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都市總裁 > 英國現代小說

英國現代小說

發布時間:2021-01-10 15:51:14

⑴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⑵ 被公認的第一部英國現代小說

帕美拉,作者為理查遜

⑶ 英國現實小說奠基者 是笛福還是菲爾丁

笛福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者。
代表作《魯賓遜漂流記》標志著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誕生。
菲爾丁是英國現代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湯姆瓊斯》代表了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
另附簡介:英國現代小說四大奠基人
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遜、菲爾丁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產生時期的四位代表作家。笛福以散文著稱,斯威夫特以諷刺小說著稱,理查遜以書信體小說著稱,菲爾丁以傳奇小說著稱。1.丹尼爾·笛福(約1660~1731年):英國現代小說的最早開拓者,有「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之稱。1719年,即在他59歲前後,發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出色的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它標志著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誕生。笛福後來寫的小說中較重要的還有《摩爾·弗蘭德斯》、《羅克薩娜》等。2.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年):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貧苦家庭。當過教士、牧師。1726年,他的代表作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問世,影射和諷刺了當時英國王朝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斯威夫特把藝術虛構和現實諷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運用反語、誇張、影射等多種諷刺手法,表現高度的諷刺技巧。這部小說後被列入世界名著。3.賽繆爾·理查遜(1689~1761年):生於木匠家庭,當過印刷廠學徒,後來自行經營印刷廠。他更注意描寫下層人物形象,作品結構更為完整。《帕美勒》在文學史上被稱為第一部現代英國小說;長達百萬字的《克拉麗莎》,是英國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優秀的悲慘小說之一。4.亨利·菲爾丁(1707~1754年):生於薩默塞特州的破落貴族家庭。高爾基稱他是熟悉英國生活的大師。他集各家之大成,把小說創作的藝術向前推進了一步,成為這一時期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代表作《湯姆·瓊斯》,標志著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

⑷ 英國著名的小說有哪些包括作者

中世紀文學的代表人物是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創造了現代英語。
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是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他的四大悲劇和四大戲劇風靡世界。
17世紀後期的笛福被稱為「英國小說之父」,代表作《魯賓遜漂流記》。斯威夫特
的《格列夫游記》是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
19世紀英國的勃朗特三姊妹所著的《簡愛》《呼嘯山莊》等,以及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時間機器》等等。
20世紀蕭伯納《傷心之家》。
艾略特的《荒原》是西方文學劃時代的作品。
毛姆的《人類的枷鎖》,喬伊斯《尤利西斯》,貝克特《等待戈多》有好多哦。

⑸ 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

英國第一部現復實主義長制篇小說是《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是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 (丹尼爾·笛福).
說明: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頭銜。笛福是,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

⑹ 哪位高手知道英國18世紀有哪些現實主義小說家,各自有何作品及特色

現實主義是十九世紀興起的文學流派。十八世紀還是古典主義盛行呢。浪漫主義都是十八世紀末興起的。

⑺ 有一部小說叫做 「莎米拉」么 英國的

應該是《帕梅拉》英國作家塞繆爾·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著
以下是作者和小說的介紹

