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3歲武俠作家蕭逸去世 曾與金庸並稱「南金北蕭」,蕭逸老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回味
繼金庸抄去世,現在又一襲武俠作家-蕭逸去世。自此,「南金北蕭」都走了,從此世間再無「情俠」。對於蕭逸,我最熟悉的就是《飲馬流花河》和《長劍相思》這兩部小說了。講述的內容都是鋤強扶弱的故事,這讓我們從小就有了武俠夢。而對於《飲馬流花河》,蕭逸更多的是使用散文的手法寫的。不過,雖然寫作手法上有創新,但表現的還是傳統的俠義。
蕭逸的作品與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氣不同,他在寫作上主要還是注重奇巧的構思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所以才有情俠這一稱號。
對於蕭逸,曾經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評論過其作品,稱他的寫作主要是以飄逸的中華文化底蘊和矯矯不群的俠骨英姿獨領風騷。他筆下的主人公往往超越門派,但又情深意重,外形威猛矯健,內心則糾結著煩躁痛苦,頗有幾分美洲豹的感覺也。
Ⅱ 近年來去世的文化大師都有誰
來源:鳳凰網
貝聿銘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出生於廣州,早年赴美深造,畢業於哈佛大學,後加入美國國籍。他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建築師,投身建築事業70多年來,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和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等。他設計的大型建築在百項以上,獲獎50次以上。他在美國設計的近50項大型建築中就有24項獲獎。為表彰貝聿銘的貢獻,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並授予他該年度的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他還曾獲得法國建築學金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第五屆普利茲克獎,以及美國總統里根頒發的自由獎章等。數十年來,貝聿銘堅信建築不是流行時尚,而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解,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使近代武俠小說進入文學殿堂的通俗文學大師。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報業巨子、政論家、社會活動家。一生創作武俠小說15部,包括《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神鵰俠侶》《鹿鼎記》等膾炙人口的名作。1959年與沈寶新共同創辦《明報》,使其成為香港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報紙。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名譽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等,獲2008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饒宗頤
饒宗頤(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祖籍梅縣,生於廣東潮安。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西泠印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饒宗頤的學問很淵博,他的學術領域可分為以下十三類:歷史學、文學理論、目錄學、詩詞、神話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禮樂經學、宗教學、中外關系史、敦煌學、潮州學、藝術。可以說,饒宗頤是中國傳統學問的最後一位淵博通貫的人物。
厲聲教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出生於浙江杭州的書香世家。他在外交、國際法、教育、文史、詩詞、國際傳播等多個領域均成就卓著,被譽為「身兼政治家、學者、教育家和文學家於一身的傑出外交家」。曾任外交部顧問、中國駐多倫多副總領事、中國駐巴貝多代理大使、南京大學客座教授等。厲聲教是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為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和國家軟實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周有光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著名語言學家。出生於江蘇常州。曾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在語言文字學和文化學領域發表專著30多部,論文300多篇,在業內產生廣泛影響。代表作有《漢字改革概論》、《世界文字發展史》、《中國語文的現代化》。中評網評價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晶報》稱其「敢講一般人不敢講的話」。
馮其庸
馮其庸(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以研究紅學著稱於世的文史學家。出生於江蘇無錫。他在中國文化史、古代文學史、戲曲史、藝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均有所成就,並擅於書法和繪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等。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秋風集》等專著。
李敖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的自由主義大師。出生於哈爾濱。台灣著名作家,學者,時事評論家。文筆犀利,言辭不羈,嬉笑怒罵,自成文章。著有《傳統下的獨白》《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等。曾在鳳凰衛視開設《李敖有話說》。他在海峽兩岸擁有很大影響力。
餘光中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以現代詩和散文享有盛譽的台灣文學家。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詩人、作家、學者、翻譯家。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曾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並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代表作有《鄉愁》、《鄉愁四韻》、《聽聽那冷雨》、《白玉苦瓜》、《我的四個假想敵》等。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於近年逝世的文化名家還有: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
中國第一代電視導演楊潔;
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
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
創作出大量帝王小說的著名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
文學評論家雷達;
香港武俠小說家黃易;
電影理論家周傳基;
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
詩人屠岸;
當代文藝理論家錢谷融;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家蕭逸;
戲劇演員朱旭;
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和常寶華;
香港作家劉以鬯;
學者關愚謙;
演員計春華;
漫畫家方成;
國學大師文懷沙;
蒙古族音樂人布仁巴雅爾;
紅學家李希凡等。
Ⅲ 為何自一代大師金庸辭世後就沒有人能寫出優秀的武俠小說
喜歡看武俠劇的一定認識金庸老先生,以他作品為基礎改編的電視劇是一代人的青春,雖然金庸先生仙逝,江湖上沒有了一代大俠,可江湖依舊有他的傳奇。為何金庸先生停筆後,武俠小說中沒有在現經典呢?這我感覺和金庸先生的學識有關系,還有現在的武俠小說題材太另類,已經沒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味道了。
從1972年更完《鹿鼎記》後正式封筆,當時金庸48歲,現在我們看來48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選擇那時封筆,到今天都沒在寫過一部武俠小說。對於書迷來說,這真是一個遺憾啊!
