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都說梁羽生的小說不好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現在只要一說起武俠小說,那麼大部分的人肯定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金庸和古龍,卻是很難想到作為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要知道現在的武俠小說,那都是從梁羽生從這里而來,是他開創了新的武俠流派,確定了武俠小說的格局,可卻是這么一位武俠小說大師,他的名氣卻是一直不如金庸和古龍,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金庸那就不用說了,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經典作品,差不多每一兩年,準是會有一部他的小說,被翻拍成影視劇。他的那些作品,也是一直作為暢銷書,成為了許多讀者,心中的摯愛。金庸一共寫過了15部武俠小說,而且每一部那都是有著沉甸甸的分量,那些作品,很多人都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出來。
梁羽生正是由於追求完美
梁羽生正是由於追求完美,使得自己的武俠小說,有一種脫離於武俠小說的感覺,讓人們覺得那不像是武俠小說,試想一個江湖大俠,動不動地來寫兩首詩,這場景是不是很可笑?
所以也正是這種種的原因,使得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不怎麼受人們歡迎,他的名氣也就一直不如金庸和古龍。
⑵ 梁羽生先生哪部小說最好看
很多人覺得梁羽生的小說寫的不好,本人卻比較喜歡,雖然整體比金庸差點,但是也有獨特之處,這里選10本自己喜歡的梁書,歡迎批評!
1、《萍蹤俠影》。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儒俠張丹楓,張丹楓和雲蕾,當時的最愛啊!文字寫的很美,其中有一段石家莊雲蕾招親,印象很深刻,雲蕾和石英的女兒的故事寫的不錯,梁老風格的集大成者。
2、《雲海玉弓緣》。魅力無窮的作品,主要塑造了金世遺這個人物,反派孟神通寫的也不錯;
3、《女帝奇英傳》。文字及其優美,裡面的愛情描寫很動人,塑造了幾個美麗的女性,武玄霜,長孫璧,印象很深。對於愛情和事業的斗爭描寫很到位,此外塑造了幾個隱士大俠,是梁羽生寫的很好的。但書中非要把現代的一些女權思想加進去,美化武則天讓人不爽!
4、《七劍下天山》。群戲圖,裡面反清思想及其喜歡,本人民族主義精神最早就受此書影響;
5、《大唐游俠傳》。小時候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裡面的南霽雲,段珪璋及其喜歡,睢陽之戰寫的很慘烈,喜歡!
6、《飛鳳潛龍》。極其精緻的武俠短篇,驚心動魄,情節緊湊,充滿聯想,可惜太短;
7、《還劍奇情錄》。動人的劇情,文字很美;人性的描寫很到位,塑造了雲舞陽這樣一個復雜的人
8、《冰川天女傳》。感覺是老梁寫的書里武功描寫最精彩的,不錯;
9、《白發魔女傳》。人物刻畫不錯,性格沖突導致愛情破裂,可惜本人實在不喜歡白發魔女這種性格的女孩,實在不明白卓一航為啥喜歡他,可惜了,卓一航這么優秀的男人被女人毀了,看著憋氣,所以本書也靠後;
10、《聯劍風雲錄》。主要是人物塑造比較成功,鐵鏡心這個人寫的很真實!
⑶ 梁羽生有哪些武俠小說比較好看
個人推薦:《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廣陵劍》《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雲海玉弓緣》《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游劍江湖》都很好看!
