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一說武俠小說中的常用詞彙,語言!謝謝!
形容妖艷女子的漂亮:黑發似漆,身材高挑,雪白豐腴,笑吟吟的俏臉上嬌媚無限,彩眉彎彎,媚眼如絲,春意盎然,美艷不可方物,玲瓏畢露,浮凸有致,楚楚動人,活色生香。
『貳』 武俠小說中
江湖,詞語含義較多,在古時指江河湖海、江西·湖南等,從抽象的角度來理解的話。江湖應該是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江湖是很險峻的人生旅途。所以就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說法。較為熟知的是武俠小說中豪傑俠客所闖盪的社會,也指有人的地方(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現今大家脫口而出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語出古龍)」。另外有同名的小說、電影、游戲等。
釋義
1。江西湖南:
唐朝時,禪宗馬祖道一住在江西。各地學禪的人,都風起雲擁到江西去訪道。湖南石頭和尚-------希遷,唐朝比丘,禪宗大德高僧之一。曹洞宗的創始人,著有《草庵歌》,《參同契》流傳於世,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兩人都是當時眾望所歸的大禪師。由於天下僧侶不是到江西參訪馬祖道一,就是湖南參訪石頭希遷,社會上就稱參禪的人叫作『走江湖』。『江湖』這兩個字,古代本是指的江西馬祖和湖南石頭,沿用到後來,也稱那些浪跡四方以雜技謀食者為『走江湖』,其實,『走江湖』指的就是過去禪者的雲游參訪。
2.江河湖海: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漢書·貨殖傳·范蠡》:「﹝ 范蠡﹞乃乘扁舟,浮江湖,變姓名,適 齊 為 鴟夷子皮 ,之 陶 為 朱公 。」 宋· 姜夔《白石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清 葉燮《原詩·外篇上》:「大之則江湖,小之則池沼,微風鼓動而為波為瀾,此天地間自然之文也。」
3.泛指四方各地:
《漢書·王莽傳下》:「太傅犧叔 士孫喜 清潔江湖之盜賊。」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 宋 蘇轍《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之一:「流落江湖東復西,歸來未洗足間泥。」 清 鈕琇《觚賸·雪遘》:「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進,遂致落拓江湖,流轉至此。」
4.指民間: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間俗語,謂錢之薄惡者曰慳錢。」
5.舊時指隱士的居處:
東晉·陶潛《與殷晉安別》詩:「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南史·隱逸傳序》:「或遁跡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 清 方文《寄懷魯孺發天門》詩:「江湖常有廟廊憂,逢人好談天下事。」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他盡可以把這首詩拿去給 唐玄宗看,說 李白 十分清高,身在魏闕而心在江湖。」
6.引申為退隱:
唐· 賈島《過唐校書書齋》詩:「江湖心自切,未可掛頭巾。」 宋 王安石《和王勝之雪霽借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滿紙為我書窮愁。」
7.黑社會秩序:
在現代的年代,江湖兩個字遠遠不是表達俠義的地方了。現代人說的江湖,往往是說的黑社會秩序。
8.有人的地方: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出處
江湖一詞出自《莊子.大宗師篇》:泉涸,魚雙與處於陸。相掬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原文意思是:泉水乾涸後,兩條魚未及時離開,受困於陸地的小窪,兩條魚動彈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使對方保持濕潤。此時,兩條魚便緬懷起往日在江河湖水裡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識的生活。
引申
江湖兩字拆開各自可指地理上的三江五湖,但「江湖」兩字成一對詞。在中國文化中另有指涉的意涵,如《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中的江湖指的即是廣闊逍遙的適性之處;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江湖則用來指民間社會,有與朝廷相對的意思。也因為高人隱士不甘於受朝廷指揮控制,鄙棄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遙於適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俠小說,引為豪傑俠客所闖盪的社會。因為武俠小說里的那種刀光劍影的生活並非正常的生活秩序,現今社會也唯有以暴力沖突為常態的黑道生態貼近所謂的江湖,也因此,江湖一詞已演變成較為負面或特定的用語,如「混江湖」,意指混黑道;「老江湖」,喻見多識廣之負面人物;「江湖險惡」,指是非紛擾之地等。而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話語出古龍)意指人身處在特定環境中,因顧及周遭人事的壓力,常做出非出於己願的事。
