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版碧血劍(小說)值得買嗎
你都傾向於舊版了,你還理新版幹嘛
⑵ 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碧血劍》《俠客行》相比哪個比較好看
你指的好看如果是想現在的網路爽文的話,那我推薦你看(碧血劍),主角最後和愛人出海歸隱,比起另外倆部要好。書劍送女,俠客主角聖母。
⑶ 金庸小說《碧血劍》
《碧血劍》相比其他的金庸作品,確實要遜色很多,沒什麼很好的立意,主角跟了闖王版打天下,後來又失望而歸隱權,裡面的愛情故事也很是糾結,夏青青喜歡袁承志是莫名其妙,袁承志移情阿九也很是突兀,不過總的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金大師就隨便寫寫也比別人好。
袁承志確實沒什麼魅力,長得不帥,黑不溜秋的,不解風情,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個人魅力,也沒什麼堅定的立場。不過沒出場的金蛇郎君帥啊!雖然從頭到尾都是活在回憶中,但是這個人物就非常鮮活吸引人了,這是《碧血劍》一大亮點。
與《碧血劍》同樣不怎麼樣的,應該還有《書劍恩仇錄》。還是那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⑷ 如何評價金庸的《碧血劍》
非常好的小說,讀了四五遍
⑸ 在金庸的所有小說中,《碧血劍》屬於哪一檔次的作品
《碧血劍》是金庸創作的第二部小說,屬於金庸的早期作品。
雖然金庸對這部小說的修訂花費了相當多的心力,但這部小說仍然帶有早期金庸小說的一些特徵,這也可以說是金庸、梁羽生開創的“新武俠小說”的一些特徵。最突出的特徵有兩點,第一點是武俠小說和歷史故事相結合,第二點是傳奇內容為歷史主題服務。也就是說,在早期金庸小說中,小說的情節並非由主人公的性格所推動,也不是由人性的命運所決定,而是由既定的歷史素材演繹出來的。
如果將金庸的所有小說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檔次,那麼《碧血劍》應當屬於中品,雖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較之金庸以外的其他武俠小說,《碧血劍》無疑又是一部上品佳作。
⑹ 金庸的碧血劍為什麼不好看
射鵰三部曲是金庸的巔峰之作,碧血劍相對來講是個早期的中短篇小說,相比之下差距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人物塑造
主角袁承志基本上是一個完美主義,英姿颯爽,為人正派,武藝高強,性格溫和,頭腦清醒,福緣深厚,簡直就是一個完美主義,沒有缺陷,這樣就和實際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差異,讓大家很難接受
2、成長歷程
主角袁承志幾乎是一帆風順的,除了早期由於身世原因受點苦以外,幾乎沒有挫折,自從拜了穆人清學藝以後,從無對手,逢戰必勝,大有一種武功高強就所向無敵的感覺,矛盾很少,這樣大家看著就沒什麼興致。
3、故事情節
三部曲中主要描寫得是人情世故,而不是一味的武、一味的俠,比如楊過面對郭靖的糾結,內心激烈的斗爭;張無忌孤苦無依被處處算計;郭靖在愛情和約定之間的徘徊;等等情節很有代入感,讓大家覺得主人公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天下無敵的神,任你武功高強也是有困難的,面對千軍萬馬的無奈,面對感情的徘徊,善惡之間的掙扎,引起讀者共鳴,甚至聯想到自身,而碧血劍本身矛盾很少,相對來講有讀起來索然無味的感覺,不過本身文筆也還可以
綜上所述,一個小說成功的因素就是貼近生活,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讓大家覺得這件事是真實發生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所以金庸的小說被稱為雅俗共賞
⑺ 金庸的作品中為什麼《碧血劍》不是很出名呢
很多人都覺得《碧血劍》不如金庸的知名小說那般精彩,我覺得這很正常,很多藝術家在一生之中都是創作了大量作品的,就像金庸不僅創作出了大量的武俠小說作品,還創辦了報紙,寫了大量針砭時弊的社評,同時金庸先生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當中。正是這樣一個人創作出《天龍八部》、神鵰三部曲等為人所熟知的武俠小說。
我們如何評價一本書的好壞呢,我覺得最主要的可能還不是書中塑造了怎樣的人物,表現了怎樣的故事情節,最主要的是書中傳達了怎樣的思想精神,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個文以載道的說法,換句話說就是和主要內容相比,我們更注重中心思想。
《碧血劍》這本小說還是具有一定思想高度的,只是在人設和情節上不如金庸更知名的幾部小說那麼精彩,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他們更為關注的就是小說塑造了怎樣的人物,表現了怎樣的故事情節,反倒沒有那麼注重思想性,也就是有些作品其實是大家看不出它的好。
⑻ 如何評價金庸的《碧血劍》這部小說
《碧血劍》是當代著名作家金庸著於1956年(丙申年)的第二部武俠小說。已經過三次修訂,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本書講的是明末抗清將領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故事。
金庸在創作《碧血劍》時,已在尋求一個新的突破,他這部小說採取了一種特異的結構。書中真正的主角,其實是袁崇煥,其次是金蛇郎君,一個在書中沒有正式出場的人物,一切活動,只在倒敘中出現。而另一個擺出來一本正經是主角的人物袁承志,相形之下,黯然失色。
所以,金庸在金蛇郎君和袁承志雙線並敘的時候,雖然只是一線出色,還有可觀之處。到了金蛇郎君那一線告一段落之後,就有潰崩的跡象。尤其是到了末段,是金庸小說中最差的一段,可稱敗筆。
那一段敗筆,在金庸重新修訂他的作品時,幾乎整個改寫,改寫之後,自然比前次發表時變好得多,但在金庸作品中的「劣品」地位卻不變。
在《碧血劍》中,金庸首先向正統的是非觀念挑戰。金蛇郎君是一個放盪不羈的人物,而金庸肯定了他的個性,將他寫得極其動人、可愛。
《碧血劍》的另一個特色是金庸采真實的歷史和虛構情節的揉合發揮得更成熟,崇禎的女兒長平公主,可以在江湖上行走。這都是虛構和真實的揉合,真真假假,成為金庸小說的一大特點,而到了《鹿鼎記》時,更是發揮到了淋漓殆盡的境界,令人嘆為觀止。《碧血劍》在金庸的作品中,是最乏善可陳的一篇,其地位、排名在第十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碧血劍》的單行本中,有一篇附篇:《袁崇煥評傳》。
這篇評傳,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寫袁崇煥,對於明末的歷史,做了極詳實的敘述,也寫出了一個歷史上英雄人物,因為性格而鑄成的悲劇的那種悲壯而無可奈何的境況,令人閱後滄然。
這篇文字中,對於群眾的盲目性,雖然沒有什麼嚴重的字眼加以譴責,但是非議之意,躍然紙上。
⑼ 請教看過碧血劍(書)的朋友
碧血劍就是指金蛇劍,你的理解沒錯.
書中有兩個重要人物沒直接出現:一個是金蛇郎君,還有一個是袁崇煥.
」碧血」則寫出了袁崇煥的精神,也是全書人物主旨(其實我認袁崇煥也是本書主角之一).
袁承志承父之志,為天下蒼生仗劍(不是為大明).
⑽ 如何評價金庸的《碧血劍》這部小說
雖然《碧血劍》這部小說很好看,也算是經典,但是跟他其他的作品相比,尤其是《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作品相比,還是差了很多。個人感覺這部作品劇情方面有些單調了。我不是很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