⑷ 梁羽生寫的小說 哪一部比較好看,
梁羽生寫的小說虎鬥京華1954年01月20日~1954年08月01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草莽龍蛇傳1954年08月11日~1955年02月05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塞外奇俠傳1956年08月18日~1957年02月23日周末報
七劍下天山1956年02月15日~1957年03月31日大公報·小說林
江湖三女俠1957年04月08日~1958年12月10日大公報·小說林
白發魔女傳1957年08月05日~1958年09月08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萍蹤俠影錄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大公報·小說林
冰川天女傳1959年08月06日~1960年12月18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散花女俠1960年02月23日~1961年06月22日大公報·小說林
還劍奇情錄1961年02月17日~1961年06月22日 香港商報·談風
冰魄寒光劍1961年03月06日~1961年09月29日 武俠與歷史
女帝奇英傳1961年07月01日~1962年08月06日香港商報·談風
聯劍風雲錄1961年07月03日~1962年11月25日大公報·小說林
雲海玉弓緣1961年10月12日~1963年08月09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大唐游俠傳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大公報·小說林
冰河洗劍錄1963年08月24日~1965年08月22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龍鳳寶釵緣1964年06月25日~1966年05月15日大公報·小說林
挑燈看劍錄1964年07月01日~1968年06月23日香港商報·說月(《狂俠天驕魔女》)
風雷震九州1965年09月22日~1967年09月28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慧劍心魔1966年05月23日~1968年03月14日大公報·小說林
飛鳳潛龍始於1966年11月,不知終於何時 正午報
俠骨丹心1967年10月05日~1969年06月20日新晚報·天方夜譚
瀚海雄風1968年03月15日~1970年01月21日大公報·小說林
鳴鏑風雲錄1968年06月24日~1972年05月19日香港商報·說月
彈鋏歌1969年07月01日~1972年02月04日新晚報·天方夜譚(《游劍江湖》)
風雲雷電1970年02月09日~1972年09月15日大公報·小說林
折戟沉沙錄1972年02月16日~1975年01月13日新晚報·天方夜譚(《牧野流星》)
廣陵劍1972年06月03日~1976年07月31日香港商報·說月
武林三絕1972年10月01日~1976年08月16日大公報·小說林(未出版)
絕塞傳烽錄1975年02月12日~1978年04月10日新晚報·天方夜譚(含《彈指驚雷》)
劍網塵絲1976年09月01日~1980年01月26日大公報(含《幻劍靈旗》)
武林天驕1978年05月02日~1982年03月09日香港商報
武當一劍1980年05月09日~1983年08月02日大公報·小說林
按小說系列關聯性:
【獨立成篇】
01《女帝奇英傳》
【大唐系列】
02《大唐游俠傳》03《龍鳳寶釵緣》04《慧劍心魔》
【宋朝系列】
05《飛鳳潛龍》06《武林天驕》07《狂俠天驕魔女》
08《鳴鏑風雲錄》09《瀚海雄風》10《風雲雷電》
【萍蹤系列】
11《還劍奇情錄》12《萍蹤俠影錄》13《散花女俠》
14《聯劍風雲錄》15《武林三絕》16《廣陵劍》
【獨立成篇】
17《武當一劍》
【天山系列】
18《白發魔女傳》19《塞外奇俠傳》20《七劍下天山》
21《江湖三女俠》22《冰魄寒光劍》23《冰川天女傳》
24《雲海玉弓緣》25《冰河洗劍錄》26《風雷震九州》
27《俠骨丹心》28《游劍江湖》29《牧野流星》
30《彈指驚雷》31《絕塞傳烽錄》
【劍網系列】
32《劍網塵絲》33《幻劍靈旗》
【太極系列】
34《草莽龍蛇傳》35《龍虎鬥京華》 其中,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幾部小說,如《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還劍奇情錄》、《女帝奇英傳》、《雲海玉弓緣》等
⑸ 梁羽生的哪些作品好看
名
發表時間
連載報紙名(均在香港)
龍虎鬥京華
1954年1月20日至1954年8月1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草莽龍蛇傳
1954年8月11日至1955年2月5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塞外奇俠傳
1955年至1957年
周末報
註:又名「飛紅巾」
七劍下天山
1956年2月15日至1957年3月31日
大公報·小說林
江湖三女俠
1957年4月8日至1985年12月10日
大公報·小說林
白發魔女傳
1957年8月5日至1985年9月8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萍蹤俠影錄
1958年1月1日至1960年2月16日
大公報·小說林
冰川天女傳
