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先鋒小說"
先鋒小說是指吸納了西方現代主義(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觀念和技巧,通過新的價值取向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發生決裂。
「先鋒」的原義來自法國著名的《拉魯斯詞典》——所謂「先鋒」是指一支武裝力量的先頭部隊,其任務是為這支武裝力量進入行動做准備(軍事術語),「先鋒」這個術語的歷史,始於法國大革命,再轉向文化和文學藝術術語(始於19世紀初);無論是軍事先鋒還是政治先鋒,抑或是文化先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起源於浪漫主義烏托邦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熱,它所遵循的發展路線本質上類似比它更早也更廣泛的現代性概念。」後來借用在小說藝術性質的概定,先鋒小說屬於純文學之一種,因此,先鋒也必須建立在純文學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要達到一定的先鋒性,小說必須首先具備純的品質。
「謊言去盡之謂純。」(墨人鋼《就是》題詞),必須先把藝術作品中的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維護階級權貴謊言、愚民謊言等剔除干凈才具備往先鋒邁進的可能。歷代西方先鋒流派的崛起都是建立在「去謊言'的基礎上,然後在小說的語言、形式、內在等方面產生各種先鋒探索性。在「去謊言」的基礎上,小說產生的各種不同於傳統的創新性一般被認為是具備了先鋒性。
B. 先鋒小說的文學青春
張新穎
1985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叫《伊甸園之門》(GatesofEden),作者是MorrisDickstein。原本是1977年在美國出版的,副標題是「美國六十年代文化」。這個書在80年代中後期非常風行,好像大學中文系的很多學生都在讀。
先鋒小說
書的前面有一些黑白的照片,大致上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內容。第一張是馬爾庫塞的照片,我們知道,馬爾庫塞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代表人物,他對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理論的綜合成為西方60年代反文化的一個理論基礎。第二頁的照片是三個作家:一個是小庫爾特·馮尼格,另外一個是諾曼·梅勒,最下面的大鬍子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詩人艾倫·金斯堡。第三頁是搖滾樂時代最有名的歌手:一個是滾石樂隊的米克·賈格爾,另外一個是鮑勃·迪倫,接下來的一張是甲殼蟲樂隊剛剛在利物浦開始他們演唱生涯的照片,那個時候他們都還是窮光蛋。還有一張是1968年8月在紐約40萬人集會的伍德托克搖擺舞節,一個反文化節,亂糟糟的場面。接下來的兩張是反戰遊行的照片。最後一張是在60年代美國的大學裡面經常看到的場面,柏克萊大學學生和警察的對峙。從馬爾庫塞的理論到諾曼·梅勒、艾倫·金斯堡這樣的文學創作,到搖滾樂,到學生的反文化運動,到整個社會的反戰,大致上就是這本書的內容,概括了一個非常混亂的、但是又充滿生機的、而且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一些新的東西在不斷生長出來的這樣一個時代。好像一個社會從50年代突然地發生了變化,一個社會的典型的感情、人們典型的意識,都發生了變化,有一些新的東西在生長出來。
當時,有一個學生就說,讀了這本書,就想寫一本書,仿照這本書來寫一本中國文學、中國社會發生變化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一九八五年」。很多人有這樣一個願望,要把1985年這一年表述出來。其實對這一年的描述,就可以像MorrisDickstein描述美國60年代文化一樣,從社會的各個方面,從普通人的感情,從大眾文化,從文學創作,甚至包括新聞等方面來著手。這是1985年剛剛過去不久以後說的話。說明這一年,1985年,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文學知識分子包括文學學生的心裡,留下的沖擊非常大,而且它是來自多方面的。這種沖擊裡面肯定還包括一些很混亂的,當時摸不清,後來可能也說不清的一些東西。
先鋒小說
先講《伊甸園之門》這本書,不是說要把美國60年代文化和1985年發生在中國的事情做一個類比。沒有這樣簡單的事情。但是確實有一些相像。比如,很多的事情就是那樣從社會的各個角落冒出來,就那樣發生了。也不是說,是這本書影響了中國1985年的變化。當然不是。想說的是,如果要講先鋒小說,講先鋒文學,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去理解先鋒文學的途徑,就是能夠進入到1985年的現場。如果能夠對那一年,那一年的前後發生的一些事情有一個感受的話,那麼大致上就可以理解先鋒文學。今天,我們在講先鋒小說的時候,拿出幾個作家或者幾個文本來分析,其實,這幾個作家或文本看起來都是乾巴巴的,不能還原到當時歷史情境當中去的東西就很難讀出什麼意思來。說老實話,重新讀這些先鋒小說,那些當年曾經激動人的很多東西沒有了。不是說它不好,而是說當年先鋒小說非常奮力地去爭取來的,很多東西,在今天已經變成了常識。當年讓人驚奇的東西,變成了日常寫作當中常見到的東西。所以,它不會讓你激動,引起你的陌生感,也不至於對你的閱讀構成什麼樣的挑戰。但這個是它最大的成功,它把當時一些還沒有的東西拿進來,當時一些非常陌生的東西今天變成了常識,「常識化」,它要做的就是這樣一個事情,就在於你今天再回頭讀那些文本的時候,你不那麼激動了。比如說,我們看棉棉———7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女作家———的小說《糖》,裡面寫到了吸毒,她引用了艾倫·金斯堡在他的《祈禱》裡面提到的他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他母親臨死的時候寫給他一封信,這封信是在他母親死的第二天金斯堡收到的:「鑰匙在窗檯上,鑰匙在窗前的陽光下———我帶著鑰匙———結婚吧,艾倫,不要吸毒———鑰匙在窗柵里,在窗前的陽光下。」這其實是80年代常被引用的東西,《伊甸園之門》也引了;到了90年代末,到了21世紀,在棉棉的小說裡面出現,自然也很感人,不過,在反復的引用過之後,它的沖擊力當然不會有當年那麼強烈。
C. 先鋒小說的文學特徵
先鋒文學文學特徵:
「先鋒派」的藝術特徵表現為反對傳統文化,刻意違反約定俗成的創作原則,及欣賞習慣。片面追求藝術形式和風格上的新奇;堅持藝術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擔任何義務;注重發掘內心世界,細膩描繪夢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間世界。
其技巧上廣泛採用暗示,隱喻,象徵,聯想,意象,通感和知覺化,以挖掘人物內心奧秘,意識的流動,讓不相乾的事件組成齊頭並進的多層次結構的特點,難於讓眾人理解!
