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種武俠小說里的招式名稱
步頂肘
揚炮
猛虎硬爬山
白虎雙掌打
跳山崩捶
馬步沖靠
貼山靠
獨步頂膝
連環腿
龍槍式
馬步頂肘
鐵山靠
崩擊雲身雙虎掌
搜下崩捶
開胯
擊步翻胯
心意把
大纏崩捶
獅子抱月
進步里胯
順步翻胯
弓步頂肘
大浙江
外門頂肘
揚炮
單翼頂
上步沖靠
背步里肘
旋風雙鍾
外門頂肘
翻身單打
雙拍手
槍下炮
燕青拳的一些
里圈捶
上步沖掌
穿沖拳
燕子雙掌
燕青虎雙破
雙拳旋風腿
連環轉身腳
連環背轉腳
連環轉身掃腳
蒼下捶
蒼下連捶腳
蒼下連捶掌
高端腳
旋風牙
燕陣旋風腳
腿登里旋腳
背轉腳
轉身背轉腳
燕旋蹴
翻身掃腳
虎燕煽腳
飛燕彈腿
燕舞連腳
飛燕烈腳
連旋里旋腳
連旋掃腳
雷震入林
倒身陰掌
【降龍十八掌】 「突如其來」「見龍在田」「鴻漸於陸」「雙龍取水」「飛龍在天」「潛龍勿用」「羝羊觸蕃」「密雲不雨」「神龍擺尾」「或躍在淵」「利涉大川」「魚躍於淵」「時乘六龍」「震驚百里」「履霜冰至」「龍戰於野」「損則有孚」「亢龍有悔」
玉面修羅司空無忌:寧自閻羅十殿轉,莫見玉面修羅顏。 兵器軟劍:血凝紅:上古神兵,深海千年赤金打造而成,劍身三尺呈赤色,其劍柔軟無比,切金斷玉,削鐵如泥。修羅內功心決先廢去體內自身武功,去功之法,至為凶險。萬物皆無相,萬象皆為虛。手太陰肺經,暨任脈,檀中穴。以少商取於內力,儲於氣海,歸於丹田。修羅輕功心決 幻影移形.
修羅七絕神功 第一絕:無相無形第二絕:不滅不絕第三絕:魂飛魄散 第四絕:生死無音第五絕:天罡地煞第六絕:天地無極第七絕:天地輪回
Ⅱ 武俠小說里的魔教都叫些什麼名字
出自黃易武俠
天魔宗
邪極宗
陰癸派
天蓮宗
補天閣
老君觀
滅情道
花間派
魔相道
誅仙魔教
萬毒門
長生堂
鬼王宗
合歡派
煉血堂
現實中的魔教是摩尼教
Ⅲ 武俠小說里一些主角都用什麼武器
武器:玄鐵劍 倚天劍 屠龍刀 打狗棒 血刀 君子劍 淑女劍 碧水劍 黑白雙劍 聖火令 珊瑚金拐杖內 金蛇劍 闖王軍容刀 冷月寶刀 鴛鴦刀 綉花針 楊家鐵槍 蛇杖 金輪
鱷尾剪 銀鉤鐵劃 綢帶 玉蕭 綠波香露刀 白虹劍 周公劍 真武劍 小龍女的銀絲手套 虎頭金刀 龍泉劍 工布劍
紫微軟劍 勝邪劍 純鈞劍 湛盧劍 魚腸劍 巨闕劍 泰阿劍 龍淵劍 干將劍 莫邪劍 玄鐵匕首 墨劍 白劍 龍頭拐杖 黃金棍 哭喪棒 吳鉤劍
七星絕命劍
Ⅳ 武俠小說中,都有哪些厲害的掌法包括招式
【化骨綿掌】綿掌本為內家功夫,流傳於河北、河南等地。其特點是外柔內剛,以爆發勁為主。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動作連綿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勁力內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迅猛。小說家將之發展為「化骨綿掌」,是一種極為難練的陰毒功夫,被化骨綿掌擊中的人開始渾如不覺,但兩個時辰後掌力發作,全身骨骼會其軟如綿,處處寸斷,臟腑破裂,慘不堪言,再無救治。毛東珠自蛇島潛入皇宮,先後以此掌害死孝廉皇後、榮親王、端進皇後等人。(見金庸《鹿鼎記》)
