道明,梁冠華作者老舍大概老馬為繼承哥哥的遺產帶著小馬漂洋過海到倫敦的故事
⑶ 老舍小說《二馬》講的是什麼
《二馬》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批判了自己民族的懶惰、不思進取等,譴責了英國社會的民族文化偏見。
老馬先生為繼承哥哥的遺產,一家小古玩鋪子,帶著兒子小馬,飄洋過海到了倫敦。經在中國傳教的伊牧師介紹,寄居在溫都太太家裡。溫都太太是個寡婦,就和閨女瑪力一起生活,起先是一百二十個不願意招倆中國人來家住中國人多可怕呀!
殺人放火帶吸毒,天底下的壞事沒他們不幹的!可架不住伊牧師的死說活磨打保票,另外他們的房租也出的高啊,一年能有不少錢進帳,貼補她們孤兒寡母的家用,勉強算答應了。
老婆死了有幾年,自己又漂泊海外,寂寞孤零,老馬迷迷糊糊地喜歡上了溫都太太。溫都太太對這個中國小老頭兒開始是滿心戒備,漸漸地,覺得他也有殷勤可人的地方,耐不住多年寡居的內心孤苦,終於決定下嫁給他。
臨到買結婚戒指了,手飾鋪伙計的態度卻突然使溫都太太看明白,她和老馬之間,還橫著一道種族和文化偏見的鴻溝,她要是跨不過這道溝去,她和老馬就成不了。她沒法跨過去,老馬的 "婚事"吹了燈。
這邊兒小馬更慘,盡管他愛瑪力愛得發狂,書沒法讀,鋪子里的生意顧不上做,整天失魂落魄,喪膽遊魂似的!可瑪力小姐那邊楞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敢情不是人家沒瞧上他,而是人家壓根兒就沒正眼瞧他。因為在人家那兒,喜歡上一個中國人,好比天狗吃月亮那麼荒唐可笑。
可憐的小馬,只是在瑪力喝醉了的時候,才得以親了親她,人家還把他當成了自己跟人跑了的未婚夫。傷心絕望之下,小馬悄然離開了倫敦,離開了溫都太太一家。
(3)老舍的小說二馬好看擴展閱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8月24日,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⑷ 老舍代表作長篇小說《》《二馬》《四世同堂》,話劇《》《》
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文博士》、《駱駝樣子》、《火葬》、《四世同堂》,《鼓書藝人》、《正紅旗下》(未完),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須溝》、《茶館》,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樣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⑸ 請問你有老舍寫的二馬的優美詞句的讀後感受
二馬讀後感
高中的時候,我曾經讀過一遍老舍小說集。記得那本書是爸爸從文化宮里借出來的,沒有還。一直放在我們家廁所里,我只要上大號,就一蹲半天,看書。第一篇就是《二馬》,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好看!
這次我買了《老舍全集》,有幸再看《二馬》。
故事發生在倫敦,卻是滿紙的北京腔,一點英國味都沒有,連hello都是中文「嘿嘍」。老舍愛國啊!
看老舍的小說,能感到他為人真誠,誠懇,真實。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虛假,或者虛偽的話,全是從心窩子里掏出來的。
老舍的愛國是骨子裡的比愛父親母親還要更加的熱愛。他誠懇的告訴我們,中國哪兒哪兒需要向人家英國學習,哪兒,哪兒人家英國又不如咱。咱們國家現在需要啥,咱得怎樣才能讓國家富強起來。
愛國,真誠,熱情,智慧.....難怪,後來人家評他是「
人民的藝術家」,這是名至實歸的。他的心,太純潔,太高尚了。想到他在文-革中被-逼自殺,我覺得就要流眼睛水,這不是虛偽,騙人的。這么好的一個人,受到不公正對待,有悲慘結局,誰不痛心啊?誰不流淚啊?一心為了這個國家,一心為了這個國家的人民.....
魯迅的書我也讀過不少,魯迅太偏激,太激烈了。當然在那個時代,更需要魯迅寫的那樣有煽動性的文章,來加速變革。但是對現在這個時代,我會認為魯迅太情緒化了,他的憤怒,他的激動,百分百,百分兩百的宣洩在紙張上,我能感到他內心的壓抑和苦悶,但是這些都是不好的情緒。我想,並非對任何時代的青年都是有益的。但是老舍的作品不同,他冷靜,理智,他不說假話,不偏激,用他真摯的情感,誠懇的話語來告訴青年他所看到的,感到的,引導青年來走一條為國為民的道路。我想,在任何時代,老舍的文章都可以教育青年用正確的態度愛國。
------------------------------------
很想徒步去旅行,和阿甘那樣........
今天「傷別離」,心裡愁苦。
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寫字,讀《論語》,看老舍的小說,看《西廂記》,看《牡丹亭》......忙....時間不夠用。
-------------------------------------
到現在這地步,我已經快要放棄了,太難了.....自己這一關,
實在太難。就好像下圍棋,下到膠著的局面,就看誰先有破綻.....我要放水了......我頂不下去了.....