1959年8月5日至1960年12月18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還劍奇情錄
1959年11月1日至1960年5月
香港商報·談風
散花女俠
1960年2月23日至1961年6月22日
大公報·小說林
女帝奇英傳
1961年7月1日至1962年8月6日
香港商報·談風
註:又名「唐宮恩怨錄」
聯劍風雲錄
1961年7月3日至1962年11月25日
大公報·小說林
雲海玉弓緣
1961年10月12日至1963年8月9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冰魄寒光劍
始於1962年,不知終於何時
正午報
註:又名「幽谷寒冰」
大唐游俠傳
1963年1月1日至1964年6月14日
大公報·小說林
冰河洗劍錄
1963年8月24日至1965年8月22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龍鳳寶釵緣
1964年6月25日至1966年5月15日
大公報·小說林
狂俠天驕魔女
1964年7月1日至1968年6月23日
香港商報·說月
註:又名「挑燈看劍錄」
風雷震九州
1965年9月22日至1967年9月28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慧劍心魔
1966年5月23日至1968年3月14日
大公報·小說林
飛鳳潛龍
始於1966年11月,不知終於何時
正午報
俠骨丹心
1967年10月5日至1969年6月20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瀚海雄風
1968年3月15日至1970年1月21日
大公報·小說林
鳴鏑風雲錄
1968年6月24日至1972年5月19日
香港商報·說月
游劍江湖
1969年7月1日至1972年2月4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註:又名「彈鋏歌」
風雲雷電
1970年2月9日至1971年12月31日
大公報·小說林
牧野流星
1972年2月16日至1975年1月13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註:又名「折戟沉沙錄」
廣陵劍
1972年6月3日至1976年7月31日
香港商報·說月
武林三絕
1972年10月1日至1976年8月16日
大公報·小說林
註:從未以正式形式出版過
絕塞傳烽錄
1975年2月12日至1978年4月10日
新晚報·天方夜譚
劍網塵絲
1976年9月1日至1980年1月26日
大公報
彈指驚雷
1977年5月1日至1981年3月9日
周末報
武林天驕
1978年5月2日至1982年3月9日
香港商報
幻劍靈旗
1980年1月27日至1981年3月
大公報
武當一劍
1980年5月9日至1983年8月3日
大公報·小說林
⑹ 點評梁羽生小說人物(要盡量全面)
一、梁羽生其人
武俠小說在華人的世界裡爭相傳閱,梁羽生的名字也隨著武俠小說的流傳而廣為人知,梁羽生的名字是和武俠小說緊緊地聯在一起的。
梁羽生的作品為什麼會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要闡釋這一問題,還是古人說的:「知人論世」。讓我們從梁羽生的身世談起。
1.梁羽生的生平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 年出生,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梁羽生出身世代書香門第,家中很有一些產業,算得上是一個富戶。他家在鄉下,地近瑤山,是游覽的好地方。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影響下,梁羽生熟讀古文,好弄詞章,經常填詞作賦,一抒情懷。
1943 年,廣州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學家簡又文教授為師,學到了豐富的歷史知識。
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畢業後,由於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報》(一說是《新晚報》)做副刊編輯。1949 年以後定居香港,現僑居澳大利亞悉尼市。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梁羽生博聞廣識,多才多藝,曾用「梁慧如」、「馮瑜寧」等筆名寫過許多散文、文藝評論和文史隨筆,還曾用「陳魯」的筆名寫中國象棋的評論文章。他的棋評寫得相當精采,公認為一絕,讀來比親臨現場觀棋還有興味。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
1954 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先是在報紙上互相攻擊,後來相約在澳門新花園擂台比武,以決雌雄。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為了門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腳相爭。這場比武經港澳報刊的大肆渲染而轟動香港。陳文統的朋友《新晚報》總編輯羅孚觸動靈機,為了滿足讀者興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採的武俠小說以饗讀者。第三天,《新晚報》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隨著《龍虎鬥京華》的問世,梁羽生——梁大俠初露頭角,轟動文壇的「新派武俠小說」已有雛型。