【玄冥神掌】百損道人所創的一種陰毒無比的掌法,後傳與弟子玄冥二老鶴筆翁和鹿杖客。受者身現綠色五指掌印,寒毒入體,發作時痛苦難當,九死一生。張無忌小時被鹿杖客一掌拍中,寒毒散入五臟六腑,雖經張三豐及武當諸俠輸入純陽內力相援,又經碟谷醫仙胡青牛全力施救,仍無法驅盡寒毒,性命危殆。直至他練成九陽神功,方化盡此掌之毒。(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蛤蟆功】是歐陽鋒一門極厲害的功夫。發功時蹲在地下,雙手彎與肩齊,嘴裡發出咯咯叫聲,宛似一隻大青蛙作勢相撲。此功純系以靜制動,全身蓄勁涵勢,韻力不吐,只要敵人一施攻擊,立時便有猛烈無比的勁道反擊出來。當日他與洪七公相較時,正運足勁力,猶如一張弓張機待發,黃蓉貿然碰了上去,不是郭靖拚命運功相救,便要活生生斃於歐陽鋒掌下。後來,歐陽鋒又以此掌法偷襲洪七公,令其受到重創。此功唯「一陽指」可破(見金庸《射鵰英雄傳》)。現代武學中的蛤蟆功屬硬壯外功,練陽剛之力,使肌肉堅實便於御敵。習慣以石墩為習練器具,先練腕、臂等部,而後及於肩、背、胸、腹、腿、股等部。
【寒冰神掌】嵩山派掌門左冷禪所創掌法,可發出至陰至寒的真氣。左冷禪與任我行比武時,以此功對付吸星大法,使其全身凍僵、天池穴被封;與岳不群比劍奪帥時,左又使出寒冰神掌,與紫霞神功旗鼓相當、不分勝敗。(見金庸《笑傲江湖》)
【黯然銷魂掌】楊過自創掌法,共有一十七招。楊過自與小龍女在絕情谷分手,武功日長,數年之後,除了內功循序漸進外,別的無可再練,心中思念小龍女,漸漸形銷骨立。一日在海邊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輕輕一掌便將一隻大海龜背殼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創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他將這套掌法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別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之意。一十七招的名稱希奇古怪,叫做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徘徊空谷、力不從心、行屍走肉、庸人自擾、倒行逆施、廢寢忘食、孤行隻影、飲恨吞聲、六神不安、窮途末路、面無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雞。但是,招數卻是威力無窮。如「心驚肉跳」一招,以胸腹肌肉外彈傷人,實屬罕見;「無中生有」待敵人攻到近身寸許,突然間手足齊動,左掌右袖、雙足頭錘,連得胸背腰腹盡皆有招式發出,無一不足以傷敵;「拖泥帶水」掌力之中暗合無行,右袖是北方癸水之家,左掌是中央戊土之家,輕靈沉猛,兼而有之;「面無人色」則從《九陰真經》的攝心大法中變化而來,臉上喜怒哀樂,怪狀百出,敵人一見,頓時心神難以自製,我喜敵喜,我憂敵憂,終至聽命於我,實乃無聲無影的勝敵之法。
