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文檔: 夏墨彥的文學作品
她是一個用愛來詮釋文字的女人。初次在網路上結識薛光麗女士,是在2012年的暮春之際;雖然相識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是從她的文字里我卻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她是一個非常感性的女性。據她本人介紹,她是陝西人,並且還是一名在職的人民教師。
陝西在中國古代有很多朝代都在此建都,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如:秦朝,漢朝,唐朝等。這就充分地說明了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即便是在現當代也涌現出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其中的佼佼者如:陳忠實,賈平凹,還有那早已故去的王路遙先生。西北文學一直以來都是以哲理深,描述直接和奔放而見長;而薛光麗女士的諸多文學作品也不例外,有著明顯的奔放和直接描述的影子,我想這可能也與她所受的西北文化影響較深有著很大的關系吧。但是直接歸直接,奔放歸奔放;在她的文字里,我依然能夠看到些許江南水鄉的韻味,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感性。感性的人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享受那一縷纏綿所帶來的恬靜;然而這種感性要是在女性作者身上得到體現,那中間的(文學作品)情感描寫會更加的細膩。這正如薛光麗女士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一般:既沒有西北傳統文學的干澀,也沒有江南悱惻纏綿文字的妖嬈;另外,它既有著西北文學中的朴實,也有著江南春風拂柳的絲絲繾倦;多一分或干或濕,少一分則既肥又膩。所以說,她的文字描述恰到好處,那麼下面開始談談她的文學作品吧。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隨著「中國網路作家網」的正式啟動和面向全社會徵稿的同時,薛光麗女士的長篇言情小說《愛的爭奪戰》便進入到了我的視線,並對其進行了關注。小說全篇約十五萬多字數,雖然篇幅相對於其它此類文學作品是短了些,但是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感人至深的情感畫面著實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和其他女性不同,薛光麗女士她沒有足夠的空餘時間,她把更多的精力與時間都放在了教育工作上;但是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她對文學夢想的孜孜追求,在此我也要向這位辛勤的園丁致敬。那麼她究竟是怎樣來完成小說《愛的爭奪戰》的創作呢?後來通過她的自述我才了解到她一直都是利用課余休息時間和晚上九點後的那點僅有的時間來完成她的作品的,但是盡管這樣並沒有影響她第二天的照常工作,同時在她的身上我發現寫作與工作並沒有發生相互沖突與矛盾。小說前前後後寫了近一年的時間(這期間修改與校正),花費了她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有人說寫小說就是在寫自己,不錯,在薛光麗女士的小說中我也能看到這一點。水乳交融的熱烈情感,以及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無不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很容易產生親近感和引起共鳴,彷彿自己已經融入其中。那麼什麼樣的小說會令讀者產生共鳴呢?首先,必須是作者所親身經歷過得生活;其次,便是那一份久違的時代呈現。以上這兩點它不僅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狀況,也切實地反映了再某一時段人們的生活情況和社會狀況,這樣一來就迅速地讓讀者進入到了一片回憶之中;當然了,如果與作者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在讀到這樣的文字時其心中的反應會更加的強烈。所以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句話一點都沒有說錯。
最後補充一點,我很坦誠地向大家保證,薛光麗女士的小說《愛的爭奪戰》是她傾其近半生的經歷和情感所感悟出來的佳作;期間的精彩部分數不勝數,三言兩語間也是說不清楚的;再此我就不多言了,還望眾多讀者朋友們對其進行關注。
謝謝大家!
2012年 仲夏 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