Ⅳ 武俠小說四大家哪個死了了
已經去世的武俠小說作家:古龍1985年、卧龍生1999年、梁羽生2009年、金庸2018年、蕭逸2018年!😂
Ⅳ 2009年逝世的大師有
1月22日——梁羽生,武俠小說大師(85歲)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生於廣西蒙山一個書香門第,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其代表作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
對武俠小說略有耳聞的人大多知道這位大師級的人物, 當時梁羽生, 古龍,金庸三大高手並駕齊驅,各具特色, 開創新武俠小說先河, (說實話,就作品而言,卧龍生,蕭逸,溫瑞安這幾個人只能靠邊站), 從造詣上講梁還是前輩, 他的作品裡深得舊武俠小說遺風, 雖小說內容有過正過邪之嫌, 情節構造不如金庸想像力豐富, 但其文學功底可以說是在武俠小說界首屈一指, 他的幾乎任何小說里都充滿了大量詩詞賦歌賦, 文字其其優美, 當年家裡書箱里有一本<萍蹤俠影>,講張丹楓與雲蕾的故事,描寫生動細膩, 本人看的如痴如醉, 如今已不復當年之心情,只能去回想最後那些了....
飄萍倦侶,算茫茫人海,友朋知否? 劍匣詩囊長作伴,踏破晚風朝露,長嘯穿雲,高歌散霧,孤雁來還去!盟鷗社燕,雪泥鴻爪無據。
3月14日一一李鈺,演員(33歲)
(3月14日22時48分,女演員李鈺(原名李郁)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終年33歲。李鈺出生於1976年12月20日,因在瓊瑤劇《情深深雨蒙蒙》中出演方瑜一角而成名)
對這位演員唯一的印象就是<情深深雨蒙蒙>那部瓊瑤戲,總的說來感覺這位演員非常聰明,長相可以,可是目光有些銳利,與男人對視, 男的會心一凜的來,開個玩笑, 33歲,大好年華,可惜了。
3月16日——林耀基,音樂教育家(72歲)
大師,絕對的大師,小提琴教育家中的教父級人物, 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隨馬思聰學習小提琴。196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後赴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小提琴家楊柯列維奇(yankelevich),專攻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柯列維奇曾預言,林耀基將會為中國的小提琴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林耀基在40年的執教生涯中博採眾長,實踐總結出一套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與其同事多年的央音教授梁大南在感嘆林老師「高尚品德」的同時,對其特殊的教學法也贊嘆有加:「他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激情,挖掘其潛能,給予准確定位。特別是他能把自己所總結的教學方法變成打油詩一樣通俗易懂,就算外行聽了也感興趣。」林耀基經常讓學生體會「弦外」之音,形象地與他們一起想像音樂中的畫面情境,讓弓子「滑翔」,督促有小動作的學生去掉音樂中的「多餘脂肪」。
中國音樂界把林耀基稱作「采礦大師」,小提琴界獲國際大獎的中國學生,90%是他調教出來的。有人說,林耀基是「冠軍教授」。而這位冠軍教授卻時常給學生拎包、提琴。其大弟子薛偉感言,「老師一直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我,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完全不像以往的傳統師生關系。」
當時去世時我真的不知道, 魚兒的小提琴論壇我很久沒有光顧了,慚愧一下。
4月6日——阿桑,台灣歌手(34歲)
(4月6日,歌手阿桑因為去年十月罹患乳癌末期,病逝於台灣新店慈濟醫院,享年34歲。本名黃嬿璘的阿桑,曾經待過藝工隊,也短暫唱過PUB,因演唱電視劇《薔薇之戀》片尾曲而走紅。)