這套掌法是楊過苦思小龍女時所創,使用時需有黯然銷魂的心情,方能身與心合,發揮威力。否則不能克敵制勝。(見金庸《神鵰俠侶》)
【降龍十八掌】洪七公生平絕學,一半得自師授,一半自行參悟而出,雖然只有一十八掌,但每一招都具絕大威力。在這十八掌中,有亢龍有悔、飛龍在天、時乘六龍、震驚百里、密雲不雨、損則有孚、見龍在田、龍戰於野、雙龍取水、履霜冰至、神龍擺尾等等,整套掌法以剛猛著稱。比如飛龍在天,即躍起半空,居高擊下,威力奇大。神龍擺尾更是救命絕招。這一招出自《易經》中的「履」卦,本來叫做「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卻一腳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頭反咬一口,自然厲害猛惡之至。這一招必是反身從背後發出,若被敵人逼到牆角不能轉身,則威力大減。降龍十八掌是純陽至剛的武功,但剛到極處,又自然而然生出柔來,像亢龍有悔、履爽冰至這些掌法中,剛勁柔勁混而為一,實已不可分辨。洪七公講述亢龍有悔時,即說此掌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發掌時並不將力道用足,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好比陳年美酒,上口不辣,後勁卻是醇厚無比。至於履爽冰至,使掌時兩肘微抬,右拳左掌,直擊橫推,一快一慢地打將出去,一招之中剛柔並濟,正反相成,妙用無窮。這種有輕有重,剛柔相濟的掌法,出勁奇快更令敵人防不勝防。 降龍十八掌的精要之處,全在於運功發力,至於掌法變化卻極簡明。當日郭靖以僅會的降龍十八掌與歐陽克相鬥,終落下風。洪七公當著歐陽克的面向郭靖講授餘下三掌,郭靖尚未領悟,聰明的歐陽克卻已瞭然,可是一到對陣,歐陽克於郭靖所學之掌竟是難以應付,由此可見此掌法的威力在「功」而不在「變」。
Ⅳ 武俠小說中的少林72項絕技分別是哪些
少林七十二藝目錄
少林七十二絕藝,武俠小說中列出的少林絕技好像只有45項,現排列如下:
1. 大慈大悲千手式
2. 一指禪
3. 一零八路瘋魔杖法
4. 大力金剛掌
5. 大力金剛指
6. 五十一招伏魔劍
7. 心意氣混元功
8. 普門杖法
9. 大金剛拳
10. 大智無定指
11. 天竺佛指
12. 去煩惱指
13. 伏魔杖法
14. 因陀螺抓
15. 多羅葉指
16. 如來千手掌
17. 金剛般若掌
18. 金剛獅子吼
19. 金剛不壞體神功
20. 拈花指
21. 寂滅抓
22. 因陀羅抓
23. 無相劫指
24. 須彌山掌
25. 韋陀杵
26. 袈裟伏魔功
27. 擒龍功
28. 龍爪手
29. 燃木刀法
30. 般若掌
31. 摩訶指
32. 袖裡乾坤
33. 千葉指
34. 拈花擒拿手
35. 散花掌