塞繆爾·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是18世紀中葉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對英國文學和歐洲文學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他出生於1689年英格蘭德比郡的麥克沃思。他的父親是傢具製造商,外祖父也是倫敦的商人。由於某些偶然的原因,他的家庭曾經從倫敦遷到德比郡,但他在10歲時又隨家庭遷回倫敦。他從家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他的父親是清教徒,堅信誠實、忠貞、勤儉等美德是社會的支柱。理查森後來所寫的小說,對這些美德都給予了贊揚。
他只受過中等教育,但平時喜愛讀書。13歲時,倫敦左鄰右舍的女孩子都認為他善於講故事,而且他還願意為她們寫情書,也為附近的窮人代寫書信。16歲時他在倫敦印刷商約翰·魏爾德處當學徒,當過幾年排字工和校對。學徒期滿之後,他和印刷商里克一家人有聯系,最後接收了他們的印刷廠,在1721年自行獨立經營,並娶了他原先老闆魏爾德的女兒瑪莎為妻。瑪莎去世兩年之後,他在1733年又和伊麗莎白·里克結婚。
他的家庭生活十分不幸。第一個妻子生了六個孩子,有四個生下不到一年就夭折,其餘兩個孩子在兩三歲時相繼早逝。他第二個妻子也生了六個孩子,五個是女兒,一個是兒子,兒子和一個女兒也在嬰兒時夭折。他晚年得了神經性疾病,可能與他不幸的家庭生活有關。他是在1761年逝世的。
他由於勤奮努力,在印刷事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8世紀30年代,他的印刷廠是倫敦三家最好的印刷廠之一。他在這一時期結識了英國辭典編纂家及作家塞繆爾·約翰遜博士,畫家霍格思,演員科利·西伯和戴維·加里克,詩人愛德華·揚和下院議長阿瑟·翁斯洛。由於翁斯洛的影響,他承接了有利可圖的政府文件印刷業務,後來又承印下院的定期刊物。
他在30年代除了從事印刷事業外,也開始寫一些小冊子之類的東西,如出版過一本《學徒工手冊》。他之轉向文學是由於一個偶然的原因引起的。1739年兩位書商里文頓和奧斯本建議他編寫一本包含各種主題的書信示範,以便指導文化水平不高的讀者如何寫信;結果於1741年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寫給好朋友的信和替好朋友寫的信》。在准備寫作過程中,他回憶起他以前聽到過的一個故事,那是關於一個女僕\拒絕男主人求愛而最後又嫁給男主人的事情。他想到可以採用書信體的方式把這個故事寫成一本小說,於是就著迷似地全力投入了工作。那時他已50歲了,從1739年11月開始寫,到1740年1月完成。書名是《帕梅拉,又名貞潔得報》,並於同年出版。
這部小說的女主人公帕梅拉是個窮苦家庭的少女,她的父母為人誠實正直,帕梅拉從小從他們那裡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她在12歲時到一個富裕家庭當女僕,由於善良女主人的培養,她學會了縫紉、刺綉、音樂、舞蹈,並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擅長寫作,經常把身邊的經歷寫信告訴父母。在15歲那年,她的女主人去世了,年輕的主人B先生愛慕她的美貌,開始用各種方式引誘她,企圖破壞她的貞操。她由於受到父母及已故女主人的教導,珍視自己的貞潔,幾次拒絕男主人的放盪要求。為了保全清白之身,她決定回到父母家裡去,過清貧但卻朴實的生活。但萬萬料想不到的是,就在她歸家途中,主人指使馬車夫把她拉到他的另一處宅第,使她處於囚禁狀態之中。她企圖逃走,卻沒有成功。B先生以優越的物質條件為誘餌,要求她成為他的情婦。當遭到她嚴詞拒絕之後,他又企圖把她強奸。經過許多周折,帕梅拉貞潔的品德終於感動了B先生,他經過內心斗爭,決定不考慮世人的議論和譏笑,正式向她求婚。但她當時懷疑這是假結婚的詭計,對此猶豫不決。B先生一氣之下,把她趕出了家門,但第二天又深深後悔,派馬車夫把她追趕回來。她也感到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之中愛上了才貌雙全的年輕主人,雙方消除誤會之後,特別是帕梅拉看到他確已改邪歸正,於是兩人終於結為伉儷。
這部小說出版後,成了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人人爭相閱讀,全國上下出現了一股帕梅拉狂熱。帕梅拉的形象被繪印在茶杯上和扇子上,這種現象在英國小說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這部小說出版之前,英國也出版過許多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苗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和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記》,還有一些女作家所寫的家庭生活小說。理查森曾從這些小說中吸收了文學營養,但《帕梅拉》的重要貢獻卻在於它把社會環境的描寫和人物心理活動的分析結合起來,通過有趣的故事使讀者得到道德教育。理查森在繼承笛福現實主義傳統的同時,特別注重人物的感情描寫,從而產生了現代小說一種新的文學類型——傷感主義文學。《帕梅拉》稱得上是傷感主義文學傑出的代表作。
《帕梅拉》出版後,曾經出版了好多偽造的續集。針對這種情況,理查森本人寫出了一部續集於1742年出版,書名為《地位提高以後的帕梅拉》(Pamela in Her Exalted Condition),但這部續集並沒有為他增加多少聲譽。
由於《帕梅拉》作為文學上的新成就大受讀者歡迎,理查森受到這次成功的鼓舞,就創作了他的第二部小說《克拉麗莎,又名一個少女的歷史》(Clarissa orthe History of a Young Lady),於1747—1748年出版。全書長達7卷,是英國最長的一部小說,也用書信體寫成。這部小說的故事結局和《帕梅拉》不同:帕梅拉雖因貞潔自持而備受折磨,但得到圓滿幸福的結局;而克拉麗莎的歷史卻是悲劇性的。克拉麗莎出身於一個上流社會的富裕家庭,是個性格開朗、生氣勃勃的少女,但她的父母卻把她許配給一個她所不愛的人。在她內心痛苦焦急時,上流社會的青年羅伯特·洛夫萊斯出現了。他是個在外表、智力和儀態上很具有吸引力的人,克拉麗莎愛上了他;但他只想玩弄她,並不真心想要她。他假裝要協助克拉麗莎擺脫她所痛恨的婚姻,幫助她逃出父母的家庭,然而當她完全處於他支配之下的時候,他卻把她姦汙了,使她悲憤而死。她的親戚莫登上校和洛夫萊斯決斗,殺死了他,替她報了仇。女主人公的美德在小說中雖未得到厚報,但惡行最終還是受到了懲罰。
《克拉麗莎》出版後,受到讀者更大的歡迎。但是出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他親眼看到廣大讀者雖然同情賢德女主人公的精神痛苦,但是那個誘惑她的惡棍也得到大批男女的崇拜,這是使理查森感到特別苦惱的。許多女讀者對理查森說,《帕梅拉》和《克拉麗莎》中兩個男主人公都是品行不端的人,她們希望他寫出一個男性道德典範的形象。於是理查森就創造了他的第三部小說《查爾斯·格蘭迪森爵士的歷史》(The History of Sir Charles Grandison),於1753—1754年出版。格蘭迪森英俊的外貌和高尚的道德曾受到婦女們的極大愛慕,他曾多次受到誘惑,但卻堅守清白之身,因而獲得善報。他娶了一位像他本人一樣理想人物為妻,這就是美麗的哈里葉·拜倫小姐。但這個完美無缺的人物道德說教成分太重,缺乏真實的生活氣息,因而不能引起讀者的強烈興趣。雖然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對這部小說印象很深,說她記得書中的每一個情節,但俄國詩人普希金卻批評這部小說:「完善的格蘭迪森,讀著他時,使我們發困。」
理查森的散文也寫得生動、自然、有力,包含了豐富的英語習慣用語,這也是他的小說在當時極為流行的原因之一。
理查森的小說不僅在英國文學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對西歐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把傷感主義帶進西歐文學,導致了18世紀末浪漫主義運動的興起。《帕梅拉》出版後,義大利著名戲劇家哥爾多尼很快把它改編為劇本。法國啟蒙運動作家盧梭寫的書信體小說《朱麗,又名新愛洛伊絲》(176年)就是模仿《克拉麗莎》而寫成。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早期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年),也受到理查森小說的影響。俄國詩人普希金在他的詩體長篇小說《葉夫根尼·奧涅金》中寫到女主人公達吉安娜時,曾描寫她醉心於閱讀理查森小說的情況:
她很早就愛讀小說,
小說占據了全部生活;
那些虛構的故事令她感動,
她醉心於閱讀理查森和盧梭。
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狄德羅在他的《理查森贊》(1761年)一書中,把理查森與摩西、荷馬和索福克勒斯並列,稱贊他深刻洞察人的心靈活動。
但是,在稱贊理查森的同時,也要看到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在作品中雖然譴責了貴族階級道德的腐化,但是他所頌揚的道德理想,還是建築在資產階級宗教道德的要求上,而不是建築在人的本性的尊嚴上。他的倫理結構的基礎也不是人與社會的關系,而僅是人與家庭的關系。這樣就難免束縛了他的視野,也影響了他認識社會現象的深度。