先容我休息片刻吧....
「真不愧是老舍的經典之作!」除了這,我真不知道該怎樣形容這部長篇小說了。興許是因為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給了我不少壓力,而讀完了這部書,我煩躁的情緒隨著對主人公馬威同情的淚水以及對馬威的好朋友——李子榮樂觀精神的欽佩一掃而光。也就是說,我被這部書深深地震撼了,它給了我自信與動力。與馬威比起來,我真的十分幸運,我遇到的這點兒小小的挫折是微不足道、不足掛齒的。
這部書講的是已喪妻的馬則仁帶著自己的獨生子馬威漂洋過海到倫敦繼承哥哥的遺產——一間古玩鋪。那時的中國人在倫敦,或者說在整個英國都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再加上這位馬老先生又是一個官迷,十分瞧不起做買賣的人,所以,這次的倫敦之行,也不見得他多麼情願。興許是看在他哥哥的面子上才極不情願地帶著兒子出行的。可到了倫敦後,他又幫不上什麼忙,還盡添亂。幸虧在李子榮的幫助下,古玩鋪的生意才得以蒸蒸日上。有趣的是,這「二馬」竟然都對同住一個屋檐下的溫都母女產生了愛慕之情。可惜的是,臨到買結婚戒指,溫都太太才從售貨員的一句話中發現了自己與嗎老先生之間暫時無法改變的民族隔閡;更可憐的是馬威,人家溫都姑娘壓根就瞧不起他。
老舍先生的文筆真是好極了!故事情節的曲折跌宕我怎能用區區幾百字概括?
(《二馬》確實是一部優秀的小說,相信大部分人都讀過,在此推薦給那些未曾讀過的朋友。 文筆欠佳,請各位賜教。)
⑹ 老舍的二馬的簡介
《二馬》的簡介:
二馬父子兩人同時對和他們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溫都母子兩個人產生了愛情,老馬的老婆已經去世了好幾個年頭,自己又在海外漂泊,內心寂寞孤獨,於是在不自覺當中老馬慢慢的喜歡上了溫都太太。
溫都太太在剛開始的時候對於老馬還是有著很強的戒備心理,但是隨著日後的相處,慢慢的溫都太太覺得老馬這個人也有殷勤客人的地方,最終因為自己安耐不住內心的孤獨,選擇下嫁給了老馬。
臨到買結婚戒指了,手飾鋪伙計的態度卻突然使溫都太太看明白,她和老馬之間,還橫著一道種族和文化偏見的鴻溝,她要是跨不過這道溝去,她和老馬就成不了。
她沒法跨過去,老馬的婚事吹了燈,這邊兒小馬更慘,盡管他愛瑪力愛得發狂,書沒法讀,鋪子里的生意顧不上做,整天失魂落魄,喪膽遊魂似的,可瑪力小姐那邊楞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敢情不是人家沒瞧上他,而是人家壓根兒就沒正眼瞧他。因為在人家那兒,喜歡上一個中國人,好比天狗吃月亮那麼荒唐可笑。
可憐的小馬,只是在瑪力喝醉了的時候,才得以親了親她,人家還把他當成了自己跟人跑了的未婚夫。傷心絕望之下,小馬悄然離開了倫敦,離開了溫都太太一家。
(6)老舍的小說二馬好看擴展閱讀:
《二馬》是老舍在英國留學時的一部短篇小說。這部小說里,老舍借鑒了英國當代作家的寫作方法,運用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
《二馬》寫的是馬家父子為了繼承兄弟的遺產,漂洋過海來到英國,經伊牧師介紹住在溫都太太的家裡。
帶著對中國人的偏見,溫都太太強烈反對,但最終由於馬家父子多給房租,同意了他們的入住。慢慢的馬家父子對溫都太太和她的女兒分別產生了愛情,但由於種族和文化偏見、
最終他們並沒有走到一起。而馬威最終悄然離開了倫敦。老馬代表老一派的中國人,老馬的描寫有相當的成功雖然他只代表了一種中國人、
可是到底他是我所最熟識的;他不能普遍的代表老一輩的中國人,但我最熟識的老人確是他那個樣子。他不好,也不怎麼壞;他對過去的文化負責,所以自尊自傲,對將來他茫然、
所以無從努力,也不想努力。他的希望是老年的舒服與有所依靠;若沒有自己的子孫,世界是非常孤寂冷酷的。
他背後有幾千年的文化,面前只有個兒子。他不大愛思想,因為事事已有了准則。這使他很可愛,也很可恨;很安詳,也很無聊、
他依舊帶著老市民的官本位思想,非常小聲告訴別人去古董店裡因為覺得經商是不體面的事情。還有他經常做一些賠本買賣,將古董店的東西送人或者聊得來就可以少花一些錢、
有力的批判了是從滿清到現在一直沿習下來的這種腐朽且妄自尊大的思想。老舍用平實的白話及人物的日常生活狀態,寫出了中國人的愚昧、好面子、因循守舊等特點,是他對中國人國民性的很好的揭示。
⑺ 老舍的《二馬》舞台劇,講述了什麼內容,好看嗎
不曾想,日久生情,二馬爺倆兒居然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溫都母女產生了"愛情"。
老婆死了有幾年,自己又漂泊海外,寂寞孤零,老馬迷迷糊糊地喜歡上了溫都太太。
溫都太太對這個中國小老頭兒開始是滿心戒備,漸漸地,覺得他也有殷勤可人的地方,耐不住多年寡居的內心孤苦,終於決定下嫁給他。臨到買結婚戒指了,手飾鋪伙計的態度卻突然使溫都太太看明白,她和老馬之間,還橫著一道種族和文化偏見的鴻溝,她要是跨不過這道溝去,她和老馬就成不了。她沒法跨過去,老馬的"婚事"吹了燈。