武俠小說中的概念什麼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麼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麗的,在深夜的街頭獨自揮舞著刻著自己名字的劍,像風一樣瀟灑;江湖是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師友至愛喋血黃沙,為報仇也只能十年面壁。這就是江湖。在江湖裡,你可以和你的愛侶雙劍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可以憑著自己的絕頂聰明,找尋傳說中的秘籍,練就絕世的武功。或者開山收徒,成為受人景仰的宗師。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劍,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成為傳說中的孤獨劍客。
而後古龍在一本武俠書中借殺手燕十三之口說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為驚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稱謂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廣的內涵。最終,還是由古龍先生為江湖的稱謂做了總結: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誠如斯言,記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那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水墨山水、純真作品,因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會有恩怨」變得沉重。 人之悲哀,就在於江湖。
如果以較為直白易懂的描述來說的話,武俠小說中的江湖,其實就是以小說中的有武功的人以及與他們相關的人所組成的關系網,一個小型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人們不必擔心衣食住行,不必擔心法律制裁,可以說是一個完全以實力(主要是武功強弱)說話的世界,但就像它脫去了惡人身上的枷鎖一般,它同樣也解放了正義之士思想的束縛,使之可以快意恩仇,以暴制暴,在這個設定之下,反面角色雖多,但俠義之士出現的概率也要遠大於現實社會。這也是為什麼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
『叄』 所有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有哪些
你說的是哪一部武俠小說啊~~全部不大可能有人記得但是主角嘛,我還是記得幾個
金庸:
射鵰英雄傳:靈智上人、侯通海、郭靖、黃蓉、歐陽克、歐陽鋒、洪七公、黃葯師等......
天龍八部:掃地僧、蕭遠山、蕭峰、虛竹、慕容復、段譽、阿朱等.......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趙敏、周芷若、武當七俠、朱元璋、張三豐等........
鹿鼎記:康熙、陳近南、韋小寶等..........
笑傲江湖:岳不群、東方不敗、左冷禪、令狐沖、任盈盈、任我行、向問天等.........
書劍恩仇錄:駱冰、陳家洛、徐天宏、周琦、文泰來、霍青桐等.........
神鵰俠侶:李莫愁、楊過、郭靖、黃蓉、郭襄、耶律齊、張君寶等........
碧血劍:袁承志、穆人清、夏雪宜等........
古龍(看的不是很多......):
邊城浪子:葉開、傅紅雪、路小佳、馬芳玲、馬空群、丁靈琳等........
三少爺的劍:謝曉峰、慕容秋荻、燕十三等.......
多情劍客無情劍:李尋歡、阿飛、上官金虹、荊無命、林仙兒、呂鳳先等..........
流星蝴蝶劍:律香川、孟星魂、高寄萍、孫玉伯、孫蝶、孫劍等.......
絕代雙驕:小魚兒、花無缺、憐星、邀月、燕南天等.......
『肆』 關於武俠小說
一、乞丐的文獻記載
【後漢書·獨行傳】曰:「向栩字甫興,河內朝歌人。向長之後也,少為書生,性卓詭不倫,不好語言,而喜長嘯或騎驢入市,乞丐於人。」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乞食於野,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龍城錄】載有「一日,伊水上遇一丐者。」
【稽神錄】有雲:「安陸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嘗游齊魯,遂至豫章,桓弄蛇於市,以乞丐為生。」
足見是先有乞討的行為,後有行乞的身份;唐代元結著【丐論】,自稱:「游長安與丐者為友。」由此可知以乞討為生的職業乞丐,可能最早出現在六朝。【東京夢華錄】形容開封城「諸行百戶,衣著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所謂規格者,大概是指穿著制式服裝在特定地區或針對特定對象行乞,並受到團體的約束,要盡規定的義務。
宋元話本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裡的乞丐團頭金老大,他手中的桿子是領袖的標記,統轄全城的叫花子,證明在宋代丐幫已然成氣候,是具有某種程度組織規模的社會群體。「這般丐戶,小心低氣,服著團頭,與奴一般,不敢觸犯。」想見當時的丐幫紀律嚴明,丐頭的桿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僅象徵權力,還可以執行幫規,懲治違規的乞丐。
小說<射鵰英雄傳>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吧
唐門起源考
據萬籟聲《武術匯宗》中的「神功概論」所說:「又有操『五毒神砂』者,乃鐵砂以五毒煉過,三年可成,打於人身,即中其毒,遍體麻木,不能動彈,掛破體膚,終生膿血不止,無葯可醫。如四川唐大嫂即是!」此書寫於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研判,如非捏造,則「四川唐大嫂」至少是存在於清末民初而實有其人。於是「四川唐門」用毒之名,天下皆知;而首張其目用於武俠小說者,正是民國初年「北派五大家」之一,以《十二金錢鏢》、《偷拳》等社會反諷武俠作品聞名的白羽。白羽撰述武俠小說,參考了頗多《武術匯宗》一書的內容,亦假亦真的引用與擴充,將唐大嫂一變為整個唐門,使唐門在往後的武俠小說中,大放異彩。即使中國武術史籍上,並無關於唐門的記載,但在武俠小說中,眾多作者的爭相引用、約定成俗,卻使唐門在小說世界里有了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這,便是唐門的起源。