36. 波羅密掌
37. 破衲功
38. 少林擒拿十八打
39. 虎爪手
40. 少林長拳
41. 羅漢拳
42. 韋陀掌
43. 達摩劍法
44. 羅漢劍法
45. 如影隨形腿 (唯一的腿法) .
另有少林七十二項技藝,算不上是絕技,排列如下:
(摘自 德虔 素法 勤炎 等編著 "少林正宗七十二藝"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1. 鐵臂功 2.排打功 3.鐵掃帚功 4.足射功 5.腿踢功 6. 銅砂掌 7.蛇行術(蜈蚣跳)8.提千斤 9.羅漢功 10.鐵頭功 11.四段功 12.鐵布衫功13.雙鎖功 14.上罐功 15.石鎖功 16.鐵珠袋 17.千斤閘 18.鞭勁法 19.分水功 20.玉帶功 21.鷹翼功 22.跳躍法 23.霸王肘 24.一指金剛法 25.拔釘功 26.一指禪功27.石樁功 28.金鍾罩 29.鐵牛功 30.旋風掌 31.卧虎功 32.拔山功 33.合盤掌 34.推山掌 35.踢樁功 36.鷹爪功 37.斬魔劍 38.玄空拳 39.金砂掌 40.鐵砂掌 41.飛行功 42.槍刀不入法 43.五毒追砂掌 44.飛檐走壁法 45.一線穿 46.穿縱術 47.金鏟指 48.揭諦功 49.梅花樁 50.捻花功
51.螳螂爪 52.跑板功 53.閃戰法 54.金刀換掌功 55.輕身術 56.鐵膝功 57.陸地飛行術 58.穿窗功 59.泅水術 60.點石功 61.琵琶功 62.柔骨功 63.壁虎游牆術 64.門襠功 65.翻騰術 66.布袋功 67.蛤蟆功 68.千層紙功 69.彈子拳 70.鎖指功 71.追風掌功 72.軟玄功
Ⅵ 武俠小說中練爪功的人手上帶什麼
像練鐵幫的裘復千仞就是空手在制滾燙的鐵砂裡面練的,什麼都沒帶;練九陰白骨爪的也是什麼都沒帶;像碧血劍裡面何鐵手就是手上一個彎鉤;還有的是在手臂上接個鐵爪;也有的帶一些有毒的長指甲或者帶一副刀槍不入的手套。。。
Ⅶ 請問誰知道武俠片里翻牆時用的四爪勾叫什麼
飛虎抄爪
資料:
http://ke..com/view/2964865.htm?fr=ala0_1_1
Ⅷ 幫忙取一些武俠小說里的武器服裝飾品的名稱…
防具:
鬧龍垂頭紫金冠 夜明盔-柳葉綿竹鎧 束發金冠 鳳翅金盔 魚鱗鎧 三叉帥字盔 大葉紅銅甲 柳葉鳳翅甲 敖龍銀盔 鎖子金甲 八楞卷沿荷葉盔 雙龍珍珠盔 大葉黃金甲 八叉紫金盔 大葉紫金甲 亮銀盔-亮銀甲 錦子連環甲 四棱鑌鐵盔-鎖子烏鐵甲 七星花額子盔 鎖子大葉甲 亮銀獅子盔 大葉魚鱗甲 亮金盔 九吞八乍鎖子連環甲 黃金盔-黃金大葉龍鱗甲 鑌鐵荷葉盔 大葉龍鱗甲 烏金盔-烏金甲 青銅荷葉盔-大葉青銅甲 青龍盔-青龍甲 狻猊鎧 八寶夜明盔 玉風綿竹鎧 魚皮寶甲 紫金盔-鎖子甲 束發紫金冠 熟銅八角盔 雁翎鎖子甲 烏油盔-烏油甲 鳳翎珠冠 卷沿八棱紫金荷葉帥字盔 卷沿紫金盔 素纓盔-銀葉甲 鑌鐵盔-鑌鐵甲 赤金鎧甲 黃金甲 黃銅盔-黃銅甲 紫金甲 黃金帥字盔 銀練盔 連環甲 大葉紅金甲 帥字甲 烏金五龍盤珠冠 紫金五龍盤珠冠 避發冠 太子金冠 