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兩千多字的古風微小說有機會投稿到實體雜志嗎
這個字數來略少,如果自接受刪字部分雜志卷首可以試試,例如粉愛、微故事、紫言情
不想刪字的話可以試試戀戀中國風和錦色
建議你去寫手之家,豆瓣稿費銀行,天使領域-浮雲殿看看
裡面有各種類型雜志或是報刊的約稿函,稿費標准,徵稿要求都有明確的標注
祝你成功,有問題可追問~
② 我自己寫了一些微小說,每篇大約2000字,不知道那個網站可以投稿,求指教。
讀者,意林,青年文摘,微小說,小小說選刊,最小說…………這些事有稿費的
也可以在小說網投稿,比如:起點、縱橫、瀟湘都不錯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跪求一篇關於『微』的論文。比如說微博微語錄微小說的好壞。2000字左右,幫幫忙
環境問題沒有國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涉及全球,危及人類生存。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參與環保,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為了人類的未來和世世代代的生存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協作,建立全球環境新秩序。環境保護部行政體制與人事司司長陳亮在其著作《人與環境》有關章節中,系統論述了如何改變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建立全球環境新秩序。
環境問題沒有國界,它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沙化和氣候變化,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發展,真正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時刻了。世界著名自然災難專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學教授比爾·麥克古爾在其新書《7年拯救地球》(Seven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一書中提出:「從現在起到2015年,人類只剩7年時間來拯救地球」,他在接受《外灘畫報》采訪時說,「未來7年裡,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必須達到穩定狀態,否則地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中,包括戰爭、瘟疫、乾旱、洪水、飢荒、颶風等在內的各種災禍將輪番席捲地球」,從而使人類遭遇末日劫難。挪威國際極地秘書處執行秘書長奧拉夫·奧爾海姆認為,一個更為明顯的事例是,由於氣溫升高,北海航道已經浮出水面,屆時從遠東前往歐洲將縮短1/3的航程。「由此,冰層覆蓋面積多少已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也變成了經濟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此外,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將會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而受此影響最大的將會是亞洲地區。」「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已不僅是一場危機,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場『氣候戰爭』之中。」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指出:「全球地表平均溫度近百年來(1906~2005年)升高了0.74℃,預計到21世紀末將上升1.1~6.4℃。20世紀中葉以來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燒和土地利用變化等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引起的。中國氣候變暖趨勢與全球的總趨勢基本一致。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中國近百年來(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自1986年以來經歷了21個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統氣象觀測以來最暖的一年。近50年來中國降水分布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西部和華南地區降水增加,而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減少。高溫、乾旱、強降水等極端氣候事件有頻率增加、強度增大的趨勢。夏季高溫熱浪增多,局部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乾旱加劇,南方地區強降水增多,西部地區雪災發生的幾率增加。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表溫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據科學家的研究,中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現象更加明顯,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乾旱區范圍可能擴大;海平面上升趨勢進一步加劇。」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科學家蒂莫西·倫托說:「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因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而繼續上升,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地球的主要物理學基礎發生變化,並使地球進入危險狀態。」科學家研究領導小組提出,包括北極冰融化、格陵蘭島冰蓋變薄、西部南極冰床崩塌、大西洋一些特定環流消失、「恩索(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循環中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導致的異常天氣事件增多、印度洋夏季季風消失、西非季風中斷、亞馬遜熱帶雨林枯萎消退和泰加林(北方針葉林)的枯萎消退等九大因素的「爆發點」有可能在今後100年內出現。不過,科學家認為,通過實時監測和模擬數據可以制訂早期預警體系,仍有可能通過溫室氣體減排等措施避免它們的出現。