其實最近幾年我不太聽新的流行歌曲,因為感覺越來越沒有內涵,絕大多數歌曲和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根本不能比,旋律似曾相識,歌詞平庸造作。第一次聽她的歌還是走在大街小巷裡,再加上老婆偶爾給我啟蒙下,一度懷疑下她嘴巴里的阿桑和江美琪是否為同一個人。真正注意到她是聽到那首挺陽春白雪的《葉子》,歌詞旋律非常有意境,再加上她特有的沙啞嗓音,一下子記住了這個名字,另外她翻唱的《溫柔的慈悲》也不錯,以及那首比較經典的《寂寞在唱歌》,沒聽過的朋友,去聽聽吧
4月12日——閆懷禮,著名演員(73歲)
(4月12日上午,《西遊記》中沙僧扮演者閆懷禮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歲。)
《西遊記》中的沙僧扮演者,兒時的記憶是不會忘的,最遺憾的是他沒有等到「二師兄」的臨別一眼。。。
4月13日——朱敏,朱德元帥唯一的女兒、原北京師范大學俄語系教授(83歲)
5月8日——藤澤秀行 日本名譽圍棋棋聖(83歲)
「我不認為圍棋是這么狹隘的東西,只有中國棋手達到足夠與日本棋手抗衡的時候,日本圍棋的強大才更有意義!」——當有人看見藤澤秀行先生不遺餘力幫助中國棋手成長時,很為不解,藤澤如是說。
對中國圍棋事業幫助最大的人不是吳清源,而是藤澤秀行,善良,正直,不羈,好酒,好賭,熱情,幽默,三次患癌症,三十幾年來相繼被查出胃癌、淋巴瘤、前列腺癌,巨大的病痛都被藤澤先生一一克服。這是一個真實生動的人物,他曾經多次自費帶團(秀行兵團)來華交流,無論是當時的中國的聶衛平,馬曉春,常昊等數代高手無不受到秀行的指導(韓國的曹熏炫就更不用說了),是廣受中國棋界尊重的老人。
其本人紋坪上的故事也很有傳奇色彩,慣於嘗鮮是最有趣的經歷,他先後獲得了首相杯、日本棋院第一位決定戰、名人戰、天元戰、棋聖戰等比賽的第一屆冠軍,棋聖戰更是六連霸(當時已近六十歲),幾乎把當時的青年才俊一網打盡
1991年,他在日本第39期王座戰五番棋決戰中,3比1挑戰羽根泰正王座成功,創66歲奪冠紀錄;次年他接受其時如日中天的小林光一棋聖·名人挑戰,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仍然豪氣滿懷地宣稱:「輸了第一局後,我對戰勝他更有信心了!」結果,藤澤秀行3比2技壓小林光一,首次衛冕王座成功,同時再創最高齡奪冠紀錄。至今,該紀錄還由他保持著。
5月9日一一李文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82歲)
相聲界的一位老前輩了,擅長捧艮,他們那個年代說的茶館式加長袍相聲,是需要細細品位的,懷念他和姜昆的那段《想入非非》
5月23日——盧武鉉,韓國前總統(62歲)
5月26日——丁聰,漫畫大師(93歲)
5月31日——米莉維娜·迪恩,「泰坦尼克」號最後一名倖存者(97歲)
6月3日一一石堅,香港演員(96歲)
前幾天某個台還在放83射鵰,現在一算,原來這位老人演裘千仞時已經70歲了,真不容易啊,另ps一句,82版天龍八部中的蕭峰的爹蕭遠山是他演的。不過老前輩和狄龍,姜大衛一樣,想必都是六七十年代風雲一時的人物,景仰之。。。
6月5日——羅京,央視主持人(48歲)
(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於2009年6月5日病逝)
自從有記憶開始,我就習慣了新聞聯播中的他和邢質彬,莊重,沉穩,大氣就是他的風格,我小時候甚至在想這人生活中啥樣的,前階段看到他唱《千里之外》的樣子,感覺很有意思,沒想到,已經走了,他的去世帶走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有人在他去世時把陳先生的wife搬出來做對比,實在是。。。
6月25日——邁克爾·傑克遜,美國歌星(50歲)
其實用美國歌星這個字眼來描述是遠遠不夠的,看這段:
譽為流行音樂之王,是繼之後西方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其成就已超越貓王,是出色的音樂全才,在作詞,作曲,場景製作,編曲,演唱,舞蹈,樂器演奏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邁克爾與貓王、兩組歌手並列為流行樂史上最偉大的不朽象徵,他開創了現代MV,他把流行音樂推向了巔峰,有權威樂評說:如果沒有邁克爾·傑克遜,世界至少將遲50年才有現代MV,流行樂壇將退後至少20年,他融合了黑人節奏藍調與白人搖滾的獨特的MJ樂風,時而高亢激憤、時而柔美靈動的聲音,空前絕後的高水準音樂錄影,規模宏大的演唱會無不在世界各地引起極大轟動.
