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毛最經典之作。
《撒哈拉的故事》是最經典的一部,三毛的每一本書都很好看,現在市面上三毛的書是回這幾本《萬水千山走過》答、《我的寶貝》、《撒哈拉的故事》、《夢里花落知多少》、《溫柔的夜》、《稻草人手記》、《送你一匹馬》、《雨季不再來》、《流星雨》、《滾滾紅塵》。 摯愛三毛!
Ⅱ 來幾本三毛的小說推薦,最好有介紹
1.冰龍怒吼 2.網游之貓狗大戰 3.哭泣的駱駝
4.夢里花落知多少 5.溫柔的夜 6.送你一匹馬
7.傾城 8.雨季不再來 9.背影
10.橄欖樹 11.荒山之夜 12.我的寶貝 13.滾滾紅塵
《撒哈拉的故事》是最先開始看的一本。是一段三毛與荷西在沙漠度過的生活,很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即使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三毛的文字里也很難感受到那種為環境所困的郁悶。她就像一個愛玩的小女生,一切都是新鮮的,熱情的,樂觀的生活著。當然,讓人感覺三毛的真實的是那些她對沙漠鄰居的描述,也不避諱一些自己所厭惡的那些人和事,因為那些人貪圖小便宜,經常理所當然的拿走她家裡的東西,例如葯,化妝品之類的。
《溫柔的夜》則是記錄在荷西由於撒哈拉戰亂而失業後為生計遠赴迦納利群島的故事。那些文字足以讓人體會他們那段時間的艱辛。而且,盡管是那樣的辛苦,荷西還是被兩個可惡的資本家剝削,甚至剋扣薪水。而荷西的同事,一位曾經的好朋友也是變得很自私,以至於想暗地壓制荷西。三毛在那段時間身體狀況也是很不好,經常生病,而且還要為那些資本家做中國菜,幫助荷西想辦法拿回工錢。也就在那段時間里,荷西的家人從西班牙來看他們。因為經濟的拮據,他們在盛情的招待婆家來人的時候是那麼的不快,特別是三毛因為在那段時間感覺自己就像個局外人,被荷西家人呼來喝去。
《雨季不再來》這本書就如書名一樣,三毛將自己在預見荷西前的故事集結在一起,稱為「二毛」的故事。但雨季已經過去。在這本書里,才了解三毛為什麼之所以為三毛了。也知道了,為什麼三毛還是個繪畫的好手。原來,三毛的在二毛的時候也是很不一樣的小孩,但多少都是可以看到三毛的影子的。
《夢里花落知多少》記錄了在荷西出事後,三毛的生活。開篇就是三毛父母和她一起處理後事的文字,真誠而感動。特別是在夜裡,自己輕輕把那些文字讀出來,更是可以體會那種秋天般的心情。整本書中,三毛像個失戀的女子,孤獨的走在台灣,歐洲和迦納利群島之間,探望那些故人,尋訪那些過去與荷西一起生活過得地方。 末了,三毛將自己在迦納利的房產都很便宜的變賣,裡面的藏書,工藝品都贈送給當地的友人了。於是,她離開了那裡,回到了台灣。
《萬水千山走遍》主要是三毛在雜志社的資助下做南美旅行時寫下的文字。文章按照國家為單位,一個一個寫來,讀者有如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異國的風情。在我印象中,那裡應該象是中國西藏、雲南之類的地方吧。也就在讀這本書的時間里,我讓一位在馬來西亞的朋友幫我買了一隻秘魯的陶笛。以後拿到之後,在show給大家看好了。這本書最後有幾篇文章是記錄三毛回大陸旅行的文章,包括舟山,上海,南京,敦煌等等。文集以三毛的南美旅行講演稿作為結束。發現,三毛在荷西離開後經常流淚了……
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在三毛的文集里也提到她的許多藏書,想來也是滿滿一屋子吧。在過去,書應該也是奢侈品吧。為什麼這么說呢?富蘭克林在他離家出走的落魄的時候,沒有盤纏,好歹可以變賣掉一些書換取點現金。所以,看來那是書還是值錢的,而且是有很多人感興趣的。
三毛 本名陳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縣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一九八四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大陸也有廣大的讀者,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二十四種。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筆名,從三毛的《鬧學記》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但又是什麼玄機,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是因為這個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三毛於1943年3月26日(農歷2月21日)生於四川重慶。幼年時期的三毛就表現對書本的愛好,5歲半時就在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堅實的基礎。並先後跟隨顧福生、邵幼軒兩位畫家習畫。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
1967年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愛貓撲.愛生活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後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餘,再次離開,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她潛藏的寫作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且開始結集出書。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台灣。
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系,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並專誠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確夙願。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歲
Ⅲ 三毛的哪本小說集最好看
我超愛三毛的,
她的書基本上都很精彩好玩,
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風格
少女時版期的迷茫《雨權季不再來》
其他還有《滾滾紅塵》。《撒哈拉的故事》、《親愛的三毛》、《送你一匹馬》、《夢里花落知多少》、《溫柔的夜》、、、、
還有一本《流星雨》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集錦的一本三毛寫的散文,裡面也很精彩.