紅銅盔 鎖子連環銀葉甲 塘猊鎧 青銅五德雞嘴盔 紫金大葉連環甲 帥字金盔 金葉連環甲 龜背龍鱗甲 白龍盔-銀龍甲 飛鳳盔 亮銀三叉帥字盔 虎頭皂金盔 八寶連環甲 紫纓盔 九頭獅子鬧銀盔 紫金獅子盔 魚鱗鑌鐵甲 熟銅甲 鳳尾銀盔 鬧龍銀盔 虎頭盔 魚尾烏金盔 魚鱗金甲 鐵葉黃花甲 雙鳳銀盔 馬鳴盔 七翎甲 九麟龍甲 飛龍鬧珠金盔 龍鱗黃金甲 雙鳳鬧珠金盔 雙鳳鑌鐵盔 鎖子黃金甲 束發烏金冠 雙鳳金盔 鎖子烏金甲 豬嘴盔 龍鱗火紅甲 雙鳳鐵盔 烏金鑌鐵鎧 赤金盔 黃金魚鱗鎖子甲 雙鳳冠 金鳳冠 分水盔 熟圖甲 百鳥朝鳳盔 鳳翅紫金冠 飛鳳紫金冠 銀裝甲 連環鑌鐵鎧 丹鳳展翅盔 鎖子大葉連環甲 紫金八叉甲 五龍冠 烏金獅子盔 柳葉甲 鎖子鐵葉連環甲 魚鱗黃金鎧 盤鳳冠 帥字風翅金盔 塘猊盔 塘猊鎧 雁翎砌就圈金甲 龜背甲 七星額子盔 珍珠鬧龍冠 八寶荷葉盔 八寶大葉駝龍甲 大葉連環甲 五鳳朝陽盔 鳳翅月明盔 狼牙盔 五鳳花盔 太歲盔 鑽天盔 金鑲排須軟甲 雁翎寶鎧 黃金開口獅子盔 黃金鎖子連環甲 百寶珍珠鳳尾盔 赤銅荷葉盔-赤銅大葉甲 沖天冠 鳳尾紫金冠 帥字甲 獅子盔 八棱荷葉紫金盔 紫金掩心甲 黃金鳳翅帥字盔 板銀盔 亮銀飛龍盔 墨魚甲 烏油荷葉盔 亮銀鳳翅盔 亮銀白虎盔 素銀甲 天河寒江甲 獨占鰲魚黃金盔 月落紅雲甲 五火烈焰朝天盔 六合連環甲 三叉紫金國公盔 九宮八卦穿山甲 三叉平頂燕翅紫金冠 黃金打造荷葉盔 鎖子連環龜背大葉攢成魚鱗甲 四棱八角荷葉板檐盔 鎖子連環龜背大葉魚鱗烏金甲 黃金打造的四棱沖天盔 鎖子連環龜背黃金打造的護心甲 亮銀虎頭盔 豹子盔 青銅打造麒麟盔 黃金掩心甲 豹皮盔 虎皮冠 赤金盔 二龍搶珠沖天冠 亮銀帥盔 束發亮銀冠 皂纓盔 雪煉盔 金甲銀葉鎧 亮銀如意盔 大葉亮銀雲片甲 蓮花甲 攔雲盔 皂金盔 赤金三叉帥字盔 黃金帥字甲 虎頭亮銀甲 粉龍盔-粉龍甲 鎖子連環艾葉甲 貔貅鎧 豹頭盔 天王甲 荷葉甲 龜背駱絨甲 銀翅帥字盔 亮銀鎖子甲 青銅獅尾盔 紫金獅子盔 亮銀五龍盤珠冠 青銅獅子盔 九龍盤珠冠 獅子荷葉八角板銀盔 萬獸甲 嵌金寶冠 盤龍盔 九雲冠 七星萬寶珍珠冠 八寶玲瓏盔 八寶荷葉鑌鐵盔-鑌鐵大葉連環甲 大葉盔 魚皮盔 扳卷荷葉烏金盔 金鎖連環甲 虎皮盔-大葉虎皮甲 珍珠夜明盔 防火連珠甲 防火綿竹鎧 風翅黃金甲 九吞八乍黃金甲 雙龍雙鳳金翅盔 龜紋甲 九吞八乍大葉金鎖連環甲 大葉烏金甲 烏金和葉盔 金翅盔 逍遙帥字盔 鬧龍嵌寶金冠 八寶翡翠盤龍冠 雙龍雙鳳嵌寶珍珠冠 雙龍丹鳳珍珠冠 赤金盤龍帥盔 赤銅盔-赤銅甲 八角沖天盔 八寶駝龍鎧 大葉雲片甲 虎頭蘸金盔 虎皮雲片甲 亮銀魚鱗甲 紫金盤龍珠冠 七寶盤龍冠 扳卷荷葉獅子盔 金鎖連環甲 九吞八乍連環甲 方翅黃金盔 天王盔 太歲鎧 鑌鐵獅子盔 金鎖黃銅甲 鐵鎖連環甲 鎏金鳳翅獅子盔 九吞八乍黃金甲 七寶鎏金盔 九吞八乍麒麟甲 三叉束發紫金冠 珍珠夜明盔 銀鎖連環甲 烈火獅子紅銅盔 金鳳盔 帥字紫金盔-紫金連環甲 亮銀麒麟盔-亮銀大葉魚鱗甲 魚尾金盔 燕翅金盔 八瓣荷葉盔 素銀盔-素銀甲 雙鳳盔 琥珀瑪瑙盔 三叉亮銀帥字盔 