當然,也有學者對是否存在人為的氣候變暖持不同觀點。氣候物理學家S.弗雷德·辛格、丹尼期·T.艾活利在其《全球變暖——毫無來由的恐慌》(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Every 1500 Years)一書中寫道:「有證據表明,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過程中,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充其量扮演了一個次要的角色。相反,如果我們往回追溯到100萬年歷史的氣候變化歷程中,我們會發現,溫和、適度的全球變暖只是1500年(±500年)氣候周期自然變化的一部分。」對氣候變化的長周期性,逐步為一些科學發現所證實,它是太陽系運動的客觀規律性反應,如果我們了解了1500年的氣候變化周期,就會覺得近期氣候變暖完全是人為的說法或導致人類末日災難的危險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是荒謬的。丹斯加德和奧斯切格於1984年寫的《格陵蘭島深層冰芯揭示的北大西洋氣候振盪變化》認為:「溫和的氣候周期,與太陽活動的關系,其精確性、完整性和邏輯性幾乎可以說是令人吃驚的。」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在11年前寫的《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一書中,根據中國地理學家長期研究結果,指出以往7000年間中國氣候曾多次呈現寒暖交替,而至當時為止的氣候變化離歷史上的氣溫上限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觀點不斷為地質物理學家發現和勘探以及海洋暖流變化所佐證,並將進一步得到證實。
無論氣候變化呈長周期性循環規律與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的氣候變化報告的結論誰是誰非,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和活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必須高度重視,切實行動,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簽署的《環境宣言》第一條就明確提出:「人類有權在一種能夠有尊嚴和福利的生活的環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條件的基本權利,並且負有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的環境的庄嚴責任。」綜觀環境問題,主要原因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倫理等方面出現了偏差和問題,在最根本的意義上是資本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利益對立和沖突的必然結果,是經濟發展的人性扭曲的結果。資本邏輯通過自身活動建構的國際經濟秩序維持自身的利益存在。盡管網路化使社會更加透明和公開,但資本邏輯使不同利益集團更加競爭和對抗,世界盡管多極化,但各國都必須考慮相互間的競爭和合作的利害關系。這正如中國古代春秋戰國紛爭之世,誰能佔領道德和科技的制高點,誰能率先實現人類的夢想——共產主義,也可稱之為「生態共產主義」,誰就能引領世界潮流。在決定結果的諸多因素中,有兩點是決定性的:一是教育,二是經濟。只有教育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一部分人口能夠脫離體能性勞動,而從事腦力勞動,進行精神再生產時,這個社會才會步入良性循環。因此,在當前資本不會完全退出歷史舞台的情況下,要努力地改變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建立一個全球環境新秩序,相互協作,「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涉及全球,危及人類生存。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必須面對共同的環境問題,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參與環保,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的、共同的地球家園。同時,由於國內資源環境的嚴重性,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以及國外所取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成果,凸顯了中國加強國際環境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
環境安全問題是長期的、具有潛在性的問題,諾曼·邁爾斯指出,「如果世界環境問題像心臟病突發那樣危害我們,我們就會高度重視生態系統並努力使之恢復。相反,環境問題像癌症那樣靜靜地在暗地裡侵害我們肌體,不易察覺,也沒有抵制,直到它們深層的損害非常明顯時才最終爆發出來。」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涉及全球,危及人類生存。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必須面對共同的環境問題,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參與環保,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的、共同的地球家園。同時,由於國內資源環境的嚴重性,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以及國外所取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成果,凸顯了中國加強國際環境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
中國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為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中國通過多邊和雙邊渠道實施了一批國際合作項目,積極參加了一系列國際公約和協議的簽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1年6月18日、19日,中國發起並在北京舉辦了「發展中國家環境與發展部長級會議」,並發表了《北京宣言》,提出保護環境是人類的共同利益,必須建立一個有助於所有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持續和持久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應以主權國家平等的原則為基礎,發達國家必須率先行動保護全球環境,並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其面臨的問題,以優惠或非商業條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環境無害化技術,發展中國家應通過相互間的技術合作和技術轉讓,對保護和改善全球環境做出貢獻。1992年聯合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後,中國政府制定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在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這進一步指明了中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的方向。要按照「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明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指導思想。