Ⅳ 三毛的小說哪一本最好看。請看過她的書的人給我推薦一下謝謝 !
<撒哈拉的故事> 故事性較強
<雨季不再來> 比較感性
<夢里花落知多少> 文字比內較傷感 是在丈夫死後寫的
<鬧學記容> 主要寫三毛在外國求學的故事
我看的覺得這幾本最好看 你試試
Ⅳ 三毛最好看的幾部作品
啦啦啦
我有一本三毛散文集
上面那位把三毛的散文集都說了。。。
我給你推薦單篇的散文吧。
當然,我喜歡的不一定你喜歡。。
還是看看吧?
主要是《夢里花落知多少的》
<不死鳥>(是荷西死後三毛悲痛欲絕的時候寫的)
其實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里的文章都很好的
不過,我覺得最喜歡三毛是因為她和荷西的戀情
三毛為什麼要流浪,是因為她要尋找她所嚮往的自由.
她是一個浪漫、孤獨和獨立的女人,這就註定了她選擇流浪.
三毛與三毛與荷西
月季花慢慢爬牆,青苔也比它快了,點點白花,是我永不移的星星。許多年了,夜總不能過去,等待是織布上的銀河,織啊織啊,織渡河的小船。總有人來問我的婚期,我說,織完這要開的一朵,又一朵又一朵,又一朵又一朵,才是時候。
——三毛
初識荷西時,三毛正馬德里上大學三年級,而荷西只不過她學校附近就讀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也就是聖誕節晚上,頭上一頂法國帽的荷西卻在她所居住的公寓樓下等她送她節日禮物與祝福!那時三毛根本就未將比自已小幾歲的荷西懷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卻有一絲虛榮: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帥氣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該是一種榮耀才對呢!隨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訓他:不要逃課!再逃課就不理你了!
而荷西卻照樣逃課來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臉認真地說,ECHO,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覺察他的異常,便故意氣他,對他下最後通牒:再也不要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氣,只是揮揮他的法國帽,倒退著跟三毛說:ECHO,再見!
後來荷西便真的再也不來找三毛,偶爾在路上遇見,他只是禮貌性地擁抱一下三毛親親她的臉頰。而三毛身邊的男友似乎總在換來換去,有意或無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後,荷西托一個朋在捎來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帥小伙正在河裡捉魚,留一臉的大鬍子在陽光下燦爛地笑。三毛也沒太在意,只是感覺:荷西長大了!