二龍斗寶鑌鐵盔 六瓣六棱紫金冠 風頭盔 丹鳳朝陽夜明盔 紫金護心甲 荷葉紫金連環甲 紫金串珠冠 八角板門荷葉王盔 煙葉甲 二龍戲珠沖天冠 明月盔 九鳳朝陽烏金盔 雙龍鎧 鬧龍盔 竹角鎧 七星花戰盔 柳葉連環甲 鎖字連環粉龍甲 風翅黃金盔-風翅黃金甲 三叉萬寶金冠 九龍珍珠冠 七星花的峨眉冠 虎頭獅子盔 虎殼腦帥字金盔 逆鱗寶甲 三叉束發金冠 蝴蝶金盔 九雲烈焰冠 九天無極赤金冠 虎皮冠 金霞冠 石棉寶鎧 獨占鰲頭盔 黃銅連環甲 四棱八角荷葉大沿鑌鐵烏油盔 鎖子連環青銅甲 虎頭黃金盔 亮銀撓頭獅子盔 八寶圈金獅子盔 麒麟鎧 圈金八寶天王盔 五龍天王甲 銀裝甲 金裝甲 鎏金霸王盔 荷葉八角板銀盔 鰲龍寶鎧 金絲甲 紫藤甲 八棱赤金盔 梅花亮銀盔 亮銀龜背鎖子連環甲 二龍鬧珠冠 龜背大葉鎖子連環甲 青銅四棱八角板檐荷葉盔-鎖子連環大葉青銅魚鱗甲 素纓盔-素銀甲 青銅豹子盔-青銅鎖子連環大片荷葉甲 黃金豹子盔 金鳳展翅盔 日落紅雲甲 罕皮寶甲 毗盧盔 犀牛寶甲 青銅獬蓋鷹嘴盔 三叉天王盔 亮金鎧 金絲軟甲 朱雀鎧
兵器:
刀:金背大砍刀 門扇大刀 齊鳳朝陽刀 象鼻古月刀 青龍偃月刀 銀龍鎖日月三挺砍山刀 三尖兩刃刀 合扇板門刀 金背砍山刀 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 雁翎刀 青銅刀 丹鳳刀 板門紅纓刀 銹絨刀 三挺金背刀 狼牙刀 七星刀 金背刀 三挺刀 七星摺花刀 虎牙刀 九耳八環刀 子母龍鳳雙刀 魚鱗紫金刀 三叉鬼頭刀 厚背尖翅雁翎刀 五金折鐵刀 壓把丘龍刀 鋸齒飛鐮大砍刀 電光刀 綉鸞刀 金背七星刀 鋸齒狼牙刀 壓把金背刀 九耳八環青銅刀 九鳳朝陽刀 象卷鼻子大刀 八寶駝龍刀 柳葉披風刀 「雙手帶」 亮銀刀 三挺門扇刀 鋸齒飛鐮三挺大砍刀 龍鳳日月刀 袞龍劈水電光刀 鋸齒飛鐮合扇板門刀 七寶措金刀 赤銅刀 金絲大環刀 龜靈七寶刀 劈水刀 龍鱗紫金刀 柳葉金錯刀 青鋼刀 魚鱗貼金刀 虎頭刀 金背銅環刀 象鼻子卷簾刀 九環大砍刀 三環寶刀 金鳳刀 三挺門扇大砍刀 九連環大砍刀 龍鳳寶刀 誅龍刀 銀合刀 八卦電光刀 鋸齒刀 金攥雙鳳刀 金背鬼頭刀 八卦劈水刀 八卦透龍刀 八卦透龍劈水刀 虎頭墨麟刀 七寶刀 板門刀 鋸齒飛鐮刀 古月象鼻刀 柳葉雙刀 亮銀刀 金臂砍山刀 九耳八環大砍刀 勾摟象鼻刀 鑌鐵門扇刀 劈水鬼頭刀 三叉鬼頭刀 銀面大刀 銀面鬼頭刀 鑌鐵寶刀 鋸齒大砍刀 豹皮雁翎刀 金背滾珠刀 七星古銅刀 青銅板門刀 紫銅刀 五鳳朝陽刀 三亭板門刀 三亭鋸齒飛鐮刀 九鳳朝陽珍珠刀 青龍偃月三亭刀 象鼻古月鉤摟刀 八寶轉環刀 七星古月刀 秋水雁翎刀 卧龍寶刀 九耳八環兩刃刀 風翅刀 三亭大砍刀 金攥砍山刀 三纓鬼頭刀 九環金攥定唐刀 三尖兩刃青鋒刀 九耳八環太陰刀 鋸齒狼牙雙手帶 珍珠龍鳳刀 亮銀撲風刀 卷簾象鼻古月刀 青鋒合扇板門刀 九耳八環青銅偃月刀 金背開嶺砍山刀 鋸齒狼牙合扇板門刀 鵝頭刀 八寶雁翎刀 九鳳朝陽烏金寶刀 八卦乾坤鋒 翹尖壓把鬼頭刀 蛾眉柳葉刀 潑風大砍刀 龍頭扎刀 五虎斷門刀 鋸齒鉤鐮刀 鴻毛寶刀 金絲龍鱗閃電劈 潑風大環刀 