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一小群自我意識十分強烈的藝術家和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公認的規范和傳統,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
先鋒派的藝術家們經常自我表現出「離異」既定的秩序,從中宣布自己的「主體性」,他們的目標是震撼感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傳統文化的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3)校園春色先鋒小說擴展閱讀:
優缺點
挑戰傳統千篇一律的文學模式,先鋒初出道的確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先鋒作家以語言狂歡和形式狂歡的手法來贏取讀者的注意,獲得了廣泛的贊譽。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感官的刺激畢竟是短暫的,如果先鋒寫作沒有經過「去謊言」這一環節,則大多數先鋒文學後來要麼走上了文字游戲的道路,要麼重新回歸謊言文學,徹底離開了文學的軌道。
只有極少數作家經過嚴格的「去謊言」,進而對生活本質和人的根本問題的苦苦探索,最終使先鋒文學成為文學中的一枝奇葩。而先鋒文學中的偉大之作必定是這些奇葩中的佼佼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先鋒文學
D. 先鋒小說
余華
昆德拉
福克納
先鋒小說是指吸納了西方現代主義[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觀念和技巧,通過新的價值取向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發生決裂,反映中國現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質追求和底層人們生活的合理性,先鋒小說更趨向於人本主義的描寫,追求人格平等。
先鋒派文學
何為「先鋒」?其原義來自法國著名的《拉魯斯詞典》——所謂先鋒是指一支武裝力量的先頭部隊,其任務是為這支武裝力量進入行動做准備(軍事術語),「先鋒」這個術語的歷史,始於法國大革命,再轉向文化和文學藝術術語(始於19世紀初);無論是軍事先鋒還是政治先鋒,抑或是文化先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起源於浪漫主義烏托邦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熱,它所遵循的發展路線本質上類似比它更早也更廣泛的現代性概念。」說白了現代主義也就是「先鋒派」!它包括了「象徵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意象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派,意識流派,荒誕派等等」其傾向就是反映現代西方社會中個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個人與自我間的畸形的異化關系,及由此產生的精神創傷,變態心理,悲觀情緒和虛無意識。
「先鋒派」的藝術特徵表現為反對傳統文化,刻意違反約定俗成的創作原則,及欣賞習慣。片面追求藝術形式和風格上的新奇;堅持藝術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擔任何義務;注重發掘內心世界,細膩描繪夢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間世界,其技巧上廣泛採用暗示,隱喻,象徵,聯想,意象,通感和知覺化,以挖掘人物內心奧秘,意識的流動,讓不相乾的事件組成齊頭並進的多層次結構的特點,難於讓眾人理解!
80年代中後期,馬原、洪峰、余華、蘇童、葉兆言等青年作家紛紛登上文壇,他們以獨特的話語方式進行小說文體形式的實驗,被評論界冠以「先鋒派」的稱號。毋庸置疑,先鋒派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從肇始之初的「先鋒實驗小說」到所謂的「返璞歸真」,先鋒派的作家們走出了一條饒有意味的文學創作之路。
E. 推薦個可以上的「好看」小說網、校園春色的那種
你只要網路搜「古典武俠」就會有的。試試吧
F. 誰能告訴我一些那種短篇小說,就像校園春色的那種。告訴我名字就行!!
嗯、 我給你介紹一些小說吧 超級好看的終極殿下 星座獵手危險游戲 學院魔女記 葡萄寶貝甜心咒 夏洛不哭
G. 求幾本比較好看點的校園春色類小說,最好長篇的!1715267290
黑道少女闖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