據2006年底統計,其正版專輯全球銷量已超過7.5億,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他是音樂史上第一位在美國以外賣出上億張唱片的藝術家。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讓無數的明星效仿。2006年,吉尼斯世界紀錄頒發了一個最新認證: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家!他一個人支持了世界上39個慈善救助基金會,保持著2006年的吉尼斯世界個人慈善紀錄,是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人。有人說邁克爾傑克遜是一個神奇的怪物,渾身上下充滿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音樂響起時他的節奏能帶動全世界的脈搏。至今全世界仍有數以億計歌迷。
他去世第二天,各大報紙媒體廣為報道,我曾經到他的貼吧里去看,帖子之多,更新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因為更新的速度是以秒計的,也就是說每秒就有一個跟帖(或者主題帖子),我因為小時候看過一個很有趣的MV(他引誘一國之皇後)就發了個主題帖子問了下歌名,三分鍾後我的帖子幾乎找不到了。截止到現在,貼吧已經有150多萬條帖子,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7月11日——季羨林,著名學者、國學大師(98歲)
雖然不是很熟悉,但是一直知道這個名字,知道有這樣的一位國學大師,能夠稱為國學大師的人越來越少了,五四新文化時期的名人大多學貫中西,李大釗,胡適,蔡元培,梁實秋,陳寅恪,錢鍾書,林語堂,梁漱溟很多很多,這樣的人物現在越來越少,當今的社會環境,教育環境也容不得這樣的人出世,可嘆啊。。。
10月31日----錢學森,「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
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曾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會主席,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1991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時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
Ⅵ 武俠小說家黃易什麼時候去世的 黃易去世時多少歲
武俠小說大師黃易於2017年4月5日因病去世,享年65歲。
Ⅶ 黃易死時多少歲 武俠小說家黃易什麼時候去世的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1952-2017)
2017年4月5日(周三)中風並且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
Ⅷ 武俠小說家黃易因什麼病去世 黃易的作品有哪些
按照目前政府部門的撫恤政策規定,根據民發〔2007〕64號《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自2004年10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照以下標准執行,烈士為本人生前8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現行渠道解決。
Ⅸ 最近哪些名人去世了
1月22日——梁羽生,武俠小說大師(85歲) 3月14日一一李鈺,演員(33歲) 3月16日——林耀基,音樂教育家(72歲 4月6日——阿桑,台灣歌手(34歲) 4月12日——閆懷禮,著名演員(73歲) 4月13日——朱敏,朱德元帥唯一的女兒、原北京師范大學俄語系教授(83歲) 5月8日——藤澤秀行 日本名譽圍棋棋聖(83歲) 5月9日一一李文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82歲) 相聲界的一位老前輩了,擅長捧艮,他們那個年代說的茶館式加長袍相聲,是需要細細品位的,懷念他和姜昆的那段《想入非非》 5月23日——盧武鉉,韓國前總統(62歲) 5月26日——丁聰,漫畫大師(93歲) 5月31日——米莉維娜·迪恩,「泰坦尼克」號最後一名倖存者(97歲) 6月3日一一石堅,香港演員(96歲) 6月5日——羅京,央視主持人(48歲) 6月25日——邁克爾·傑克遜,美國歌星(50歲) 7月11日——季羨林,著名學者、國學大師(98歲) 2009年7月11日,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病逝,享年93歲。2009年7月29日,鄧小平夫人卓琳病逝,享年93歲。2009年7月29日,著名演員李丁病逝,享年82歲。2009年8月18日,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在首爾Severance醫院病逝,享年85歲。2009年8月25日,美國麻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胞弟愛德華·肯尼迪去世。2009年8月26日,浙江衛視主播梁薇去世,享年28歲。2009年8月27日,著名演員成奎安病逝,享年54歲。2009年9月11日,日本漫畫家,蠟筆小新作者臼井儀人意外逝世,享年51歲。2009年9月22日,原毛澤東衛士李銀橋逝世,享年82歲。2009年9月29日,中國速算大事史豐收逝世,享年53歲。2009年10月13日,開國上將呂正操逝世,享年104歲。2009年10月29日,歷史學家唐德剛逝世,享年89歲。2009年10月29日,生物物理學奠基人貝時璋逝世,享年107歲。2009年10月31日,科學巨星錢學森逝世。享年98歲。2009年10月31日,著名歌手陳琳逝世,享年39歲。2009年11月4日,原公安部部長王芳逝世,享年90歲。2009年11月6日,原國務院副總理谷牧逝世,享年96歲。2009年11月23日,著名翻譯家楊憲益逝世,享年95歲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