潑風九環刀 乾坤日月刀 麟角刀 三亭冷偃鑠合扇板門刀 冷月寒霜寶刀 紫金八卦刀 鯰魚刀 大夏龍鱗寶刀 冰魄寒光刀 天皇蒼龍寶刀 魚鱗金背刀 龜麟七寶刀 壓把翹尖柳葉刀 八卦潑風刀 七寶鑲嵌刀 喪門刀 青銅三環刀 龍鱗寶刀 柳葉綿絲刀 藤桿鉤鐮刀 大夏龍雀刀 降龍寶刀 鬼頭大環刀 鋸齒飛鐮板門刀 七星鑌鐵刀 烏金折鐵刀 盤龍金背大砍刀 截頭金背大刀 龍鳳寶刀 金翅大環寶刀 虎頭寶刀 螭虎缺尖卧龍寶刀 碧玉七星刀 金背劈水電光刀 金背折鐵刀 八寶電光刀 龍形刀 螭虎銷金缺尖卧龍刀
槍:如意金槍 鑌鐵點鋼槍 梅花亮銀槍 盤竹槍 虎頭鏨金槍 素纓槍 五鉤神飛槍 吸水提盧槍 獸角點金槍 鑌鐵皂纓槍 鉤鐮槍 蛇鐮槍 虎牙槍 丈八蛇矛 烏金槍 渾鐵槍 虎頭鑽金槍 麒麟雙槍 鹿筋軟藤槍 點鋼槍 十三節鏈子槍 五鉤神飛亮銀槍 虎頭鑿金槍 丈八蛇矛槍 素白亮銀槍 六合槍 金攥提盧槍 蟠龍金槍 金鋒槍 三尖四刃鋒 鹿筋藤蛇槍 梨花槍 丈八滾雲槍 提盧槍 金攥壢泉槍 鳳嘴梨花槍 「落影追魂」(雙槍) 火尖槍 龜背駝龍槍 鋼骨亮銀槍 杵白梨花槍 五鉤槍 渾鐵點鋼槍 雞嘴槍 鴨嘴槍 金鳳槍 銀桿槍 青銅駝牛槍 白桿小銀槍 鑌鐵皂纓槍 鴨嘴亮銀槍 烏龍槍 十三節鉤鐮槍 雙頭五節筆管槍 捶金虎頭槍 六輪點鋼槍 丈八毒蛇矛 盤龍飛鳳(雙槍)亮銀八寶黑纓槍 力貫槍 盤蛇槍 皂金虎頭槍 金冠寶槍 蓮花槍 丈八大槍 梅花槍 單戟月牙槍 雀舌槍 丈八矛槍 五鉤神飛梅花亮銀槍 烏金虎頭槍 八寶駝龍陰風槍 水火奪魂槍 丈八素銀槍 五鉤亮銀槍 金攥盤龍槍 紫金盤龍槍 豹尾槍 杵白亮銀槍 丈二點金槍 亮銀點剛槍 雙尖鎖鏈槍 血擋梅花槍 鴨嘴蘸金槍 丈八蛇矛點剛槍 金攥虎頭槍 盤龍亮銀槍 八寶金絲軟藤槍 丈八五鉤神飛槍 九轉盤龍亮銀槍 鏈子雙槍 八寶龜背駝龍槍 素纓亮銀槍 金攥紅纓火焰槍 金攥提盧吸水槍 五毒透龍槍 苗子槍 丈八獨龍槍 「兩頭蛇」雙槍 丈八亮銀槍 烈焰蛇矛 丈八蛇矛鑌鐵槍 粉龍槍 虎頭亮銀槍 赤絲軟藤槍 膽膛槍 喪門大槍 五背駝牛大鐵槍 三棱五鉤神飛槍 「兩尾蛇」雙槍 丈八梅花亮銀槍 自斬玄盧槍 銀蟒槍 九曲點剛蛇矛槍 獨牛戰桿 金攥虎頭槍 燕尾神槍 盤龍一字點剛槍 陰風虎頭矛 駝龍陰風槍 蛇形劍 金蛇寶劍 鴨嘴點剛槍 竹節雙槍 火龍槍 佛母紫金槍 丈八黑纓槍 雙尖槍 五節連環槍 八寶駝龍槍 提爐雙槍 龍頭皂金槍 鑌鐵筆管槍 亮銀八寶五鉤神飛槍 亮銀子母鴛鴦五分槍 八寶駝龍金絲軟藤槍 藤子雙蛇槍 十三節點穴槍 雙鉤銀絲鹿筋槍
劍:松紋古定劍 七星鎏虹劍 烈焰青鋒劍 「秋風落葉掃」 透龍劍 太阿劍 喪門寶劍 紫電青霜劍 魚腸劍 二刃青鋒劍 紫霜劍 碧靈劍 盤蛇寶劍 盤龍寶劍 天狼劍 七星寶劍 烏鉤劍 青鋼劍 鴛鴦劍 碧血鴛鴦劍 青萍劍 昆吾劍 太合劍 純鉤劍 雌雄雙股劍 日月火龍劍 青龍劍 誅龍劍 困龍劍 寒光劍 折鐵摟銀五鳳劍 七星昆吾劍 柳葉劍 分天劍 落葉青鋒劍 「鎏彩虹」 二刃青鋼劍 長虹劍 斬仙劍 雙刃軟鋼劈水電光劍 太和劍 烏龍劍 青雲劍 北斗七星寶劍 羅平劍 巨闕劍 梨花寶劍 白光劍 清風落葉掃 乾坤宇宙鋒 碧月秋光劍 