在眾多的香港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無疑是兩顆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而金庸則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創作者,人們往往將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較。為此,梁羽生用「佟碩之」
的筆名寫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發表在1966 年香港的《海光文藝》上),詳盡分析二人異同。其中有這樣兩句話:「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所論頗為中肯。
從1954 年到1984 年,梁羽生在武俠文壇上辛勤筆耕了三十個春秋, 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總字數達一千餘萬言。1984 年,梁羽生宣布「封刀」,從而結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張,准備撰寫正統歷史小說。
2.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理論
很多人說,「新派武俠小說」的產生,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文化品位。
雖然如此,在文藝理論界仍然有許多人認定武俠小說不能登大雅之堂。針對這一問題,梁羽生在許多場合發表過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梁羽生的觀點十分精闢、深刻,批評了文藝理論界對武俠小說的偏見,也指出了武俠小說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可謂我國小說理論界中的一家之言,很值得我們參考。了解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理論,對我們閱讀理解和評論武俠小說創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梁羽生對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及其價值給予明確肯定。他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發言說:「文學形式本身並無高下之分,所謂高級與低級,只取決於作者本人的見識、才力和藝術手腕。」他的觀點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他認為中國的武俠小說源遠流長,新派武俠小說更表現出進步的思想內容、新的歷史見解和成熟的藝術技巧;無視武俠小說的存在,硬將它排斥在文學殿堂之外,這是很不公平的。對於某些詆毀和否定武俠小說的觀點,梁羽生不無激憤地說:「這只能表示那個人在容納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廣。他其實也不了解什麼叫做武俠小說;或者他看過的許多武俠小說是荒誕離奇的,這才造成誤解。其實武俠小說有好有壞,文藝小說亦是。即使是反映現實的寫實小說亦有好有壞,如果作者功力不夠、觀察力不敏銳的話,他盡管寫的是寫實小說,還是不能反映現實的。」他指出,作為一種小說流派,武俠小說無疑是中國文學百花園中一朵奇異的鮮花,「應當允許武俠小說存在」。
關於如何把握武俠小說的主題,以及如何在武俠小說中反映時代精神和創造典型人物,梁羽生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武俠小說必須有武有俠,武是一種手段,俠是真正目的,通過武力的手段去達到俠義的目的;所以,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個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卻不可以沒有俠氣。「俠」是正義的行為,做對大多數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謂仗義行俠。他又說:「集中社會下層人物的優良品質於一個具體的個性,使俠士成為正義、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時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的腐敗和暴虐,就是所謂的時代精神和典型性。」(參見馮立三《與香港作家一夕談》)
怎樣才能寫好武俠小說?梁羽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寫好武俠小說並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備相當的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識,並有相當的藝術手段、古文底子,而且還要懂得中國武術中的三招兩式,才能期望成功。」梁羽生認為,要寫好武俠小說,撰寫者的創作態度應當端正。