這邊兒小馬更慘,盡管他愛瑪力愛得發狂,書沒法讀,鋪子里的生意顧不上做,整天失魂落魄,喪膽遊魂似的!可瑪力小姐那邊楞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敢情不是人家沒瞧上他,而是人家壓根兒就沒正眼瞧他。因為在人家那兒,喜歡上一個中國人,好比天狗吃月亮那麼荒唐可笑。可憐的小馬,只是在瑪力喝醉了的時候,才得以親了親她,人家還把他當成了自己跟人跑了的未婚夫。傷心絕望之下,小馬悄然離開了倫敦,離開了溫都太太一家。
⑻ 老舍的小說《二馬》裡面,有一句話不理解誰能幫忙解釋一下啊
長三本來也是高等娼妓,只是自同治年間始,其取費規矩有了劃一的市價,以陪酒銀幣三元,留客度夜再三元而被人們從骨牌中的長牌六點圖案中演繹出來這一種稱呼,因此長三是娼妓的一種叫法。
⑼ 請問能不能給俺找一些關於老舍寫的《二馬》的一些書評。需要了解一下《二馬》在文學界一些評論。
作者:老舍 老舍(l899.2.3—1966.8.24),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范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躪辱投湖自盡。
內容簡介
老馬先生為繼承哥哥的遺產,一家小古玩鋪子,帶著兒子小馬,飄洋過海到了倫敦。經在中國傳教的伊牧師介紹,寄居在溫都太太家裡。溫都太太是個寡婦,就和閨女瑪力一起生活,起先是一百二十個不願意招倆中國人來家住--中國人多可怕呀!殺人放火帶吸毒,天底下的壞事沒他們不幹的!可架不住伊牧師的死說活磨打保票,另外他們的房租也出的高啊,一年能有不少錢進 帳,貼補她們孤兒寡母的家用,勉強算答應了。
不曾想,日久生情,二馬爺倆兒居然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溫都母女產生了"愛情"。
老婆死了有幾年,自己又漂泊海外,寂寞孤零,老馬迷迷糊糊地喜歡上了溫都太太。
溫都太太對這個中國小老頭兒開始是滿心戒備,漸漸地,覺得他也有殷勤可人的地方,耐不住多年寡居的內心孤苦,終於決定下嫁給他。臨到買結婚戒指了,手飾鋪伙計的態度卻突然使溫都太太看明白,她和老馬之間,還橫著一道種族和文化偏見的鴻溝,她要是跨不過這道溝去,她和老馬就成不了。她沒法跨過去,老馬的"婚事"吹了燈。
這邊兒小馬更慘,盡管他愛瑪力愛得發狂,書沒法讀,鋪子里的生意顧不上做,整天失魂落魄,喪膽遊魂似的!可瑪力小姐那邊楞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敢情不是人家沒瞧上他,而是人家壓根兒就沒正眼瞧他。因為在人家那兒,喜歡上一個中國人,好比天狗吃月亮那麼荒唐可笑。可憐的小馬,只是在瑪力喝醉了的時候,才得以親了親她,人家還把他當成了自己跟人跑了的未婚夫。傷心絕望之下,小馬悄然離開了倫敦,離開了溫都太太一家。
從古到今,"愛情"就是作家們最愛拿它說事的材料。在《二馬》中,老舍借著這么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嘻笑怒罵之間,不僅強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氣、懶惰、不思進取、事事順人,同時也譴責了英國社會中的民族文化偏見,表達了青年老舍樸素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愛國主張;除非靠自己的努力變得
⑽ 老舍有什麼好看點的書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
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樣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
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
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
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選》
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
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舍小說集外集》
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
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選》
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選》 《四世同堂》、駱駝祥子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