唐門的人物和事跡廣泛見於諸多新派武俠小說中,所述唐家人的性格與品質各有不同。我國武術史上並無唐門記載。(見東方玉《紅線俠侶》、古龍《白玉老虎》等書)
『伍』 關於武俠小說中什麼什麼教的問題
這個看實際情況 沒有定數 據我總結
教主(幫主 總舵主) 1
副教主 1或2
長老 4個回或5個 青龍朱雀白虎麒麟玄龜5大神答獸或本教崇拜的5種東西
護法 多為4個 東南西北四大護法
註:許多幫會長老和護法不並存的
分舵主 N個 看幫會區域分治情況
堂主 N個 看幫會大小和分工了
等等 你自己編寫 你就是上帝 什麼都是你說了算 只要不是太離譜 只要能自圓其說都可以 我們也推薦創新嘛 哈哈
『陸』 關於武俠小說中的一段話
應該是:
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
玉。」
以原文為證:
《書劍恩仇錄》
第八回 千軍岳峙圍千頃 萬馬潮洶動萬乘
乾隆不願他再提文泰來之事,問道:「你今年幾歲?」陳家洛道:「二十五了。」乾隆嘆道:「我不羨你閑雲野鶴,卻羨你青春年少。唉,任人功業蓋世,壽數一到,終歸化為黃土罷了。」兩人又漫步一會,乾隆問道:「你有幾位夫人?」不等他回答,從身上解下一塊佩玉,說道:「這塊寶玉也算得是希世之珍,你拿去贈給夫人吧。」陳家洛不接,道:「我未娶妻。」乾隆哈哈大笑,說道:「你總是眼界太高,是以至今未有當意之人。這塊寶玉,你將來贈給意中人,作為定情之物吧。」玉色晶瑩,在月亮下發出淡淡柔光,陳家洛謝了接過,觸手生溫,原來是一塊異常珍貴的暖玉。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乾隆笑道:「如我不知你是胸襟豁達之人,也不會給你這塊玉,更不會叫你贈給意中人。」這四句銘文雖似不吉,其中實含至理。陳家洛低吟「情深不壽,強極則辱」那兩句話,體會其中含意,只覺天地悠悠,世間不如意事忽然間一齊兜上心頭,悲從中來,直欲放聲一哭。乾隆道:「少年愛侶,情深愛極,每遭鬼神之忌,是以才子佳人多無美滿下場,反不如傖夫俗子常能白頭偕老。情不可極,剛剛易折,先賢這話,確是合乎萬物之情。」陳家洛不願再聽下去,將溫玉放在懷里,說道:「多謝厚貺,後會有期。」拱手作別。乾隆右手一擺,說道:「好自珍重!」陳家洛回過頭來向城裡走去。
『柒』 武俠小說多數說什麼
武俠小說依託特定的環境(一般是古代),講述某人或某些人的性格特點或經歷,體現人性的某些方面。和科幻相比確實武俠和現實比較接近,但它也是虛構的,決不會有什麼恐怖而言。推薦你看看古龍的任何一本
『捌』 武俠小說中所指的「江湖」如何理解。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是江湖。
江湖是指掌握了一種技能或者騙術,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它來獲取經濟利益的一種社會生存形態。——老梁語錄
什麼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麼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麗的,在深夜的街頭獨自揮舞著刻著自己名字的劍,像風一樣瀟灑;江湖是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師友至愛喋血黃沙,為報仇也只能十年面壁。這就是江湖。在江湖裡,你可以和你的愛侶雙劍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可以憑著自己的絕頂聰明,找尋傳說中的秘籍,練就絕世的武功。或者開山收徒,成為受人景仰的宗師。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劍,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成為傳說中的孤獨劍客。
而後古龍在一本武俠書中借殺手燕十三之口說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為驚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稱謂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廣的內涵。最終,還是由古龍先生為江湖的稱謂做了總結: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誠如斯言,記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那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水墨山水、純真作品,因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會有恩怨」變得沉重。 人之悲哀,就在於江湖。
如果以較為直白易懂的描述來說的話,武俠小說中的江湖,其實就是以小說中的有武功的人以及與他們相關的人所組成的關系網,一個小型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人們不必擔心衣食住行,不必擔心法律制裁,可以說是一個完全以實力(主要是武功強弱)說話的世界,但就像它脫去了惡人身上的枷鎖一般,它同樣也解放了正義之士思想的束縛,使之可以快意恩仇,以暴制暴,在這個設定之下,反面角色雖多,但俠義之士出現的概率也要遠大於現實社會。這也是為什麼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
魚龍混雜,什麼都有。
『玖』 收集武俠小說裡面說的一些經典話
(古龍小說):
過多的約束和壓力反而會造成一個人的反叛……
喝醉酒並不能解決任何事 但至少能使人暫時忘記很多事
一個只有覺得自己很丟臉的人 才會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
「痴」並不可笑 因為祗有一個至情至性的人 才能懂得這「痴」字……
一個女人最令人討厭的就是做不符合自己年齡的事……
一個男人一定要經過很多次痛苦的經驗後 才能學會這個「不」字!!