他在1977 年應新加坡寫作人協會的邀情作演講時,介紹了自己創作武俠小說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時代的歷史真實;二是著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梁羽生雖然喜愛武俠小說,竭盡心智地創作武俠小說,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對武俠小說的態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他曾對大陸一度興起的盲目的泛濫的「武俠熱」潑過冷水。1985 年,他借《文藝報》一隅表示自己的憂慮:「有的部門作了統計,至少有五十多家小報發表我和他人的武俠小說。不少地方的一些報紙轉載我的武俠小說,有的加以改寫,都未經作者同意。據說有的把兩個回目合並成一個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寫的武俠小說,卻標上我的名字,以蒙騙讀者。我認為,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應當在文學園地佔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報,從第一版到最後一版全部刊載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這樣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嗎?」這表明了梁羽生的真知灼見。
二、梁羽生的作品
在梁羽生的文學生涯中,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影響最廣。四十多年來,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在海內外讀者中歷久不衰,深受歡迎。從1954 年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在香港《新晚報》上連載起,直到他宣布「封筆」而准備轉寫歷史小說,他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合一百六十多冊(香港版),字數達一千多萬。
1.四大分支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雖然卷帙浩繁,但在題材內容上卻有脈絡可尋。從總體上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所反映的時代是封建社會中晚期,書中的俠士們置身於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在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匯沖突中,為國為民,仗義行俠,表現出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和英雄本色。所以,梁羽生的作品政治色彩十分強烈,主題傾向異常鮮明。
我們從題材內容上來分析梁羽生的作品,大致可將其分為唐、宋、明、清四大分支。
反映唐代游俠生活和民族矛盾的作品有《女帝奇英傳》《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和《慧劍心魔》。
反映宋代俠士抗擊遼、金侵犯的作品有《武林天驕》《狂俠·天驕·魔女》《飛鳳潛龍》和《鳴鏑風雲錄》等。
反映明代豪俠領導義軍反抗暴政及表現統治階級內部忠奸斗爭的作品有《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和《廣陵劍》等。
反映清代俠義之士和各民族人民團結反清斗爭的作品有《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冰魄寒光劍》和《江湖三女俠》等。
在四大分支的作品中,每個分支的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傳承關系,組成了各自獨立的長長的系列。
在唐代作品分支中,《大唐游俠傳》、《龍風寶釵緣》和《慧劍心魔》是反映唐代游俠生活的三部曲,其故事情節前後關聯,空空兒、鐵磨勒、段克邪、聶隱娘、紅線等人物形象在三部書中都出現過,在前二部作品中還擔任主要角色。
《武林天驕》《狂俠·天驕·魔女》《飛鳳潛龍》《鳴鏑風雲錄》《瀚海雄風》和《風·雲·雷·電》這六部作品在題材內容和故事情節上是前後連接的,都是以宋、金、遼之戰為歷史背景,描寫中原武林志士抗敵衛國的壯舉。檀羽沖、華谷涵、柳清瑤、耿照、完顏長之等人物在各部書中反復出現,使各部作品內容互為關聯。
在明代分支里,故事內容互為相關的作品共有七部,依次為《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武林三絕》《廣陵劍》和《白發魔女傳》。這七部作品,除了《還劍奇情錄》與各部作品略微搭線外,其餘六部作品均關聯密切,雖然各部小說的主人公各不相同,其中的人物關系和小說情節卻聯系較緊,時間順序亦較分明。
反映清代豪俠義士反清斗爭的作品數量最多,共有十七部,佔了梁氏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在這十七部作品中,有十五部小說的故事內容和人物是互相有聯系的,其中有的作品聯系相當緊密,可以說是承上接下的系列作品。這十五部小說按故事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如下:
塞外奇俠傳
|
七劍下天山
|
江湖三女俠
|
冰魄寒光劍
|
冰川天女傳
|
雲海玉弓緣
|
冰河洗劍錄
|
風雷震九州
|
俠骨丹心
|
游劍江湖
|
牧野流星
|
彈指驚雷
|
絕塞傳烽錄
.
劍網塵絲
|
幻劍靈旗
