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現代武俠小說「五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當代武俠小說「五大家」:金(金庸)、古(古龍)、梁(梁羽生)、溫(溫瑞安)、黃(黃易)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古龍代表作:楚留香系列、小李飛刀系列、七種武器系列、"江湖人系列"等。
梁羽生代表作: 還劍奇情錄 -- 萍蹤俠影錄 -- 散花女俠 -- 聯劍風雲錄 -- 廣陵劍
2. 白發魔女傳 -- 塞外奇俠傳 -- 七劍下天山 -- 江湖三女俠 --冰魄寒光劍 -- 冰川天女傳 -- 雲海玉弓緣 -- 冰河洗劍錄 --風雷震九州 -- 俠骨丹心
1、2 也可以合在一起, 畢竟天山派的武學都是以張丹楓的武學為主
3. 大唐游俠傳 -- 龍鳳寶釵緣 -- 慧劍心魔
這幾部很不錯, 而且把一些唐人傳奇融進去了
4. 狂俠.天驕.魔女 -- 飛鳳潛龍 -- 鳴鏑風雲錄 -- 瀚海雄風 --挑燈看劍錄 -- 風雲雷電
挑燈看劍錄是從風雲雷電中間開始, 風雲雷電之後結束 . (風雲雷電中的龍象法王還沒死, 而挑燈看劍錄最後他被宰了, 但在風雲雷電中耿電似乎還沒有學成他的武藝)武林天驕, 玉面妖狐可以算進 4. 此一系
5. 游劍江湖 -- 牧野流星 -- 彈指驚雷 -- 絕塞傳鋒錄 -- 劍網塵絲 --幻劍靈旗
注: 其他尚有:武林三絕、武當一劍、女帝奇英傳、龍虎鬥京華、草莽龍蛇傳
溫:四大名的捕系列等。
黃易代表作:《尋秦記》、《大唐雙龍傳》、《大劍師》等。
B. 請各位武俠迷推薦幾部經典的傳統武俠小說
我首推金庸和梁羽生的,古龍的黃易的我也看過一些。
推薦小椴的《長版安古意》《洛陽權女兒行》
鳳歌的《鐵血天驕》(昆侖前傳)《滄海》
飄燈的「蘇曠大傳」
步非煙的"華音流韶"系列
滄月的「聽雪樓」系列
方白羽的「千門」系列
盛顏的作品也都很好《連城脆》《寒鴉劫》《牡丹錯》「三京畫本」系列
C.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武俠小說及其作者。
司馬抄遷《史記》中說: 救人危難襲, 周濟貧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義, 即謂之」俠」; 俠士多憑武技對抗壓迫, 所以《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小說」者, 」街談巷語之說也」.合起來說: 民間流傳的描寫憑武藝行俠仗義的敘事文學作品就叫」武俠小說」.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D. 傳統武俠小說代表作
我就寫幾個最具代表性的 最有名的吧
金庸的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笑傲江湖 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古龍的 絕代雙驕 楚留香系列 陸小鳳系列 七種武器
黃易的 四大名捕 大唐雙龍傳
E. 求傳統武俠小說
玄幻: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個沒看過就不要看玄幻了,這是現代玄幻的開山扛鼎之作。我之所以說玄幻是因為這本實在是太好,你不要仙俠我也忍不住推薦。金庸初期學習的還珠樓主。
武俠:金古梁溫都知道也不用多說,必看,不明白你為什麼不看金古。司馬翎卧龍生什麼的有興趣可以看,跟還珠樓主一樣都比較古老了。大陸新武俠首推鳳歌的昆侖、滄海,個人認為英雄志略遜一籌。其他有金尋者的大唐行鏢、大唐乘風錄。江南的光明皇帝。小椴的杯雪、長安古意、洛陽女兒行。也都還算不錯。較昆侖滄海略有不如。
認為水平不夠,追問我接著想。上面都是我看過的,但是我看過的不止是上面。
F.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懸賞分:10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0 天 0 小時
只要你的答回案與我心中的答案相答符合 你 就為最佳答案 如果你是一個武俠迷 我想你心中必定有十部呢最喜愛的武俠小說 大家最好寫點理由 這樣比較有說服力
大哥。。。提前結束吧。。。不可能有與你想像的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十部最愛的。。。我們又不認識你。。。又沒見過你。。。甚至你連你最喜歡的武俠小說類型和作者都沒說出來。。。誰猜得到啊???想捕風捉影都沒有。。。要是真有能猜到的。。。我想那太強了。。。
G. 有沒有傳統武俠小說求推薦幾本
夢清軒 《清風嘯江湖》 傳統武俠
不是悲劇,卻能讓人感動。並非喜劇,卻可讓人開懷。江湖浪子,無意之間捲入武林中的驚天陰謀之中。刀與劍的交鋒,血與火的洗禮!問鼎武林,誰主沉浮?故事情節豪氣狂狷,行文緊湊,文筆細膩,讓人不由沉浸在武俠世界之中。
千山明月《俠影驚鴻》 傳統武俠
只因一個離奇夢境,他成了家族毀滅的千古罪人;只因一把俠影劍的傳說,他成為師門離散的始作俑者;只因一句驚鴻簪舊主的遺言,他被推上江湖紛爭的風口浪尖。個人情仇與家國榮辱、民族大義交織,以史為架,虛實交換,除了蕭影這個主角,無論正反各個人物都鮮明躍於紙上。
目犍連《龍鼎天之一代天驕》傳統武俠
作者沒有固守傳統武俠的堡壘,試圖讓武俠這個精神內涵更加符合時代的口味。書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卻沒有讓人感覺到有什麼雷同。個性都很鮮明,讓人能很快的進入角色和場景之中,文章讀來畫面感也更加生動,情節一環扣一環,真是精彩!
池衡水榭《北冥神劍》 傳統武俠
很棒的一部武俠小說,作者文筆很細膩,故事情節的設定上花了很多心思,對武打場面的描述很棒,讓人感覺畫面感很強, 情節環環相扣,波瀾起伏,不錯。
H. 傳統武俠小說的特點,分類,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I. 跪求一部武俠小說
《劍 情 深》 作者:司馬紫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