人最清醒的時候 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
名聲不但能帶給人榮耀和自尊 能帶來很多在平日夢想不到的事 財富、地位也全都會跟著來了~~
一個人的慾望太多 往往難免會做錯許多事~~
比酒還能醉倒男人的心 唯有女人的淚……
要忘記一個人的恩情彷彿很容易 但若要忘記一個人的仇恨就太難了 所以這世上的愁苦總是多於快樂!!
這世上有很多人是為別人而活著的 有些是為了自已所愛的人 也有些是為了自己所恨的人 但這兩種人都同樣的痛苦~~ 因為這世上快樂的人本就不多……
當你發現將一個人的思念的次數往往少了些時 這並不代表你已忘了她 只因為這相思已入骨!
*世上本就有很多事都是這樣子的——個發明車輛的人,一定是懶得走路的人。就因為人們不願吃苦,所以人類的生活才會進步。
*世上唯一無刺的玫瑰,就是友情。
*驕傲的人就一定靠得住,因為他絕不會做丟人的事。
*友情是積累的,愛情卻是突然的。友情必然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愛情卻往往在一瞬間發生。
*當一個女孩子說要氣死你的時候,她的意思往往是表示她很喜歡你。
*不吃飯的女人這世上也許有好幾個,不吃醋的女人卻連一個也沒有。
*女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就看不到危險了。
*還有人可以相思至少總比沒有人相思好。
*要知道聰明的男人總是會選擇個很適當的時候來裝裝傻的。
*男人的眼淚,有時比女人的還有用。
*「相思」已經令人纏綿入骨,黯然銷魂;「不敢相思」又是種什麼滋味?多情自古空餘恨,如果你已不能多情,也不敢多情,縱然情深入骨,也只有將那一份情埋在骨里,讓這一份情爛在骨里,死在骨里。那又是種什麼滋味?
*原來能為自己所愛的人吃苦,竟也是一種快樂,只是世上有幾人能享受到這種快樂。
*人為什麼總是對自己已得到的情感不加以珍惜,卻在失去後再追悔呢?而這種痛苦,本來就是人類最古老,最深邃的痛苦。
*愛情不是佔有的,而是供給與犧牲的。
*女人天生就了解男人的,但男人卻永遠不會了解女人。
*男人都不喜歡有頭腦的女孩子,他們都生怕女孩子比自己強。所以越是聰明的女孩子,就越是要裝得愚笨軟弱。男人既然天生就覺得自己比女人強,喜歡保護女人,女人為何不讓他們多傷些腦筋,多吃些苦?