十五部作品中的最後二部《劍網塵絲》和《幻劍靈旗》,是姊妹編,故事首尾相連,人物上下貫通,聯系十分緊密,甚至可以合為一部;然而它們與前面的十三部作品關系較為疏遠,只有天山劍派和白駝山兩條線將它們和十三部作品勉強搭上,所以只能用虛線標出。除了上述十五部作品外,還有兩部反映義和團反清滅洋和俠士報仇雪恨的作品,即《龍虎鬥京華》和《草莽龍蛇傳》,這兩部內容銜接的作品與以上十五部小說內容互不相干。
此外,梁羽生還有兩部作品是獨立成篇的,它們的故事情節完全獨立,不與任何作品發生聯系。這兩部作品是《女帝奇英傳》(雖是寫唐代游俠之事,卻與唐代游俠三部曲在內容上毫不相干)和《武當一劍》。《女帝奇英傳》是寫武則天時期,李逸、武玄霜等義俠與突厥入侵者以及武林敗類的殊死搏鬥,其間更有唐代宮廷內部的權力斗爭;《武當一劍》則寫明朝末年,武當派劍俠耿玉京、牟一羽、東方亮等反抗清軍入侵和揭破武林慘案的故事。
2.天山系列
在梁羽生所創立的「紙上江湖」中,武林門派林林總總,梁羽生卻最偏愛「天山劍派」。他在小說里屢次描繪天山風光,景色迷人,令人心醉。
請看《七劍下天山》一書中對天山的描繪:
雄偉壯麗的天山矗立著,絕世的英雄在它的面前,也會覺得自己的渺小。凌未風等站在山腳,只見藍蒙蒙的煙雲彌漫著天際,雪山冰峰矗立在深藍色的空中,像水晶一樣閃閃發光。這時朝陽初出,積雪的高峰受到了陽光的照射,先是紫色的,慢慢地變成紅色,映得峽谷里五光十色,壯麗斑斕,任是最奇妙的畫工,也畫不出這幅「天山日出」的景色。
梁羽生不僅描繪了天山的雄奇壯美,而且還借小說主人公凌未風之口敘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天山神話。天山本來沒有冰,也沒有雪,由於天山仙女為人間真情所感,犯了天條,被罰困鎖天山之巔。天山之冰是她的眼淚,天山之雪是她在苦難中熬白了的頭發。
據說,梁羽生有次來大陸,一定要去觀賞天山。當他到了天山腳下,飽覽天山美景時,竟開懷大笑,說道:「天山和我想像中的一模一樣。」
也許正是這種神奇的想像力和豐富的語言表現力,才使梁羽生作品中的「天山」風光極具魅力。
天山的風景秀麗,天山劍法更是奧妙無窮。一劍在手,萬夫莫敵,劍法施展開,剛柔相濟,攻守兼備,迅捷無倫,變化萬端,真可謂武林獨步,所向披靡!此外,天山上還有堅逾鋼鐵的「天山神芒」,能解百毒的「天山雪蓮」。總之,人傑地靈集於「天山」一處。正如「天山七劍」之一冒浣蓮所感嘆的那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到天山不知世界之奇!」
「天山劍派」的創始人是霍天都。霍天都一心練劍,不問世事,想自創一門天下無雙的劍法,以至和妻子凌雲鳳分道揚鑣(事見《聯劍風雲錄》)。霍天都終於在天山練成了獨門劍法。到了晦明禪師(即《白發魔女傳》中的岳鳴珂)這一代,「天山劍法」發揚光大。天山北巔有晦明禪師的天山劍法,天山南峰有白發魔女的獨創劍法,而武當門下的卓一航則在天山一帶游俠,他將本門劍法細心磨練,融入心得,劍術也達到了出神入化之境。此時的「天山劍法」應是三家之合稱。天山劍法經過晦明禪師等人的改進,更加完善,更加實用,以至轟動整個武林,出現了「七劍下天山」的盛事。「天山七劍」之後,唐曉瀾成為天山劍法的傳人,而「天山派」也成為領袖天下武林的萬人敬仰的武林正宗,天山派的內功心法遠勝於各大門派。從唐曉瀾起,中經唐經天,下至唐嘉源,其間別的門派雖出現一二個武林奇才,但天山派的武林盟主的地位卻一直沒有動搖。
追根溯源,天山派創始人霍天都是張丹楓的大弟子,而張丹楓的師祖又是玄機逸士陳玄機。這樣一來,從上至下,多多少少與天山派有關聯的作品竟達二十二部,幾乎佔了梁羽生全部武俠小說的三分之二。我們不妨把所有與天山派產生關聯的作品統稱為「天山系列」。現將「天山系列」
按小說故事的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還劍奇情錄
|
萍蹤俠影錄
散花女俠
|
聯劍風雲錄
|
武林三絕
|
廣陵劍
|
白發魔女傳
|
塞外奇俠傳
|
七劍下天山
|
江湖三女俠
|
冰魄寒光劍
|
冰川天女傳
|
雲海玉弓緣
|
冰河洗劍錄
|
風雷震九州
|
俠骨丹心
|
游劍江湖
|
牧野流星
|彈指驚雷
|
絕塞傳烽錄
.
劍網塵絲
|
幻劍靈旗
「天山系列」包含了梁氏明、清兩大分支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天山系列」代表了梁氏武俠小說的精華。
如果進一步考察梁氏作品的文化內涵,我們不難發現「天山派」在梁氏小說中所具有深層寓意:它是武林中的正義之師,是俠義精神的代表,其武功在武林社會中也具有「帝王之象」。總之,從天山派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中國傳統道德力量對梁氏小說的深深制約。
3.正格變格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在總體傾向上,可以說是歷史政治童話。梁羽生在創作中執著追求政治主題,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以特定的歷史時代的激烈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沖突為文化背景,將書中的主人公置身於歷史政治漩渦之中,俠客的行為總是與義軍的反抗異族侵略和推翻暴政的斗爭聯系起來,因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是趨於現實的,是有著濃重的政治色彩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追求歷史的真實性,講現實主義」。這是梁羽生武俠小說創作的主體傾向,我們不妨稱之為「正格」。
屬於「正格」的武俠小說在梁氏作品中占絕大多數。如唐代分支的《大唐游俠傳》,以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為歷史背景,著力描寫南霽雲、段圭璋、鐵磨勒等大唐游俠衛國救民、抗擊叛軍的豪俠壯舉,寫實性和政治性都很強。