⑻ 求推薦現代的寫英國社會現狀之類的的現代英國的書或小說(最好是英國人自己寫的)

watching the English

⑼ 現代英國文學是什麼

十月革命後,工人階級佔領政治舞台,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蓬勃發展。除了寫《穿破褲子的慈善家》的特萊塞爾,還有工人階級作家奧凱西(1884~1964),他早年與著名的詩人葉芝(1865~1939)和著名的劇作家沁孤約翰·辛格(1871~1909),發動了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20世紀30年代加入共產黨,他的戲劇《星星變紅了》(1940)反映了愛爾蘭無產階級的斗爭。此外吉本(米契爾,1901~1935)的三部曲《蘇格蘭人的書》的第三部《灰色的花崗石》(1934)。考得威爾(1908~1937)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礦工作家劉易斯·瓊斯(1897~1937)寫威爾斯工人階級斗爭的自傳體小說《我們的生活》(1939)、索麥菲爾德(1908~)的《西班牙志願軍》(1937)、蘇格蘭詩人麥克迪爾米德(1892~)獻給列寧的詩,都是無產階級文學的碩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產階級現代派文學在詩歌與小說中發展。托馬斯·艾略特(1888~1965)是現代英美著名詩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徵和多種文化因素表現戰後空幻的危機感。20、30年代英國出現「意識流」小說。詹姆斯·喬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吳爾芙(1882~1941)的《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狀態,表現了絕望與混亂的情緒。勞倫斯(1885~1930)雖也用現實主義寫法,但在《兒子和情人》(1913)、《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寫了性心理。《天演論》作者的孫子阿爾多斯·赫胥黎(1894~1963)寫科幻的「概念小說」,表現科學將毀滅人類的悲觀思想,表達「迷惘的一代」的情緒。