*黑暗無論多麼深沉,光明遲早要到來的。睡眠無論多麼甜蜜,也遲早有清醒的時候。
*越有趣的事越不能做得太多,否則就會變成很無趣了。
*這實在是件很奇妙的事——一個人流血的時候,往往就不再流淚。
*一個男人若真能把一個女孩子氣得半死,他就算不大聰明,也已經很了不起。只可惜這樣的事並不多。大多數男人都常常會被女孩子氣得半死。所以大多數女孩子都認為:男人才是天生應該受氣的。
*每個人站著的地方,本來都是平等的,只是你肯不肯往上爬,你若站在那裡乘風涼,看著別人爬的滿頭大汗,等別人爬上去之後,再說這世界上不平等、不公平,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人身上最軟的是頭發,最堅硬的是牙齒,可是一個人身上最容易脫落的是牙齒,,等到人死了,全身上下都腐爛了,頭發卻還是好好的。人生上最脆弱的就是眼睛,可是每人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用、不停的用眼睛,卻不會累,如果你用嘴不停的說話,用手不停的動,用腳不停的走路,很快就覺得累,連一動也不想動,所以,堅硬何脆弱之間,沒有絕對的分別。
*友情這件事,本就不是用眼睛看的,一個人往往會在最奇怪的時候,最奇怪的地方,和一個想不到的人成為朋友,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種感情是怎麼來的。
*朋友,多麼溫暖的兩個字,若這兩個字是從一個驕傲冷酷的年輕人嘴裡說出來,你能說什麼?還需要說什麼?
*有困難的時候找朋友,決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只可惜我們相見太晚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說過這句話,也不知有多少人聽過,可是,除非你真的聽過、真的說過,否則你絕對無法想像這句話里有多少辛酸,多少痛苦。
*你若經歷過很多事,忽然發現所有的事都已成了過去,你若得到過很多東西,忽然發現那也不過是一場空,到了夜深人靜只剩下你一個人,那時你才會懂得什麼叫寂寞。
*「貧窮」是寂寞的一種,寂寞總是跟著貧窮而來。
*當你有錢的時候,寂寞總是容易打發的,等你囊空如洗時,你才會發現,寂寞就像是你自己的影子一樣,用鞭子抽都抽不走。
*人總會這樣:該忘記的事偏偏總是忘不了,該記得的事偏偏總是想不起。
*一個人若已到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依賴的時候,往往會變得堅強起來。
*只有會裝糊塗也肯裝糊塗的人,才是真正最精明最厲害的。
*如果沒有聽眾,不管你是在說話、唱歌還是罵人,都是件很累人很無趣的事。
*一個人要說過很多次謊之後才懂得用謊話來保護自己。
*微笑有時候只不過是一個人在心情愉快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有時候也可以算作一種回答,對一個自己不願回答或者不能回答的問題所作的回答。
*運氣只不過是一點點智慧、一點點謹慎、一點點處處留意的習慣、再加上一點占手法和技巧而已。
*一個人若是迷失了自己,那麼除了他自己外還有誰能找到他呢?
*一個人若知道自己是混蛋,那麼他總算還可救葯。
*事實通常都比謊言還傷人。
*他從來不說,是因為愛得深,他愛得深,只因為他從未愛過。
*如果真情都如此不可信賴,那麼世上還有什麼可讓人信賴的事?
*要愛也得要有勇氣。
*世上最可怕的情感不是恨而是愛,因為有了愛才有嫉妒,它不但能令人變成獃子、瘋子,還能令人變成瞎子。
*一個人若用情太專看來反倒似無情了。
*多情的人難免脆弱。
*朋友,要與有熱血的人交;酒,要與有熱血的人喝;戀愛,要與有熱血的人談;死;要為有熱血的人死。
*一個人如果沉溺於酒,必定有他傷心的事,而傷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
*生命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會發生,誰都無法避免,可是一個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總會想法子去改變它。
*世上只有時間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而改變,但時間卻可以改變很多事,甚至可以改變一切。
*想像永遠比實際更美的多。
*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也正是最接近光明的時候,人生也一樣只要你能把這段艱苦黑暗時光挨過去,你的生命立刻就會充滿了光明和希望。
*一個人若想要享受成功,就得先學會如何去接受失敗。
*無論你想要什麼,只有肯去找的人,才有可能得到。
*「孤獨」有時是種享受卻又偏偏要讓人想起些不該想的事。
*太多傷感的回憶不僅能令人老,往往也會令人改變。
*世上本就有種痛苦是誰也沒法安慰勸解的,也只有這種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
*愛和恨最大的不同是愛能使人憧憬未來,能使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恨卻只有使人想到過去那些痛苦的往事。
*無論什麼樣的門,都能推得開的,也看你肯不肯去推,看你上不上去推而已。