宋代分支中的《狂俠·天驕·魔女》,則是以宋、金斗爭為歷史背景。
在金兵南侵的危急關頭,柳清瑤、華谷涵、柳元宗等豪俠義士,率領義軍配合南宋愛國將領辛棄疾、虞允文所率官兵聯合抗擊金兵。金國正直俠士「武林天驕」檀羽沖也奮起反抗金主完顏亮的窮兵黷武政策。小說在創作傾向上明顯是講究現實主義的。
在明、清兩大分支中,大部分作品也都屬於「正格」。明代分支中的《聯劍風雲錄》寫義軍北抗韃靼與女真族入侵,南擊倭寇進犯,可是明朝官軍非但不予援助,反而加以圍剿;於是,豪俠、義軍與明朝官兵、武林敗類展開了激烈搏鬥。清代分支中的《江湖三女俠》敘呂四娘、馮瑛、馮琳三位江湖女俠行俠江湖,反抗清朝統治者,以及入皇宮刺殺雍正的故事。這些作品十分注重現實性、歷史性和政治理念。
除了「正格」的作品,梁羽生也有少數武俠小說是不注重寫實性和政治性的。在這些作品中,梁羽生著力描寫的是虛幻怪誕的情節內容,熱心構築的是武林童話世界,精心描繪的是武林內部糾紛。對這部分作品,我們可以稱其為「變格」,即不遵循梁氏創作武俠小說的一貫風格,而有了一些變化。
如《冰魄寒光劍》寫「天山七劍」之一桂仲明之子桂華生立下宏願要自創一派武功。為此他橫跨大漠,遠走異域,搜尋天下奇門武功。他在藏邊「魔鬼城」無意中獲悉了尼泊爾王子額爾都企圖搶佔西藏的陰謀,並在玉女峰下找到了一塊千載玄冰。他得尼泊爾華玉公主之助,將玄冰煉成冰魄寒光劍,並和華玉公主聯手擊敗了額爾都的陰謀。兩人喜結百年之好,同創「冰川劍法」。小說不重寫實,「魔鬼城」的神秘和恐怖,玉女峰下冰窟中的取寶,冰魄寒光劍的威力,都具有濃厚的虛幻色彩,與梁氏作品的主體風格不盡相同。
屬於「變格」的作品,還有《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彈指驚雷》、《還劍奇情錄》、《幻劍靈旗》等。這些作品對歷史背景的依附性較弱,民族矛盾、政治風雲在小說中被淡化而不佔據主導地位,小說著重描寫的是武林恩怨、門派糾紛、正義與邪惡之戰、人性的善與惡。
正格作品與變格作品只是兩種創作風格的不同,所謂「正」與「變」
也是就作者創作的主體傾向而言,並不帶有規律性和普遍性。所以,在「正」與「變」之間,只有作者創作意向和創作手法的不同,並不存在優劣高下之分。寫實性強的作品,如果能很好地處理歷史事件,寫出時代風雲和社會世相,並將其與「武」和「俠」有機融匯,那就不失為好作品。
虛幻性濃的作品,如能把荒誕不經的內容滲入坎坷的人生,表現出文化精神和復雜人性,並且時時提醒讀者於虛幻世界中去追尋人生真諦和哲理情思,那麼,它也是上乘作品。總之,一部作品的好與差,只能從作品本身的水準去衡量,而不能以別的標准為依據。
⑺ 梁羽生的小說很好看嗎
小說沒怎麼看過,電視劇之類的看過,白發魔女傳和七劍下天山,畢竟是和金庸老爺爺和古龍齊名的
⑻ 梁羽生寫得最好的是哪部小說
首挺七劍下天山和雲海玉弓緣
《女帝奇英傳》、《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
《大》《龍》《慧》三部為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
《武林天驕》、《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風雲雷電》
《武》《狂》有沖突,《狂》《鳴》聯系緊密,《翰》《風》聯系緊密,宋朝年代與情節混亂
明朝:(共8部)
《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武林三絕》(只是報紙連載,未出版成書)——《廣陵劍》
萍蹤系列(計6部),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當一劍》
不屬於天山系列,獨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發魔女傳》有沖突
正宗天山系列:
(計14部)
《白發魔女傳》
(明萬曆年間起,〈白〉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
《劍網塵絲》——《幻劍靈旗》
為姊妹篇,與天山派無關,但有部分人物在《絕塞》中出現過
《草莽龍蛇傳》——《龍虎鬥京華》
為姊妹篇,太極篇,講述義和團年間故事
註:梁羽生武俠小說存在部分聯系
①「萍蹤」系列:《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廣陵劍》
②「天山」系列:《白發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俠」系列:《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傳奇及歷史,為梁氏武俠上乘佳作
④「天驕」系列:《武林天驕》《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風雲雷電》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⑥《武林三絕》前後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歷史,幾乎涉及整個梁氏武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為梁學總結性著作
⑼ 梁羽生哪幾部小說比較好看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我基本看完了,個人覺得《牧野流星》寫得不錯,其它的如《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俠骨丹心》、《彈指驚雷》等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