返台後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餘她重返西班牙,於是,冥冥之中的異國姻緣開始走近他們。
那一天她接到一個好朋友的電話,說有要事囑她趕過去她家。她根本不記得這一天是荷西來看她的日子,而三毛與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個長途電話給她卻找不到人。臨近晚上時三毛便又匆匆趕去好朋友家,見面時,好朋友只是叫她閉上眼,等候。而此時,三毛被人突然攔腰抱起,旋轉,三毛睜眼一看,是荷西!她開心得說不出話來,就任由這樣的快樂變成旋渦將她圍繞在裡面。
七個月後,三毛與荷西舉行公證結婚,開始他們幸福而疼痛的愛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潛水員,最初的時間里荷西上班的地方離他們家比較遠,而三毛每天都會在下午兩點半開三個小時的車冒著沙漠里走沙與龍卷風的危險去接五點半下班的荷西回家!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定而執著的愛!後來,荷西去了另一個島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於是,三毛就決定將車與行李托運過去,自已放棄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愛的荷西。
每天騎腳踏車去荷西工作的碼頭,她都要帶上好吃的東西,而那裡的工作人員也都感受到他們彼此深沉真摯的愛,每每到了碼頭時,第一個見到三毛的人便會指引她去荷西工作的具體地方,然後,遠遠地,那個岸上的潛水員便提前拉拉信號,水下的荷西便一頭冒出水面來,跑上來抱住三毛就笑了。三毛便不管那一身的水滴,緊緊地靠著愛人,為他喂水果,或丟果核玩兒,逗得旁邊的人羨慕至極。
三毛婚後七年,那一次,陳爸爸和陳媽媽遠道飛來歐洲探望外子,因為地域的文化差異,荷西不懂得如何稱呼中國的岳父母,依西方人習慣,他便要稱呼其為陳先生陳太太,而對三毛來說,這可是不行的。一定要叫爸爸媽媽才可以,荷西緊張得不得了,言行拘謹,從始至終都還是未能將爸爸媽媽叫出口。而就在吃晚飯時,正在收拾碗筷的三毛忽聽聊天中的荷西對她爸爸說:爹爹,你叫ECHO准許我買摩托車好不好?三毛趕緊躲進廚房,淚流滿面!荷西肯這樣叫她的爸爸,是緣於他對她多麼深情的愛才可以做到的!!
可惜就在送別三毛父母的那一個夏天,三毛陪同雙親飛離島上,而荷西也送他們到了機場,囑三毛早點回來!可是,這便成了永決!!三毛終生的最愛就這樣在幾天後長眠……荷西潛水時出了意外。
時年荷西僅三十歲!多幺年輕旺盛的年齡啊!!
三毛幾天沒吃沒喝接連地暈倒過去……當時陳母端來一碗湯哀求女兒喝下去,而心痛至極的三毛看也不看一眼,她,執意陪荷西一起走……後來,平鑫濤的夫人也陪在三毛的身邊,一直一直不停地勸慰,直到三毛肯答應她:絕不自殺。
沒有荷西便沒有了可愛的三毛,那些日子,三毛忙著替荷西訂做墓碑,又每天都買大把的鮮花去墓地看她的愛人,陪他說話,直至天黑仍不肯離開……
荷西是死了
死在海里。在海水的包圍中死去了
他確實是死了
而三毛還活著
三毛和河西的愛,是生死與共的
然而,三毛說了的:絕不自殺!
因為
她沒有了荷西,痛不欲生。她本該隨了荷西去的
然而,爸爸媽媽卻不能沒有她呀
於是她選擇活下來
然後,她開始寫《不死鳥》
不死鳥
一年多前,有份刊物囑我寫稿,題目已經指定了出來:「如果你只有三個月的壽命,你將會去做些什麼事?」我想了很久,一直沒有去答這份考卷。
荷西聽說了這件事情,也曾好奇的問過我——「你會去做些什麼呢?」
當時,我正在廚房揉面,我舉起了沾滿白粉的手,輕輕的摸了摸他的頭發,慢慢的說:「傻子,我不會死的,因為還得給你做餃子呢!」
講完這句話,荷西的眼睛突然朦朧起來,他的手臂從我身後繞上來抱著我,直到餃子上桌了才放開。
「你神經啦?」我笑問他,他眼睛又突然一紅,也笑了笑,這才一聲不響的在我的對面坐下來。
三毛還
寫道:許多個夜晚,許多次午夜夢回的時候,我躲在黑暗裡,思念荷西幾成瘋狂,相思,像蟲一樣的慢慢啃著我的身體,直到我成為一個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樣的長,那麼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裡的淚,永遠沒有滴完的一天。我總是在想荷西,總是又在心頭里自言自語:「感謝上天,今日活著的是我,痛著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來忍受這一分又一分鍾的長夜,那我是萬萬不肯的。幸好這些都沒有輪到他,要是他像我這樣的活下去,那麼我拚了命也要跟上帝爭了回來換他。」
三毛還寫道:我願意在父親、母親、丈夫的生命圓環里做最後離世的一個,如果我先去了,而將這份我已嘗過的苦杯留給世上的父母,那麼我是死不瞑目的,因為我明白了愛,而我的愛有多深,我的牽掛和不舍便有多長。總有那麼一天,在超越我們時空的地方,會有六張手臂,溫柔平和的將我迎入永恆,那時候,我會又哭又笑的喊著他們——爸爸、媽媽、荷西,然後沒有回顧的狂奔過去。
荷西,你答應過的,你要在那邊等我,有你這一句承諾,我便還有一個盼望了.