碧月秋光掃落葉 碧月秋光掃魔劍 碧血鴛鴦劍 白鶴劍 古銅寶劍 青鴻劍 乾坤劍 碧光劍 七星喪門劍 純鋼劍 青光劍 八卦劍 二刃青霜劍 太極劍 亮人雙鋒昆吾劍 滾珠劍 霜華寶劍 斷玉寶劍 游龍寶劍 龍紋劍 丹鳳劍 龍吟劍 三皇寶劍 七星紫電掃風劍 龍淵劍 青明寶劍 白雲寶劍 白虹寶劍 日月乾坤劍 佛光劍 藍玉劍 赤霞劍 騰蛟寶劍 鳳翎寶劍 屠龍寶劍 天虹寶劍 干將寶劍 白龍劍 凝碧劍 白虎劍 銀蛇寶劍 陰風劍 勾摟劍 長歌寶劍 五龍金劍 素婁劍 柔剛劍 紫煙劍 白霧劍 秦王劍 紫電凝霜劍 龍鳳寶劍 霹靂劍 獨龍陰風劍 蒼龍五虎劍 追魂劍 天地人三皇劍 陰陽雙鋒劍 裁雲寶劍
手鐲:
〖金剛手鐲〗 等級要求:20級
〖七星手鏈〗 等級要求:35級
〖鳳舞環〗 等級要求:50級
〖龍鱗手鐲〗 等級要求:60級
〖法文手輪〗 等級要求:70級
〖閉月雙環〗 等級要求:80級
〖三清手鐲〗 等級要求:90級
〖天星奇光〗 等級要求:100級
〖碎夢涵光〗 等級要求:110級
項鏈
〖青瓏掛珠〗 等級要求:20級
〖紫晶墜子〗 等級要求:35級
〖三才項圈〗 等級要求:50級
〖幻彩項鏈〗 等級要求:60級
〖雪魂絲鏈〗 等級要求:70級
〖天機鎖鏈〗 等級要求:80級
〖秘魔靈珠〗 等級要求:90級
〖金碧蓮花〗 等級要求:100級
〖流光絕影〗 等級要求:110級
玉佩 :
〖紋龍佩〗 等級要求:20級
〖溫玉玦〗 等級要求:35級
〖血心石〗 等級要求:50級
〖八角晶牌〗 等級要求:60級
〖蟠螭結〗 等級要求:70級
〖七龍珠〗 等級要求:80級
〖金蟬寶囊〗 等級要求:90級
〖通靈寶玉〗 等級要求:100級
〖寒玉龍勾〗 等級要求:110級
前面部分是武俠小說里的,後面部分是網游上借來的。。。
Ⅸ 武俠小說里的輕功都有哪些
《天龍八部》
凌波微步——逍遙派
語出出於曹子建《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一種武功,其中「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可作為這種武功的註解。
梯雲縱——武當派
武當的輕功絕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踏雪無痕——天山派
《鹿鼎記》
神行百變——鐵劍門
鐵劍門的一種輕功《碧血劍》、《鹿鼎記》里有記載,由鐵劍門木桑創立,
後來又傳給阿九(九難長平公主),九難再傳給韋小寶!
《神鵰俠侶》
天羅地網勢——古墓派
古墓派入門武學,為綿密無比的掌法。為楊過拜小龍女為師後,由其傳授。更於其中修習絕頂輕功,飄逸輕靈,變化萬方。
一葦渡江——達摩
草上飛、水上飄、飛檐走壁、燕子穿雲縱、燕子三抄水、蜻蜓三點水
《詭行天下》
燕子飛——展昭
殷候所創,大開大合,可在空中騰轉飛旋。
如影隨形——白玉堂
天尊所創,如影子一般快速閃現
Ⅹ 武俠小說里,用於爬牆的鉤子叫什麼
就叫「飛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