*一代名俠,其實也和普通人一樣,也有他的煩惱和不幸,只不過這些事都已被他耀目的光輝所掩。人們只能看到他的光彩,卻忘了有光的地方必有陰影。
*不管怎樣,一個人能被稱為「大俠」,都不是件簡單的事。
*無可奈何這四字看來雖平淡,其實卻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最大的痛苦。
*人並不一定要等著享受奮斗的果實,奮斗的本身就是快樂,就是種享受,那已足夠補償一切。
所以你耕耘時用不著期待收獲,只要你看到那些被你犁平了的土地,被你鏟除了的亂石和莠草,你就會覺得汗並不是白流的。你就會覺得有種說不出的滿足。
*只要你能證明你自己並不是個沒有用的人,你無論流多少汗,都已值得。就是生命的意義,只有懂得這意義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才能活得快樂。
*世界上本就有很多事,看來彷彿是巧合,其實你若仔細去想一想,就會發覺那其中一定早已種下了「前因」。
*一個人活在世上,做的事若是他想做的,他豈非就已應該很滿足。
*一個人若要往上爬,就得要吃苦,要流汗,可是等他爬上去以後,就會發覺他無論吃多少苦,無論流多少汗,都是值得的。若要往下跳,就容易多了。無論從哪裡往下跳都很容易,而且往下墜落時的那種感覺,通常都帶著種罪惡的愉快。直到他落下去之後,他才會後悔,因為下面很可能是個泥沼,是個陷阱,甚至是個火坑。那時他非但要吃更多苦,流更多汗,有時甚至要流血。
*一個已經擁有一切的人,還有什麼樂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值得他去奮斗爭取的事?那麼他活著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只不過是為了「活」而活?一個人生命中一定要有一些值得他去奮斗爭取的目標,這個人的生命才有意義。
*人在回憶中,時間往往會過得很快的,所以有些孤獨的老人只有生活在回憶里,才能度過漫長寂寞的晚年。
*只有笑聲才是對付困難和不幸的最好武器。平靜就是幸福。
*每個人將死的時候,都會變得比平時善良些的。
*只要能活著,每個人都應該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只要還能笑,一個人的確應該多笑。
*「死」的本身並不痛苦,痛苦的只是臨死前那一段等待的時候。
*沉默,有時固然比任何語言都值得珍惜;靜寂,有時也比任何聲音都可怕。
*到了聰明人都無法可施時,笨人想出來的法子一定最有用。
*問話有時也是種教訓。
因為你自己回答出的話,總是會比別人強迫要你記住的話更不易忘記。
*就在最溫柔、最美麗的陽光下,也常常會發生一切最醜陋、最可怕的事。
*兩柄孤交絕世的劍,兩個孤交絕世的人,又怎麼不惺惺相惜。兩個孤交絕世的劍客,就像是兩顆流星,若是相遇了,就一定要撞擊出驚天動地的火花。這火花雖然在一瞬間就將消失,卻已光照千古!
無論是劍法,是棋琴,還是別的藝術,真正能達到絕頂巔峰的,一定是他們這種人——一種你也許會不喜歡,卻不能不佩服的人!一種已接近「神」的人。因為藝術這種事,本就是要一個人獻出他自己全部生命的。
*報恩有時實比報仇還困難得多。
*結局永遠都不會是可愛的,永遠不會。
*要想得到真正的快樂歡愉,豈非總是要先付出艱苦的代價。為什麼人類總是要被自己的慾望折磨?
對金錢的慾望,對權力的慾望,對聲名的慾望,對性的慾望!人類所有的苦難和災禍,豈非都是因為這些慾望而起的?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往往會有些秘密是自己都不知道的——也許並不是真的不知道,只不過是不敢去把它發掘出來而已。
*一個人如果要做一件事,最好就不要問它的結局)只該問這件事,是不是應該去做。是不是值得去做,: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不是能夠讓別人快樂,自己振奮!因為生命只不過是一段過程而已。
一個人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他的生命就是快樂的了,他的這一生也可以算設有白活的。
*可是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事都還是要有結局的,有了開始,就要有結局,無論什麼事都能例外。
沒有結局是不是比較快樂呢?
不是。
沒有結局本身就是一種結局。
也正是這一點才是最悲哀的。
*自古以來,無論是誰想站在群山最高處,就得先學會如何忍受寂寞。
*我雖然看不見,卻能領略得到,所以我總覺得只有那些雖然有眼睛,卻不肯看的人,才是真正的瞎子。
只要你肯去領略,就會發現人生本是多麼可愛,每個季節里都有很多足以讓你忘記所有煩惱的賞心樂事。
*有火焰在燃燒,才有光明。這種燃燒過程,又是多麼悲壯,多麼美。
*別人要拿冰塞入你脖子時,你會覺得很害怕,但等到冰雪已流在你的身上,你反而會覺得有一種殘酷的愉快之感,彷彿得到了一種解脫,因為你們害怕的事,終於已經過去了。
只因為人們所真正懼怕的,通常都不是事物的本身,而只不過對那件事的想像而已。
人們畏懼死亡,也只是因為沒有了解死亡之神秘,所以才會對「死亡」這件事出生許可怕的想像。
*我想的事很多,有時我想做皇帝,又怕寂寞,有時我想當宰相,又怕事多,有時我想發財,又怕人偷,有時我想要老婆,又怕羅嗦,有時我想燒肉吃,又怕洗鍋,有時我甚至還想打你一巴掌,又怕惹禍。
*每個人活在世上,好像都是想得多,做得少。
*只有看不見的危險,才是最可怕的。
*死,豈非是最好的休息?