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三毛呀
然而,我們的三毛最後確實是死了
她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毛最後死了
死在浴室里
她用絲襪勒死了自己,在脖子上留下了美麗的紅色的印記
可是她曾經答應過:絕不自殺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也許永遠都不知道三毛她自己是怎麼想的。
當然不少人說,三毛的死有很多疑點
但我寧願相信
三毛是自殺了 三毛是該做出這樣事的
並不是因為她絕望
而是因為這是個轟轟烈烈的女子
當然,三毛雖是死了
但她還是我們心中的不死鳥
唉。。。。。
Ⅵ 三毛的哪部作品最好看
三毛作品:《傾城》 《溫柔的夜》 《夢里花落知多少》 《我的寶貝》 《我的快樂天堂》
《背影》 《哭泣的駱駝》 《撒哈拉的故事》 《鬧學記》 《高原的百合花》
《談心》 《雨季不再來》 《萬水千山走遍》 《親愛的三毛》 《你是我不及的夢》
《月河》 《秋戀》 《安東尼·我的安東尼》
個人覺得《親愛的三毛》最好看
三毛於1943年3月26日(農歷2月21日)生於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正街。 幼年時期的三毛就喜歡讀書,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 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礎。並跟隨顧福生、韓湘寧、彭萬墀三位畫家習畫。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師》中記錄了這三位繪畫老師。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
1967年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因未婚夫猝逝,再到西班牙。與分開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了她潛藏的寫作才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開始結集出書。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潛水中意外事件喪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灣。
三毛圖冊
三毛圖冊 (58張)
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系,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並專程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卻夙願。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宮內膜肥厚,住進台灣榮民總醫院,3日開刀完成手術。4日清晨,醫院清潔女工進入7樓婦產科單人特等病房,打掃浴室的時候,看見坐廁旁點滴架的吊鉤上,懸掛著三毛被尼龍絲襪吊頸的身體。她身著白底紅花睡衣,現場沒有任何遺書。法醫推斷三毛死亡的時間是凌晨2時。
分享
本回答由文化藝術分類達人 曹愛
Ⅶ 三毛的哪本小說最經典,推薦你讀過的。
基本上我都讀過了
你接觸過她的文章嗎?如果沒有的話,推薦你先看《撒哈拉的故事內》是沙漠中的生活和趣聞。容還有《鬧學記》是比較後期的作品了,是後來的游學生活
如果你是要看單篇的文章的話,有以下推薦:
1,沙漠里在悲劇——《沙巴軍曹》很多人沒看過這篇,因為全集很多沒收。但這是很有代表性的,我當時哭了好久。看一次,哭一次。同樣的還有《哭泣的駱駝》《啞奴》
2,沙漠里的好玩的家庭生活——《沙漠中的飯店》 《結婚記》
《親愛的婆婆大人》《警告逃妻》《芳鄰》
3,三毛和荷西的故事——《一個男孩子的愛情》《夢里花落知多少》
Ⅷ 三毛的書,哪個最好看 我想知道三毛小說的特點。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三毛——異鄉的賭徒》 《衣帶漸寬終不悔》 《學期作業報告》 《紫衣》 《啞奴》 《往事如煙》 《不覺碧山暮但聞萬壑松》 《青鳥不到的地方》 《背影》 《夏日煙愁》 《讀三毛的'傾城'》 《愛和信任》 《親不親,故鄉人》 《浪跡天涯話買賣》 《少年愁》 《長歌楊柳青青》 《教書不是塔》 《寫作不難》 《似曾相識燕歸來》 《賣花女》 《翻船人看黃鶴樓》 《極樂鳥》 《芳鄰》 《隨風而去》 《西風不識相》 《三毛:生命的絕唱》 《關於三毛》 《三毛的通靈傳奇》 《傾城》 《溫柔的夜》 《哭泣的駱駝》 《夢里花落知多少》 《雨季不再來》 《撒哈拉的故事》 《送你一匹馬》 《背影》 《我的寶貝》 《鬧學記》 《萬水千山走遍》 《稻草人手記》 《隨想》 《談心》 三毛的三個特點 三毛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前期的作品,是十七歲到二十二歲那段時間發表的小說散文,缺乏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滿憂郁悲傷的色彩。