20世紀前40年最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除了蕭伯納和高爾斯華綏兩位大師,卓有成就的作家與文學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爾扎克手法描寫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婦人的故事》(1908)、《克萊漢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實展示了英國社會現實。毛姆(1874~l965)的小說以東方為背景,寫海外英國人與當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異國情調,又表現了殖民主義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東方為背景,但側重揭示東方與西方兩種文化、意識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爾德(l888~l923)是「英國的契訶夫」,小說集《鴿巢》(1923)、《幼稚》(1924)等寫黑暗社會婦女不幸。克羅寧(1896~)被稱為「20世紀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視》(1935)、《城堡》(1937)表現了礦工的悲苦與斗爭。奧爾丁頓(1892~1962)的長篇《英雄之死》(1920)寫了知識分子對帝國主義戰爭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絕望。此外著名的還有批評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會、同情群眾的小說《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法西斯的《再見吧,柏林》(1939)等等。

工人階級的文學,除了奧凱西後期的創作,主要成就在傑克·林賽(1900~)的《被出賣了的春天》(1953)等4部小說中。「具有傑出才能的無產階級一位小說家」格溫·托馬斯(1913~)寫了反映威爾斯工人運動的《眾叛親離》(1949)。工人出身的蘭伯特(1922~)的小說《他應當如此生活》(1956)、《沒有時間休息》(1957)寫了共產黨員領導的工人斗爭。西利托(1928~)的《火上的一棵樹》(1967)寫毛澤東思想信仰者參加阿爾及利亞的反法解放革命斗爭的故事。

進步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揭露批判現實方面繼續作出貢獻。女作家多麗斯·萊辛(1919~)的《青草在歌唱》(1950)和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1969)抨擊了南非殖民主義者。奧爾德里奇(1918~)的《外交家》(1949)、《荒漠英雄》(1954)寫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格萊姆·格林(1904~)的《沉靜的美國人》(1955)寫了越南戰爭中帝國主義的重重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戈爾丁(1911~)在《蠅王》中,女作家艾麗斯·默多克(1919~)在《一個砍掉的頭》(1961)、《黑王子》(1973)中用寓言探討人生的存在,女詩人西特韋爾(1887~1964)在戰後的《詩集》中表現了對核戰爭的恐懼。英國現代派文學,突出表現在「憤怒的青年」的創作中,韋思的《每況愈下》(1954)、艾米斯的《幸運兒吉姆》(1954)、布萊思的《向上爬》(1957)、西利托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伯吉斯的《帶發條的桔子》(1962)反映了一代青年對社會的不滿與頹廢精神,其中奧斯本(1929~)的《憤怒的回顧》(1956)影響了戲劇的新浪潮。自法籍愛爾蘭人貝克特(1906~)的《等待戈多》(英文版,1954)在倫敦上演轟動,1962年英國評論家出一版《荒誕派戲劇》一書,「荒誕派戲劇」在英國也風行開來。其代表作家是品特(1930~),他的《生日晚會》(1958)、《看房者》(1960)等寫下層人失去「自我」的迷惘與恐懼。故他的荒誕戲又名「威脅戲劇」。

70年代以後,現代派文學衰落,特雷弗的《代思茅斯的孩子們》、安東尼·鮑威爾的《聽見了秘密的聲音》等又塑造起典型人物和描繪中產階級的現實主義生活畫面來。

⑽ 現代英國文學的主要主題和風格

現代英國文學是現代文學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突出特點是「反」字,也叫「版反傳統文學」。基權本主題是「異化」(alienation)和「孤獨」(loneliness)。寫作風格上,主要是complexity and obscurity(復雜性和模糊性), symbol use(象徵手法的運用), allusion(暗喻), Irony(反諷)。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文學流派,如象徵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黑色幽默,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等。

閱讀全文

與英國現代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生美國尋金少沙小說 瀏覽:546
穿越小說男女主攜手巔峰 瀏覽:144
葉青風穿越小說 瀏覽:345
安卓小說閱讀ap 瀏覽:35
玄幻小說女主角名字叫茉莉 瀏覽:584
重生軍婚完整版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148
求一本好看熱血的小說推薦 瀏覽:977
聽的小說閃婚總裁契約妻 瀏覽:975
都市小說主角睡著後可以控制老鼠 瀏覽:914
主角會吹簫都市小說 瀏覽:778
男糙女嬌的小說現代 瀏覽:763
老當益壯小說全文免費閱讀麻 瀏覽:134
重生含邱淑貞小說 瀏覽:799
妖孽神探小說閱讀網 瀏覽:412
有沒有好看的絲襪戀足長篇小說 瀏覽:437
小說女主角名字叫若琳 瀏覽:861
重生小說新聞 瀏覽:393
校園到社會的小說有肉bg 瀏覽:330
玩轉男子校園小說 瀏覽:902
主角得到戰爭系統小說 瀏覽:790