*一個人若能多曬曬太陽,就不會做卑鄙無恥的事。無論是誰,在這么可愛的陽光下,都想不出壞主意來的。
*人,真是奇怪得很,有時竟寧願去聽信別人的謠言,而不相信真話。
*無論多大的勝利,都不會令我喜歡得沖暈了頭的,無論多大的失敗,也不能令我像野狗般地夾著尾巴逃走。
*人們對自己買來的東西,總會珍惜些;若是別人送的,就難免要瞧得輕了。
*就是最醜陋的人,臉上若有了從心底發出的笑容,看起來也會顯得容光煥發,可愛得多。
*名氣有時就像是包袱,名氣越大,包袱越重。
*「罵人」,當然不是件值得向別人推薦的事,卻永遠有它值得存在的理由。無論誰痛痛快快的罵過一個自己痛恨的人之後,總是會覺得全身舒暢,心情愉快的,好像便秘多日腸胃忽然暢通。
*不肯學挨打的人,就最好也不要去學打人。你想打人,就得准備挨打。
*一個若是連自己都輕視自己,又怎麼能期望別人看重你。
*我騙了你,他卻騙了我,每個人好像都命中註定要被某一種人騙的。
*豬八戒真的愚蠢嗎?
在豬眼中,世上最愚蠢的動物也許是人。
*世上又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不敢的?這「不願」兩字,正是「不敢」的最好托詞。
*下結論的人通常都是最少開口的人。
*沒有疑心,怎麼能成霸業。沒有霸業,又何必疑心?
*水中明明有月,你明明可以看到它,可是,等你想去捕捉它時,你不但一定會撲個空,而且可能跌到水裡去。
*騾子既沒有公的,也沒有母的,騾子只有一種。獃子也只有一種。無論是男獃子也好,女獃子也好,都是獃子。
*別人提及自己的長處時,很少人有人能忍得住不追問的。
*有很多看來極復雜、極秘密的事,都是往往為了一個極簡單的原因而造成的。那就是愛。
*愛能毀滅一切,也能造成一切。
*你可知道,笑不但是靈葯,也是武器……最好的武器,我簡直從未發現過一樣比笑更好的武器。
*就算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也比不上真誠的笑聲那樣能令人鼓舞振奮。
*世上又有什麼力量,能比愛情的力量更可怕的呢?
*世上本就很少人懂得「愛情」和「迷戀」根本是兩回事。
愛情如星,情慾如火。
星光雖淡卻永恆,火焰雖短暫卻熱烈。愛情還有條件,還可以解釋,迷戀卻是完全瘋狂的。
所以愛情永遠可以令人幸福,迷戀的結果卻只有造成不幸。這道理其實並不難懂,正如一個孩子做了壞事,父母固然要打他罰他,但別人若打了他,做父母的非但心痛,說不定還會要找那人拚命。這就是「愛」,永遠令人不可捉摸,但誰都不能否認它的存在。一個人有了真情後。為什麼總會變得想不開?變得小心眼?有愛情的人才會有顧忌。
*最痛苦的人,可能因為有了愛情,而變得快樂起來;最快樂的人也可能因為有了愛情,而變得痛苦無比。
這正是愛情的神秘。
*有人說,狗和馬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其實它們只不過都已養成了對人的依賴性而已,寧可做人的奴隸,也不敢去獨立生存。
*既已錯了,又何必再錯,心己死了,人又何必再死?仇恨已夠多,又何必再添新仇?血已流得夠多,又何必再流?
*恨與愛之間的距離,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難以衡量。
*朋友就是朋友,絕沒有任何事能代替,絕沒有任何東西能形容——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玫瑰,再加上世界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擬友情的芬芳與美麗。
*情人雖是新的好,但朋友總是老的好。
*人遊走在景物中,不斷找尋自己的面影。
*世人大多寧可看重滿口謊話的偽君子,也不肯看重直言無忌的真小人.