三毛中期的作品,是她離開台灣以後的大量小說散文。風格驟變,被人譽為"健康、豁達、灑脫不羈",令人耳目為之一新。從內容上說,有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生活,特別是學校生活的真實反映(《西風不識相》);有對同胞在國外不文明、不禮貌言行的痛心記敘而灑滿作者愛國之情《親不親故鄉人》。三毛的後期作品,指的是她離開撒哈拉以後的創作,大都是散文、小故事、書信及語錄式的東西,也有劇本。比起撒哈拉式的"轟動",這些作品就顯得平淡無奇了。豈止內容平淡無奇,甚至有錯誤的,在藝術技巧上也遜色不少。這又一次證明,藝術是生活的反映,而且在藝術上必須精益求精,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Ⅸ 三毛哪部作品最好看
三毛作品:《傾城》 《溫柔的夜》 《夢里花落知多少》 《我的寶貝》 《我的快樂天堂》
《背影》 《哭泣的駱駝》 《撒哈拉的故事》 《鬧學記》 《高原的百合花》
《談心》 《雨季不再來》 《萬水千山走遍》 《親愛的三毛》 《你是我不及的夢》
《月河》 《秋戀》 《安東尼·我的安東尼》
個人覺得《親愛的三毛》最好看
三毛於1943年3月26日(農歷2月21日)生於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正街。 幼年時期的三毛就喜歡讀書,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 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礎。並跟隨顧福生、韓湘寧、彭萬墀三位畫家習畫。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師》中記錄了這三位繪畫老師。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
1967年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因未婚夫猝逝,再到西班牙。與分開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了她潛藏的寫作才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開始結集出書。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潛水中意外事件喪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灣。
三毛圖冊
三毛圖冊 (58張)
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系,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並專程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卻夙願。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宮內膜肥厚,住進台灣榮民總醫院,3日開刀完成手術。4日清晨,醫院清潔女工進入7樓婦產科單人特等病房,打掃浴室的時候,看見坐廁旁點滴架的吊鉤上,懸掛著三毛被尼龍絲襪吊頸的身體。她身著白底紅花睡衣,現場沒有任何遺書。法醫推斷三毛死亡的時間是凌晨2時。
Ⅹ 三毛的哪些書最好看
我個人最喜歡撒哈抄拉沙漠和稻草人手襲記
撒哈拉也算是三毛的成名之作,看這本書能讓我感到生活的魅力與活力。
稻草人手記由一個個短篇構成,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章 偷錢 感覺真的寫到了我的心裡,強烈引起共鳴。
這要看你喜歡的風格了。
荷西的死是一個最明顯的分割線,荷西死後的書都充滿一種悲涼。寫的真的很慘,夢里花落知多少 真是讓我讀不下去 實在是太傷心了。
萬水千山走遍 也不錯 算是三毛當時已不再那麼悲傷。周遊拉丁美洲,書中的巫術市場和印第安人部落讓我印象深刻
滾滾紅塵是個據本 我個人認為沒什麼亮點 在當時可能很驚艷 但現在看來就是一個有點矯情的愛情故事
其實你可以直接把12本書都看一遍 不會耗費很長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