作為發展中大國,要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廣泛開展環境保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堅持「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條件下,捍衛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權益,量力而行地逐步承擔「共同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各項事務,按照「相互幫助、協力推進」的原則,努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積極簽署一系列維護世界資源環境的公約並加大履約力度,承擔一個發展中大國應該承擔的環境責任,共同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認真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制定並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結合起來,加快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加強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和產業結構,努力控制和減緩二氧化碳排放。並於2008年10月發表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指出:「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是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活動,尤其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資源,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引起全球氣候近50年來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對全球自然生態系統產生了明顯影響,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挑戰。」為此,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應對舉措。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底子薄,經濟發展水平低、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易受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面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和減緩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多重壓力。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享有減排達標的「豁免權」,要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加強國際合作時,要注重環境安全,堅決維護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權益。環境安全問題的實質是人類社會「繼續生存還是自我毀滅」的問題,是一個比國家領土安全更嚴峻的安全問題。因此,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加強環境保護國際交流和合作中,一方面,必須維護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根據自身的國情和發展目標充分利用本國自然資源,任何國家和地區不能以環境保護為由干涉中國內政,不得藉此提出任何形式的援助或發展資金等附加條件,尤其是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全球環境新秩序還未建立的情況下,更需要採取有效措施,維護國際資源環境公平公正,切實維護國家的環境權益;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承擔發展中國家應承擔的環境責任。中國人口資源環境支撐不了現行的發展模式,不減排、不轉型也不行,發達國家設計好的不公平的國際規則,導致我們生態成本難以轉移出去。即使可以我們也不能轉移,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和平與和諧,不能搞生態殖民主義。
為了實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必須加強全球科技合作和攻關,迎接科技自由時代的來臨。要充分發揮人類創造性,整合人力資源和科技資源,消除技術壁壘,實現科技共有共享。大力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風能、水電、核電、潮汐發電等清潔能源;加強合成材料研究,開發利用納米技術,盡快實現合成材料的持久耐用和可循環利用;加強核聚變能和平利用的研究和開發。美國已建成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激光束的核聚變實驗裝置,准備探索以核聚變利用核能的可能性。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相比核裂變,核聚變產生的能量更大,而且幾乎不會帶來放射性污染等環境問題,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的氘,經過計算,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進行核聚變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00升汽油燃燒釋放的能量,來源幾乎取之不盡,是理想的能源方式,如太陽能就是核聚變。但核聚變瞬間產生的溫度超過1億千瓦時,人類已經可以實現「不受控制」毀滅性、破壞性的核聚變,如氫彈爆炸。但是要想其能量被人類有效利用,必須能夠合理地控制核聚變的速度、規模、材料等,實現持續、平穩的能量輸出。為了和平利用核聚變能,2006年11月2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參加方簽署了《聯合實施協定》,並在2007年由參加方批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建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艾克斯附近的卡達拉奇,費用估計為50億歐元,建造期大約持續10年,預計建成後運行20年,運行費用同樣為50億歐元。核聚變能源利用有可能為人類提供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和平利用核聚變能源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目標;加強航天技術開發,探索太空和利用月球、火星等其他星體資源;加強雷電和氫氧分離的研究,有朝一日人能夠經濟有效地使水分離為氫氣和氧氣,使用氫氣這種最為清潔的能源,那將是人類的福音,可以為實現馬克思所說的真正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提供永無枯竭、清潔循環的物質支撐,迎接科技自由時代的來臨。
④ 老師我想問一下,我幫別人寫了2000多字的微小說應該獲得多少報酬
主要看你和對方的約定。一般情況下,這種應該是在兩三百塊錢左右。
⑤ 微小說寫2000~10000字的小說,想弄稿費,那個網站要啊
(微小說2000——10000字!!!)
你可以隨便在哪個網站投啊!然後加V啊!
⑥ 兩千多字的古風微小說有機會投稿到實體雜志嗎
這個字數略少,如果接受刪字部分雜志卷首可以試試,例如粉愛、微故事、紫言情
不想刪字的版話可以試權試戀戀中國風和錦色
建議你去寫手之家,豆瓣稿費銀行,天使領域-浮雲殿看看
裡面有各種類型雜志或是報刊的約稿函,稿費標准,徵稿要求都有明確的標注
祝你成功,有問題可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