*無論多鋒利的劍,也比不上人心最動人的一笑.
*她再也不看段玉一眼,扭頭就走。段玉居然就看著她走,她居然就真的走了。女道士眨著眼,道:「你怎麼不去拉住她?」段玉嘆了口氣,道:「一個女人若真的要走時,誰也拉不住的。」
女道士道:「也許她並不是真的要走呢。」段玉淡淡道:「若不是真的要走,我又何必去拉她。」女道士又笑了。
*鏢局的生意最好的時候,正也是強盜生意最好的時候。
*女人有很多事都是這樣子的。
越胖的人吃得越少,越丑的人花樣越多,越老的人粉得越厚,衣服越多的人穿得越薄。
「唉,女人真是種奇怪的動物。」
*每一項偉大的發明都是教人怎樣變懶
*燕七拉住郭大路,道:「你若再走,我拿著四個人怎麼辦?」
郭大路道:「這本就是你的麻煩,不是我的。」
燕七道:「但若不是你們幫我,我怎麼能將他們抓住,他若沒有被我抓住,我怎麼會有這種麻煩?」
郭大路怔住了。
*酒醉了的人往往不能說話,卻能唱歌。因為唱歌實在比說話容易得多
*「世人只知道可憐羊,同情羊,絕少會有人知道狼的痛苦,狼的寂寞;世上只看到狼在吃羊時的殘忍,卻看不到它忍著孤獨和飢餓在冰天雪地流浪的情況,羊餓了該吃草,狼餓了呢?難道就該餓死嗎?」他語聲中充滿了悲憤之意,聲音也越說越大!「我問你,你若在寒風刺骨冰雪荒原上流浪很多天,滴水未粘,米粒未進,你若看到了一隻羊,你會不會吃它?」「暮春三月,羊歡草長,天寒地凍,問誰飼狼?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
*家師曾經教訓過我們,你若證明一個人是否真的死了,只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先割下他的頭來瞧瞧。
*床上的人嘆了口氣,喃喃道:「我上個月才洗澡,這女人居然說我臟——」
(金庸:)
阿紫,這個世上就沒有什麼大不了之事??蕭峰,安撫阿紫的時候,我覺得這句話雖然平淡卻實在可以安慰任何傷痛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有這么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比的了的???還是蕭峰,對遼國皇帝的想法,我覺得電視劇裡面改為蕭峰說出來更好,阿朱死的其所
過兒,什麼事情不痛快了???小龍女絕情谷重逢楊過說的第一句話,個人認為極為經典,有cold mountion中埃達重逢英曼的那句would you comewith me?的意味,卻更加感人,金庸功力的標志
這個世界上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殷素素對兒子的臨終告誡,看上去很有代表性,我更願意相信這是金庸個人的人生感慨
他奶奶的,老子不幹了!!??韋爵爺的人生解脫感悟,鹿鼎記全書的文眼所在,有了這句話,韋小寶才不是流氓,才是一個市井化的英雄
有一個人敬重你、欽佩你、感激你、願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你身邊,和你一同抵受患難屈辱、艱險困苦??阿朱對蕭峰的表白,說實話看書的時候對這句話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看了電視之後才覺得缺了這句話實在是心痛
霎時之間,心中想起幾句詞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
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是蘇東坡悼亡之詞。楊過一生潛心武學,讀書不多,數處前在江南一家小酒店壁上偶爾見到題著這首詞,但覺情深意真,隨口念了幾遍,這時憶及,已不記得是誰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我和龍兒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有個孤墳,知道愛妻埋骨之所,而我卻連妻子葬身何處也自不知。「接著又想到這詞的下半闋,那是作者一晚夢到亡妻的情境:」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料想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不由得心中大慟:」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連夢也做不到一個!「
??無話可說,個人觀點是金庸最為經典的一段心情描寫,盡管我是男人也要潸然淚下,相對於蕭峰失去阿朱之永無見面之期,這段不知生死的斷腸思戀更讓人心痛
我師父說中了這三種劇毒,無葯可治,因為他只道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來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會待你這樣……「
??程靈素為什麼受歡迎,多半是因為這句話,感動世間無數男子,為了愛人而死,於阿朱有點相似,金庸的大男子主義造就了這兩個完美的女性形象,個人認為程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深刻,更加感觸人心,盡管我更喜歡阿朱
「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出自李文秀,也是很經典,有一種很年輕的偏執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